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鐘山石窟

鎖定
石鐘山石窟,又稱劍川石窟、石寶山石窟, [7]  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西南25千米的石鐘山, [2]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石寶山景區內,南面為沙溪古鎮 [3]  開鑿於南詔大理國時期(唐宋時期)。 [1] 
石鐘山石窟分佈於石鍾寺、沙登箐和獅子關三個區域。共有17個窟,其中石鍾寺區8個窟、獅子關區3個窟、沙登箐區5個窟,造像139軀,巖畫1處,碑碣5通,造像題記40則。 [1]  南詔時期僅見於沙登箐1號、雕彌勒、阿彌陀佛等。其他窟龕屬大理國時期。主要有表現南詔王的“全家福”和諸大臣議政羣像、大日遍照佛、明王、大黑天、毗沙門天王、梵僧像、阿嵯耶觀音等,地方特色濃厚。是研究南詔、大理國佛教藝術、本土信仰以及與中原、吐蕃佛教關係的重要資料。 [6] 
1961年,石鐘山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中文名
石鐘山石窟
地理位置
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城西南25公里處的石寶山
所處時代
南詔、大理(649—1094年) [5]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開放時間
8:00一17:00 [1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1-0047-2-14 [5] 

石鐘山石窟歷史沿革

石鐘山石窟遠景 石鐘山石窟遠景
石鐘山石窟始鑿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南詔天啓十一年,850年),經五代十國、歷兩宋止於南宋淳熙六年(大理盛德四年,1179年),歷經320多年陸續開鑿而成。 [10] 
永樂十一年(1413年),高寶承襲鶴慶世襲土官知府,綜合劍川石鐘山石窟的題記、《故世守鶴郡知府高侯行狀碑》及沙溪興教寺瓦片刻文,高寶對石鐘山石窟進行過一次重修並創建了沙溪興教寺(永樂十三年,1415年)。 [9] 
崇禎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造訪石寶山,所著《徐霞客遊記》將此山稱作“鐘山”,蓋山中有巨石如鍾而得名,故又稱石鐘山。山中寺廟也因此叫作“石鍾寺”。 [11] 
順治十五年(1658年),當地信眾對石鐘山石窟重新妝彩。 [9] 
1951年,宋伯胤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派遣,對劍川石鐘山石窟進行考察,自此正式開啓劍川石鐘山石窟的研究。 [9] 

石鐘山石窟建築特點

石鐘山石窟依山開鑿,分佈在石鍾寺、獅子關、沙登箐三區,其中石鍾寺區8個窟、獅子關區3個窟、沙登箐區5個窟。 [1]  窟龕形制可分為佛殿窟、方形或圓拱形淺龕和摩崖造像三類,共有17窟,大小造像總數139軀。有南詔王及后妃造像、“波斯國人”雕像和釋迦佛、菩薩等造像,以及南詔、大理、等時期的墨書或石刻題記。 [3] 

