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詵

鎖定
劉詵(1057—1112),原字簡言,後改應伯,福清化北里(今三山鎮)人。北宋著名音樂家、音樂理論家,“大晟樂”的奠基人。出身世宦之家,其祖曾任大理寺丞。 [1]  崇寧年間(1102~1106年)因上《歷代雅樂因革及宋製作之旨》而為大晟府典樂。著有《續因革禮》。
本    名
劉詵
所處時代
宋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福清
出生日期
1057年
逝世日期
1112年
主要作品
《續因革禮》
性    別

劉詵人物生平

劉銑的祖先是黃跡裏洋人。父親劉處約是皇祐元年(1049年)進士,治平元年(1064年)任溧水縣令,官終通直郎、殿中丞。劉銑早年隨父遊宦四方,後又侍父官於京師。
劉銑的好友黃裳在《劉應伯字序》中,記載他與劉銑的交往過程:“予得簡言,始於京師之逆旅,齒方及冠,有成德之風,樂與之遊。未幾,散去。後兩年,複合於延平,其體益卑,其志益高,吾見其進而已。一日,簡言以予易其字,而予詰其所以為名之意。乃曰:‘有浮屠氏出於祖父之夢中者,授予之生,隨告其名而後去。’”
熙寧九年(1076年),劉銑考中徐鐸榜進士,時年方二十。元豐元年(1078年),劉銑赴莆田任主簿,後改任廬江知縣。此後,他的仕途很不通達。
崇寧元年(1102年),宋徽宗認為國家樂制很不協調,於是設立講議局,招聘音樂人才。劉銑因“通音律”,在崇寧二年(1103年),仕途有了轉機。他獻上《歷代雅樂因革》和《宋製作之音》的奏章,對歷代雅樂的沿革、發展,作了詳細的論述,對宋代音律製作提出了具體方案,主張把“燕樂”與“徵調”融合起來,創制“致正中和”的“正徵調”。同時認為:“今燕樂之音失於高急,曲調之詞至於鄙俚,恐不足以召和氣……臣按古制,旋十二宮以七聲得正徵一調,惟陛下裁取。”劉銑的觀點得到宋徽宗的認可,遂被召入京中,擔任講議司禮樂房檢討官。
崇寧三年(1104年)八月,劉銑改任軍器丞。次年七月,朝廷鑄造帝鼐、八鼎成,參加這次創制“新樂”的人員均有推賞,劉銑是主要參與者之一,得以升任大理寺丞。朝廷將這種“新樂”命名為“大晟樂”,還設立“大晟府”,負責樂制改革。崇寧五年(1106年)九月,劉銑任“大晟府”典樂。大觀元年(1107年)初,遷鴻臚少卿,兼任“大晟府”典樂,參與《大晟樂書》的撰寫,而領銜撰修者乃工部尚書劉昺。劉銑提出補徵調的具體計劃,得到朝廷的批准。朝廷將創制徵調工作交其負責。劉銑除補徵調外,還負責按協樂器工作。大觀二年(1108年)二三月間,任衞尉少卿。翌年六月至八月左右,任宗正少卿。其間仍兼任“大晟府”典樂。大觀四年(1110年)二月,任太常寺少卿。政和三年(1113年)5月,“大晟樂”大功告成。而此時的劉銑已不在人世,於前一年七月去世,未能見到“政和徵、角二調曲譜”的完工。劉銑去世時,因其“造燕樂”有功,特贈龍圖閣直學士 [1] 

劉詵主要成就

政和四年(1114年),宋徽宗將“大晟樂”定為國家正統音樂,頒行天下。“大晟樂”是中國音樂史上一項重大成果,凝聚着劉詵的大量心血。
劉銑除主持制訂樂制改革外,還著有《續因革禮》、《鍾呂解》等。《續因革禮》乃劉銑在前賢基礎上續撰,未及成書即已卒。後來,葛勝仲為太常少卿時,略加續修,總成“三百卷”之鴻篇巨帙,體例分為總例、吉禮、賓禮、軍禮、嘉禮、凶禮、廟議等。 [1] 

劉詵史籍記載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文苑六》
劉詵,字應伯,福清人。中進士第,歷莆田主簿,知廬江縣。崇寧中,進軍器大理丞,大晟府典樂。詵通音律,嘗上歷代雅樂因革及宋製作之音。又言:“今燕樂之音失於高急,曲調之詞至於鄙俚,恐不足以召和氣。宋火德也,音尚徵,徵調不可闕。臣按古制,旋十二宮以七聲得正徵一調,惟陛下裁取!”徽宗曰;“卿言是也,五聲闕一不可。徵招角招,為君臣相説之樂。此朕所欲聞,卿宜典司之!”他日,禁中出古鐘二,召詵按于都堂,詵曰:“此與今太簇,太呂聲協”。命取大晟鍾扣之,果應。又曰:“鍾,擊之無餘韻,不如石聲。《詩》所云:‘依我磬聲’者,言其清而定也。”復取以合之,聲益諧。歷宗正、鴻臚、衞尉、太常寺少卿。纂《續因革禮》,卒。
詵居母喪盡禮,有雙芝生墓側,人以為孝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