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虞

(東漢宗室大臣)

鎖定
劉虞(?-193年),字伯安,東海郯縣(今山東郯城)人,東海恭王劉強之後,祖父為光祿勳劉嘉,父親劉舒,曾任丹陽太守。東漢後期大臣。 [18]  [26-27] 
劉虞舉孝廉出身,曾為東海郡吏,累遷幽州刺史,政績卓著,頗有名望,後坐事免官。黃巾起義爆發後,起為甘陵國相、宗正等職,安撫百姓。中平五年(188年),再次出任幽州牧。為政寬仁,安撫百姓,深得人心,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當地的遊牧民族,累授大司馬,封襄賁侯。董卓之亂時,拒絕袁紹的擁戴。
初平四年(193年)冬,因與公孫瓚關係衝突,率兵攻打,結果兵敗被俘,慘遭殺害。 [18]  [27]  [34] 
全    名
劉虞
別    名
劉伯安
伯安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東海郯縣(今山東郯城)
逝世日期
193年
主要成就
安撫幽州各族,使百姓安居樂業
官    職
太傅、幽州牧
爵    位
襄賁侯

劉虞人物生平

劉虞政績卓著

劉虞的祖父劉嘉曾任光祿勳,父親劉舒曾任丹陽太守,劉虞通曉《五經 [1]  ,因政治黑暗,又與天子關係遠,最初只在縣中擔任户曹吏,因能履行職務而獲升為郡吏。後以孝廉身份成為郎,累遷為幽州刺史。劉虞任幽州刺史期間,在鮮卑烏桓夫餘濊貊等外族間有崇高威望,隨時朝貢,不敢侵擾,百姓傳唱歌謠讚頌劉虞的功德。後因公事被免官。劉虞又改任甘陵相,深得東方夷狄民心,後因病歸家。 [2]  [28] 
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黃巾軍攻破冀州諸郡。此後,朝廷再次任命劉虞為甘陵國相,前去安撫災荒後的百姓,以儉樸為下屬榜樣,甘陵國大治。朝廷徵劉虞入朝擔任尚書令、光祿勳,又以劉虞公族有禮,升他為宗正 [3]  [28] 
中平五年(188年),劉虞與袁紹蓋勳共典禁軍,蓋勳對二人説:“我認為陛下是非常聰明的人,只是被身邊的人矇蔽了。如果我們合力清除這些奸邪之徒,然後提拔清廉能幹之人,以此使漢室興旺,我們功成身退,豈不是一件快意的事?”於是,三人互相聯結,但還沒正式行動,朝廷便派蓋勳出任京兆尹。 [42-43] 

劉虞維城燕北

中平年間,車騎將軍張温為討伐邊章等,請朝廷從幽州徵發三千烏桓精鋭騎兵。因朝廷剋扣軍糧、拖欠軍餉,三千騎兵全部叛歸本國。故中山相張純對故泰山太守張舉説:“如今烏桓叛逃,皆願起兵作亂。涼州賊起兵,朝廷也不能平定;洛陽中又有人生出長着兩個頭的孩子,這是漢朝氣數衰盡,天下將出現兩位君主的跡象啊。你如果與我共率烏桓之眾起兵,或許能成就一番大業!”張舉深以為然。 [6] 
中平四年(187年),張純、張舉與烏桓大人聯盟,發動叛亂,進攻到薊下,燒燬城郭,虜略百姓,殺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部隊達到十餘萬,屯住在肥如。張舉自稱“天子”,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傳書到各州郡,説要代替漢朝。張純又使烏桓峭王等步騎五萬,進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殺害吏民。 [6] 
當時,丘力居寇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將領公孫瓚無法抵禦。朝中認為劉虞有德義,曾經當過幽州刺史,對當地士民有恩信,又為外族所附,如果讓劉虞去鎮撫,幽州可以不勞眾而定。 [29] 
中平五年(188年),朝廷正式任命劉虞為幽州牧。並下詔發南匈奴兵,跟隨劉虞討伐張純。結果南匈奴發生內亂,單于被殺。 [30]  [41]  劉虞到達薊縣,精簡了部隊,廣泛佈施恩惠,派遣使者告峭王等人朝廷將寬大處理,可以免除他們犯下的罪責,又懸賞通緝張舉、張純二人。丘力居等人聽説劉虞到了,紛紛派遣使者前來溝通歸附之事。張純二人逃到塞外,其餘的也或降或散。公孫瓚擔心劉虞立功,暗中派人在途中暗殺這些使者。外族得知此事後,便繞道到劉虞處。 [6]  [29] 
中平六年(189年)三月,張純被手下王政殺死,首級被送到劉虞處。 [4]  漢靈帝劉宏派使者升劉虞為太尉,封容丘侯。 [5]  劉虞先是推讓,並舉薦衞尉趙謨、益州牧劉焉、豫州牧黃琬、南陽太守羊續擔任此職,但劉宏最終還是拜劉虞為太尉。 [6]  [8] 
永漢元年(189年),董卓專權,派使者授予劉虞大司馬,進封襄賁侯。 [10]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拜劉虞為太傅,召他入朝任職。但因道路阻塞,任命竟不能夠到達。 [11] 
過去幽州因為地處邊疆,與異族接壤,每年開支很大,常常要用青、冀二州的兩億多税收來補充幽州財政。當時因戰亂交通斷絕,無法調度金錢。劉虞在幽州追求寬政,勸導百姓種田,並在上谷與外族互市,還發展了漁陽的鹽鐵業,百姓熱情高漲,糧食豐收,一石谷只賣三十錢。青、徐的士人百姓為避黃巾之難,來歸附劉虞的有百餘萬口,劉虞都收留撫卹,為他們安排就業,流民們都像回到了家一樣。劉虞雖為上公級的高官,但天性愛好節約,穿着破舊的衣服,一頓飯都不吃一道以上的葷菜。遠近原本作風奢侈的豪族,都被他感化而改變風氣。 [9] 
公孫瓚奉命征討烏桓時,受劉虞的節度。公孫瓚只注重自己的部隊強大,放任部曲侵擾百姓,而劉虞注重仁政,很關愛百姓,於是與公孫瓚之間逐漸出現了矛盾。 [12] 

