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秀英

(懷柔區渤海鎮三岔村幹部)

鎖定
劉秀英,女,1958年5月出生,懷柔區渤海鎮三岔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劉秀英主要事蹟

她帶領村民鋪路修橋治水通電話,她引進紙皮核桃樹發展種植業,她請來技術人員指導板慄產量高三成,她組織技能培訓引導村民搞民俗旅遊,她修停車場建無害化公廁垃圾消納場,她成立經濟合作社;25年間三岔村山川富美人均收入增至26000元,新農村建設已全都完成。
巾幗書記帶村民走上富足路
劉秀英,女,漢族,中共黨員,1958年5月出生,現任懷柔區三岔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從1995年上任擔任村主任,直到現在已經25年,始終任勞任怨為這個山村發展衝鋒在前。在她的帶領下,三岔村人鋪路修橋,改善生活環境;發展民俗旅遊,促進農民增收;引進項目,拓展發展空間;護林治水,打造富美山川;合理規劃,共建美麗新村。三岔村從不起眼的小山村變為如今人均年收入26000元的新農村。
當新冠疫情來襲,62歲的劉秀英仍然一往無前、無私付出,帶領全村人一起與疫魔對抗,組建“娘子軍”,英勇投身抗疫一線,為巾幗英雄的篇章又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劉秀英歷任區、鎮黨代表、人大代表,曾先後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首都“巾幗十傑”、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
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渤海鎮三岔村地處懷柔區西部深山區,自然環境優美,但過去十分貧困。1976年,劉秀英初中畢業,一邊學習醫術,一邊在村裏做接生員供養家庭。當時三岔村裏醫療衞生環境簡陋,只有劉秀英這一個接生員,每有產婦快到預產期,劉秀英一個月都不敢出村,時刻準備接生,這一干就是十幾年。劉秀英的細心負責,贏得了三岔村鄉親們的信任。1995年,劉秀英被鄉親們選為村主任,為了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從此開始了25年的艱苦奮鬥。
成為了村幹部,劉秀英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路。最早三岔村只有一條通往山外的土路,為了加寬路面能讓汽車通行,除了開會和外出辦事,劉秀英總是早出晚歸,同男壯勞力一樣搬100多斤重的大石頭,中午迎着山風吃饅頭就鹹菜、喝自帶的涼開水。1998年6月劉秀英被任命為黨支部書記,三岔村也迎來豐收的季節,野生油慄、核桃、山杏、山棗壓得樹枝“不堪重負”。然而特大山洪沖垮了三岔村出山的土路,劉秀英帶領村民推着小推車日夜搶修,直修了兩個多月,收成遲遲運不出去。那時劉秀英立下誓言:不修出一條柏油路,誓不罷休!沒有資金,劉秀英和村幹部四處奔走了兩年多,籌得60萬元的修路款;去鎮裏取炸藥時天降大雪,劉秀英就把受不得潮的雷管揣在懷裏,用手抱導火索;炮眼被大雪堵上了,劉秀英帶着大家用鐵絲捅,用火鈎子勾,甚至用小勺子一點點往外掏。就是憑着這樣的勁頭,劉秀英帶領村民不僅修好了出山路,還給村裏鋪上了水泥路、通上了電話、架起了橋樑。
為了帶領鄉親們致富,劉秀英絞盡了腦汁,第一個妙招就是大力發展種植業。通過市場調研,結合三岔村自然環境,劉秀英帶領村民從門頭溝引進紙皮核桃4000株。種植後,她又多次邀請區、鎮林業站的技術人員給予技術指導,提高成活率。板栗是三岔村的支柱產業,但是管理水平相對較低,基本屬於靠天吃飯。為了改變這一情況,劉秀英多次組織果農參加果樹管理培訓班,村裏的板栗產量一下漲了上去。為了提高村裏各類果樹產量,劉秀英又帶領村委會為果農搞優質接穗,讓三岔村的種植業全面開花。