石鐘山石窟文物遺存

石鐘山石窟石鍾寺區

  • 第一號窟:南詔第六世王異牟尋議政圖
《南詔第六世王異牟尋議政圖》為外方內圓拱屋形龕,龕檐刻為三重,弧頂,平面呈方形,內龕門楣刻雙層聯珠紋,底部鑿低壇。壇上正中刻南詔第六世王異牟尋,頭戴金剛寶塔蓮花頭囊,展腳上翹,身着圓領寬袖錦繡,袖手端坐於龍頭椅上。王者左右兩側各刻侍立羽儀長,左右側壁各刻一清平官。 [1] 
南詔第六代國王異牟尋議政圖 南詔第六代國王異牟尋議政圖 [13]
  • 第二號窟:南詔第五世王閣羅鳳議政圖(一説出巡圖 [13] 
《南詔第五世王閣羅鳳議政圖》為方形弧頂屋形龕,龕檐刻為三重,壇上正中刻南詔第五世王閣羅鳳,頭戴橢圓形豪華頭囊,身着圓領寬袖錦繡袍,袖手端坐於龍頭椅上。腳前榻上蹲伏二獅。王者右側刻閣陂和尚,身後右側刻一站立侍者,執曲柄傘遮於閣陂和尚頭上。王者身後左側刻侍立武士,羽儀長和女侍。左右側壁各刻一清平官,均身着寬袖錦袍,袖手倚坐於椅上。 [1] 
南詔國南詔王閣羅鳳出巡圖 南詔國南詔王閣羅鳳出巡圖 [13]
  • 第三號窟:地藏龕
地藏龕為圓拱龕,底部鑿低壇,壇上正中刻地藏菩薩倚坐於束腰方形仰蓮上,跣足踏二仰蓮。地藏面豐圓,雙耳墜鐺,頭戴披風,身着U字領大衣,飾綴鈴項圈,左手曲肘至胸前託摩尼珠,右手持錫杖,背後刻圓形身光。 [1] 
  • 第四號窟:華嚴三聖
華嚴三聖圓拱形龕,底部鑿低壇。壇上正中刻毗盧佛,右手當胸施説法印,左手撫膝,結跏趺坐於束腰方座上,跣足踏二仰蓮,項後刻圓形頭光、身光。身光左右浮雕並墨繪二弟子雙手合十而立。佛像左側刻文殊菩薩,結跏趺坐於青獅承託之仰蓮座上。青獅左旁刻一獅奴。佛像右側刻普賢菩薩,雙手持如意,結跏趺坐於白象承託之仰蓮座上,白象右側刻一象奴雙手持鈎。 [1] 
  • 第五號窟:維摩詰經變
維摩詰經變為屋形龕,該龕左右各開一圓拱形龕,底部鑿壇,龕內正中刻維摩潔居士,面相老而清瘦,結跏趺坐于山巖上。右側壁刻文殊菩薩,左側壁刻舍利佛。龕後壁刻須彌山,山間開有小佛龕,內或刻坐佛,或刻一佛二弟子等,另刻有鳥、獸、寶塔之類。龕外石階第一級左右角各刻一力士。左右兩邊圓拱形龕內刻大勢至菩薩觀音菩薩結及脅侍。 [1] 
  • 第六號窟:明王堂
明王堂是佛殿窟,以六根方立柱將窟分隔為五龕。窟底部鑿雙重高壇,上層於每龕前鑿束腰四圓鼓形,飾壺門紋,下層刻為20長方格,內浮雕動物或花卉。窟高4米,長11.26米。窟正中一龕刻一佛二弟子。一佛二弟子龕左右各兩龕,每龕並列刻二明王,正中上方刻一幡形題榜,分別刻二明王尊號,四龕合為八大明王。窟外右側刻一大黑天神跣足立於覆蓮台上,窟外左側刻一毗沙門天王跣足踏於一夜叉鬼背上,該窟尚存元、明、清遊人墨書題記數則。 [1] 
  • 第七號窟:甘露觀音
甘露觀音是佛殿窟,窟檐刻雙弧形垂帳,底部鑿高壇。壇上正中刻觀音菩薩倚坐於方形束腰仰蓮座上,觀音像高1.62米,面相豐圓,頭戴化佛高花冠,右手曲肘上舉楊枝,左手曲肘至腹前捧缽;項後刻圓形頭光,頭光頂上刻寶珠火焰紋,身後刻雙重身光。觀音左右側各刻一站立女侍,右者雙手當胸捧經篋,左者雙手當胸捧淨瓶。該窟存有元、明、清、民國遊人題記、題詩多則。於觀音像右上角粉書橫寫藏文偈頌。 [1] 
  • 第八號窟:佛、菩薩、天王等龕像
佛、菩薩、天王等龕像分作上、下兩層,多為圓拱形淺龕。上層鑿五龕。正中一龕,內刻一女性生殖器立於仰蓮台上,高0.52米,後壁左右直行墨書一聯:“廣集化生路,大開方便門”。左右側壁刻佛和菩薩等像。下層亦鑿五圓拱形小龕,風化殘毀嚴重。 [1] 

石鐘山石窟獅子關區

  • 第九號窟:波斯國人
波斯國人為圓拱形淺龕,龕內正中刻一立像,身披罽幅,腰扎帛,下着窄口褲扎於長靿靴內,雙手似交於胸腹間握一袋狀物垂於地。其右側豎刻行楷大字“波斯國人”。 [1] 
  • 第十號窟:觀音化現梵僧
觀音化現梵僧為摩崖造像。依壁刻一梵僧立像,像高1.66米,光頭,高鼻深目,身着交領袈裟。左下方近前刻一犬,頸系鈴,回首仰望梵僧。梵僧左肩外側壁上豎刻大字“紫石雲中/信境若蘭”。其下豎刻造像題記一則:“盛德四年六月七日造像/施主工匠金牖/楊天王秀剏(創)。 [1] 
  • 第十一號窟:南詔第一世王細奴羅及后妃男女從者像
南詔第一世王細奴羅及后妃男女從者像壇刻為牀榻形,壇上右邊刻細奴羅袖手執笏端坐,絡腮鬍須,頭戴蓮花頭囊,展腳呈S形,身着圓領寬袖錦繡袍。左邊刻后妃袖手端坐,兩者中間刻一小王子,其下方壇前刻一鋪帛方形供桌,上置三盤供物。王者右側刻一女侍,右側壁刻一侍立男從者,左側壁刻一侍立女從者。 [1] 

