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璞

(清朝將領)

鎖定
劉璞,字連城,陝西洵陽縣城人,後遷居閭河鋪。父劉正旰,庠生,家貧,不義之財一文不取。性情嚴厲,嫉惡如仇,里人戚某品行不端,正旰怒而痛打,從此裏中不規之人惡行大減。劉璞幼時遭母喪,隨父刻苦攻讀,事父及繼母皆孝,拾柴提水,勞苦備至。清同治初年,投效撫標軍營,在鎮壓陝西、甘肅回民起義中,因“戰功卓著”,升任總兵。
本    名
劉璞
連城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地
陝西洵陽
主要作品
《將略要論》
主要成就
河州鎮總兵、兼涼州鎮總兵
人物生平
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日本趁朝鮮東學黨起義之機,出兵侵佔朝鮮,進而侵佔中國九連城、安東、威海衞、大連、旅順、營口等城,京師告急。劉璞從甘肅趕赴奉天(瀋陽),晉謁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備陳守禦之策,未被採納。
光緒二十一年(1895)六月,青海湟中、河陽回民起義,清軍駐甘肅主力俱赴青海鎮壓,甘肅碾伯縣(今青海樂都縣)米拉溝回民乘機發動起義,進攻平番(今甘肅永登縣),清軍急調署涼州鎮總兵(治今甘肅省武威市)劉璞率鎮標新練步隊一營馳援。為防回民軍渡過黃河,劉璞率軍進駐碾伯縣窯街,接連三次擊退渡河義軍,斃義軍10餘名,繳獲渡口筏7只。回民軍轉而與馬營、回那溝等處義軍聯合,於六月十一日夜渡河,聚眾4000餘人,將劉璞軍四面包圍,斃清軍54名。劉璞軍火藥用盡,兵敗潰退。十一月,劉璞任清軍永昌協副將,時回民起義軍圍攻河州(治今甘肅省臨夏縣西南),劉璞率軍配合各路清軍進援,於十八日解河州城圍。之後,又與總兵易順勝帶兵進攻甘州(今甘肅省張掖市)、涼州(今甘肅省武威市)一帶回民軍。
光緒二十二年(1896)正月,又偕參將朱萬榮等帶隊馳援被回民起義軍包圍的趙有正(總兵)軍。屢有戰功,經陝甘總督楊昌浚密奏,以劉璞謀勇兼全,升河州鎮總兵、兼涼州鎮總兵。劉璞性情豁達喜施,凡家鄉舉辦公益事業,均帶頭捐贈重金,遇荒年便以自己家資賑濟災民,散賑先後達千餘金。征戰之餘,又蒿目時艱,對甲午戰爭中中國喪師失地十分痛心,常以“馬革裹屍”表示自己願為國家獻身的決心,後歿於北京邸所,遺體由清廷派員護送,歸葬閭河。有《將略要論》一書行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