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瑛

(中國當代書畫家)

鎖定
劉瑛,男,筆名梅儒,1921年12月出生,漢族,四川省金堂縣趙鎮人,退休教師,畢業於成都岷雲藝專,現為成都市書法家協會、魯南書畫社、晚霞書畫社、晚霞書畫院、金堂縣書畫協會、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等會員。
中文名
劉瑛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1年12月
畢業院校
成都岷雲藝專
職    業
中國當代書畫家
出生地
四川省金堂縣趙鎮

劉瑛成就及榮譽

入編《蓉城翰墨》、台灣《蓬萊天府書畫交流展專輯》、《晚霞書畫集錦》、《魯南書畫藝術》、《中華翰墨名家作品博覽 [1]  》(世紀珍藏版)、《金堂書畫》、《中國書畫作品收藏寶典》、《世紀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中華翰墨藝術寶庫》、《中國當代書畫家珍品藏典》、《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世界華人書畫藝術畫卷》、《當代中華楹聯書畫大觀》(豐碑獎)。獲得中華全國總公會書畫攝影大展二等獎,成都市教職工書畫展二等(園丁)獎,成都市殘聯書畫展優秀獎,金堂縣老年書畫展二等獎等獎項。

劉瑛個人作品

劉瑛部分書畫作品
劉瑛部分書畫作品(38張)
劉瑛的作品當中以梅花最為精品,堪稱“梅儒畫梅無人能及”

劉瑛人物生平

1921年12月出生。
1949年考入教師學習班。
1950年1月分配到悦來小學當教師。
1950年10月調職金堂一小(現叫城關小學)。
1951年9月劉瑛和教師中的秦紀志、盧兆華等5人在教師學習班學習期間,被拘留到看守所關押。罪名是參加了“特務組織”(實為冤案),不久被判4年有期徒刑。在看守所期間,因有書法、繪畫方面的專長,在執行股整理犯人檔案和卡片。還畫了不少懲治反革命的宣傳畫,幹部對其的表現很滿意,覺得改造兩年零四個月就提前釋放。
1953年年底被釋放,由於當時的特殊年代,不能回到原來的第一小學(現今的實驗小學),只好自謀職業,搞些書法繪畫。
1959年組織“美術社”,當年縣組辦“農業展覽會”劉瑛兩次負責全部設計工作(1959年、1960年)。
1965年至1985年在趙鎮二農服裝廠做縫紉裁剪工作二十年,維持生活。
1966年“文化大革命”被遊街七次,抄家七次,片紙無留。珍藏多年的兩幅名畫趙孟頫(元)《八駿馬圖》、《王宮午墨龍畫》(清)被抄走。
1978年具有偉大歷史意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決定對歷次運動中的冤案進行平反、昭雪。劉瑛看到了希望,立即向有關單位謝了申訴,詳細説明真相。
1985年6月4日,金堂法院給劉瑛平了反,併發平反判決書,從此劉瑛得到了清白,蒙冤34年的漫長日子終於澄清了。64歲的王瑛沒精力回單位教書了。縣委教育局給劉瑛辦了退休手續,並恢復了36年的工齡(1950年1月至1985年8月)。開始按95%發90元/月工資,根據36年工齡按100%發工資。可至今未見一分工資。
1987年市委檢查組到金堂檢查落實情況,在一小開會,由趙鎮教辦黃忠秀(支書)、餘惠容(主任)宣讀六號文件,李組長問落實補領工資沒有,劉瑛和盧照華均回答沒有領過什麼錢。同時劉瑛提出抄家的兩幅名畫趙孟頫(元)《八駿馬圖》、《王宮午墨龍畫》(清)的賠償問題。回答無法估價,賠不起,之後就不了了之了。
在藝專老師劉俊輝的教育鼓勵下,劉瑛又開始藝術生涯,十餘年來多次參加全國、省、市、縣展出數十次,榮獲各獎多達幾十次,入編書籍十餘本。
參考資料
  • 1.    中國畫報出版社.中華翰墨名家作品博覽:中國畫報出版社,2000年:5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