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玉

(青年作家、畫家)

鎖定
劉玉,男,漢族,1974年出生廣西桂林,民革黨員。自幼對山水畫情有獨鍾,少年時期即開始學習中國畫。畢業於廣西師大藝術系,受益於陳玉圃、劉益之、韓昌力和白曉軍等多位名家,系統地學習和掌握了中國山水畫的傳統理論和技法。出版有《征服老山界》《烽火青山》《抗戰老兵口述歷史》《輪轍》等。現為廣西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 [1]  、桂林民革書畫院副院長、桂林文學院簽約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2]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 [11] 
2018年8月,劉玉當選為廣西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 [1] 
2020年5月,增補為廣西作家協會理事。 [3] 
2022年7月,加入中國報告文學學會。 [11] 
2022年9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0] 
中文名
劉玉
別    名
谷主劉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廣西桂林
出生日期
1974年5月
職    業
作家、畫家
代表作品
出版有《征服老山界》《抗戰老兵口述歷史》等
主要成就
作品在中外賽事中獲獎。

劉玉人物經歷

2022年9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0] 

劉玉藝術成就

陸續有作品在中外文化交流大賽和全國賽事中獲得大獎,受到海內外藝術界的注目。國內外不少報刊都曾刊載過他潛心藝術的事蹟。作品被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地的收藏家收藏。
其作品及傳略曾經刊發的媒體有: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綠色空間》,民眾日報(台灣)、世界青年報(台灣)、中國旅遊報、《灕江散記》、國家地理雜誌、廣西日報、南國早報、八桂都市報、浙江電視台、廣西電視台、桂林電視台、桂林廣播電台、桂林日報、桂林晚報等。
劉玉2011年開始關注抗戰老兵羣體,發現他們大部分均已逐漸凋零,即使如今建在者,也已垂垂老矣。2011年起用手中的筆、DV和相機為老兵做口述歷史記錄,走訪了八十多位健在老兵,撰寫了二十餘萬字第一手採訪資料,其中近半發表於《生活》、《南方文學》、煙台日報等報刊雜誌。搶救性記錄下抗戰老兵經歷過的點滴,是希望那段過往,不至隨着他們的老去而沒於歷史洪流。也借這些零散蒼白的文字,向那些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關頭,勇敢站出來承擔責任的勇者致敬。 [4] 
出版有《征服老山界》《抗戰老兵口述歷史》《烽火青山》等。

劉玉代表作品

湘江戰役的民間記憶
劉玉作品《湘江戰役的民間記憶》封面 劉玉作品《湘江戰役的民間記憶》封面
《湘江戰役的民間記憶》從民間視角出發,將散落桂北大地、湘江兩岸中央紅軍長征所到之處留下的珍貴故事打撈起來,再現了48位口述人經歷的湘江戰役。
作者歷時二十年尋訪,通過細節的記錄,還原血脈生動的歷史原態,別出心裁用口述加回閃的敍述手法,既有親歷者被戰爭摧殘、喪親,以及一系列內心世界崩塌、折磨,和對紅軍傷員的憐憫、救助,直至看到新希望的人生故事;又有戰局戰況的全景式掃描,以嚴謹的紀實鋪展壯闊的戰爭,如戰友之情、殘酷與温情、生與死、理想與信念;同時展示了地域風情的魅力和立體化的鮮活故事,獲得了紮實細密的文學質感,在完成作品的同時也完成了對前輩的致敬、對人性的呼喚和對故土地凝望。 [9] 
征服老山界
劉玉作品《征服老山界》封面 劉玉作品《征服老山界》封面
1934年11月底12月初,中央紅軍長征突破國民黨三道封鎖線後,在湘江兩岸,與一路尾追而至的蔣介石嫡系,兇狠的桂軍和密密麻麻南下的湘軍英勇激戰,掩護中央縱隊和後續部隊過江,以傷亡過半的慘烈代價突破第四道封鎖線,以超乎尋常的勇毅翻越老山界……本書以文學手法,宏觀、微觀兼備,生動描寫湘江戰役的來龍去脈和數萬將士翻越越城嶺,征服老山界。生死攸關的四天三夜、爭分奪秒的生死搶渡、貌合神離的國民黨派系、英勇無畏的紅軍將士、血染的湘江、巍峨陡峭的老山界……翻越老山界,既要對付前後之敵,又要對付天塹之險,還要爭論軍事路線,作者抓住這一特殊時段,進行了全景式的紀實大掃描。全書視野開闊,點面結合,既有大場景的戰鬥也有影顯美好人性的細微描寫,如戰友之情、殘酷與温情、生與死、理想與信念。 [5-6] 
烽火青山
劉玉作品《烽火青山》 劉玉作品《烽火青山》
廣西作家劉玉的新書《烽火青山》圖書發佈會在深圳舉辦。該書記錄了24位抗戰老兵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個人悲歡,部分還原了桂柳戰役、台兒莊戰役、老河口大撤退、桂林保衞戰及遠征軍赴印緬作戰的慘烈史實。
據介紹,《烽火青山》是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廣西文聯聯合實施“2014~2015年重點文學創作項目扶持計劃”的列入項目,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作者劉玉表示,參與世界反法西斯戰鬥的人們大多已作古,有的正在老去,正在失去記憶。“時間正無情地將老兵帶走,唯有和時間賽跑,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搶救珍貴的歷史文獻,以告慰中華民族之魂。” [7] 
抗戰老兵口述歷史
《抗戰老兵口述歷史》 《抗戰老兵口述歷史》
這是作家劉玉繼《烽火青山》後的第二部非虛構作品。劉玉曆時7年,尋訪遺落在民間的抗戰老兵,忠實地記錄下他們的經歷,記錄下他們的回憶。[2]這樣做,“是希望那段過往,不至於隨着他們的老去而被堙沒,也想借這些記憶的碎片,見證一段塵封的歷史,藉此,向那些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關頭挺身而出的勇者致敬。願這些回憶,能促使我們反思。
《抗戰老兵口述歷史》是客觀的抗戰人物傳記,從老兵的抗戰歷史記錄了一個民族在危難之際的慘烈抗爭,劉玉從老兵的人生磨難和現實生存狀態,寫出了近百年中國底層百姓體現出的堅忍不拔民族精神,難能可貴的家國責任,這是我們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基石。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