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 處
- 《後漢書·西域傳》
- 注音字母
- ㄌㄧˋ ㄅㄨˋ ㄘㄨㄙˊ ㄒㄧㄣ
- 語法結構
- 主謂式
- 語法屬性
- 作謂語、賓語
力不從心成語出處
編輯力不從心成語故事
編輯班超是東漢時代的外交家,他富有謀略,漢明帝曾派遣他率領少數人馬,出使西域各國。他憑着過人的膽略和才幹,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使漢朝和西域各國的關係更加密切,為漢朝邊疆的安定和西域各國的繁榮和進步,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2]
班超的妹妹班昭,是個歷史學家,曾經參加《漢書》的寫作。她也很希望哥哥能回家安度晚年,就上書給漢和帝,指出哥哥為朝廷立了大功,朝廷應該讓他回來。信中有這樣幾句話:“我的親哥哥班超,因為一些微小的功勞,受到朝廷的獎賞,被封為定遠侯。他無限感激皇上的恩德,因此不辭勞苦艱辛,不畏千里之遙,長駐西域,以報皇上之恩。但如今已過花甲之年,疾病纏身,雙手、雙耳越來越不靈活了,眼睛也看不清東西了,走路都需要拐杖,這怎麼在西域視察。當年班超與一塊去西域的這些人中,年齡最大,可是他們早就回來了。雖然班超還想盡忠竭力報效皇上,怎奈年老體衰,筋疲力盡,如果還不派出精明能幹的官員去接替他,恐怕會使外族人起變亂之心。假若如今有什麼意外發生,班超的力氣就不能從心了。這樣,使國家的利益受到損害,有辜負了忠臣費盡千辛萬苦所取的的成果,這是多麼可惜啊!”
[2]
力不從心成語寓意
編輯人們雖想做某件事情,但因為力量不夠,願望無法實現。“力不從心”分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在客觀條件上,有些事有些力量是無論外貌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達到的。如魚兒想要翱翔天空,螞蟻要扛動大象,這是上帝賦予的資格,無法改變,無需嘗試。在主觀意念裏,是個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個人本事辦事能力的有限,還有周圍的阻礙太過強大,完全超出個人的最大能力之外的,這也屬於一種正規的“力不從心”。成語告訴人們,但在主觀意念裏,遇到困難時,應該利用堅強的意志去釋放潛能力的能量,努力過後,就算還是“力不從心”那也無悔。
[2]
力不從心成語運用
編輯成文用法
運用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