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课

[gōng kè]
汉语词语
展开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功课,汉语词语,拼音为gōngkè,原指古代对属下工作成绩的考核,最早见于《韩非子·八经》,后衍生出多重含义 [2] [4]
该词内涵包含五类释义:一指古代官员政绩考评,如《汉书·薛宣传》所载;二指佛教徒每日诵经修行的固定仪式,唐代文献已有用例;三引申为日常必做事务,元代散曲及《红楼梦》多见此类用法;四特指学生课业及家庭作业,元代杂剧已出现此义项;五表程序性事务 [5]
其词义演变始自战国时期的考核制度,汉代延续此用法。唐代佛教典籍将其引入宗教领域,并扩展至日常事务范畴。宋元以降逐渐侧重教育领域,成为表述学生学业的核心词汇,该用法延续至今。
中文名
功课
外文名
schoolwork
拼    音
gōngkè
近义词
作业 [2]

释义

播报
编辑
(1) [schoolwork;lesson;study]∶学生的课业
(2) [homework]∶家庭作业
做功课 [1]

出处

播报
编辑

例句

播报
编辑
1、古代对属下工作成绩的考核。
韩非子·八经》:“有道之主听言,督其用,课其功,功课而赏罚生焉,故无用之辩不留朝。”
《汉书·薛宣传》:“ 宣 考绩功课,简在两府,不敢过称以奸欺诬之罪。”
唐 白居易 《张元夫可礼部员外郎制》:“虽文才秀出,功课高等者,满岁而授,犹曰美迁。”
2、佛教语。巴葛拔指每日按时诵经念佛等事埋举。
唐·惠能 《坛经·机缘品》:“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犛牛爱尾。”
唐·寒山 《诗》之二七六:“终是礼道场,持经置功课。”
3、借指每日必做的腿战欢凶事情。
元·张养浩 《山坡羊》曲:“向岩阿,且婆娑,琴书笔砚为功课。”
叶圣陶 《判旬纹病夫》:“现在他要上这级数极多的转折扶梯,更是艰难的功课。”
4、指按规定程序所做的事。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回:“吉时已到,请 宝玉 出去奠酒焚化钱粮,散福。功课完毕, 宝玉 方进城。”
5、学生按照屑去局规定学习的课业。
元·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老夫心中闷倦,后花园内走一遭去,看孩儿做下的功课咱。”
元·狄君厚 《火烧介子推》第三折:“ 介林 于府学中攻书,已经半年之间,不知你做凳喇组润耻甚功课里。”
《文枣笑仔明小史·第二五回》:他忍不住要请教些实在的功课,先生没法,只得出去买了几张暗射地图。 [3]
丁玲 《团聚》:“她进了学校,功课最好,人人夸她,她很会交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