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劓,漢語二級字 [3]  ,讀作劓(yì),本義指劓刑。割鼻的刑罪,古代五刑之一。 [1]  [4]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鄭    碼
NLNK
筆    畫
16
本    義
割鼻的刑罪,古代五刑之一
U
5293
GBK
D8E6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劓yì
⒈ 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種酷刑。 [4] 
⒉ 割除。
基本詞義
◎ 劓 yì
〈動〉
(1) (會意。從刀,從鼻。刀割鼻子。本義:劓刑。割鼻的刑罪,古代五刑之一) [4] 
(2) 同本義 [cut off the nose (a punishment in ancient China)]
劓罰之屬千。——《書·呂刑》
(3) 又如:劓鼻(割掉鼻子的酷刑);劓刖(割鼻斷足;危殆不安的樣子)
(4) 割除 [cut off]
我乃劓殄滅之。——《書·盤庚中》
(5) 又如:劓割(劓剝。殘害);劓除(削滅) [4] 

古籍釋義

【子集下】【刀字部】劓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4
唐韻》《集韻》魚器切。《韻會》疑器切《正韻》以智切,𠀤音䑄。《説文》刖鼻也。《易·睽卦》其人天且劓。
又《玉篇》割也。《書·盤庚》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
又《集韻》《韻會》牛例切《正韻》倪制切,𠀤音寱。義同。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