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白唱和集解

鎖定
《劉白唱和集解》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全唐文》。
作品名稱
劉白唱和集解
出    處
《全唐文》
作    者
白居易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散文

劉白唱和集解作品原文

劉白唱和集解
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應者聲同,交爭者力敵,一往一復,欲罷不能。繇是每制一篇,先相視草,視竟則興作,興作則文成。一二年來,日尋筆硯,同和贈答,不覺滋多。至太和三年春,以前紙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其餘乘興扶醉,率然口號者,不在此數。因命小侄龜兒編錄,勒成兩卷,仍寫二本,一付龜兒,一授夢得小兒嵛郎,各令收藏,附兩家集。予頃以元微之唱和頗多,或在人口,常戲微之雲:“僕與足下,二十年來為文友詩敵,幸也,亦不幸也。吟詠情性,播揚聲名,其適遺形,其樂忘老,幸也;然江南士女,語才子者,多雲元白,以子之故,使僕不得獨步於吳越間,亦不幸也。”今垂老復遇夢得,得非重不幸耶?夢得夢得,文之神妙,莫先於詩。若妙與神,則吾豈敢?如夢得“雪裏高山頭白早,海中仙果子生遲”、“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之句之類,真謂神妙,在在處處,應當有靈物護之,豈唯兩家子侄秘藏而已。己酉歲三月五日,樂天解。 [1] 

劉白唱和集解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遷居為下邦(今陝西渭南)人,生於鄭州新鄭(今屬河南),貞元十六年(800年)進士及第,十八年中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年)中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補盞屋(今陝西周至)縣尉。不久人為翰林學士,改左拾遺、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因上書言事。被貶為江州司馬。後歷任忠州、杭州、蘇州刺史。因晚年官太子少傅,故世稱“白傅”、“白太傅”。 [2]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 7-12 全唐文 1-6[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第4774頁
  • 2.    王振軍,俞閲主編,中國古代文學精品導讀,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7.01,第1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