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筈

鎖定
劉筈(1096年-1153年),漢族,大興宛平人,劉彥宗次子,金代大臣。
劉筈出身於宛平劉氏,天輔七年(1123年)正月,隨父親降金,歷任尚書省左司郎中、殿中少監、衞尉少卿、西上閣門使、太常少卿、東上閣門使、衞尉卿、權籤宣徽院事、左諫議大夫、權中書省樞密院事、樞密院事、給事中、禮部侍郎、彰信軍節度使、權籤中書省樞密院事、左宣徽使。但多數時間在元帥府做事,隨軍征戰,帥府許多大事多由劉筈謀劃。
皇統二年(1142年),劉筈以代理中書侍郎的官職出任江南封冊使,到江南冊封趙構為宋帝。 皇統六年(1146年),劉筈升任行台尚書右丞相兼判左宣徽使事,留在京師任職。皇統九年(1149年)八月,劉筈晉為司空,九月,任平章政事,封為吳國公,仍兼任行台尚書右丞相。
天德元年(1149年),進封滕王。天德二年(1150年),劉筈任尚書省右丞相兼中書令,進封為鄭王。不久,改任燕京留守。過了幾個月,劉筈請求告老歸鄉。完顏亮下詔不許劉筈告老還鄉,但免去了他的宰相之職,此舉令劉筈羞懼成疾。
貞元元年(1153年),劉筈去世,享年五十八歲。
本    名
劉筈
所處時代
金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1096年
逝世日期
1153年
主要作品
安撫人心,維持和平

劉筈人物生平

劉筈出身世家

劉氏是宛平大族,劉筈的遠祖劉怦,曾任唐朝盧龍節度使,後晉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將幽、薊十六州割讓給遼國,劉氏成為遼國臣民,劉氏六代在遼國為官,相繼擔任過宰相。劉筈的祖父劉霄,官至遼中京(今內蒙古赤峯市寧城縣天義鎮以西約15公里)留守。劉筈的父親劉彥宗在遼末擔任燕京留守判官。劉筈在幼年時就憑藉恩蔭在禮儀司閣門當值,但他沒有上任,而是去求學。遼末徵兵,劉筈被徵調入軍,遼兵接連戰敗,皇帝身邊有人陸續逃散,劉筈被選為扈從,授左承製。 [1] 
天輔六年(1122年)正月,金軍攻陷遼中京,遼帝西逃。四月,金軍攻陷遼西京,遼帝逃奔郟山。遼國秦晉國王耶律淳在燕京被耶律大石李處温等人擁立為帝,不久病死,其妻蕭德妃稱制,改年號為德興,任命劉彥宗為籤書樞密院事,劉筈被賜進士及第,授官尚書左司員外郎,在閣門任職。 [2] 

劉筈隨父降金

天輔七年(1123年)正月,完顏阿骨打親率金軍圍抵燕京,遼國大臣左企弓、劉彥宗等人奉表降金,劉筈跟隨父兄出城投降,被任為尚書省左司郎中,後出任殿中少監之職。八月,完顏阿骨打駕崩,南宋、西夏都派遣使節來弔唁,在接待兩國使者的過程中,所有的儀式都是由劉筈安排的。後升為衞尉少卿,授予西上閣門使之職,但仍在元帥府做事。元帥府的規定製度、官吏任免以及發向四方的號令大多聽從劉筈的謀劃建議。 [3] 
天會二年(1124年),劉筈升為太常少卿、東上閣門使。天會三年(1125年),劉筈隨完顏宗翰伐宋,參加了圍攻太原的戰事,升任衞尉卿,權籤宣徽院事。 [4] 
天會四年(1126年),劉筈任左諫議大夫之職。同年秋季,金兵再次南下攻,劉筈再次隨軍出征,任權中書省樞密院事。天會六年(1128年),劉彥宗去世,劉筈歸鄉守孝。天會七年(1129年),劉筈受詔復職,任樞密院事,加封給事中。後改任禮部侍郎。天會十年(1132年),劉筈改彰信軍節度使,權籤中書省樞密院事。天眷二年(1139年),劉筈改任左宣徽使,金熙宗巡視燕地,劉筈在皇帝出巡的車駕儀仗方面提出很多建議。 [5] 

