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加中時報

鎖定
《加中時報》 [1]  創刊於2002年9月7日,是加拿大知名的華文報紙媒體。創辦人、發行人林蔡亮亮女士為加拿大多倫多台灣商會創會會長,多年來通過《加中時報》為增進加中兩國華人同胞的文化、生活互融貢獻了十足心力。《加中時報》主要服務於加拿大的華人讀者羣體,特別是中國內地的新移民羣體,通過每週豐富多樣的報紙欄目,使華人移民能夠快速地瞭解、適應加拿大的新生活,並通過形式各異的華人活動,促進華人新移民更為積極地融入加拿大的社會生活。《加中時報》是加拿大華人媒體中較早實現與中國內地多家知名媒體簽訂資源合作的海外報紙,先後與《長江日報》、《今晚報》、《新民晚報》都有長期的友好合作,與此同時,還與中國新聞社保持良態合作,促進加中兩國新聞資源的優勢互補。
中文名
加中時報
創刊時間
2002年9月7日

加中時報戰略合作媒體

《新民晚報》(中國 上海) [2] 
《長江日報》(中國 湖北)
《今晚報》 (中國 天津)

加中時報創辦人專訪

林蔡亮亮女士(中) 林蔡亮亮女士(中)
新華網多倫多9月22日電(記者 馬丹)在加拿大多倫多,數十份華文報刊令人眼花繚亂,但《加中時報》具有極高辨識度,不僅在於它是一份由台灣移民以大陸移民為主要讀者羣而創辦的報紙,也在於它曾經在當地華媒中幾次領風氣之先。
這份報紙已經走過十餘年曆史,成為幫助華人移民融入加拿大社會的橋樑,回望祖籍國的窗口,卻一度因財務原因瀕臨關閉。
發行人林蔡亮亮經歷了榮耀與痛苦,常常問自己:是做媒體,還是做生意?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她説,報紙需要取得較好經濟效益,但作為媒體,還是要“多點尊嚴,多點責任”。
林蔡亮亮早年留學美國,後移民加拿大,迄今已有40年。她是多倫多台灣商會創會會長。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台灣著名報人、《中國時報》創辦人餘紀忠希望林蔡亮亮開闢《中國時報》加拿大版,她因為不成熟的想法而沒有答應。2002年9月,在餘紀忠彌留之際,林蔡亮亮毅然決定創辦《加中時報》,還老先生願望。
當時,林蔡亮亮毫無媒體從業經驗,不懂何為辦報,她甚至沒有做過市場調查,不知道多倫多市面上的華文報刊已經多達十幾家。彷彿冥冥之中有一種召喚,她帶着家人給她的精神和經濟支持,全身心撲了進去。
林蔡亮亮把自己的報紙定位為主要面向大陸移民。她説,當時,來自大陸的新移民已經漸漸多起來,但是他們不像香港移民有《明報》和《星島日報》、台灣移民有《世界日報》那樣,他們缺乏一份為他們服務、可以信任的報紙。
林蔡亮亮的《加中時報》是大型綜合新聞週報,介紹加拿大及兩岸新聞,開始有16個版,已發展至24個版。從2003年開始,林蔡亮亮陸續引入《長江日報》《新民晚報》和《今晚報》海外版,加強了對中國大陸的報道。《加中時報》也成為最早與中國國內報紙合作的加拿大華文報紙之一。
多倫多華文媒體良莠不齊。林蔡亮亮發現,一篇教人如何在網上勾引有夫之婦的文章竟然有很高轉載率。她説,如果大陸移民圈子都搞這種東西,會被側目。“我們的報紙要引導新移民如何適應本地的社會和生活,辦報要跟別人不一樣,要有自己的特色”。
她在報上開闢了一個關於入鄉要隨俗的小欄目,從生活小事入手,向新移民介紹加拿大風土習俗、法律法規。有一次,一位讀者打來電話説,他的鄰居是大陸來的新移民,他發現這位鄰居把廢棄的食用油倒進下水道,感到很生氣。林蔡亮亮於是在報上刊登了市政府發佈的正確處理廢棄食用油的提示,讓新移民知道應該把廢油放進冰箱冷凍,然後把凝固的廢油裝進塑料袋扔進垃圾桶,而不是把廢油直接倒進馬桶或下水道。
她説,新移民有時會無所適從,或沿用習以為常的思維和做法,並非有意做錯事。希望報紙向大家傳遞這些實用信息,為新移民服務。
林蔡亮亮立志要打造一份高質量、高信用的精品報紙,內容自然是最重要的。儘管有總編輯和其他採編人員,她還是親自審閲每一篇文章,從頭至尾,刪除每一句廢話,改正每一個錯字,讓有限的版面更加精彩。她説,這樣的親力親為,她堅持了好幾年。
她相信報紙要有精美的外觀,不願意讓讀者看了報紙手被油墨弄髒。《加中時報》曾經不惜代價對印刷和紙張質量的講究,帶動了多倫多其他華文報紙作了相應跟進和改進。
雖然辛苦,林蔡亮亮卻充滿了成就感。為了與更多的人分享她的工作成果,林蔡亮亮在辦報初期曾經有半年時間用特快專遞把每一期報紙寄給在加拿大、美國等地的親朋好友。2005年,她還在多倫多同行中率先將報紙全版上網,從創刊至今的每一期都可查閲,讓這份報紙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份公共檔案。
懷着強烈的責任感投身報界的林蔡亮亮顯然不是一個精明的生意人。由於疏於廣告業務,不善經營,報紙入不敷出。她的辦報經費來自家庭財產,十餘年裏不斷地投入,卻年年嚴重虧損。她覺得愧對默默支持她的家人,一度想要忍痛停辦報紙。員工們的支持是鼓勵林蔡亮亮繼續堅持下去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也不捨放棄,紛紛自願減薪,表示願意與報社共渡難關。
回顧十餘年來的辦報經歷,林蔡亮亮覺得她的生活被徹底改變。她説,這種改變不僅在於她與辦報前養尊處優的優渥生活告別,變得在衣食開銷上縮手縮腳,希望儘可能把錢省下來投入辦報。這種改變還在於她從慘淡經營中逐漸轉變觀念,認識到需要兼顧和平衡報紙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只有持續經營,才能更好地體現社會效益。
林蔡亮亮的打算是,一方面,在近一兩年裏讓報紙扭虧為盈,生存下去。另一方面,她要抓緊時間,利用在加拿大生活40年和經常遊走台灣與大陸的積累,藉助《加中時報》這一平台,在幫助來自中國的新移民融入加拿大社會、加拿大華人與主流社會交流溝通、中加雙邊往來聯繫以及兩岸關係方面多做一些事。
她説:“辦華文報紙當然要自給自足,但我也把它當成一種社會責任的體現。我把自己的社會責任跟我的老僑和媒體人身份結合起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