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劍(拼音:jià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初文始見於西周金文,形聲字,古字形從金僉聲,後改為從刀僉聲 [2]  。本義指隨身攜帶的雙面有刃的兵器,呈長條形。古籍中又可活用為動詞,指用劍砍或刺殺。
中文名
拼    音
jiàn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WGIJ [4] 
倉    頡
OMLN [4] 
鄭    碼
ODVK [4] 
筆    順
撇、點、橫、點、點、撇、提、豎、豎鈎
字    級
一級(編號1587) [1] 
平水韻
去聲二十九豔、去聲三十陷 [5] 
注音字母
ㄐ一ㄢˋ
總筆畫
2+7
造字法
形聲字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區位碼
2903
統一碼
5251 [4] 
異體字
*劒、剣、劎、劔、鐱、剱、𠠆
四角碼
8210₀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劍”是典型的形聲字。周代金文(圖1-3)的“劍”一般從金、僉(qiān)聲,隸定作“鐱”。古代的劍是金屬材質的,所以字形用“”作形旁,右半部的“”是它的聲旁。“劍”字的本義是古人帶兵打仗時候所使用的武器。在小篆的字形中,聲旁“僉”移至左半部,右部改用“”作形旁,與現代字形相同;部分篆文與漢碑隸書作“劒”,字形用“”作形旁,聲旁仍為“僉”,隸定作“劒”,形旁“刃”也表示刀。後來從刀、僉聲的字形成為主流。現代通行的楷書將“刀”寫成立刀旁“刂”,左半部根據草書簡化為“僉”,是偏旁類推。 [2]  [6] 
劍是長條形兵器,兩邊有刃,前端有尖,末尾有短柄,在古代兵器中獨樹一幟。由於劍體修長,承受衝擊力大,崇尚劍成為世界各地綿延數千年來的風尚。
劍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在漢王朝建立之前,鐵劍是一種防身的工具,因而隨身攜帶者相當普及。在鹽鐵經濟昌盛的漢代,鐵劍更加普及,從帝王諸侯到文人書生,都佩帶長劍。這時候的劍是武器,也是佩飾,佩劍能顯示身份,同時也體現一種尚武精神。所謂的書劍飄零,是當時的一種時尚,喜愛佩劍舞劍者不計其數。曹植有這樣的詩:“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這時候的寶劍成為遊俠少年和紈絝子弟的驕奢品。
劍,是英勇無畏及其職責的象徵,可以體現軍人身份與美德。又由於劍的威力具有毀滅和創造的兩重性,劍的意象與雙重能力有關,也意味着其性質的兩重性。由此人們也把劍作為語言與雄辯的象徵,因為舌頭似劍一樣,是雙刃的,所以有“唇槍舌劍”之一説。 [14]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古代兵器名。兩面有刃,中間有脊,短柄。
sword;
dagger
《管子·地數》:“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
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詞:“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曹禺等《膽劍篇》第一幕:“他穿着越國文官的朝服,戴冠佩劍。”
寶劍;舞劍;劍拔弩張刻舟求劍
〈文言〉指劍術。
swordplay
《莊子·説劍》:“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
陸游《醉歌》:“學劍四十年,虜血未染鍔。”
劍客;劍士
(Jiàn)地名。四川劍門山的簡稱。

李商隱《井絡》詩:“井絡天彭一掌中,漫誇天設劍為鋒。”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Jiàn)地名。雲南劍川的簡稱。

張泓《滇南新語·生啖彘》:“劍人究以燎毛者為上品。”

(Jiàn)姓氏用字。



動詞
〈文言〉用劍割削或刺殺。
kill with sword;
dagger
潘岳《馬汧督誄序》:“﹝司馬叔持﹞白日于都市手劍父讎,視死如歸。”
王禹偁《霍光論》:“吳起,一將軍也,劍其妻,而《史記》壯之。”
高文秀《澠池會》:“相如,你若保主公無事回還,我面搽紅粉,劍去髭鬢也。”

〈文言〉挾在脅下。

《禮記·曲禮上》:“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孔穎達疏:“劍,謂挾於脅下,如帶劍也。”
劉大櫆《程孺人傳》:“孺人愛之甚,盛夏不敢持扇,遇啼哭,輒劍以行。”

〈文言〉帶劍;佩劍。

《韓非子·人主》:“私劍之士安得無離於私勇而疾距敵。”
參考資料: [7-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四】【刃部】居欠切(jiàn)
劒,人所帶兵也。從刃僉聲。
劍,籀文劒從刀。 [9] 

