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渙

(南宋梅州知州)

鎖定
劉渙(1152—1225),廣東潮州府海陽縣東津村人。曾任梅州尉和梅州知州。劉渙在梅州史上創下多項為官紀錄:第一,他在梅州為官十八年,是任職最長的官吏;第二,他以門生身份刊刻宋代大詩人楊萬里的《南海集》,其《南海集跋》是最早的《南海集》文學批評;第三,在三任梅州知州的經歷中,他以四大創舉深刻地改變了梅州的教育和文化面貌;第四,《百花洲讖》以及《梅州重修學記》等多篇詩文,使他成為梅州歷史上留下文獻最多的知州。在梅州的教育和文化史上,劉渙是功績顯赫的一位地方官員。 [1] 
全    名
劉渙
所處時代
南宋

劉渙人物生平

1. 劉渙的為官經歷
劉渙約生於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約卒於寶慶元年(1225),廣東潮州府海陽縣東津村人。他本名劉喚,楊萬里《誠齋集》作“劉渙”,清康熙《程鄉縣誌》和乾隆《嘉應州志》作“劉煥”,明正德《瓊台志》誤作“劉漢”。他本字明甫,為官後字伯順,又稱劉煒叔。其祖父劉允被尊為潮州七賢之一,宋紹聖間任程鄉縣令;其伯父劉昉,為宋龍圖閣學士、湖南安撫使;其父劉景,靖康元年(1126)舉賢良方正,任台州、南雄知州。
劉渙在南宋淳熙四年至嘉定六年(1177—1213)間為官,任職於廣南東路的梅州、肇慶、惠州、廣州,以及屬廣南西路的瓊州等地,可分為三個時期。據筆者考證,劉渙的為官經歷大致如下:
一是尉官時期。劉渙首任梅州尉,時間是淳熙四年至淳熙十二年(1177—1185)。劉渙任梅州尉為破格:第一,突破籍貫問題。歷代規定,不許任職於本貫州縣以及鄰境。但因梅州為極邊煙瘴之地,税收不足以資正官,故可例外。第二,突破資歷問題。劉渙本不具備為官資歷,但是一靠父蔭,二靠特例。淳熙四年(1177),因梅州、龍南、安遠等閩粵贛邊區窮困落後,官吏不願到此為官,朝廷特給出優惠政策。淳熙四年,二十五歲的劉渙因父蔭注官為梅州尉、迪功郎,其職責是緝盜擒寇,維護地方治安。
劉渙一生最大的幸事,是在任梅州尉時結識了南宋大詩人楊萬里。淳熙八年(1181),汀州巨寇沈師兵圍梅州,廣東提刑楊萬里率師東征,到梅州平亂。作為專管梅州治安的劉渙,奔走於楊萬里麾下,因此得以接觸楊萬里,劉渙率部於要路巡護,組織兵士和壯丁配合大軍逐捕盜賊,還成為楊萬里軍前的嚮導和當地的情報參謀。在此期間,二人相知日深,促進了楊萬里對於梅州風土人情的深入理解(詳見本書《詩魂鑄梅楊萬里》一文)。平定沈師後,劉渙成為楊萬里的門生。劉渙有幸結識楊萬里,這既使他積累了資歷和軍功,在文學和思想上也進入新的境界,從而直接影響到他的人生境界和官場生涯。
二是通判時期。楊萬里到梅州平亂,深刻地影響了梅州歷史。淳熙十一年(1184),楊萬里上《甲辰以尚書左郎官召還上殿第一劄子》,當中反映潮梅地區:“大氐(抵)茂林千里,大木百圍。在潮、梅之兩間,人行其中,終日不逢居民,不見天日。盜藏其山,而人莫之覺。”使梅州的窮困落後和盜賊橫行的狀況,直達天聽。淳熙十二年(1185),兩廣缺縣令達三十六縣,有的地方十餘年無縣令,梅州在淳熙十年至淳熙十一年(1183—1184)也缺知州。故在楊萬里上疏的次年,中央政府對梅州等地制定新的優厚政策:第一,特許知州知縣可闢差一次;第二,准許任滿後升職;第三,資歷上可減一年名次。在此政策背景下,黃畟擔任了梅州知州。因楊萬里的舉薦,三十四歲的梅州尉劉渙因有三任七考的資歷,進入關升名單,升為廣東肇慶軍府通判、承事郎,兼管內勸農事。