劉虞忠於漢室

當時,天下羣雄起兵討伐董卓。議者認為,漢靈帝劉宏失道,致使天下叛亂。漢獻帝劉協年幼,是賊臣董卓所立,遠在長安,又不識母氏所出。關東和長安遠隔關塞,不知存亡,天下心無所歸。而幽州牧劉虞宿有德望,是宗室中最賢明的,袁紹韓馥等人便準備擁立他為皇帝。 [13]  [38] 
韓馥為立劉虞為帝,寫信給袁術説當今天子不是孝靈皇帝劉宏的兒子,自己打算依照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誅廢少帝劉弘迎立代王劉恆故事;又稱劉虞的功德治行,華夏少二,當今公室枝屬無人能比得上他。還説:“過去光武帝距離長沙定王五世,以大司馬領河北,耿弇馮異勸他即尊號,卒代更始。如今劉公(劉虞)是東海恭王(劉彊)的後代,與恭王也相隔五世,他以大司馬領幽州牧,這就和光武帝的情況相同。”當時有四星會於箕尾,韓馥聲稱有讖語説“神人將在燕分。”又説濟陰男子王定得到玉印,文曰“虞為天子”,還説見到代郡出現兩個太陽,是劉虞代立的徵兆。 [31] 
初平二年(191年)春季 [39] 韓馥袁紹派前樂浪太守甘陵人張岐等人帶着提案,勸劉虞稱帝。劉虞正色厲聲呵斥張岐等人道:“你怎敢出此言!如今天下崩亂,主上蒙塵。我受重恩,卻不能盡忠孝之道,未能竭命清雪國恥。還望與諸州郡忠烈義士戮力向西,迎回幼主。諸君各擁州郡,應該盡忠王室,豈能如此心懷逆謀,玷污忠臣呢!”袁紹等人又勸劉虞領尚書事,承製封拜,劉虞不聽,欲圖奔往匈奴以斷絕關係,袁紹等人才作罷。但劉虞仍與袁紹他們聯合。之後,劉虞奉職修貢,對朝廷更加恭肅;各國各族向朝廷進貢,道路不通,劉虞都幫他們送到京城。 [13]  [31]  [40]  (另一説,韓馥等人請劉虞領尚書事,劉虞將使者收斬。 [13] 
三國志 劉虞 三國志 劉虞
當時,漢獻帝劉協身在長安,劉虞派田疇鮮于銀出使長安。劉協想要東歸,見到田疇等人後非常高興。當時劉虞的兒子劉和在皇帝身邊做侍中,於是劉協派他偷偷地潛出武關,去找劉虞讓他帶兵來救。劉和途經南陽,向後將軍袁術説明天子之意,結果反被袁術扣留。袁術派遣別的使者去找劉虞,説要一起派兵西進迎接天子。劉虞於是派遣數千騎兵到袁術那裏,而袁術竟自己留下不予派遣。 [13]  [32-33] 
起先,公孫瓚看出袁術耍詐,堅決制止劉虞派兵,而劉虞不聽從,公孫瓚就偷偷派人勸袁術扣留劉和,併吞並劉虞派去的部隊。劉虞得知後,與公孫瓚間的仇怨就更深了。不久,劉和找機會從袁術那逃跑北上,結果又被袁紹扣留。當時,公孫瓚已經多次被袁紹擊敗,還不斷地進攻。劉虞嫌公孫瓚過於窮兵黷武,怕他成功後就不好控制了,於是不許他再次出兵,並稍稍削弱了他的權限。公孫瓚大怒,屢次違反命令,又開始侵犯百姓。劉虞準備賞賜給遊牧民族的物品,多次被公孫瓚搶奪,劉虞不能制止,於是上報朝廷訴説公孫瓚掠奪百姓的罪行,公孫瓚也上表告發劉虞辦事不利,兩人相互指責,朝廷也無力處理。公孫瓚在薊縣大城東南修小城,與劉虞相近。劉虞幾次邀請公孫瓚,他都稱病不來,於是劉虞密謀征討他,先把這事告訴東曹掾魏攸。魏攸説:“如今天下引領,把您當作希望。謀臣爪牙,不可缺少。公孫瓚的文韜武略足以依靠,即使有小惡,也當暫且容忍。”於是劉虞停止動手。一年後,魏攸病死,劉虞又打算討伐公孫瓚。 [14]  [34] 

