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澤民

(福建省福安縣籍烈士)

鎖定
劉澤民(1911-1934),福建省福安縣溪潭鄉磻溪村人。1930年,劉澤民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曾任中共安德縣委委員。1934年6月,劉澤民突遭國民黨軍隊的包圍,在突圍中中彈犧牲,年僅23歲。 [1] 
中文名
劉澤民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1年
逝世日期
1934年
出生地
福建省福安縣

目錄

劉澤民人物生平

劉澤民,福安溪潭鄉磻溪村人,清宣統三年(1911年)生,自幼在其父劉墨林的教影響下,崇尚義氣,嫉惡如仇,對貪官污吏、地霸土豪互相勾結盤剝百姓的行徑恨之人 。民國19年(1930年),在馬克思主義思想薰陶下,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他奉命回磻溪和父母一道從事革命活動。他組織全村貧苦農民開展“五抗”鬥爭,因勢利導建立起村赤衞隊。與此同時,他領導地下交通工作,卓有成效地在其所在的下西區開闢5條紅色交通線(磻溪至霍童,周墩至穆陽,壽寧至大葉,甘棠至觀裏,溪潭至柏柱洋)。 [1] 
民國23年5月,劉澤民任中共安德縣委委員。時值國民黨重兵“圍剿”閩東蘇區。其父劉墨林,時任下西區區委委員被害。他痛苦萬分,更加勤奮地工作,堅定地留在安德縣領導革命鬥爭。不久,國民黨軍隊佔領磻溪,奉行“三光”政策,白色恐怖達到極點。為保存黨的有生量,他把安德縣委機關遷往深山密林。6月的一天,劉澤民正在嶺頭附近一間山樓裏主持會議,突遭國民黨軍隊的包圍,在突圍中中彈犧牲,國民黨當局割其頭顱先後放在穆陽、福安縣城“示眾”,劉澤民犧牲時年僅23歲。 [1] 
參考資料
  • 1.    福安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福安市志.北京:方誌出版社,199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