劉渙任肇慶通判的時間,為淳熙十三年至紹熙五年(1186—1194),曾兼攝清遠縣令;慶元元年(1195),劉渙離開肇慶,任瓊州通判,至慶元三年(1197)。其時因知州見缺,於是劉渙又代理瓊州知州。劉渙通守(通判“權知”知州,名為通守)任上大興文教,修繕學宮,新飾孔廟聖像,增加祭器、庖廚和學費。他在瓊州大興文教影響巨大,連少數民族也派子弟到瓊州入學。
三是知州時期。因通守政績,慶元四年(1198)劉渙升任梅州知州,直至嘉泰三年(1203)。梅州是廣南小郡,下州知州秩從五品。嘉泰四年(1204),他接替曾秘任惠州知府。在這期間,他創建博羅縣學。開禧三年至嘉定二年(1207—1209),他三任梅州知州。嘉定三年至嘉定五年(1210—1212),劉渙升任廣州府同知。其時,楊萬里長子楊長孺任廣東經略安撫使、廣州知府,劉渙為其下屬。可見,他與楊萬里一家特別有緣。
嘉定六年(1213),劉渙致仕。嘉定十一年(1218),他仍在世,約卒於寶慶元年(1225)。 [1] 
2. 刊刻楊萬里《南海集》弘揚嶺南文化
劉渙一生的大事有二,其一是刊刻楊萬里的《南海集》。
劉渙的一生得益於楊萬里。淳熙十三年(1186)升肇慶通判後,他對老師感激不盡,立即出資刊刻老師的《南海集》。劉渙刊刻《南海集》,既是報答師恩,也是弘揚嶺南地方文化,還是報答聖恩。《誠齋集》卷八十一載楊萬里《南海詩集序》:“予生好為詩,初好之,既而厭之。至紹興壬午,予詩始變,予乃喜,既而又厭之。至乾道庚寅,予詩又變。至淳熙丁酉,予詩又變。是時,假守毗陵,後三年,予落南。初為常平使者,復持憲節。自庚子至壬寅,有詩四百首。如《竹枝歌》等篇,每舉示友人尤延之,延之必擊節,以為有劉夢得之味,予未敢信也。潮陽劉渙伯順為清遠宰,時嘗為予求所謂《南海集》四百首者至再。見於中都,伯順復請不懈,乃克與之。嗟乎,予老矣。未知繼今詩猶能變否。延之嘗雲:予詩每變每進。能變矣,未知猶進否。他日觀此集,其羨也乎,其亦厭也乎。予詩自壬午至今,凡二千一百餘首,曰《江湖集》,曰《荊溪集》,曰《西歸集》,曰《南海集》,曰《朝天集》,餘四集伯順尚欲之,他日當續寄也。丙午(淳熙十三年,1186)六月十八日,誠齋野客楊萬里廷秀序。”集序敍述了楊萬里詩風的轉變,以及劉渙請求刊刻《南海集》的過程。《南海集》原為八卷,據《宋史·藝文志》:“楊萬里《南海集》八卷。”此本即為劉渙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臘月刊刻,全名是《誠齋先生南海集》,簡稱《南海集》宋淳熙刻本,此書在日本宮內廳書陵部有藏本。
其時,楊萬里任樞密院檢詳官,尚書省右司郎中、左司郎中,兼東宮侍讀官。《南海集》後有劉渙《誠齋先生南海集跋》,此跋在清駐日參贊楊守敬《日本訪書志》卷十四作“《誠齋集》劉煒叔序”。劉渙的跋論述楊萬里詩風的轉變,高度評價《南海集》在楊萬里詩歌創作史上的地位,把楊萬里比作宋代的韓愈,最後論述刊刻《南海集》的意義。劉渙的跋立論高遠,在總觀古今文學演變的文學史視角下評論《南海集》,具有大家的風範,表現出劉渙洗練的文筆,更見出其卓越的見識。