劉虞戰敗被殺

初平四年(193年),劉虞糾合諸屯兵,共計十萬人,進攻公孫瓚。臨行前,從事程緒脱下頭盔,向劉虞諫言:“公孫瓚雖然有過錯,然而罪名並未確立。明公不事先告知,敦促公孫瓚改弦更張,而兵起蕭牆,這並非國家之利。加上勝負難以預料,不如休兵,以武力逼迫其就範。公孫瓚必定悔禍謝罪,這是所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劉虞以程緒大戰當前提出異議,擾動軍心,於是殺他示眾。劉虞告訴士兵:“不要傷害其他人,只殺一個伯圭(公孫瓚)就行了。”劉虞手下從事公孫紀,平時因為同姓被公孫瓚厚待,趁夜跑到公孫瓚處告發劉虞的計劃。當時,公孫瓚的部眾都散佈在外面,公孫瓚自覺不敵,本想逃走。結果劉虞的士兵不善於作戰,又愛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許焚燒城池,一時間竟攻不下來。公孫瓚於是召集精鋭勇士數百人,順風縱火,火燒劉虞軍營,趁勢突襲。劉虞遂大敗,向北逃至居庸縣,又打算召烏桓、鮮卑來救自己。公孫瓚追擊,三日城陷,抓住了劉虞,把劉虞和他的妻小帶回薊縣,仍讓他做傀儡管理州中事務。正趕上朝廷派使者段訓來增加劉虞的封邑,讓他掌管北方六州的事務,並拜公孫瓚為前將軍,封易侯,假節督幽、並、青、冀四州。公孫瓚趁機誣陷劉虞之前與袁紹合謀要當皇帝,脅迫使者段訓將劉虞斬首。故常山相孫瑾、掾張逸張瓚等忠義憤發,相繼前來看望劉虞,大罵公孫瓚,結果都被殺害。公孫瓚將劉虞的首級送到京都,半路被劉虞的故吏尾敦劫走安葬。劉虞在北方很得人心,他死後,幽州及流亡至此的百姓都痛哭流涕。 [15]  [34]  [35] 

劉虞身後之事

劉虞死後,其舊部鮮于輔齊周鮮于銀推舉閻柔為烏桓司馬,與公孫瓚部將鄒丹戰於潞河之北,斬殺鄒丹等四千餘人。之後,烏桓峭王迎接劉虞子劉和,與袁紹軍在興平二年(195年)破公孫瓚於鮑丘,殺二萬餘人。 [16-17] 

劉虞歷史評價

魏攸:“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 [18] 
田疇:“漢室衰頹,人懷異心,唯劉公不失忠節。” [19] 
范曄:①“自帝室王公之胃,皆生長脂腴,不知稼穡,其能厲行飭身,卓然不羣者,或未聞焉。劉虞守道慕名,以忠厚自牧。美哉乎,季漢之名宗子也!若虞、瓚無間,同情共力,糾人完聚,稸保燕、薊之饒,繕兵昭武,以臨羣雄之隙,舍諸天運,徵乎人文,則古之休烈,何遠之有!” [18]  ②“襄賁勵德,維城燕北。仁能洽下,忠以衞國。” [18] 
皮日休:“劉虞不敢作天子,曹瞞篡亂從此始。”
司馬光:“虞以恩厚得眾心,北州百姓流舊莫不痛惜。” [19] 
陳普:“曲蓋華旗起益荊,幽州臣節獨分明。漢家福分無周旦,天遣忠賢不習兵。疽潰中平甲子年,蒲蠃桑椹亦蕭然。幽州別是神仙土,谷石人間三十錢。”
郝經:①“劉虞獨能飭身厲行,忠厚恭儉,化行幽朔,夙夜憂勤,志存王室;至使董卓畏服,羣策見推,卻尊號而不受,奉章表以自通。振振哉!漢家賢宗子,衞武公東平憲王之儔也。” [20]  ②“懿哉幽州,乃心帝室。奔命奉章,隕身碎璧。氣躔箕尾,大津尚赤。” [20] 
王夫之:①“韓馥、袁紹奉劉虞為主,是項羽立懷王心、唐高祖立越王侑之術也;虞秉正而明於計,豈徇之哉?……劉虞之賢必不受,操知之矣。” [21]  ②“進與卓為敵,而退受術之掣,劉虞懷忠義而死於公孫瓚,職此繇也。” [21]  ③“紹、術、瓚、表雖懷異志,而朱儁、曹操、劉虞、孫策,夫豈不可激厲入援以解天子之困厄。” [21]  ④“若當董卓初誅之日,廷猶有老成之臣,人猶堅戴漢之心,劉虞懷忠於北陲,孫堅立功於雒陽,相制相持,而允之忠勳非董承從亂之比,操亦何敢遽睥睨神器、效董卓之狂愚乎?” [21]  ⑤“劉虞賢矣,袁紹弗能惑也。” [22] 
柳從辰:“卓雖受誅,豪傑並起,跨州連郡如劉虞、公孫瓚、陶謙、袁紹、劉表、劉焉、袁術、呂布者,皆嘗雄視一時,其權力猶足匡正帝室。”
蔡東藩:“劉虞為漢室名裔,恩信夙孚,乃以戰略之未嫺,謬思討瓚,卒至身死家亡,為天下笑!蓋以楚得臣之忿,兼宋襄公之愚,其不至為人禽戮者幾希,區區小惠,不足道焉。” [23] 

