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錦慶

鎖定
劉錦慶(1926—1999),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三角地上坪村約亭頂人。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社會活動家,香港義安公社、香港嘉應商會等社團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是全國僑聯委員、廣東省人大代表、廣東省工商聯常委、梅州市首屆榮譽市民。曾創辦香港第一間經營國貨的中國宏興貿易國貨公司,後發展為宏興(集團)公司,其下屬子公司中國宏興藥品公司,成為國產成藥對外出口的窗口,被譽為“賣藥王”。1999年逝世於香港。 [1]  [3] 
中文名
劉錦慶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26年
逝世日期
1999年5月28日
主要成就
全國僑聯委員、廣東省人大代表、省工商聯常委
梅州市首屆榮譽市民
職    務
商人
代表作品
《嘉訊》
《文叢》
《歐美見聞》
《澳紐之行》
出生地
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三角地上坪村約亭頂
人物生平
劉錦慶(1926—1999),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三角地上坪村約亭頂人。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社會活動家,香港義安公社、香港嘉應商會等社團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早年失怙,依靠母親撫養成長,深受其勤勞簡樸,善良德惠的薰陶,使他從小就有勤奮自愛、搏鬥向上的精神。他先後就讀於水白中學和東山中學。正讀東中高二時,因家境貧困而中途輟學,離開學校,走向社會。
1947年春,劉錦慶到香港謀生,在同昌興南洋出入口莊任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他認定中國貨在國際市場將以物美價廉的競爭潛力贏得光明前景,在九龍旺角缽蘭街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經營國貨的中國宏興貿易國際公司,後發展為宏興(集團)公司。其屬下子公司中國宏興藥品有限公司,對推銷國產成藥有卓著成績,遠銷世界五大洲幾個國家和地區。並幫助梅州製藥廠老牌生產“喉風散”提高質量,改善包裝和噴劑瓶,增強這種藥的競爭能力。由此,劉錦慶被譽為“賣藥大王”。劉錦慶雖忙於商務,但卻喜歡文學藝術,偶或為文,風趣幽默,雅俗共商。由他主編的《嘉訊》、《文叢》和新撰的《歐美見聞》、《澳紐之行》等詩詞歌曲、遊記雜文均極受文化界的推重和讚賞,有“中總才子”的美譽。
劉錦慶一向熱愛桑梓,是全國僑聯委員、廣東省人大代表、省工商聯常委、梅州市首屆榮譽市民。早在70年代初,他就和當時的香港嘉屬(應)商會老會長李濟平、黃鴻粼等緊密配合,衝破重重困難和阻力,組織一批批香港同胞回鄉觀光,使許多對祖國和家鄉陌生的港胞逐漸消除疑慮。與此同時,邀請數十批省、市、縣、區等各界幹部、領導赴港考察。在聯絡、溝通僑情鄉誼,外引內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集資近百萬元,支持程江氮肥廠改善生產和運輸設備,修建人境廬、恢復強民體育會及興建該會所大樓的溜冰場。1985年和曾憲梓等倡議興建梅縣12級大型體育看台。
1979年和1985年,他和曾憲梓率領香港義安公社瑜園青年足球隊和香港東昇足球隊曾3次到梅州訪問。
1981年和1985年梅縣女足赴穗參加及梅縣少年足球隊赴京逐鹿全國“幼苗”、“萌芽”、“希望”三杯決賽,劉錦慶、曾憲梓均親臨營寨看望,鼓舞士氣,促使各參賽隊爭得榮譽,為足球之鄉增添光彩。梅縣飛機場建設,嘉應大橋、畲江大橋和梅長大橋竣工通車,劉錦慶不遺餘力,積極奔走,協力促成。他還致力於籌建三角鎮與程江鎮間的“連心橋”、籌建“仙鶴山莊”、籌建金三角水泥有限公司等。對桑梓文化教育事業,劉錦慶一往情深。為籌集梅州市最高學府嘉應大學的辦學基金,他和香港32位鄉親發起,得到廣大華僑、港澳同胞的熱烈響應,集資1200萬元,在政府的支持下,用這些資金興建嘉應大橋,將所收的車輛過橋費作為嘉大辦學費。他為東山中學帶頭認捐並籌資20多萬元興建了5層的“70週年紀念大樓”。
梅縣華僑中學於1981年春恢復董事會組織,他是香港董事的主要領導人,曾為該校微生物廠集資10多萬元,引進現代化設備;集資20多萬元興建“30週年紀念大樓”。為水白中學捐資修建原有學堂,集資擴建教室門樓並集資35萬元興建“繼賢堂”大禮堂。在東山、學藝、水白、上坪等校設立獎教學金,並對有些出國深造有經濟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為表達對故土和母親的懷念與崇敬,耗資10多萬元,在約亭崗上興建“約亭”和“約亭母親堂”。提供書報和康樂設施,作為村民的活動場所;還組織了老人福利會,籌集了大筆基金和正常的活動經費;捐資數萬元修建了村中主要村道。 [2] 
劉錦慶關心梅縣機場的建設,尤其對香港一梅縣直航、開通國際航班,更是不遺餘力,積極奔走,協力促成。橫跨梅江河上的嘉應大橋、畲江大橋和梅長大橋已先後竣工通車,這些大橋的建成都有劉錦慶一份功勞。他又致力於籌建三角鎮與程江鎮間的“連心橋”、三角鎮的“仙鶴山莊”、金三角水泥有限公司和泮坑風景區規劃,為梅州各項建設奉獻拳拳赤子之心。1999年5月28日逝世於香港,終年74歲。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