成立經濟合作社,是劉秀英第二個妙招。種植業是三岔村的重要收入來源,幾乎家家搞種植,但是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有些老弱病殘甚至無力管理、靠天吃飯。劉秀英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從2012年開始,劉秀英組織村委會義務為種植户服務,幫各家把收成運輸、出售,並統計各家的產量和收入情況。經過近三年統計、算賬,寫了不下30個筆記本,到2014年,劉秀英全面掌握了全村種植户的基本情況。所有數據顯示,優化管理已經迫在眉睫。劉秀英提出成立經濟合作社,統一管理三岔村的種植業。起初有些村民不理解,劉秀英就擺數據、講道理,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最終全村種植户集體入社,許多因身體不好無力照顧果樹的村民得到了解放,規範管理下種植户的平均收入進一步提高。
三岔村四面環山,草木茂盛,空氣新鮮。村中三股泉水湧流不斷,泉水清澈微甘,冬季水温11℃,愈是天冷便愈見水氣氤氲。明長城就在村後不遠處,適宜人們登高懷古,感受“一覽眾山小”的意境。如此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民俗接待可謂得天獨厚。2003年起,劉秀英開始引導村民搞民俗接待。一開始,大多數村民並不認可,儘管挨家挨户上門做工作,真正動心的卻寥寥無幾。為了調動鄉親們的積極性,劉秀英想的辦法可真不少:組織村民參觀學習,哪裏先進去哪裏,讓鄉親們看到民俗接待的切實收益;組織村民參加各類民俗技能培訓班,讓村民提高技能、開闊視野、增強信心;大搞旅遊附屬設施的建設,拓寬路面、修停車場、建無害化公廁和垃圾池;拿出自己的工資,爭取貸款,作為啓動資金;制定優惠政策,獎勵優秀民俗户。三岔村的民俗接待就是這樣開始的,多年努力下,如今,三岔村每年平均接待海內外遊客數萬人次,村民收入大幅增加。
為了給村民創收,劉秀英與村幹部還努力尋求各種途徑與有意單位簽訂荒山租賃合同。通過努力,不僅贏得了眾多單位的青睞,更引進中德合資項目這一懷柔區重點森林建設項目,拓寬了三岔村勞動力就業渠道,僅此一項就提高年人均收入千餘元。
劉秀英不辭辛勞帶領三岔村民埋頭苦幹,一步步完善科學發展理念,把三岔村引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1995年三岔村人年均收入僅為720元,2004年達到6400元,2008年人年均收入超過10000元,2010年達到14500元,2019年已達26000元,到2020年三岔村的低保户和低收入羣體僅剩4人,基本達到了全村共同富裕。
讓三岔村永保綠水青山
作為三岔村25年的領頭人,劉秀英非常清楚,勤勞是三岔村發展的軟件條件,秀美的山川才是三岔村致富的硬件條件,村裏搞種植、搞民俗接待、引進項目全都離不開三岔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保環境就是促發展。
嚴格落實退耕還林,是劉秀英在任期間做的一件大事。懷柔區自2000年開始施行退耕還林,到2004年結束。為了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自2008年至2015年實施了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建設項目。在劉秀英看來,退耕還林簡直是為三岔村量身定做的。只因三岔村地處山區,耕地分佈零散,農作物產量也不高,三岔村民主要收入就是靠漫山遍野的核桃樹、栗子樹和果樹。退耕還林既能擴大種植面積又能享受國家補貼,劉秀英鉚足了勁兒把政策落到了實處。村裏所有人家的退耕還林劉秀英都親自把關,種什麼樹、種多少樹、怎麼種她都要過問,不達標絕不答應。到今天,三岔村已經沒有一畝耕地,全村漫山遍野綠意盎然,宛如世外桃源,村民平均每人每年領取的公益林補貼近5000元。