劉虞軼事典故

劉虞同樂共恤

《吳書》記載,劉虞為人低調,禮賢下士,和鄉親們同甘共苦,吃住一樣,從不以自身名位搞特殊化,鄉里百姓都願意聽劉虞的話。當時鄉親們有了糾紛,都不去找地方官,而是找劉虞決斷,劉虞處理合情合理,因此人們都尊敬地接受劉虞的決斷,從不記恨劉虞。曾有一個人丟了牛,他家牛的骨體毛色和劉虞的牛很像,就以為劉虞的牛是自己的牛,劉虞便把牛給了他。後來他的牛找到了,才知道錯怪了劉虞,於是回去向劉虞道歉。 [28] 

劉虞災害不生

《英雄記》記載,劉虞曾擔任博平令,在任期間治正推平,高尚純樸。博平境內盜賊絕跡,災害不生。當時博平附近的縣鬧蝗災,但這些蝗蟲到博平界,竟然飛過而不入。 [28] 

劉虞清靜儉約

《魏書》記載,劉虞在幽州清靜儉約,用禮義教化百姓。漢靈帝劉宏時,南宮損壞,朝廷下令升遷到州郡的官員,都要交錢幫忙治宮,或一千萬,或二千萬。當時富者要麼自掏腰包,要麼徵收民脂民膏來應付;清貧謹慎者拿不出錢,有的甚至為此自殺。劉宏知道劉虞清貧,因此特不讓劉虞出錢。 [7]  [28] 

劉虞節儉之疑

《後漢書》記載,劉虞初時以簡樸著稱,帽子舊了也不換,打上補丁再戴。等到他遇害時,公孫瓚派兵搜他的家,卻發現他的妻妾都穿着很高檔的服飾,當時人們因此懷疑他的簡樸品質。 [24] 

劉虞天當降雨

《典略》記載,劉虞被擒後,公孫瓚將劉虞押到市上,説:“若此人應為天子,上天應該下雨救他!”當時盛暑,終日無雨,劉虞才被殺。 [34] 
但據《後漢書·孝獻帝紀》與《後漢紀》記載,劉虞是死在冬季的。 [35]  [36] 

劉虞家族成員

劉虞祖先

劉虞的先祖,是曾為光武帝廢太子的東海恭王劉強 [1] 

劉虞祖父

劉嘉,光祿勳。 [2] 

劉虞父親

劉舒,曾任丹陽太守。 [18] 

劉虞兒子

劉和,侍中。曾被袁術捉為人質,後逃回袁紹處。劉虞被殺後與劉虞舊部閻柔等向公孫瓚復仇,令公孫瓚元氣大傷。 [18] 

劉虞相關爭議

劉虞被朝廷封為襄賁侯,但關於此事發生的時間,史書記載有所不同。
《三國志》、《後漢紀》皆記載,張純死後,劉虞即因功被封為襄賁侯。 [29]  [37] 
《後漢書》則記載,張純死後,劉虞是被封為容丘侯。 [6]  到董卓秉政時,才改封劉虞為襄賁侯。 [10] 

劉虞史料記載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 [18] 

劉虞藝術形象

劉虞文學形象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劉虞於第二回登場 [25]  ,被朝廷任命為幽州牧,負責征討張舉張純劉備曾在他手下任職,立功後被劉虞推薦升為下密丞。劉虞也因平叛有功升為太尉 [25] 
劉虞於《東漢演義》裏出現過。

