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力乏橋

鎖定
亦作力發橋、立發橋。即今江蘇海安縣東十里立發鄉,原隸屬江蘇省如皋縣。清《乾隆內府輿圖》:如皋縣北有力乏橋。
歷史沿革
力乏橋位於海安縣城以東4公里處。
立發橋,古稱力乏橋。宋代在通揚河與運鹽河(即今串場河)交匯處的運鹽河口建一南北向石橋,名立發橋。此橋側看為八字形,高15米,長30米。橋面5米見方,正中處鐫有“二龍搶珠”圖案,橋下建拱形橋門。南北橋坡上寬5米,下寬10米,各有石階23級,並於橋坡中央建有寬尺餘的車道。橋體兩側用寬0.8米、長1.2米、高0.4米的長方形石塊砌成石欄,石欄之上等距分列20只石獅。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冬,海陵宮殿臣攜妻吳夫人出資修建,改橋名力乏橋,並刻石留存。後因多次大水衝擊,致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五月,橋身幾乎全部倒塌。因此橋系並北之保障,淮南之鎖匙,經地方紳董陳士紱等人及百姓聯名呈請邑令曉諭各城鄉鹽場集鎮富户募捐,將立發橋再予修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歲次立碑以記,並恢復原立發橋名。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夏,立發橋雙垛塌一,轎馬行人只得繞道遠途,百姓無不怨恨嗟嘆。兩江總督周建德到淮南巡查鹽政時,曾告誡地方官吏要將立發橋好好規劃營造。吳縣葉瀚甫來揚州經理鹽政,自願出資5000元,由此帶動鄉邑百姓紛紛募捐,籌備10000餘元,由辦理,費時六個月,於民國三年(1914年)夏末告竣。里人刻石欄柱聯:“西迎淮委水,東鎖海天潮”,“發繇亭指千帆影,捍海堤橫萬灶煙”。次年,前清光緒年間進士、翰林院編修如皋沙元炳撰文,縣人顧均爵書,倪景山鐫“如皋立發橋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