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清凡

(原民革湖南省委員會委員)

鎖定
劉清凡(1896~1982),字如山,今湖南省安化縣清塘鎮曾家橋人。民國21年(1932年),考入陸軍大學,民國24年(1935年)卒業。次年,馮桂聯合反蔣,劉清凡任桂系第七軍參謀處長。民國27年(1938年),調任四十八軍參謀長,參加台兒莊戰役。旋調廣西任第五軍參謀長。民國37年(1948年),南京政府授以華中長官公署政務委員、廣西省軍管區副司令,均未就任。曾任任湖南軍政委員會參議、省人民政府參事,並被選為民革湖南省委常委。1982年病逝於長沙。 [1] 
中文名
劉清凡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96年
逝世日期
1982年
出生地
湖南省安化縣清塘鎮曾家橋
如山
人物生平
劉清凡(1896~1982),字如山,今湖南省安化縣清塘鎮曾家橋人。民國6年(1917年)湖南育才中學畢業,因無力升學,乃投湘軍當兵。民國13年(1924年)考入廣州湘軍講武堂第二期學習。民國15年(1926年)結業,分發至國民革命軍任職,先後任總部交通大隊器材運輸隊附、東路軍交通處科長第二路軍參謀、第四集團軍參謀。民國18年(1929年),蔣介石裁編異已部隊時被遣散。不久,李宗仁與黃紹茲等組織反蔣討賊南軍第二路總部,劉清凡任參謀處科長,旋改第八路交通處科長。民國21年(1932年),考入陸軍大學,民國24年(1935年)卒業。次年,馮桂聯合反蔣,劉清凡任桂系第七軍參謀處長。未幾,改調參謀,任教職。 [1] 
抗戰軍興,第七軍開赴上海蔘加淞滬抗戰,劉清凡任該軍參謀長。民國27年(1938年),調任四十八軍參謀長,參加台兒莊戰役。旋調廣西任第五軍參謀長。次年,調任第六集團軍代參謀長,防守桂南。迨桂南會戰告一段落,又改任桂林綏靖公署商參。爾後,任桂柳、田武、田邕等師管區司令。他在百色採取堅決措施,剎住種植和偷運鴉片邪風。民國33年(1944年),日軍進迫果化、田東,民心惶惶。劉清凡全力組織當地軍民做好守土抗戰準備,百色得免於混亂。 [1] 
抗戰勝利後,被授予陸軍中將銜,改任高參、部員、“額外副司令”等閒散職務。民國35年(1946年),軍政部令劉清凡以“總體戰督導團”團員名義去南京孝陵衞集訓。劉清凡以蔣介石此舉實為排除異己、獨佔勝利果實之陰謀,辭不赴命。年底由廣西回長沙,改行經商。民國37年(1948年),南京政府授以華中長官公署政務委員、廣西省軍管區副司令,均未就任。民國38年(1949年)4月,劉清凡舉家遷桂林。旋由白崇禧委為第五督導團團長。適值廣西愛國民主人士李任仁、陳良佐、呂鏡秋等開展和平活動。劉清凡接受影響,曾提議撤銷廣西軍管區。遂遭白崇禧嫉恨,迫劉清凡以督導團名義去百色。是時,劉清凡已有意靠攏人民,乃宣佈解散督導團,並與駐百色黔桂邊區司令張光瑋商定,不去靖西逃越,而決定移至桂西北之西隆,以待解放。自11月至12月中,陸續派出代表與人民解放軍接洽。12月27日在西隆通電起義。1950年元月,劉清凡與張光瑋接受改編後,去武漢中原大學學習。爾後,劉清凡任湖南軍政委員會參議、省人民政府參事,並被選為民革湖南省委常委。1982年病逝於長沙。 [1] 
參考資料
  • 1.    安化縣誌編纂委員會,安化縣誌,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年08月,第6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