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陸鵬

鎖定
劉陸鵬(筆名魯鵬),男,漢族,1955年9月出生,山東榮城人,博士,現為山東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山東省哲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價值哲學研究會理事,2004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中文名
劉陸鵬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哲學
職    務
山東省哲學學會副會長

劉陸鵬人物經歷

1974 年參加工作,1982 年7月山東大學哲學系畢業,獲哲學學士學位;1985年7月山東大學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期間,1996年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師從肖前教授攻讀博士學位,1999年7月畢業並獲哲學博士學位。 [1] 

劉陸鵬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發展理論,制度與倫理。 [1] 

劉陸鵬關注問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若干理論問題,市場經濟與社會管理,制度與發展,制度與倫理,歷史演進的規律和內在矛盾等。 [1] 

劉陸鵬所獲榮譽

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 [1] 

劉陸鵬學術成果

先後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制度與發展關係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制度創新理論研究”、山東省社科基金基礎上“制度與倫理關係研究”。出版著作5部,參與編寫著作7部,發表論文100餘篇。

劉陸鵬主要著作

《制度與發展關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
《實踐與理論——制度變遷主要流派》(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1] 

劉陸鵬主要論文

《社會規律寓於社會實踐》(《文史哲》1986年第1期)
《試論生產力標準》(《文史哲》1988年第2期)
《道德形而上學與現實》(《哲學研究》1994年第12期)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哲學研究》1995年第10期)
《制度的倫理效應》(《哲學研究》1998年第9期)
《文明、全球化與人的關係》(《哲學研究》2000年第1期)
《經濟全球化:機遇即挑戰》(《哲學研究》2000年第11期)
《制度與發展關係論綱》(《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唯物史觀研究有待拓展的兩個問題》(《哲學動態》2004年第10期)
《論不確定性》(《哲學研究》2006年第3期)
《何以致“善”》(《哲學研究》2007年第10期)
《人與稀缺性》(《文史哲》2010年第6期)
《關於制度倫理若干問題辨析》(《天津社會科學》2012年第2期)
《歷史唯物主義的兩種詮釋路徑》,(《哲學動態》2012年第5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