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興洲

(中國工程院院士、衝壓發動機專家)

鎖定
劉興洲(1933年3月17日—2011年11月6日),天津市人,衝壓發動機專家,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第三十一研究所研究員、航天科工集團總公司科技委顧問 [1] 
劉興洲於1951年考入清華大學航空學院發動機系;1952年隨院系調整轉入北京航空學院;1956年從北京航空學院畢業 [8]  ;1957年進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三十一所工作;1965年獲得原蘇聯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軍航空學院副博士學位;1987年至1992年擔任國家“863”計劃航天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會火炬燃燒系統總設計師 [6]  ;2011年11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歲 [2] 
劉興洲主要從事航空推進系統,衝壓發動機的研製工作 [1] 
中文名
劉興洲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天津市
出生日期
1933年3月17日
逝世日期
2011年11月6日
畢業院校
原蘇聯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軍航空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戰術導彈動力裝置》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性    別

劉興洲人物經歷

劉興洲
劉興洲(5張)
1933年3月17日,劉興洲出生於天津市。
1951年—1952年,就讀於清華大學航空學院發動機系。
1952年—1956年,就讀於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發動機系,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53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2] 
1957年—2011年,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三十一所工作,先後擔任工程組組長、研究室主任、副所長、科技委主任。
1961年—1965年,就讀於蘇聯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軍航空學院航空工程專業,畢業並獲得副博士學位。
1987年—1992年,擔任國家“863”計劃航天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和專家組一起提出了以載人飛船起步,以空天飛機為發展方向,最終實現先進的、可重複使用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三步走”的研製建議。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8年,倡議形成的“研製某專項技術發動機及某飛行器”專家建議書,受到了中央領導的重視 [2] 
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會火炬燃燒系統總設計師,領導團隊研製出了地面火炬、珠峯火炬、火種燈,使奧運火炬首次在世界屋脊成功點燃 [7] 
2011年11月6日10時,在北京逝世,享年79歲 [2] 

劉興洲主要成就

劉興洲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劉興洲主持研製成功二種型號的低空超聲速衝壓發動機。在CF—06發動機研製中,解決了低温起動、提高燃燒效率、火焰穩定器燒蝕等技術關鍵難題。在CF—03D發動機研製中,解決了發動機快速起動等問題。進行了高超聲速衝壓發動機研究、機彈一體化衝壓發動機燃燒室試驗研究、“大型運載火箭、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可行性及概念研究報告”等項目研究 [1] 
1966年,劉興洲帶領技術人員,在簡陋條件下建成了當時亞洲最大的衝壓發動機試車台;1984年,研製成功了中國國內第一台衝壓發動機,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形成了中國衝壓發動機研發體系和自主創新能力;1992年擔任某發動機首任技術負責人,為中國某型導彈研製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礎,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劉興洲在高性能發動機研究實施過程中,規劃了研究方向、技術途徑和技術路線,為技術突破奠定了重要基礎。
劉興洲倡導基礎理論研究,注重工程實踐與基礎理論的有機結合。在點火與燃燒、傳熱與傳質等領域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技術方法與技術途徑,為工程研製提供了極為堅實的基礎。他不僅是衝壓發動機專家,同時在彈用渦輪發動機及火箭衝壓、渦輪衝壓組合循環發動機方面也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 [2] 
  • 學術論著
劉興洲主持翻譯了《衝壓發動機與火箭發動機原理》,成為當時中國衝壓發動機研製重要參考資料;主編了《戰術導彈動力裝置》 [2] 
出版時間
名稱
出版社
1990年
《飛航導彈動力研製試驗設備》
宇航出版社
1992年
《戰術導彈動力裝置上下冊》
宇航出版社 [3]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1年11月,劉興洲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 [4] 
獲獎時間
獎勵名稱
1985年
航天工業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1987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1988年
航空航天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8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3] 

劉興洲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劉興洲常用18個字來鞭策青年人:“發於志,勤於學,善於悟,勇於行,寓於羣,成於恆”。他曾説,“嘗試,失敗,再嘗試,持之以恆才能成功。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有一部飽經磨難的歷史。” [5] 
  • 指導學生
截至2012年1月,劉興洲先後帶了十幾名碩士生和博士生。碩士生王衞東在確定課題時,劉興洲提建議作指導,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研究資料和數據提供給學生。王衞東的論文不僅獲研究生優秀論文獎,而且被選送國際宇航學會發表 [5] 

劉興洲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6年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95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8年
年度人物
《中國科學人》雜誌 [3] 

航天事業50週年傑出貢獻獎

劉興洲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4年5月
清華大學兼職教授 [9] 

航天科工集團科技委顧問

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科技委顧問

航天科工集團31所科技委高級顧問

高超聲速推進技術高級顧問

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

科工委航天火箭與導彈發動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推進技術》雜誌編委會主任

863航天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名譽理事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2] 

劉興洲人物評價

劉興洲是中國衝壓發動機技術的引領者,某型導彈發動機研製的重要領導者,某衝壓發動機技術的先驅和奠基人,某專業技術研究的倡導者,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燃燒系統總設計師。他始終秉承和踐行“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核心價值觀,胸懷強軍報國的崇高信念,執着追求科學進步,兢兢業業、拼搏奮鬥、無私奉獻,用真情與執着在中國自力更生的航天史上刻下了自己深深的足跡 [2] 國家航天局評)
劉興洲是中國傑出的科學家,一生精勤不倦,奮鬥不息,為科學的進步、為祖國國防力量的強大做出了卓越貢獻。作為西安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他治學嚴謹,強調學以致用,堪為全校師生的楷模 [4] (西安交通大學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