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功能反應

鎖定
功能反應(functional response):指每個捕食者的捕食率隨獵物密度變化的一種反應。即捕食者對獵物的捕食效應。
傳統上分為三種類型:功能反應I、II和III。
隨獵物密度增加捕食者的攝食以固定比率增加。這叫做 I 型功能反應。
捕食者在攝食獵物時可能達到飽和,結果降低其攝食速率,直到完全飽和,攝食速率不再隨獵物密度增加而變化——II型功能反應。
如果捕食者在獵物密度低時由於低狩獵效率或缺乏”搜尋圖像”而反應也低,以後攝食速率又因飽和水平而逐漸減少,就呈現III型功能反應。
中文名
功能反應
外文名
functional response
意    思
捕食者對獵物的捕食效應
學    科
生態學
實    質
捕食率隨獵物密度變化

目錄

功能反應簡介

功能反應(functional response):指每個捕食者的捕食率隨獵物密度變化的一種反應。即捕食者對獵物的捕食效應。 [1] 

功能反應類型

傳統上分為三種類型:功能反應I、II和III
隨獵物密度增加捕食者的攝食以固定比率增加。這叫做 I 型功能反應。
捕食者在攝食獵物時可能達到飽和,結果降低其攝食速率,直到完全飽和,攝食速率不再隨獵物密度增加而變化——II型功能反應。
如果捕食者在獵物密度低時由於低狩獵效率或缺乏”搜尋圖像”而反應也低,以後攝食速率又因飽和水平而逐漸減少,就呈現III型功能反應。 [2] 

功能反應舉例

昆蟲的功能反應是指每頭捕食者在一定時間內的捕食量對獵物密度變化的反應,兩者之間的這種關係通常用Holling圓盤方程描述。近年來國內有關論文對圓盤方程的表述和求解方法比較混亂,本文就作者對有關文獻的理解,簡要介紹圓盤方程(Ⅱ型)的由來及其參數的估測方法,討論了影響昆蟲功能反應測定的主要因素。
圓盤方程的由來測定捕食性昆蟲功能反應的常用方法是:設置不同密度的獵物,分別觀察一頭“飢餓”的捕食者在一定時間內的捕食量。由於天敵的“飢餓”程度不易掌握,試驗結果往往偏差較大。為了從理論上闡明天敵昆蟲的功能反應,加拿大昆蟲學家Holling設計了一系列簡單的模擬試驗 :在面積約9m2 的桌上放置若干直徑為4cm的圓紙盤(代表獵物) ,讓助手蒙着眼睛充當受試者(代表捕食者)站在桌旁,用手“搜尋”桌上的紙盤,找到1個就取出來,放在一邊。如此繼續下去。試驗持續1min ,桌上的紙盤變動在4~2 56個之間,每個密度重複8次。,當紙盤密度→∝時,這條曲線顯然將達到最大值,它相當於捕食者的捕食量上限。他認為受試者取走每個紙盤所花費的時間涉及“搜尋”紙盤和“處置”紙盤2個行為過程,前者稱為“瞬時發現率”(instantaneousrateofdiscovery) ,用a表示;後者稱為“處置時間”,用Th 表示。並通過模擬試驗證明a和Th 都是與紙盤密度無關的常數。 [1] 
參考資料
  • 1.    吳坤君, 盛承發, 龔佩瑜. 捕食性昆蟲的功能反應方程及其參數的估算[J]. 應用昆蟲學報, 2004, 41(3):267-269.
  • 2.    戈峯.2007. 種間的相互作用(戈峯主編,現代生態學).第二版.北京:科學出版社, P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