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鵬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師)

鎖定
劉鵬,男,生於1979年12月,山東濰坊人,博士,現任南京大學哲學系教師。
中文名
劉鵬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9年12月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山東濰坊
性    別
學歷/學位
博士
任職院校
南京大學
專業方向
科學哲學的後現代轉向、法國科學哲學

劉鵬人物經歷

1999-2009年就讀於南京大學哲學系,分別獲得哲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10年起任教於南京大學哲學系科學技術哲學教研室。2007年9月-2008年9月,巴黎政治學院訪問學者。 [1] 

劉鵬主講課程

曾開設課程:
《科學與文化:兩種文化的衝突及其反思》《科學思想史》《科學哲學導論》《科學技術與全球化》《20世紀科學哲學》《社會中的科學與科學家》《哲學導論》《西方科學哲學》。
目前開設本科生課程:
《社會中的科學與技術》《“科學革命的結構”閲讀》《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合開)《悦讀經典“哲學與宗教”單元導讀》(合開)《哲學問題》(合開)《學在南哲:哲學與哲人》(MOOC)。
研究生課程:
《科學技術的社會研究》《科學技術哲學專題》(合開)《哲學動態與評論》(合開)《自然辯證法》《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1] 

劉鵬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哲學的後現代轉向、法國科學哲學。 [1] 

劉鵬學術成果

劉鵬發表論文

1. 在科學與人文之間——“後現代科學觀與科學大戰”學術研討會綜述,《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5(02);
2. 科學知識社會學理論評析,《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5(06);
3. 從邊緣到中心——後殖民主義的歷史與現狀,《江淮論壇》,2005(09);
4. 淺析科學知識社會學相對主義立場的策略與侷限,《前沿》,2006(04);
5. 論SSK的理論困境,收錄於論文集《“科學大戰”與後現代主義科學觀》,郭貴春等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6. 當代“Science Studies”視閾下的客觀性概念,《科學技術與辯證法》(第二作者), 2006(06);
7. 從“認識論的雞”之爭看社會建構主義研究進路的分野,《自然辯證法通訊》,2007(04);
8. 客觀性概念的歷程,《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7(06);
9. 從規則悖論之爭看建構主義研究進路的轉向,《科學文化評論》,2007(05);
10. 科學哲學:從“社會學轉向”到“實踐轉向”,《哲學動態》,2008(02)(本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科學哲學”2008年第5期全文轉載);
11. SSK的描述與規範悖論——並基於此兼論後SSK與SSK的決裂,《自然辯證法研究》,2008(10);
12. 與科學、技術和醫學一起行動——4S學會2008年年會綜述,《哲學動態》,2008(12);
13. 從“空間之網”到“時間之網”——拉圖爾本體論思想的內在轉變,《自然辯證法研究》(第二作者),2009(07);
14. 科學哲學:從“表徵”走向“實踐”,《雲南社會科學》,2009(06);
15. 拉圖爾對實踐科學觀的本體論辯護,《自然辯證法通訊》,2010(05);
16. 三萬英尺高空的相對主義者——相對主義與科學的有效性可以共存嗎?,《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0(05)(本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科學哲學”2010年第12期全文轉載)。
17.實在論和社會建構論之爭視域下的拉圖爾,《學海》,2012年第1期;
18.當代S&TS研究中的語境進路,《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2年第4期;
19.在轉向中前進的S&TS,《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9期;
20.本體論的迴歸——當代“科學技術論”視閾下的本體論研究,《哲學動態》,2012年第9期;
21.空間視角下的庫恩與拉圖爾,《江蘇社會科學》,2012年第5期;
22.與拉圖爾一起生活在非現代的世界之中,《科學與社會》,2013年第1期;
23.生活世界中的科學,《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
24.轉向實踐還是實踐轉向,《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
25.現代性的本體論審視——拉圖爾“非現代性”哲學的理論架構,《南京社會科學》,2014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外國哲學”2014年第10期全文轉載,並被收錄於《科學技術哲學論》,王國聘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26.全球化時代中醫文化傳承問題的一場對話,《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
27.拉圖爾後人類主義哲學的符號學根基,《蘇州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
28.實踐社會學還是實踐哲學——S&TS實踐研究的兩種進路,《南京社會科學》,2015年第8期;
29.情境科學觀及其本體論辯護——皮克林和拉圖爾實在論思想比較,《社會批判理論紀事》第八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
30.物的經驗形而上學——當代S&TS中的物哲學,《江蘇社會科學》,2015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科學技術哲學”2016年第2期全文轉載);
31.歷史與實踐——當代科學實踐哲學的法國認識論根源,《江海學刊》,2016年第1期;
32.拉圖爾論“物”——走向新唯物論的科學哲學,《學習與探索》,2016年第4期(《光明日報》2016年6月8日“理論週刊·學術”版論點摘編)。
33.法國科學哲學中的進步性問題,《哲學研究》,2017年第7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科學技術哲學”2017年第10期全文轉載)
34.作為通識教育的“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課程”,《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18年第2期;
35.20世紀法國科學哲學的三個主題,《自然辯證法研究》,2018年第3期;
36.拉圖爾科學人類學的三重維度,《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8年第4期;
37.法國科學哲學中的劃界問題——以巴什拉、康吉萊姆、拉圖爾為例,《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8年第12期 [1] 

劉鵬譯著譯文

1. 傑拉爾德·霍爾頓,《愛因斯坦、歷史與其他激情——20世紀末對科學的反叛》,劉鵬、杜嚴勇譯,柯文校,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 布魯諾·拉圖爾,《我們從未現代過》,劉鵬、Agnès Chalier譯,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0本書入選“2010年中華讀書報年度圖書之100佳”(《 中華讀書報 》,2010年12月29日,03 版)。
3.約翰·扎米託,“科學哲學:從實證主義到後實證主義”,《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4.約翰·扎米託,“認識的誇張錯亂”,《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2期。
5.皮特·蒂爾,“《科學革命的結構》50年”(校對),《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2期;
6.中醫:歷史與認識論的幾點反思(校對),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
7.大衞·凱里對西蒙·沙弗爾的訪談(校對),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
8.大衞·凱里對貝克和拉圖爾的訪談(校對),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
9.科學知識與政治——大衞·凱里對布賴恩·温的訪談(校對),《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4期。 [1] 

劉鵬出版著作

1.《科學和人文的衝突與融合》(合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辯證思維》(參著),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
3.《科學、技術與社會》(合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
4.《哲學通識教育的理念、歷史與實踐研究》(合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
5.《社會中的科學與技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