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林遺址

鎖定
劉林遺址,位於江蘇省邳州市戴莊鎮火石埠西南的邳蒼分洪道內,為新石器時期的遺址,1957年被發現,1960年、1964年,兩次一共揭露4025平方米,總面積約24000平方米。 [3] 
劉林遺址的文化層堆積分屬兩個時代。上層為漢代,發現有漢墓等遺蹟;下層為大汶口文化堆積。遺蹟主要為墓葬,也有零星的燒土面、灰坑和灰溝,出土遺物以陶器為主,還有石、骨、角、牙器等。陶器中的彩陶缽、骨角器中的骨雕簡和獐牙勾形器、牙器中的豬頭形牙飾等。 [4] 
2013年5月3日,劉林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劉林遺址
地理位置
江蘇省邳州市戴莊鎮火石埠西南的邳蒼分洪道內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
佔地面積
約 24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145-1-14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劉林遺址歷史沿革

1957年,運河復堤時,民工在其附近挖溝取土,初步暴露了劉林遺址文化層。
1959年,南京博物院調查發現該遺址,遺址地面稍稍高於附近地表。
1960年、1964年,南京博物院先後兩次對該遺址進行了正式的考古發掘,兩次一共揭露4025平方米。 [3] 

劉林遺址遺址特點

劉林遺址總面積約24000平方米,表層為耕土層,厚0.2~0.6米不等,為黃灰包沙土質,包含有少量的陶片、獸骨等。其下即為文化層,為灰褐土,內含紅燒土粒,部分探方內發現紅燒土堆積,該層包含有陶片、獸骨及陶器、石器、骨牙角器等,在這層的中部和下部發現大量的新石器時代的墓葬。兩次發掘,最主要的收穫是一共清理了新石器時代墓葬197座,方向在0~25度之間,排列有序,上下疊壓達5層之多,分屬6個墓葬羣。葬式大多為單人仰身直肢,還有側身直肢、盤腿葬、折頭葬及少量的男女合葬墓。 [3] 
通過對劉林遺址地層和出土器物的研究,將其分為早晚兩期,兩期之間器物及文化特徵具有明顯的連續性。劉林遺址的文化性質與邳州大墩子、新沂花廳同屬於大汶口文化,根據墓葬陶器組合及器形的演變,結合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可以推斷劉林遺址的時代為大汶口文化早期,具體為公元前4300年~公元前3500年左右。通過對這一處新石器時代氏族公共墓地的研究,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組織形式。墓葬隨葬器物的多少反映了當時已經出現貧富分化,出土的生產工具也説明男子在當時生產已經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部分男女夫妻合葬墓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已經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 [3] 

劉林遺址文物遺存

劉林遺址發掘出土的器物,石器有石錛、石斧、石鑿等;骨角牙器有骨棲、獐牙勾形器、骨梳等;陶器分夾砂和泥質兩種,器形有罐形鼎、盆形鼎、缽形鼎、罐、豆、觚形杯、圈足杯、平底杯、缽、盆、碗等。在第二次發掘中出土了4件彩陶器。 [3] 
劉林遺址出土器物

劉林遺址歷史文化

  • 名稱由來
遺址在發掘前,原是劉姓的墓地,因長有一片松林,俗稱劉林。江蘇省文物考古隊經研究確定,這一古文化層系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年代約在原始氏族社會的後期,命名為劉林遺址。 [2] 

劉林遺址文物價值

劉林遺址是屬於五千多年前的一個新的文化系統,可歸入新石器時期青蓮崗文化系統。當時,人類已經進入到父系氏族社會,農業生產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生活用品的製作已具有一定的藝術水平。從該遺址的公共葬地內所發現的隨葬品相差懸殊,這説明在原始氐族社會晚期,隨着金屬的使用,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出現,逐步產生了產品交換和財產私有。它對中國原始社會晚期歷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2] 

劉林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3日,劉林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劉林遺址旅遊信息

  • 位置信息
劉林遺址位於江蘇省邳州市戴莊鎮火石埠西南的邳蒼分洪道內。 [3] 
  • 交通信息
自駕:從邳州市出發經環城北路—S270—連共線—火石埠村—劉林遺址,全程大約38千米。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核定公佈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3-05-19]
  • 2.    邳縣地名委員會編. 江蘇省邳縣地名錄[M]. 邳縣地名委員會, 1982.10:208.
  • 3.    孫厚興,吳敢主編;於道欽等撰稿. 徐州文化博覽[M].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3.11:46.
  • 4.    欒豐實著. 東夷考古[M].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6.0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