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功卓

鎖定
功卓 [1]  ,原名呂江鋒。男,漢族,現居浙江紹興,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會員,江山文學網 [2] 新文學中文網簽約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説《龍嘯江湖之醉夢迷津》、《末了之風塵嘆》,短篇小説《尋找一盞燈》,散文《老椅》、《當時只道是尋常》、《重訪柯巖》、《鋼鐵柔情》、《龍年新雪》等。
中文名
呂江鋒
外文名
GongZhuo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曾用筆名
功卓,苦茗,渾雨

功卓功卓介紹

姓名:呂江鋒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興趣愛好:書法,寫詩,寫小説,看書,看電影
曾用筆名:功卓,苦茗,渾雨
代表作品:《龍嘯江湖之醉夢迷津》、《龍年新雪》等
其他: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會員、江山文學網、新文學中文網專欄作家
1995年生,2013年畢業於浙江紹興市第一中學,同年進入湖州師範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讀。從高中畢業至今,在全國各大網絡媒體開始發表文學作品,涉及各種題材和體裁,主要着重在小説與散文方面。

功卓小説

《霹靂少年》
《霹靂少年》 《霹靂少年》
簡介:處女座《霹靂少年》,創作於小學時期的中篇小説《霹靂少年》,作為功卓的處女座,一經問世並沒有多大的反響,反而如石沉大海,並無波瀾。但是第一部小説卻給了功卓比較大的借鑑和更加具體的定位,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催生了之後長篇武俠《龍嘯江湖》系列的誕生,從而奠定了功卓“經典重現,夢迴武俠”的套路與風格。
《龍嘯江湖之醉夢迷津》
簡介:首部長篇武俠鉅製《龍嘯江湖之醉夢迷津》 [3]  ,創作於中學時期的首部長篇小説,經歷了前後斷續長達六年的坎坷歷程,《龍嘯江湖之醉夢迷津》的出現可謂將功卓的武俠元素髮揮到了新一高度。《醉夢迷津》在故事展開、劇情鋪設、人物描寫上汲取經典營養,融會貫通,文筆流暢,頗有韻味。而《龍嘯江湖》系列更是將原創詩詞作品大量融入,在文化意義上更進一步。
《龍嘯江湖之醉夢迷津》 《龍嘯江湖之醉夢迷津》
《末了之風塵嘆》 《末了之風塵嘆》
簡介:中篇言情小説《末了之風塵嘆》 [4]  ,作為一部作者高質量、精心打造的中篇言情小説,作者功卓本人也對它寄予厚望,儘管《風塵嘆》從創作開始不久便因為無法與《醉夢迷津》同時完成創作,一直被擱置一年之久,但是功卓還是以其沉穩凝練的文筆和深入人心的故事將一部貫徹着時代愛情的作品送到了讀者面前。

功卓散文

《龍年新雪》
簡介:2012年冬天,一場如約而至的雪,給當時束縛於原先寫作困局的功卓帶來了一次散文風格的全新蜕變,以此為風水嶺,功卓之後的散文大多帶有歷史的厚重感以及時代的進取心,他也藉此實現了自己散文創作的開始。
《重訪柯巖》
簡介:一次與兒時記憶的邂逅,在功卓的筆下有如一幅古韻悠長、碧水澹澹的丹青畫卷,徐徐展開,耳邊是絲竹絃樂的韻味悠長,眼前事美景與自然在一種豁然的情懷之中提純,如飲佳釀,如痴如醉。這篇優秀的散文作品,也將功卓傑出的語言功力發揮的淋漓盡致。
《鋼鐵柔情》
簡介:面對一個夢境的破碎,多少人在扼腕嘆息江南美景的一去不復,而功卓卻用筆將這美麗景色留於紙上,“是鋼鐵破格了古城的營運”,然而,人們驀然回首之時回想功卓筆下的鋼鐵情懷,絲絲柔情,腦海中想到的或許正是一個嶄新的江南在重生。
《端午節的雨》
簡介:這個古老的節日,歷史上已有無數人吟詠,功卓筆下的這一篇也僅僅是毫不起眼的一篇,但是就在這裏,因為他生動的文筆,因為他手下的那場帶着些許難以抹開的歷史感、滄桑感的雨,使得這篇文章有了可以笑傲文壇的資本,就如作者所述一樣“耳邊鼓聲歇,有的只是粽子飄香,笑語嘻聲。”其中韻味,油然而生。
《老椅》
簡介:這文是一篇抒情散文,白描的手法進行對椅子的感情細膩描寫,從而表現出對老椅的不捨與眷念。文筆優美,情感豐富,立意明確,文章緊扣“老椅”鋪開了思路。儘管人是如此的健忘,老椅卻一直守候着我們一家,守候着易逝流年,守候着紅塵喧囂中的寧靜,守候着我或將篤行一生的幻想。雖曾多次搬家,東西丟的差不多。老椅卻還在。由此可見作者對老椅的感情是無可替代的。這篇文章真摯感人,文字樸實無華,只有經歷過歲月沉澱的人才會寫的出這樣舉重若輕,寧靜深厚的美文。老椅寄託了我太多的情感。童年的幻想,家庭的温馨。當歲月蹉跎,時光流轉,親人離去。但它一直陪我一起走過那麼多快樂,難過的日子。然而,我真誠地感謝老椅守候了我十來年的光陰,並已經做出決定用我一生去守候這逝水流年,守候這花樣年華,守候內心的寧靜與不變的皈依,還有那份篤行一生的自由的幻想。此文章是有智慧有哲理的,由此可見作者功底之深厚。 [5] 

功卓詩歌

功卓新詩

如果説功卓是三分之一的小説家,那他必然有二分之一是詩人。功卓的語言功底深厚,他的現代詩既有清新明快的,如《詩人與秋天》,又有富含哲理的,如《母親,母親》,還有古樸厚重,具有強烈歷史感的,如《春去如何》、《1944年背後》、《另一隻手指向悲傷》、《流浪與微笑》等

功卓近體詩

作為功卓個人機具特色的一點,他的古體詩創作也達到較為成熟的水平,主要代表作有七言律詩《蠡山》、《清明前》、《中秋夜攬衣起望月有感》、《秋風》等;詞作《八聲甘州 步玉田舊韻用自鑢懷兼悼楞伽主人》、《浪淘沙慢》、《玉京秋》等

功卓書法作品

功卓主要作品

《厚德載物》、《道理》

功卓書法特徵

以《顏勤禮碑》和《多寶塔碑》為基,摻之以草法、隸法,橫畫主筆並不刻意作蠶頭雁尾,而是意到即止,斬釘截鐵,富有時代情趣而別具風姿。他的書法筆勢很難見到雄健灑脱,但卻“初寫黃庭,恰到好處”。
一幅“厚德載物”有如鸞飄鳳泊,筆意瀟灑,毫無拘束。
“道理”小帖,既像鸞翔鳳翥,又如美女簪花,筆勢飛動,娟秀多姿。
合併圖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