該文是《南海集》最早的文學評論,在楊萬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淳熙十四年(1187),任秘書少監的楊萬里把《朝天集》再寄給劉渙,以備刊刻。楊萬里《誠齋朝天集序》中提到:“至丁未(淳熙十四年,1187)六月十三日,得故人劉伯順書,送所刻《南海集》來,且索近詩。於是匯而次之,得詩四百首,名曰《朝天集》,寄之雲。”同年,楊萬里《誠齋西歸詩集序》:“凡一年,得詩僅二百首,題曰《西歸集》,錄以寄公。今復寄劉伯順與鍾仲山。”楊萬里再次把《西歸集》寄給劉渙,以備刊刻。 [1] 
3. 治梅四大創舉與《百花洲讖》
宋代梅州是煙瘴極貧之地,官吏視為畏途。《元城語錄解》:“春循梅新,與死為鄰。”但劉渙卻在梅州任職半生。慶元四年(1198),因梅州缺知州,他主動到梅州任職。任期滿後仍無州官,他於嘉泰元年(1201)第二次任梅州知州。開禧三年(1207),梅州再缺知州,他第三次任梅州知州。三任九年,加之梅州尉九年,他把一生最美好的時光獻給了梅州,創下了梅州官吏任職時間最長的紀錄,且每一任都積極有為。
宋代知州,首先需遵循宋真宗制定的《文武七條》:“一曰清心,謂平心待物,不為喜怒愛憎之所遷,則庶事自正。二曰奉公,謂公直潔己,則民自畏服。三曰修德,謂以德化人,不必專尚威猛。四曰責實,勿競虛譽。五曰明察,謂勤察民情,勿使賦役不均,刑罰不中。六曰勸課,謂勸諭下民,勤於孝悌之行、農桑之務。七曰革弊,謂求民疾苦,而釐革之。”以上七條是做官的基本準則,但劉渙不滿足於此。嶺南蠻荒之地最缺的是教育,慶元六年(1200)他第一任期即將結束時,他增修學宮,擴充教室,新造學宮正殿十大聖賢像,新繪配祀羣像。竣工之日,官吏和學生二百多人慶祝,朱熹的高足、梅州學正鄭南升撰《梅州重修學記》。後曾任宋宰相的周必大作《梅州重修學記》雲:“侯,潮人也。梅治程鄉,猶本郡也,初仕即尉此。習知其風俗,周知其財用。況大父伯父再世登科,故崇儒之心切,而為政之力易。下車以慶元五年之仲冬,越明年閏春之朔,即增飾學宮,新十哲像,徧繢從祀。凡齋舍、職事、位下職庖湢之屬,悉加於舊廣……侯名渙,字伯順,今官朝散郎。”劉渙任梅州知州,周必大作慶元五年(1199),其實當是慶元四年(1198)。因為,慶元六年(1200)為他離任之年。
此外,劉渙在梅州還有四大創舉,更是體現了他鞠躬盡瘁和大膽創新的為政精神:
一是創建梅州貢院。因梅州窮困,生員人少,故梅州無考試院,學生只能借考於潮州府。這既不利於學生,也限制了梅州教育的發展。於是,劉渙決定創建梅州貢院。明嘉靖《潮州府志》卷一:(梅州)“貢院故址:在縣治右。宋嘉泰元年(1201),知州劉煥建,鄉試士於此。”宋周必大《梅州貢院記》:“梅之置州,適後他邦。在法:士不滿百,並試傍郡。貢院之不設,時也……今太守朝散郎劉渙,節用儲財,肇新試闈,亦時也。相攸度基,廣十有二丈,深三十有七丈。布竹木龍川,擇梓匠於汀贛,為廳堂各五間,其崇二丈五尺,廊屋十四間,內外門各五間,封彌謄屋總十間。隔街有溪,限以編户,厚償其直,徹而逹之。洞視山川之秀。漢(江)中有百花洲,創佳致亭於其上。興工以慶元六年六月,訖事以十一月丁巳。”貢院工程浩大,它寬四十米,長一百二十多米,房高八米,廳堂房間三十餘間。劉渙創建梅州貢院,結束了梅州考生借考於潮州的歷史。