劉虞遊戲形象

三國殺—劉虞 三國殺—劉虞
邊鋒《三國殺online》:劉虞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李賢引《謝承書》曰:“虞父舒,丹陽太守。虞通《五經》,東海恭王之後。”
  • 2.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劉虞字伯安,東海郯人也。祖父嘉,光祿勳。虞初舉孝廉,稍遷幽州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鮮卑、烏桓、夫餘、穢貊之輩,皆隨時朝貢,無敢擾邊者,百姓歌悦之。公事去官。
  • 3.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中平初,黃巾作亂,攻破冀州諸郡,拜虞甘陵相,綏撫荒餘,以蔬儉率下。遷宗正。
  • 4.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九·漢紀五十一》:三月,張純客王政殺純,送首詣虞。
  • 5.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九·漢紀五十一》:夏,四月,丙子朔,日有食之。 太尉馬日磾免;遣使即拜幽州牧劉虞為太尉,封容丘侯。
  • 6.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後車騎將軍張温討賊邊章等,發幽州烏桓三千突騎,而牢稟逋懸,皆叛還本國。前中山相張純私謂前太山太守張舉曰:“今烏桓既畔,皆願為亂,涼州賊起,朝廷不能禁。又洛陽人妻生子兩頭,此漢祚衰盡,天下有兩主之徵也。子若與吾共率烏桓之眾以起兵,庶幾可定大業。”舉因然之。四年,純等遂與烏桓大人共連盟,攻薊下,燔燒城郭,虜略百姓,殺護烏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眾至十餘萬,屯肥如。舉稱“天子”,純稱“彌天將軍安定王”,移書州郡,雲舉當代漢,告天子避位,敕公卿奉迎。純又使烏桓峭王等步騎五萬,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殺害吏民。朝廷虞威信素著。恩積北方,明年,復拜幽州牧。虞到薊,罷省屯兵,務廣恩信。遣使告峭王等以朝恩寬弘,開許善路。又設賞購舉、純。舉、純走出塞,餘皆降散。純為其客王政所殺,送首詣虞。靈帝遣使者就拜太尉,封容丘侯。
  • 7.    《魏書》:虞在幽州,清靜儉約,以禮義化民。靈帝時,南宮災,吏遷補州郡者,皆責助治宮錢,或一千萬,或二千萬,富者以私財辨,或發民錢以備之,貧而清慎者,無以充調,或至自殺。靈帝以虞清貧,特不使出錢。
  • 8.    《英雄記》:(劉)虞讓太尉,因薦衞尉趙謨、益州牧劉焉、豫州牧黃琬、南陽太守羊續,並任為公。
  • 9.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舊幽部應接荒外,資費甚廣,歲常割青、冀賦調二億有餘,以給足之。時處處斷絕,委輸不至,而虞務存寬政,勸督農植,開上谷胡市之利,通漁陽鹽鐵之饒,民悦年登,谷石三十。青、徐士庶避黃巾之難歸虞者百餘萬口,皆收視温恤,為安立生業,流民皆忘其遷徙。虞雖為上公,天性節約,敝衣繩履,食無兼肉,遠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歸心焉。
  • 10.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及董卓秉政,遣使者授虞大司馬,進封襄賁侯。
  • 11.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初平元年,復徵代袁隗為太傅。道路隔塞,王命竟不得達。
  • 12.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初,詔令公孫瓚討烏桓,受虞節度。瓚但務會徒眾以自強大,而縱任部曲,頗侵擾百姓,而虞為政仁愛,念利民物,由是與瓚漸不相平。
  • 13.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二年,冀州刺史韓馥、勃海太守袁紹及山東諸將議,以朝廷幼衝,逼於董卓,遠隔關塞,不知存否,以虞宗室長者,欲立為主。乃遣故樂浪太守張岐等齎議,上虞尊號。虞見岐等,厲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亂,主上蒙塵。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國恥。諸君各據州郡,宜共戮力,盡心王室,而反造逆謀,以相垢誤邪!”固拒之。馥等又請虞領尚書事,承製封拜,復不聽。遂收斬使人。於是選掾右北平田疇、從事鮮于銀蒙險間行,奉使長安。獻帝既思東歸,見疇等大悦。時,虞子和為侍中,因此遣和潛從武關出,告虞將兵來迎。道由南陽,後將軍袁術聞其狀,遂質和,使報虞遣兵俱西。虞乃使數千騎就和奉迎天子,而術竟不遣之。
