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顯潛

鎖定
劉顯潛(1865-1938),貴州軍閥,字如淵,別號井陸。貴州興義人。1902年任其叔父劉官禮組織的“靖邊”團營中哨,參加鎮壓廣西會黨起義軍。戰後升團營管帶。1911年任廣西邊防軍督軍,率兵鎮壓羣眾反清鬥爭,後升廣西省防軍統帶。1912年任安義鎮總兵兼西防統領。1914年4月被北洋政府委任為貴州黔西觀察使。 5月被委任為貴西道尹兼上游清鄉督辦。1916年1月被袁世凱委任為貴州巡按使,後被迫反袁,任護國軍黔軍援川總司令,6月被黎元洪授陸軍中將銜。後任貴州全省遊擊軍總司令。1920年被王文華等逼走,投靠唐繼堯。1922年2月回黔, 11月被北京政府委任為滇黔邊防督辦。次年任貴州軍事會辦。1925年被唐委任為第一路軍第七軍總司令官,率部進軍廣西。被桂系軍隊打敗,後被迫下野。1938年病死於興義,終年73歲。 [3] 
中文名
劉顯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865年
逝世日期
1938年
畢業院校
興義筆山書院
出生地
貴州興義

劉顯潛人物生平

劉顯潛,字如淵,別號井陸,貴州興義縣人。1865年1月25日(清同治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出生於一個官僚家庭。1885年他補縣學生員,次年食廩,後屢試不中,居家賦閒,兼辦團練。
1902年,廣西會黨起義軍分三路進攻貴州,攻陷興義縣城。劉顯潛的叔父劉官禮奉命在滇、黔、桂邊界一帶集中武裝,組織靖邊團營,鎮壓起義軍。劉顯潛被委任為中哨,與其堂弟劉顯世集結團防兵奪回縣城,迫使會黨起義軍退回廣西。劉顯潛因功被清政府升為管帶。
1911年春,劉顯潛被廣西巡撫沈秉堃任命為廣西邊防軍管帶,率兵駐防黔桂邊界,先後鎮壓了上巖、基馬、茶溪等地羣眾反抗清政府的鬥爭,被擢升為廣西省防軍統帶。
武昌起義後,全國響應,貴州、廣西相繼宣告獨立。其堂弟劉顯世當上了貴州軍政府樞密院樞密員、軍政股長,為對抗自治學社為代表的革命勢力,他要劉顯潛速返興義,擴充團防,為自己經營後方。
1912年3月,唐繼堯率滇軍以“假道北伐”為名,顛覆了貴州的革命政權。劉顯潛在興義一帶擴充民團,成立“保衞軍”四個營,配合滇軍鎮壓革命羣眾。不久,貴州革命派首領張百麟和貴州巡防軍南防統領陳守廉被以劉顯世為首的貴州勢力追捕,由安順退至興仁、貞豐,劉顯潛派保衞軍前往包圍,張百麟等人被迫退走廣西。劉顯潛在黔西南各縣鎮壓革命黨人,因此被唐繼堯擢升為興義總兵兼西防統領。他幫助唐繼堯、劉顯世穩定貴州局勢,鎮壓漢、苗、回、彝各族人民的反抗,十分出力。當時威寧、水城一帶有以安桂林、安鶴翔、安三妹為首的彝、苗人民羣起反抗滇軍暴行,劉顯潛“督飭軍隊,馳往剿辦”,俘獲安三妹處死。唐繼堯為了加強對與雲南毗鄰的黔西南地區的控制和便於徵收丁糧,命令劉顯潛在興義府六屬劃撥插花地段,健全行政機構,委派官吏,使盤江一帶成為唐、劉政權統治下最穩固的後方。
1914年5月23日,劉顯潛被北京政府委任為貴州黔西道尹兼上游清鄉督辦;7月29日被授予四等文虎章。唐繼堯、劉顯世認為劉顯潛跟隨自己“幾乎無役不從”,“任勞任怨”,曾先後呈請北京政府授以陸軍少將軍職,只因“已授文秩,未便準補軍官”。1915年6月20日袁世凱又賞給他四等嘉禾章。