説文解字注

人所帶兵也。
段注:桃氏為劒:有上制,有中制,有下制。注云:此今之匕首也,人各以其形皃大小帶之。
從刃,僉聲。
段注:居欠切,八部。
劍,籀文劒從刀。 [10] 

廣韻

居欠切,去梵見 ‖僉聲談1部(jiàn)原列梵韻依王韻改釅
劒,《釋名》曰:“劒,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廣雅》曰:“龍泉、太阿、干將、鏌鋣、斷蛇、魚腸、純鋼、燕支、葵偷、屬陳、幹隊、堂谿、墨陽、巨闕、闢閭,並劒名也。”崔豹《古今注》雲:“吳大皇帝有寶劒六:一曰白虹、二曰紫電、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靑冥、六曰百里。”《列子》雲:“孔周有三劒:一曰含光、二曰承影、三曰霄陳。”吳王賜子胥屬鏤之劒而死。周穆王有錕鋙劒,切玉如泥。居欠切。一。
【校釋】①純鋼:《廣雅》作“純鈞”;葵偷,《廣雅》作“蔡倫”;屬陳,《廣雅》作“屬鹿”,均當依《廣雅》改正。②大皇帝:原作“太皇帝”,據巾箱本、鉅宋本及《唐韻》改。霄陳,《列子·湯問》作“宵練”,當據改。 [11]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畫:15畫 部外筆畫:13畫
《唐韻》《集韻》《韻會》並居欠切,檢去聲。《玉篇》:籀文劒。《説文》:人所帶兵也。《釋名》:劒,檢也,所以防檢非常。《管子·地數篇》:葛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劒鎧矛戟。
又操劒殺人亦曰劒。潘岳《汧督馬敦誄序》:漢明帝時有司馬叔持者,白日於市,手劒父讎。 [12]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廣韻》書影 《廣韻》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規範提示】“僉”的第二筆捺改點,末筆橫改提。
【寫法】“僉”寬“刂”窄,頂部左右旁齊平,底部“刂”低。“僉”,第二筆點過豎中線;第三筆短橫在橫中線上側;“⺍”上開下合,第三筆撇在豎中線;末筆提的右端過豎中線。“刂”,兩筆的中點都在橫中線。 [3]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王力系統
k
ǐam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鹽添嚴凡

jwɑm
北魏後期北齊
鹽添嚴凡

jwɑm
齊梁陳北周隋
鹽添嚴凡

jwɑm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k
ǐɐm
擬音/董同龢系統

k
juɐm
擬音/周法高系統

k
iuɑm
擬音/李方桂系統

k
jwɐm

參考資料: [13]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韻部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六十梵

合口呼
全清
居欠切
kjuɐm
集韻
劒、劍
去聲
五十七驗

開口呼
全清
居欠切
kiɐm
韻略


去聲





居欠切

增韻


去聲





居欠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廉纖

齊齒呼

全清

kiɛm
中州音韻


去聲
廉纖





江熖切

洪武正韻

去聲
二十二豔


全清
居欠切
kiem
分韻撮要

陰去
第二十兼檢劍劫







參考資料: [13] 

方音集匯

注意:發音用國際音標標註,僅作參考,可能與實際發音有異
方言區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北京官話
北京
tɕiɛn
51
去聲
北方官話
濟南
tɕiæ̃
21
去聲
中原官話
西安
tɕiæ̃
55
去聲
西南官話
武漢
tɕiɛn
35
去聲
西南官話
成都
tɕiɛn
31
去聲
江淮官話
合肥
tɕiĩ
53
去聲
江淮官話
揚州
tɕiẽ
34
去聲
晉語
太原
tɕie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tɕiɪ
412
陰去
吳語
温州
tɕi
42
陰去
湘語
長沙
tɕiẽ
45
陰去
湘語
雙峯
kĩ
35
陰去
贛語
南昌
tɕiɛn
45
陰去
客家話
梅縣
kiam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kim
33
陰去
粵語
陽江
kim
24
陰去
閩語
潮州
kiəm
213
陰去
閩語
廈門
kiam
11
陰去
閩語
福州
kieŋ
213
陰去
閩語
建甌
kiɪŋ
22
陰去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3]  、《漢語方音字彙》 [15]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15]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383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56
  • 4.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10]
  • 5.    平水韻 二十九豔  .搜韻[引用日期2020-03-14]
  • 6.    左民安著.細説漢字 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插圖珍藏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71
  • 7.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2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750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638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602
  • 10.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3-14]
  • 11.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446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73
  • 13.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14]
  • 14.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文化源流 下[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998-999
  • 15.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 第2版[M]: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06:25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