  • 14.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初,公孫瓚知術詐,固止虞遣兵,虞不從,瓚乃陰勸術執和,使奪其兵,自是與瓚仇怨益深。和尋得逃術還北,復為袁紹所留。瓚既累為紹所敗,而猶攻之不已,虞患其默武,且慮得志不可複製,固不許行,而稍節其稟假。瓚怒,屢違節度,又復侵犯百姓。虞所賚賞典當胡夷,瓚數抄奪之。積不能禁,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糧不周,二奏交馳,互相非毀,朝廷依違而已。瓚乃築京於薊城以備虞。虞數請瓚,輒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虞乃止。
  • 15.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頃之攸卒,而積忿不已。四年冬,遂自率諸屯兵從合十萬人以攻瓚。將行,從事代郡程緒免冑而前曰:“公孫瓚雖有過惡,而罪名未正。明公不先告曉使得改行,而兵起蕭牆,非國之利。加勝敗難保,不如駐兵,以武臨之,瓚必悔禍謝罪,所謂不戰而服人者也。”虞以緒臨事沮議,遂斬之以徇。戒軍士曰:“無傷餘人,殺一伯珪而已。”時,州從事公孫紀者,瓚以同姓厚待遇之。紀知虞謀而夜告瓚。瓚時部曲放散在外,倉卒自懼不免,乃掘東城欲走。虞兵不習戰,又愛人廬舍,敕不聽焚燒,急攻圍不下。瓚乃簡募鋭士數百人,因風縱火,直衝突之。虞遂大敗,與官屬北奔居庸縣。瓚追攻之,三日城陷,遂執虞並妻、子還薊,猶使領州文書。會天子遣使者段訓增虞封邑,督六州事;拜瓚前將軍,封易侯,假節督幽、並、青、冀。瓚乃誣虞前與袁紹等欲稱尊號,脅訓斬虞於薊市。先坐而咒曰:“若虞應為天子者,天當風雨以相救。”時,旱勢炎盛,遂斬焉。傳首京師,故吏尾敦於路劫虞首歸葬之。瓚乃上訓為幽州刺史。虞以恩厚得眾,懷被北州,百姓流舊,莫不痛惜焉。
  • 16.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和後從袁紹報瓚雲。
  • 17.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劉虞從事漁陽鮮于輔等,合率州兵,欲共報瓚。輔以燕國閻柔素有恩信,推為烏桓司馬。柔招誘胡漢數萬人,與瓚所置漁陽太守鄒丹戰於潞北,斬丹等四千餘級。烏桓峭王感虞恩德,率種人及鮮卑七千餘騎,共輔南迎虞子和,與袁紹將麴義合兵十萬,共攻瓚。興平二年,破瓚於鮑丘,斬首二萬餘級。
  • 18.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9-13]
  • 19.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漢紀五十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1-14]
  • 20.    (元)郝經撰;黎傳紀,易平點校.《續後漢書(二十五別史第7、8、9冊)》:齊魯書社,2000
  • 21.    《讀通鑑論·卷九·獻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03]
  • 22.    《讀通鑑論·卷十·三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03]
  • 23.    後漢演義:攻濮陽曹操敗還 失幽州劉虞縶戮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03]
  • 24.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初,虞以儉素為操,冠敝不改,乃就補其穿。及遇害,瓚兵搜其內,而妻妾服羅紈,盛綺飾,時人以此疑之。
  • 25.    三國演義: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8-01]
  • 26.    施丁,沈志華主編;陳東林,和副主編.資治通鑑大辭典 下編.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991頁
  • 27.    門巋主編;王岫,王連升,孫香蘭等副主編.二十六史精要辭典 上.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第667頁
  • 28.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八 魏書八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吳書曰:虞,東海恭王之後也。遭世衰亂,又與時主疏遠,仕縣為户曹吏。以能治身奉職,召為郡吏,以孝廉為郎,累遷至幽州刺史,轉甘陵相,甚得東土戎狄之心。後以疾歸家,常降身隱約,與邑黨州閭同樂共恤,等齊有無,不以名位自殊,鄉曲鹹共宗之。時鄉曲有所訴訟,不以詣吏,自投虞平之;虞以情理為之論判,皆大小敬從,不以為恨。嘗有失牛者,骨體毛色,與虞牛相似,因以為是,虞便推與之;後主自得本牛,乃還謝罪。會甘陵復亂,吏民思虞治行,復以為甘陵相,甘陵大治。徵拜尚書令、光祿勳,以公族有禮,更為宗正。英雄記曰:虞為博平令,治正推平,高尚純樸,境內無盜賊,災害不生。時鄰縣接壤,蝗蟲為害,至博平界,飛過不入。魏書曰:虞在幽州,清靜儉約,以禮義化民。靈帝時,南宮災,吏遷補州郡者,皆責助治宮錢,或一千萬,或二千萬,富者以私財辦,或發民錢以備之,貧而清慎者,無以充調,或至自殺。靈帝以虞清貧,特不使出錢。】