三岔村的集體泥石流搬遷和新農村改造,是劉秀英近幾年一直在忙碌的事。2015年,三岔村啓動泥石流搬遷,凡是搬遷的每人補助23000元,老房子還能作價獲得補貼。在劉秀英看來,這是搞新農村的大好機會。三岔村幾乎家家户户搞民俗接待,藉助搬遷,規劃好村子佈局、建好新房,對發展大大有利。為了讓村民們瞭解政策,劉秀英挨家挨户走訪,35天開了67個會來講解政策、商量計劃,期間累得休克了幾次,嗓子也累出了病做了手術。那時劉秀英已經年近60,依然那樣沒日沒夜地工作,兒子兒媳其實都不贊同,但劉秀英卻有不把工作幹成不罷休的勁頭,直到搬遷規劃初步完成,她才鬆了口氣。到2019年,三岔村新農村建設全部完成,一座座精緻小樓依山傍水地優美排列,家家户户門口都通着柏油路,電線全部埋到了地下,三岔村成了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
疫情爆發之初,村裏的泥石流搬遷工程剛剛完成,但廣播設施還沒來得及安裝,62歲的劉秀英只能拿着喇叭走街串巷宣傳疫情防護,一天幾遍下來,嗓子喊啞了,第二天她依然繼續宣傳。
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自疫情出現以來,劉秀英就在村裏組織起了一支平均年齡53歲的“娘子軍”,作為機動力量,活躍在三岔村抗疫前線。渤海鎮在通往西北部五個山村的必經之路響水湖路口設置了聯防聯控監測點,需要各村派人輪班值守,劉秀英毫不猶豫主動帶領村裏的“娘子軍”前往守護進山大門,擔負起了保境安民的職責。劉秀英還帶領娘子軍在村口值班,沒有專門的值班室,劉秀英便把村口的一間舊倉庫改造成值崗辦公室,24小時派人值守,讓全村百姓都睡安穩覺。劉秀英知道值班的辛苦,利用自己倒班的時間往值班室送吃送喝,姐妹們24小時吃住都在這一間小屋子裏,卻都毫無怨言。
三岔村主管響水湖路口的第一天,正值大雪剛結束,劉秀英白天為了開現場會、送報表,不顧道路結冰濕滑,在這條5公里的山路上往返了很多趟。晚上7點多在村裏忙完工作,又拿着防寒的大衣和煮熟的雞蛋,在夜幕中獨自駕車來到響水湖路口看望值守人員。當天值班的志願者非常感動,他説:“我其實已經打電話報了平安,就是怕路滑她還來回跑,沒成想這麼晚她還是又下來了。平時也是,她雖然是一名書記,但她更多的是像大姐一樣給予我們最暖的關愛。我一定站好崗,不辜負書記的一片用心。”劉秀英就是這樣用真心鼓舞着村民們,推動着三岔村的防疫工作。半年以來,劉秀英活躍在三岔村抗疫一線,帶領村民把疫情擋在了村外。
作為三岔村婦女主任,劉秀英在婦女工作中兢兢業業,幾年來獲得區鎮好評,載譽無數。在擔任區、鎮黨代表、人大代表期間,劉秀英更將眼界放寬,以全區、全鎮的全局觀縱覽新農村建設,為區鎮決策決議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議意見。尤其在農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和農村、農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上,她多次聯名提出建議,使得農民關心的大多問題能夠得到更快的解決,盡職盡責地履行了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深得好評。

劉秀英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北京市委宣傳部公示為“2020北京榜樣”年榜候選人。
2021年1月,獲“2020北京榜樣”提名獎。 [1] 

劉秀英人物評價

行醫救人,做村幹部帶村民致富,匆匆數十年,劉秀英把大愛獻給了深山中的三岔村,三岔村如今的美麗富饒是她的勳章,鄉親們全票選舉的信任給她力量。62歲的劉秀英精力充沛,並不顯老,按她的話説:“鄉親們還讓我幹,我就不能老。”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