劉筈出使南宋

皇統元年(1141年),金宋議和,南宋向金稱臣,金國同意冊封趙構為帝(金國以前不承認趙構的帝位,一直以康王相稱)。皇統二年(1142年),劉筈以代理中書侍郎的官職出任江南封冊使,到江南冊封趙構。 [6] 
劉筈到了臨安之後,發現宋人在宋主住所匾額上題有“行宮”二字。劉筈説:“宋主還沒有接受大金的冊封詔命,還不是皇帝,卻把這裏命名為行宮,這是不對的。”要求撤除匾額而後才舉行冊封禮儀。宋朝官員驚歎不已,佩服他有見識。宋朝官員不想摘下匾額,就用豐厚的禮物賄賂他,獻給他三十餘萬金珠,但劉筈拒不收禮,堅持要求摘下匾額。宋朝官員都感嘆地説:“金國有人才啊。” [7] 

劉筈位列宰相

皇統六年(1146年),劉筈升任行台尚書右丞相兼判左宣徽使事,留在京師任職。河南原在偽齊統治之下,金國廢除偽齊直接統治河南後,發現偽齊任命的官員出身雜亂不一,品行良莠不齊,就想整頓官吏。劉筈表示:劉豫一直在和南宋作戰,所有事情只求實效,所以任用官吏沒有一定之規,有的人不是科舉出身卻成為封疆大吏,有的人不會騎馬射箭卻手握重兵。現在我們收回河南不久,人心還沒有安定,主要是要安定人心,不要輕易變更,引得節外生枝。 [8] 
皇統九年(1149年)八月,劉筈晉為司空,九月,任平章政事,封為吳國公,仍兼任行台尚書右丞相。 [9] 
同年十二月九日,完顏亮弒殺金熙宗,自立為帝,改元天德,劉筈進封滕王。天德二年(1150年),劉筈任尚書省右丞相兼中書令,進封為鄭王。不久,劉筈因病請求解職,改任燕京留守。過了幾個月,劉筈又請求告老歸鄉。完顏亮認為劉筈當初是善於迎合悼平皇后裴滿氏(金熙宗之妻)的意願而位至宰相,心裏很鄙視劉筈,就下詔不許劉筈告老還鄉,但免去了他的宰相之職。此舉令劉筈即羞愧又恐懼,羞懼成疾。 [10] 
貞元元年(1153年),劉筈去世,享年五十八歲。 [11-12] 

劉筈主要成就

劉筈早期供職元帥府,隨軍征戰,帥府大政多出於其手。皇統六年(1146年),劉筈入京師任職後,尤其擔任宰相之後,開始注意對內保持穩定,避免動亂,對外與鄰國修好,避免戰事,以便國內百姓休養生息。
有人請求整頓偽齊留在河南的官吏時,因為河南直接由金國統治時間不久,劉筈怕引起不必要的動亂而予以拒絕,這有助於穩定河南官吏的人心,有助於迅速鞏固金國在河南地區的直接統治。 [8] 
皇統元年(1141年),南宋向金稱臣,雙方達成紹興和議,停止戰爭。後來金國在陝西的將領請求在金宋邊境修建城池以防備宋軍,劉筈也沒有答應,一方面避免勞民傷財,讓百姓心生怨恨,一方面避免引起宋軍的誤會,引發不必要的軍事衝突。 [13] 
皇統六年(1146年),金熙宗為了維持與西夏的和平局面,將河外三州也就是黃河以西的德威城、西安州、定邊軍三個小州割讓給西夏,當時,有數千名在西夏的陝西人願意歸附金國,諸將要求讓西夏歸還這數千人口,劉筈沒有答應,維護了雙方已經達成的協議,貫徹了皇帝的主張,最終金對西夏建立了封貢關係,雙方維持了八十餘年的和平局面。 [14] 

劉筈人物評價

《金史》:“大國有人焉。” [15] 