  • 29.    《三國志 卷八 魏書八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丘力居等鈔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瓚不能御。朝議以宗正東海劉伯安既有德義,昔為幽州刺史,恩信流著,戎狄附之,若使鎮撫,可不勞眾而定,乃以劉虞為幽州牧。虞到,遣使至胡中,告以利害,責使送純首。丘力居等聞虞至,喜,各遣譯自歸。瓚害虞有功,乃陰使人徼殺胡使。胡知其情,間行詣虞。虞上罷諸屯兵,但留瓚將步騎萬人屯右北平。純乃棄妻子,逃入鮮卑,為其客王政所殺,送首詣虞。封政為列侯。虞以功即拜太尉,封襄賁侯。
  • 30.    《後漢書 卷九十 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五年,以劉虞為幽州牧,虞購募斬純首,北州乃定。
  • 31.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八 魏書八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關東義兵起,卓遂劫帝西遷,徵虞為太傅,道路隔塞,信命不得至。袁紹、韓馥議,以為少帝制於奸臣,天下無所歸心。虞,宗室知名,民之望也,遂推虞為帝。遣使詣虞,虞終不肯受。紹等復勸虞領尚書事,承製封拜,虞又不聽,然猶與紹等連和。【九州春秋曰:紹、馥使故樂浪太守甘陵張岐齎議詣虞,使即尊號。虞厲聲呵岐曰:"卿敢出此言乎!忠孝之道,既不能濟。孤受國恩,天下擾亂,未能竭命以除國恥,望諸州郡烈義之士戮力西面,援迎幼主,而乃妄造逆謀,欲塗污忠臣邪!"吳書曰:馥以書與袁術,雲帝非孝靈子,欲依絳、灌誅廢少主,迎立代王故事;稱虞功德治行,華夏少二,當今公室枝屬,皆莫能及。又云:"昔光武去定王五世,以大司馬領河北,耿弇、馮異勸即尊號,卒代更始。今劉公自恭王枝別,其數亦五,以大司馬領幽州牧,此其與光武同。"是時有四星會於箕尾,馥稱讖雲神人將在燕分。又言濟陰男子王定得玉印,文曰"虞為天子"。又見兩日出於代郡,謂虞當代立。紹又別書報術。是時術陰有不臣之心,不利國家有長主,外託公義以答拒之。紹亦使人私報虞,虞以國有正統,非人臣所宜言,固辭不許;乃欲圖奔匈奴以自絕,紹等乃止。虞於是奉職脩貢,愈益恭肅;諸外國羌、胡有所貢獻,道路不通,皆為傳送,致之京師。】
  • 32.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十一 魏書十一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第十一》:田疇字子泰,右北平無終人也。好讀書,善擊劍。初平元年,義兵起,董卓遷帝於長安。幽州牧劉虞嘆曰:"賊臣作亂,朝廷播蕩,四海俄然,莫有固志。身備宗室遺老,不得自同於眾。今欲奉使展效臣節,安得不辱命之士乎?"眾議鹹曰:"田疇雖年少,多稱其奇。"疇時年二十二矣。虞乃備禮請與相見,大悦之,遂署為從事,具其車騎。將行,疇曰:"今道路阻絕,寇虜縱橫,稱官奉使,為眾所指名。願以私行,期於得達而已。"虞從之。疇乃歸,自選其家客與年少之勇壯慕從者二十騎俱往。虞自出祖而遣之。【先賢行狀曰:疇將行,引虞密與議。疇因説虞曰:"今帝主幼弱,奸臣擅命,表上須報,懼失事機。且公孫瓚阻兵安忍,不早圖之,必有後悔。"虞不聽。】既取道,疇乃更上西關,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間徑去,遂至長安致命。詔拜騎都尉。疇以為天子方蒙塵未安,不可以荷佩榮寵,固辭不受。朝廷高其義。
  • 33.    《三國志 卷八 魏書八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虞子和為侍中,在長安。天子思東歸,使和偽逃卓,潛出武關詣虞,令將兵來迎。和道經袁術,為説天子意。術利虞為援,留和不遣,許兵至俱西,令和為書與虞。虞得和書,乃遣數千騎詣和。瓚知術有異志,不欲遣兵,止虞,虞不可。瓚懼術聞而怨之,亦遣其從弟越將千騎詣術以自結,而陰教術執和,奪其兵。由是虞、瓚益有隙。和逃術來北,復為紹所留。