1915年8月籌安會成立後,蔡鍔和戴戡由天津向貴州發出策劃武裝反袁的密電。劉顯潛見局勢動盪,以省親為名,由貴陽返回興義募集舊部,又組成四個營,準備應付時局變化。其堂弟劉顯治當時任劉顯世的駐京代表,屢來函電,認為“滇黔如真反袁,十九無成”,要劉顯潛“從速安頓家小”,做好兩手準備。蔡鍔雲南起義後,袁世凱於1916年1月15日提升劉顯潛為貴州巡按使,授予他男爵封號,設行署於興義,企圖利用他阻止貴州參加護國運動。當戴戡率領護國軍由雲南向貴州進發時,劉顯潛函令遊擊軍管帶易榮黔率部阻止戴戡過境。易榮黔迫於各方討袁壓力,不敢遽行阻止,乃親往會見戴戡協商,雙方未交手,戴於1月24日率部進入貴陽。
1月27日,劉顯世被迫宣佈貴州獨立,但劉顯潛受劉顯世密囑,仍向袁世凱電密輸誠,為自己留後路。到護國戰爭在川、湘境內激烈展開後,劉顯潛才迫於大勢所趨,開始反袁。他駐兵在南盤江一線,防堵由廣西進攻滇、黔的北洋軍。北洋軍進攻雲南丘北縣時,劉顯潛曾派兵威逼廣西西隆,迫使北洋軍潰退。2月下旬,劉顯潛回駐興義,着意經營自己的勢力範圍。不久護國軍在四川戰場告急,總司令部調劉顯潛任護國軍黔軍援川總司令,但他有意遲滯,於3月中旬開始出師,5月下旬才到達四川邊界,而四川已於5月22日宣佈獨立。劉顯潛在四川戰場未放一槍,便成了“再造共和”的功臣。6月6日袁世凱病死,黎元洪繼任大總統,授予劉顯潛陸軍中將銜和一等文虎章。
護國戰爭前後,貴州軍閥內部逐步形成了以黔軍第一師師長王文華為首的“新派”和以督軍兼省長劉顯世為首的“舊派”。兩派鬥爭十分激烈,劉顯世曾擬以劉顯潛取代王文華,因黔軍官兵反對,未能實現。護國戰爭結束後,北京政府委劉顯潛為全省遊擊軍總司令。劉顯世為牽制王文華的力量,令劉顯潛回興義擴大遊擊軍,編成三路,共一萬多人。
1920年11月,貴州發生“民九事變”,以王文華為首的“新派”取代了“舊派”的統治,劉顯世被迫下野。劉顯潛見大勢已去,於12月宣佈撤銷遊擊軍司令部,同劉顯世一道赴雲南,投靠唐繼堯,遊擊軍如鳥獸散。1921年初,劉顯潛一度由昆明赴上海,再轉至香港,先後與袁祖銘、唐繼堯密謀回黔之策。時王文華已被暗殺,袁祖銘組織“定黔軍”擬回黔奪權,袁與劉顯潛約定“定黔”成功後,由劉顯世任省長。劉顯潛率兩個連的武裝,於1922年2月由昆明回黔,在興義宣佈成立定黔軍西路總指揮部,搶奪黔西南和黔西北的地盤。為了擴充軍隊,霸佔與滇、桂交界的南、北盤江流域,劉顯潛和袁祖銘之父袁幹臣不惜網羅廣西土匪入黔,導致4月16日廣西土匪洗劫南籠縣(今安龍縣),使人民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一千多婦女被擄掠至廣西,造成了貴州歷史上罕見的匪禍。
袁祖銘“定黔”得手後,背棄前約,沒有把省長一職讓給劉顯世,劉氏弟兄決定重整旗鼓,驅袁奪權,又乞助於雲南軍閥。同年11月,北京政府委任劉顯潛為滇黔邊防督辦,他將軍隊擴充到四個團,設督辦署於興義,與袁祖銘分庭抗禮,並策應滇軍入黔。1923年2月初,劉派兩個團進據關嶺。2月13日,唐繼堯派其弟唐繼虞率滇軍一萬餘人侵入貴州。劉顯潛在興義與唐繼虞秘密會議,宣佈驅逐袁祖銘,擁護劉顯世回黔主政。袁祖銘軍敗退走四川,劉顯世重新當上了貴州省長,唐繼虞任貴州軍務督辦,劉顯潛為會辦,安順以西復為其所控制。是年冬,劉顯世病,劉顯潛一度代理貴州省長。
1925年初,袁祖銘在川勢大,有回黔意圖。唐繼堯一面向袁讓步,自動從貴州撤退;一面趁孫中山在北方病重,向兩廣伸手。他派滇、黔“建國軍”六萬餘人假道廣西入粵。劉顯潛被唐繼堯委為第一路軍第七軍總司令官,由黔東南入廣西進攻柳州,結果被李宗仁所率桂軍擊敗,退回貴州。不久,滇軍侵桂失敗退回雲南,同時袁祖銘部回黔,在興義、興仁、安龍迫使劉顯潛的武裝大部繳械,小部潰散。劉顯潛不得不宣佈下野。從此,興義劉氏武力全部瓦解。
劉顯潛晚年賦閒興義,仍以其權勢及影響左右縣政和地方公益事業,1938年因病逝世。 [1] 