劉筈親屬成員

遠祖:劉怦,曾任唐盧龍節度使。 [15] 
祖父:劉霄,曾任遼中京留守。 [15] 
父親:劉彥宗,曾任金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知樞密院事。 [15] 
弟弟:劉萼,貞元元年(1153年),任參知政事,正隆六年(1161年),隨完顏亮伐宋,後封為任國公。大定十二年(1172年)十二月,因貪墨下獄,被削官一階,免職回鄉,後在家中去世。 [15] 
兒子:劉仲誨,皇統九年(1149年),賜進士及第,後任太子詹事、吏部尚書、太子少師兼御史中丞。大定十九年(1179年),去世。 [15] 
侄子:劉仲詢,劉萼之子。 [15] 

劉筈史籍記載

《金史·卷七十八·列傳第十六》 [15] 
參考資料
  • 1.    《金史·劉筈傳》:幼時以蔭隸閣門,不就,去從學。遼末調兵,而筈在選中。遼兵敗,左右多散亡,乃選筈為扈從,授左承製。
  • 2.    《金史·劉筈傳》:遼主西奔,蕭妃攝政,賜筈進士第,授尚書左司員外郎,寄班閣門。
  • 3.    《金史·劉筈傳》:天輔七年,太祖取燕,筈從其父兄出降,遷尚書左司郎中。八年,授殿中少監。太祖崩,宋,夏遣使弔慰,凡館見禮儀皆筈詳定。遷衞尉少卿,授西上閣門使,仍從事元帥府。元帥府以便宜從事,凡約束廢置及四方號令多從筈之畫焉。
  • 4.    《金史·劉筈傳》:天會二年,遷太常少卿、東上閣門使,從宗翰伐宋,圍太原。遷衞尉卿,權籤宣徽院事。
  • 5.    《金史·劉筈傳》:四年,授左諫議大夫。秋,復南征,權中書省樞密院事。丁父憂,明年起復,直樞密院事加給事中。七年,為禮部侍郎。十年,改彰信軍節度使,權籤中書省樞密院事。   天眷二年,改左宣徽使,熙宗幸燕,法駕儀仗筈討論者為多。
  • 6.    《金史·劉筈傳》:皇統二年,充江南封冊使,假中書侍郎。
  • 7.    《金史·劉筈傳》:既至臨安,而宋人榜其居曰“行宮”,筈曰:“未受命,而名行宮,非也。”請去榜而後行禮。宋人驚服其有識,欲厚賄説之,奉金珠三十餘萬,而筈不之顧,皆嘆曰:“大國有人焉。”
  • 8.    《金史·劉筈傳》:六年,為行台尚書右丞相,兼判左宣徽使事,留京師。或請釐革河南官吏之濫雜者,筈曰:“廢齊用兵江表,求一切近效,其所用人不必皆以章程,故有不由科目而為大吏,不試弓馬而握兵柄者。今撫定未久,姑收人心,奈何為是紛更也。”遂仍其舊。
  • 9.    《金史·劉筈傳》:九年八月,拜司空。九月,拜平章政事,封吳國公,行台右丞相如故。
  • 10.    《金史·劉筈傳》:天德元年,封滕王。二年,拜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進封鄭王。未幾,以疾求解政務,授燕京留守,進封曹王。居數月,乞致仕。筈自為宣徽使,以能得悼後意,致位宰相。海陵即位,意頗鄙之。及筈求致仕,詔略曰:“不為暗於臨事,不為諂於事君。未許告歸,姑從解職。”
  • 11.    《金史·劉筈傳》:筈因慚懼而死,年五十八。
  • 12.    《金史·劉仲誨傳》:貞元初,丁父憂。
  • 13.    《金史·劉筈傳》:陝西邊帥請完沿邊城郭以備南寇,筈曰:“我利車騎而不利城守。今城之,則勞民而結怨。況盟已定,豈可妄動。”遂罷之。
  • 14.    《金史·劉筈傳》:初,以河外三州賜夏人,或言秦之在夏者數千人,皆願來歸。諸將請約之,筈曰:“三小州不足為輕重,恐失朝廷大信。
  • 15.    金史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8-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