二是開發百花洲、創建百花橋。慶元六年,劉渙在第一任知州任上即開始治理百花洲。乾隆《嘉應州志》卷一“百花洲”:“城南六十步。平夷如掌,週迴四百步,介梅溪、程江二水之間。洲東相傳有五色水,絢爛如錦,謂之錦江。元元統間,水溢洲潰。今河道遷改,未能復。州人指河西程、梅二水夾流處名之。”百花洲在梅江與程江兩水交匯處,是兩河對沖時瀦留泥沙堆積而成的沙洲。洲上雜樹花生,景色優美,為梅州一大形勝。慶元六年(1200),劉渙先在百花洲上壘石為假山,輔以亭台,命名為佳致亭。嘉泰元年(1201),劉渙在第二任梅州知州任上繼續開發百花洲。他以百花洲為中介,在梅江上修建一座宏偉的梅江大橋——百花橋。橋工程巨大——橋寬十米,長二百米,橋上建房廊十二間,為可以遮風避雨的風雨橋。梅州最早的橋樑是嘉應橋和梯雲橋,是楊萬里到梅州後所建,但它們均是小橋。梅江則無橋。劉渙創建的百花橋是梅江歷史上第一橋,它揭開了梅州人在梅江上建橋歷史的第一頁。
三是創建七賢堂。開禧三年(1207)在第三任梅州知州任上,劉渙繼續開發百花洲,在洲上創建七賢堂。萬曆《廣東通志》卷四十一:“七賢堂,在百花洲尾,宋開禧元年(1205),知州劉煥創,祀韓文公、程伊川、朱文公、劉元城、劉大中,程居士、趙先生。”七賢堂的文化視野是韓江流域的七位文化和道德巨人,他們是韓愈、程頤、朱熹、劉元城、劉大中、程旼、趙德。劉渙把崇尚文教、尊重賢才的觀念物化為梅州具象的廟宇,以鑄造梅州的文化精神。
四是創建梅州小學。嘉定元年(1208)七月,劉渙在第三任梅州知州任上,又創建梅州小學。光緒《嘉應州志》卷十九:“劉渙……置小學四齋,聚童稚肄業,資助月費,旋捐千餘緡,市田塘十五頃有奇,以供修火。梅有小學,公之創也。”宋梅州學掾林淘《置小學記》:“人才不擇地而生,始習之善,則終身之事業系焉。太守劉公渙,不鄙夷梅人,創小學四齋,聚童稚肄業。月試分五等,率三十貫而資給之,且時至學而勉勵焉。由是,四齋弦誦之聲達於里巷。公曰:是不可為歲月計。即捐千餘緡,市民良田之願鬻入官者,收其租為小學糧,命學掾林淘主之。淘竊謂:學校風化之本,而小學又大學之本。日漸月摩,秀選俊造,彬彬輩出,剔斯田之利大矣。既集其數,請書以鋟於石。”新創建的梅州小學與州學配套,使梅州的教育自成體系。劉渙創建梅州小學,為州學的發展建立序列性的基礎工程。 [1] 

劉渙軼事典故

在梅州,南宋知州劉渙的事蹟鮮為人知。宋梅州知州進入“名宦傳”的,《程鄉縣誌》卷五有陳希伋、劉安雅、方漸等七人,劉渙不與焉;乾隆《嘉應州志》卷四有陳希伋、柯宋英、方漸等五人,劉渙不與焉。
當然,方誌對劉渙還是有些零星記載,只是記為“劉煥”。康熙《程鄉縣誌》卷一“橋樑”:“百花橋,城南之西百花洲,宋慶元州守劉煥造,輿梁十二間,因洲而名。”卷二“學校”:“寧宗慶元六年,知州劉煥增學宮,新十哲像,編續(遍繪)從祀。”卷五:“劉煥,慶元間任。”但沒有為他立傳,其任職時間和事蹟均語焉不詳。今人周修東《宋潮州七賢年譜叢刊》在《劉允暨子昉二先生事蹟系年》一文後附《劉渙行年考》,《梅州文化通史》第五章第三節中的《劉渙作宰梅州及其文教建設》亦有劉渙事,這説明對劉渙的認識有所深入,但仍不詳。
梅州有個神秘《舊讖》,它的內涵至今未破解,是梅州歷史上的一樁公案。其實,劉渙是梅州歷史上大有作為的知州,而且與神秘《舊讖》密切相關。
劉渙的四大創舉開創了梅州教育和文化的新時代。四大創舉中的三項為教育文化工程,百花橋既是實用的民生工程,又兼有塑造梅州新景觀的文化任務。
