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劍門關戰鬥

鎖定
劍門關戰鬥是紅四方面軍在川陝革命根據地的著名戰鬥之一。劍門關是橫亙在劍閣、昭化之間劍門山的隘口,扼川陝大道,地勢險要,是一個戰略要地和川軍嘉陵江防線重要支撐點,由川軍第二十八軍憲兵司令刁文俊率領三個團防守。紅四方面軍突破嘉陵江防線後,隨即從東、西、南三面包圍劍門關,1935年4月2日11時發動總攻,經過激烈爭奪,先將關口兩側敵軍險要陣地和關口北端主峯攻佔,繼即插入敵縱深。戰鬥中,紅軍與敵人進行多次肉搏,表現極為英勇。激戰歷時半日,守敵三個團被全殲,紅軍一舉攻佔敵人所謂“插翅難飛”的劍門天險。至此,敵人沿江防線悉數被摧毀,紅軍控制了北起廣元、南至南部四百餘里的嘉陵江地區,渡江戰役第一階段遂告勝利結束。 [1] 
名    稱
劍門關戰鬥
發生時間
1935年
地    點
四川省廣元劍閣縣劍門關
參戰方
紅四方面軍
主要指揮官
王樹聲

劍門關戰鬥戰鬥過程

紅四方面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突破嘉陵江後,快速向劍閣方向前進,直奔劍門關。劍門關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川軍長期在此設防,山上地堡成羣,塹壕密佈,第二十八軍憲兵司令刁文俊率領三個團防守於此。刁文俊曾揚言:“就算他紅軍能渡過嘉陵江天險,也插翅難飛過我的劍門關。”他企圖依託劍門關兩側山頭險要地勢構築的集團工事固守,控制川西北通道,阻止紅四方面軍西進。
按照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的部署,紅三十軍八十八師、紅三十一軍九十三師和九十一師一個團,參與進攻劍關的戰鬥,由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王樹聲負責指揮。按照原定作戰方案,王樹聲指揮參與部隊從東、西、南三面包圍劍門關守敵。4月1日,紅三十一軍九十三師和九十一師一個團最先抵達劍門關附近,4月2日拂曉完成了對敵人的包圍。敵人依託劍門關天險和堅固的防禦工事力圖固守。紅四方面軍前方指揮部決定從南向北對敵各個集團實行逐點攻擊,很快掃清了外圍據點,擊潰守敵一個團,迫使敵人防禦陣地逐漸縮小。臨近中午,天空烏雲密佈,下起了大雨,雨水順着山溝往下淌。紅軍在大雨中向劍關守敵發起了全面進攻,敵人據險死守並拼命反撲。紅軍戰士同敵人在大雨中多次血拼,經過幾個回合的惡戰之後,敵軍陣地僅剩下最後一道防線, 王樹聲當即決定調陳康率領的預備隊向敵主峯陣地發起衝鋒。陳康率領二營戰土迎着敵軍各種輕重火力勇猛撲向主峯。猛然間,陳康感到左臂熱麻麻的,用手一摸,已是黏糊糊的一片血,衞生員見狀急忙趕來想給他包紮傷口。“我沒事, 快去照料其他同志。”説話間,前面又有幾個戰士:倒在敵人的子彈下。紅軍戰士被敵人的火力壓制在一個土坎下無法抬頭。王樹聲命令炮兵連長必須打下敵人主峯上的大暗堡。隨着三聲炮響,敵人主陣地上的鴨蛋形工事應聲崩塌。二營利用土坎重新組織好戰鬥隊形,趁着敵人炮火稍微鬆緩之際,再次向主峯發起衝鋒。在營長陳康受傷之際,二營的鮑英政委身先士卒,帶領戰士們衝鋒在最前頭,用他那寬廣的胸膛擋住了敵人射來的子彈。他在倒地之前,仍然硬撐着身子,將自己手中的手榴彈扔向敵人,最後英勇犧牲。鮑英政委的犧牲更加激起衝鋒將士們的鬥志,二營全體將士一躍而起。一時間,衝鋒號鳴、機槍怒吼、炮彈轟響,震盪了整個山谷,他們一鼓作氣衝上了山頂。激戰延續至黃昏,紅軍全殲敵軍3個團3000餘人,一舉拿下了敵人所謂“插翅難飛”的劍門關,打通了進軍川西的道路。 [4] 

劍門關戰鬥歷史評價

劍門關戰鬥是紅四方面軍在川陝革命根據地的著名戰鬥之一。1980年2月,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徐向前題寫了“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碑”碑名。中共劍閣縣委、劍閣縣人民政府於2009年底在劍門關景區建起了紅星廣場和紅軍攻克劍了關紀念館,豎起了由徐帥題字的“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碑”。 [3] 

劍門關戰鬥後世紀念

2009年在劍門關遺址的基礎上建成了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館,館內分展陳、模型、多媒體三部分,全方面反映了紅軍在劍閣縣境內戰鬥的歷史。同年,徐向前、王樹聲雕塑落成,紅軍攻克劍關紀念碑也完成。該紀念碑為八方九台四面梯步,八方浮雕基座。碑體為四面紅色立柱體,寓意四面紅旗,也寓意雄偉險峻的劍門關。碑體高19.35米,碑座高4.2米,寓意1935年4月2日紅軍攻克劍門關。四面基座上鐫刻劍閣籍紅軍英名錄,八方基座上是反映紅軍戰事和紅軍在劍閣的重大事件的八幅漢白玉浮雕,碑體基座設一組紅軍戰事青銅雕塑,震撼強烈,強化了紀念碑的鮮明主題。 [2] 
參考資料
  • 1.    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紅軍長征在四川圖志 上[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6.08:314.
  • 2.    中共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廣元市國防教育委員會辦公室編印. 紅色廣元簡明讀本[M]. 2020.10:214-215.
  • 3.    張茂枝主編. 川陝蘇區 廣元卷[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2.11:435.
  • 4.    本書編委會. 偉大征途中國夢 紅軍長征在四川珍貴文物解讀[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6.1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