  • 34.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八 魏書八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瓚軍敗走勃海,與範俱還薊,於大城東南筑小城,與虞相近,稍相恨望。虞懼瓚為變,遂舉兵襲瓚。虞為瓚所敗,出奔居庸。瓚攻拔居庸,生獲虞,執虞還薊。會卓死,天子遣使者段訓增虞邑,督六州;瓚遷前將軍,封易侯。瓚誣虞欲稱尊號,脅訓斬虞。【《魏氏春秋》曰:初,劉虞和輯戎狄,瓚以胡夷難御,當因不賓而討之,今加財賞,必益輕漢,效一時之名,非久長深慮。故虞所賞賜,瓚輒鈔奪。虞數請會,稱疾不往。至是戰敗,虞欲討之,告東曹掾右北平人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乃止。後一年,攸病死。虞又與官屬議,密令眾襲瓚。瓚部曲放散在外,自懼敗,掘東城門欲走。虞兵無部伍,不習戰,又愛民屋,敕令勿燒。故瓚得放火,因以精鋭衝突。虞眾大潰,奔居庸城。瓚攻及家屬以還,殺害州府,衣冠善士殆盡。典略曰:瓚曝虞於市而祝曰:"若應為天子者,天當降雨救之。"時盛暑,竟日不雨,遂殺虞。英雄記曰:虞之見殺,故常山相孫瑾、掾張逸、張瓚等忠義憤發,相與就虞,罵瓚極口,然後同死。】
  • 35.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七》:冬十月,太學行禮。車駕幸宣平城門,臨觀之。賜博士以下各有差。辛丑,京師地震。有星孛於天〔市〕(井)。佔曰:「民將徙,天子移都。」其後上東遷之應也。司空楊彪以地震賜罷。丙午,太常趙温為司空,錄尚書事。初,公瓚孫與劉虞有隙,虞懼其變,遣兵襲之,戒行人曰:「無傷餘人,殺一伯珪而已。」瓚放火燒虞營,虞兵悉還救火,虞懼,奔居庸,欲召烏桓、鮮卑以自救。瓚引兵圍之,生執虞而歸。是時朝廷遣使者殷訓增虞封邑,督六州事,以瓚為前將軍,封易侯。瓚誣虞欲稱尊號,脅訓誅之。
  • 36.    《後漢書 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四年……冬十月,太學行禮,車駕幸永福城門,臨觀其儀,賜博士以下各有差。辛丑,京師地震。有星孛於天市。司空楊彪免,太常趙温為司空。公孫瓚殺大司馬劉虞。
  • 37.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三月己丑,光祿劉虞為司馬領幽州牧,擊張純。虞使公孫瓚擊純,大戰破之。純客王政斬純首降。封虞為襄賁侯,瓚為都亭侯,並鎮北邊。
  • 38.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董卓之將廢帝,以術為後將軍;術亦畏卓之禍,出奔南陽。會長沙太守孫堅殺南陽太守張諮,術得據其郡。南陽户口數百萬,而術奢淫肆欲,徵斂無度,百姓苦之。既與紹有隙,又與劉表不平而北連公孫瓚;紹與瓚不和而南連劉表。其兄弟攜貳,舍近交遠如此。【吳書曰:時議者以靈帝失道,使天下叛亂,少帝幼弱,為賊臣所立,又不識母氏所出。幽州牧劉虞宿有德望,紹等欲立之以安當時,使人報術。術觀漢室衰陵,陰懷異志,故外託公義以拒紹。紹復與術書曰:"前與韓文節共建永世之道,慾海內見再興之主。今西名有幼君,無血脈之屬,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覆信!但當使兵往屯關要,皆自蹙死於西。東立聖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又室家見戮,不念子胥,可復北面乎?違天不祥,願詳思之。"術答曰:"聖主聰叡,有周成之質。賊卓因危亂之際,威服百寮,此乃漢家小厄之會。亂尚未厭,復欲興之。乃雲今主'無血脈之屬',豈不誣乎!先人以來,奕世相承,忠義為先。太傅公仁慈惻隱,雖知賊卓必為禍害,以信徇義,不忍去也。門户滅絕,死亡流漫,幸蒙遠近來相赴助,不因此時上討國賊,下刷家恥,而圖於此,非所聞也。又曰'室家見戮,可復北面',此卓所為,豈國家哉?君命,天也,天不可讎,況非君命乎!慺慺赤心,志在滅卓,不識其他。"】
  • 39.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二年春,紹、馥遂立虞為帝,虞終不敢當。
  • 40.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六》:韓馥、袁紹自稱大將軍,遣使推大司馬劉虞為帝,不聽;復勸虞承製封拜,又不聽,然猶與紹連結。
  • 41.    《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中平四年,前中山太守張純反畔,遂率鮮卑寇邊郡。靈帝詔發南匈奴兵,配幽州牧劉虞討之。單于遣左賢王將騎詣幽州。國人恐單于發兵無已,五年,右部醯落與休著各胡白馬銅等十餘萬人反,攻殺單于。
  • 42.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勳時與宗正劉虞、佐軍校尉袁紹同典禁兵。勳謂虞、紹曰:“吾仍見上,上甚聰明,但擁蔽於左右耳。若共併力誅嬖倖,然後徵拔英俊,以興漢室,功遂身退,豈不快乎!”虞、紹亦素有謀,因相連結,未及發,而司隸校尉張温舉勳為京兆尹。帝方欲延接勳,而蹇碩等心憚之,並勸從温奏,遂拜京兆尹。
  • 43.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3-0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