劉顯潛人物事蹟

劉顯潛主持修建永康橋

永康橋 永康橋
永康橋位於興義市城區西30公里,橫跨滇黔兩交界的黃泥河深山峽谷之中。橋兩岸峭崖聳峙,水流湍急,景色誘人,歷為滇桂黔商旅要道。建橋之前以舟楫為渡。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旅遊家徐弘祖(霞客)曾克服交通食宿不便等艱難困苦,到此旅遊考察和觀光。據清道光年間的《興義府志》記載,嘉慶丁卯年(1807年),興義知縣陳熙在此始設官渡,撰有《江底官渡記》敍其事,既是解決兩省間商旅之需,又為從中收取捐税。但每至洪水季節,翻船事故不斷髮生,死人現象屢見不鮮,商旅畏途,民眾苦不堪言。
永康橋上的石獅 永康橋上的石獅
1918年,曾任過貴州省遊擊軍司令和滇黔邊務督辦的興義鄉紳劉顯潛等倡儀集資在江底村修建永久性橋樑,橋址選擇於峽谷懸崖對峙之處,既使橋面縮短,又使橋基增加了高度,以避洪水襲擊。經興義、羅平等地工匠數年艱辛施工,終於建成三孔石拱橋。全長79.2米,高42米,寬6米。主跨24.06米,東拱淨跨9.8米,西拱淨跨9.4米,橋面設護欄,高88釐米,踏垛式人行道東西各11級,每級高9釐米;橋面中心護欄外側,各置精心雕刻的龍頭,以示“龍王”鎮水之意。在橋東岸,貴州省一側的懸崖上鐫刻“永康橋”四個醒目大字,以及《永康橋記》和遊人的留言等等,至今完好無損。由於橋在江底村附近,俗稱為“江底橋”。
“永康橋”建成紀念摩崖 “永康橋”建成紀念摩崖
永康橋造型別致,建築考究,雄偉壯觀,堅若磐石,是誰人設計,工匠們是如何施工已無從查考。經近一個世紀的風化和激流的沖刷,頑石的碰撞,依然如故。特別是1980年的洪水,驚濤駭浪,衝擊着橋面,洪水退去,永康橋卻安然無恙,雄姿依舊,實屬建築與工藝之精華。 [2]  目前,永康橋已被雲貴兩省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4] 

劉顯潛重建招堤

清宣統三年(1911年),劉顯潛集資重修招堤。招堤位於安龍縣城東北,是盤江流域著名風景區。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安籠鎮遊擊招國遴捐銀築石堤,後人為紀念他因而取名“招堤”。乾隆五年(1740年),南籠府知府楊彙集資在堤西端金星山上建3層高閣1座,後因年久失修而閣毀。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興義府知府張瑛又在金星山上築屋3楹,不久毀於兵火。直至1911年,時任安義鎮總兵的劉顯潛與地方人士集資重修招堤及金星山上諸亭閣。劉顯潛撰聯雲:“風景不殊,登臨無限山河感;蒼茫入望,獨立依然雲水身。”他還手書匾額:苕請蓄綠。今日的招堤,基本上保留了當時重修的面貌。1958年11月,省人民政府公佈招堤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見安龍縣誌辦編《安龍名勝古蹟》) [5] 
參考資料
  • 1.    李新;孫思白;朱信泉;趙利棟;嚴如平;宗志文;熊尚厚;婁獻閣 主編.中華民國史 人物傳 第四卷:中華書局,2011
  • 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黔西南州委員會編.黔西南:貴州人民出版社,2005:224-225
  • 3.    吳如蒿 著.中華軍事人物大辭典:新華出版社,1989:508
  • 4.    百年古橋—永康橋-新華網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10-04]
  • 5.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黔西南州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貴州省黔西南州文史資料 第14輯 盤江歷史風雲人物:政協黔西南州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200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