石鐘山石窟沙登箐區

  • 第十二號窟:佛、菩薩像
佛、菩薩像分上、下兩層,上層為五小方形淺龕,下層為四龕。佔壁面高3米,長6.2米。上層主要雕刻一佛二弟子,一佛二菩薩,阿彌陀佛立像。下層均為高浮雕,雕刻有釋迦佛坐像、彌勒佛坐像,阿彌陀佛坐像等。窟內立面豎刻造像題記一則:“沙追附尚邑/三賧白張傍龍/妻盛夢和/男龍慶/龍君/龍興/龍安/龍千等/有善因緣/敬造彌勒佛/阿彌陀佛/圀王天啓十一年七月廿五日題記”。此窟為石鐘山石窟雕刻年代最早的石窟。 [1] 
  • 第十三號窟:阿嵯耶觀音
阿嵯耶觀音為圓拱形淺龕,龕內雕阿嵯耶觀音跣足立於蓮台上,像高0.6米,面相清潤,頭戴化佛高花冠,細腰,右手當胸施無畏印,左手施與願印,身後刻火焰紋頭光和身光。 [1] 
  • 第十四號窟: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
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為尖圓拱形淺龕,壇上刻彌勒佛善跏趺坐於方形仰蓮座上,跣足踏二仰蓮,龕外左右側雕二侍立弟子,均雙手合十,項後刻圓形頭光。二弟子兩側原刻有二脅侍菩薩立像,風化殘蝕嚴重。 [1] 
  • 第十五號: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王為圓拱形淺龕。毗沙門天王像高2.44米,腳穿戰靴,踏於二夜叉鬼背上,右手執三戟叉拄地,左手託一塔,項後刻火焰紋頭光。 [1] 
  • 第十六號窟:大黑天神
大黑天神為圓拱形淺龕。大黑天神像高2.46米,頭戴骷髏冠,頸及腰間掛骷髏頭以為纓絡,二蛇纏雙足,六臂各持法器,項後刻火焰紋頭光。 [1] 
  • 第十七號窟:觀音化現梵僧
觀音化現梵僧為摩崖陰線刻,依壁陰線刻一梵僧,像高1.22米,側向,面老,光頭,身着交領袈裟,左肩系搭膊牽衣襟,右手當胸持楊枝,左手提淨瓶,項後刻圓形頭光。腳前方刻一犬翹尾,呈行進狀。 [1] 

石鐘山石窟文物價值

石鐘山石窟不僅展現了流傳於大理白族地區的佛教密宗阿吒力教派的佛、菩薩、明王、力士等造像,還開鑿了“阿姎白”女性生殖崇拜雕刻,南詔王室的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圖像等內容,這在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是罕見的。 [4] 
其一,石鐘山石窟作為西南少數民族古代文化藝術的寶庫,體現了他們的石刻技藝和創造才能。古代匠師們在開鑿石窟的時候,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把人間的帝王搬上了佛山聖地。石鐘山石窟把南詔歷史上不同時期三個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及其宮廷政治生活,通過石刻藝術的形式真實地記錄了下來,反映了南詔統治者聽政、議政、出巡和坐朝的場面,是南詔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 [8] 
其二,石鐘山石窟是中國各兄弟民族及中國同東南亞、南亞、西亞各國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石鐘山石窟作為南詔、大理國的石刻藝術成就,其文化的多元性在這裏留下了很深的印跡。南詔、大理國在歷史上與吐蕃相連,並在政治、經濟、文化上與之有着密切的聯繫。石鐘山石窟所在的劍川自古以來又是通往吐蕃的交通要道,所以藏族文化在這裏留下很深的痕跡。 [8] 
其三,石鐘山石窟在不同程度上豐富和充實了中國古代藝術的內容。此時造像受中國傳統思想和藝術理論影響,融合印度造型藝術,向着現實主義的民族形式發展,佛教造像日趨世俗化,人物造型來源於現實生活,富於人間的生活氣息。石鐘山石窟正是承前啓後,開鑿於唐末宋初,大都是成熟、飽和之成功藝術作品。 [8] 
石鐘山石刻藝術為研究西南地區南詔、大理國政治、經濟、宗教、哲學、藝術等社會歷史和民俗歷史提供了直接可靠的實物資料,以其雕刻藝術價值和歷史文物價值,在不同程度上豐富和充實了中國古代藝術的內容。 [8] 

石鐘山石窟文物保護

1961年3月4日,石鐘山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1952年,為更好地保護石鐘山石窟,由國家文物局拔款建蓋石鍾寺區二至八號窟保護房。 [10] 
1953年初,石鐘山石窟二至八號窟保護房工程動工,當年11月竣工。 [10] 
2011年3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完成了石鐘山石窟1—8號窟保護房及12號窟保護房等七個保護房修繕工程的勘察、測繪及設計的外業工作,完成了勘察報告、實測圖、修繕方案、施工圖等勘察設計文件的編制工作,並通過雲南省文物局審批。 [10] 

石鐘山石窟旅遊信息

石鐘山石窟地理位置

石鐘山石窟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西南25千米的石鐘山, [2]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石寶山景區內。 [3] 

石鐘山石窟交通信息

從劍川縣城至石寶山的中巴,票價12—15元。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