這一以百花洲為中心的新氣象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使梅州出現了神秘的《舊讖》:“百花洲尾齊州前,諸生出狀元。”《舊讖》首先見於李士淳《周溪狀元橋序》:“《舊讖》雲:百花洲尾齊州前,此地出狀元。”康熙《程鄉縣誌》卷一同此。它的意思是:當百花洲在尾巴的七賢堂處再長大九十米、洲尾與府衙對齊之時,便是梅州狀元誕生之日。
《舊讖》是梅州歷史上的一樁公案:即《舊讖》何時而生,因何事而生,因何人而生,長期以來均無答案。要弄清《舊讖》,必須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舊讖》生於何時
筆者認為,它產生於宋代。梅州佚名的《百花洲懷古》:“佳致諸亭水吐吞,百花開盡古洲存。更誰疊石為峯起,何處輿梁有市喧?風月一船溪岸景,圖畫半入野蔬園。早符齊尾州前讖,看取諸生作狀元。”此詩當是宋人作。理由是,此讖最早見於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一百二“程鄉縣景物”:“百花洲,在城之南,介雨(兩)水之間。《讖》雲:百花洲尾齊州前,此地出狀元。”這裏並不稱《舊讖》,表明此讖是宋代作品。另外,宋鹹淳七年(1271)梅州知州蒲壽宬《心泉學詩稿》卷六《百花洲梅》:“孤根寧不在栽培,枝北枝南春一回。盡道游魚是佳讖,不知洲上有花魁。”此詩與上面《百花洲懷古》相互呼應,均描寫宋代的百花洲、佳致亭和佳讖。可見,在宋代末年,百花洲依然美麗依舊,佳致亭仍然聳立,其被毀在元代。值得注意的是,宋人稱此讖為《讖》,或者《佳讖》。元人稱謂不詳,明清人才稱為《舊讖》。
《舊讖》因何事而生
從題材看,讖因百花洲的新氣象而生,也預言了百花洲的光輝未來,當名《百花洲讖》。不巧,清王仕雲《望杏坊記》:“梅邑百花洲,《舊讖》雲:洲尾齊州前,諸生出狀元。”即稱它為《百花洲讖》,甚是。
《舊讖》因何人或者哪位知州而生
《百花洲讖》是因百花洲的新面貌而生,它必然首先與治理百花洲的人有關。此讖又稱《百花洲狀元讖》,王仕雲《鼎建南樓碑記》:“花洲有狀元故讖。”《舊讖》借百花洲而預言梅州未來的狀元的誕生,它必然與在梅州大興文教、孕育狀元的知州有關。
在梅州歷史,開發治理百花洲,在百花洲上建佳致亭、百花橋和七賢堂的人是劉渙,在梅州教育上有大創舉的人也是劉渙。因此,《百花洲讖》歌頌劉渙的政績,它必然產生於劉渙時代。劉渙大力開發治理百花洲,創辦梅州貢院和小學等創舉,極大地改變了梅州的文化和教育面貌,使梅州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氣象,於是極大地刺激了梅州人民的科舉豪情,驅使士子們全力向狀元進軍,於是預言梅州教育前途的《百花洲讖》便應運而生了。
具體而言,《百花洲讖》產生於嘉定元年至嘉定二年(1208—1209)間。此時,劉渙第三次開發百花洲的工程已竣工,梅州教育的新局面已經形成,人民對劉渙治梅政績的讚頌也達到高潮。《百花洲讖》基於百花洲和梅州教育的巨大變化,對梅州教育的光輝前景——狀元的誕生充滿希望。它既是梅州人的狀元夢,也是對劉渙治理梅州業績的高度讚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