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玉珍

(吉林省靖宇縣第一參場副場長)

鎖定
1969年畢業於吉林省特產學院的藥用植物專業,是高級農藝師,現任吉林省靖宇縣第一參場副場長。
中文名
劉玉珍
外文名
liu yuzhen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吉林省特產學院
職    業
農藝師
職    務
吉林省靖宇縣第一參場副場長

劉玉珍人物簡介

劉玉珍,1969年畢業於吉林省特產學院的藥用植物專業。現任吉林省靖宇縣第一參場副場長,人蔘加工廠廠長,高級農藝師。

劉玉珍人物生涯

1973年,劉玉珍根據國際人蔘市場的行情信息,在國內首創紅參二次加工小包裝技術,並將此技術傳授於國內各人蔘出口基地,為國家多創外匯累計近億元。1979年,為了提高人蔘加工的質量和工作效率,劉玉珍與工人師傅研製成功6RS—1000型人蔘洗刷機,可代替320人手工作業。該成果獲國家農墾部1979年科技成果三等獎。1981年,獲國家農牧漁業部1981年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1983年,地膜覆蓋技術生產,獲吉林省政府1983年科技成果三等獎。1985年,他3年的研究,培育出多莖參,獲國家農牧漁業部1985年科技成果三等獎。1987年,劉玉珍夫婦為了提高人蔘栽苗的產量與品質,研究人蔘大棚集約化育苗技術,使栽苗產量提高56%以上。該成果獲吉林省政府星火計劃三等獎。1988年底,為了趕超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她又研製成功“皇封參”,在國內外處於領先地位,獲國家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1989年11月又獲全國星火計劃應用技術展覽會金獎。1976年8月,蘇同領告別工作了28個春秋的文教戰線,到河北省晉縣化肥廠任副廠長,後任書記、廠長。他堅持以法治廠,親自主持制訂了《職工守則》、《黨員幹部廉潔守則》、《廠規廠紀》、《獎懲條例》等規章制度,做到了事事有專責,工作有目標。年增效益均在百萬元以上。1982年以來,他又主持進行了4次大的節能技改,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採用賣方信貸,發行債券,銀行拆借,財政借款和社會集資等方法,保證了技改正常進行,節約投資300多萬元,生產能力由1擴大到3萬噸。他堅持以肥為主,多種經營。開發了三種新產品。蘇同額在繼承和發揚思想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的同時,從實際出發,創出一套適應各廠情況的新方法,新經驗,在全省乃至全國化工行業推廣。改革10年,利潤增長10倍,企業素質顯著提高,1987年建成“全國化工六好企業”,1988年首批進入“國家二級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