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女,汉族,1967年12月20日出生 [3],陕西洛川人 [22],中国共产党党员 [1],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外科重症与生命支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 [4]
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党委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外科重症与生命支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陕西省器官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陕西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获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4] [13][本人]
刘昌主要从事肝癌的临床治疗决策、外科感染及重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数字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等研究 [28];擅长肝脏外科、肝胆系统肿瘤及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及治疗,擅长外科重症的诊治及护理;擅长肝脏、胆管肿瘤及门静脉高压症诊断及治疗。 [4]
人物经历
播报编辑
时间 | 单位 |
1992--2022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022--至今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59] |
主要成就
播报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刘昌的研究方向为:1、肝脏及胆道系统疾病(包括代谢性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等)相关临床及分子机制研究;2、外科危重症、脓毒症临床及分子机制研究;围术期管理临床及护理研究;3、医工交叉研究,包括生物力学相关研究、医学人工智能相关研究、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交叉研究等;4、肝移植基础及临床研究。 [4]
刘昌开展西北地区首例改良ALPPS手术治疗复杂肝脏病变、首例冠腔分流手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泛复杂腹腔感染”概念和“腹腔感染分区”理念。 [4]
- 承担项目
据2025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教师个人主页数据,刘昌先后承担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以及1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 [16]
主持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LncRNA调控肝癌细胞衰老的新机制:LINC-PINT翻译多肽封闭FOXM1的DNA结合域抑制其转录调控功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血小板微粒:脓毒症中脂多糖转运新载体及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非经典途径焦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逆转肝癌细胞衰老逃逸的新机制:LINC-PINT对Mutp53-EGR1通路的表观遗传调控 |
陕西省高校联合项目 | 脓毒症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早期预警及进程监测平台研发 |
资料来源: [16] |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25年3月,刘昌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29]
时间 | 奖励名称 | 成果名称 | 排名 |
---|---|---|---|
2004年 |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肝移植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四完成人 |
2016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炎症损伤控制提高肝癌外科疗效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 | 第五完成人 |
2020年 |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围手术期关键技术创新在复杂肝包虫病中的应用及推广 | 第一完成人 |
2022年 |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肝硬化背景下复杂肝癌转化治疗的理论创新与应用推广 | 第一完成人 |
资料来源: [21] [25] [57] [58] |
教育成就
- 学生培养
截至2025年4月,刘昌培养博、硕士研究生中5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人获“中华外科青年学者”、1人获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1人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1人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人获医学部第二批国家级人才,研究生团队获西安交通大学专业学位优秀实践团队奖。 [2]
- 教学模式
截至2025年4月,刘昌在疫情期间探索新时代“互联网+”的临床教学模式,构建了涵盖本科生、规培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以及留学生智慧教学系统;组织“秦军援鄂战疫公开课”,开展多次医学人文系列讲座,将战“疫”医学人文课堂搬上荧屏,在《陕西日报》发表《战“疫”中提升医学人文教育的精神内涵》署名文章,将“医学人文精神”渗透到医学教育中。 [2]
- 教材编著
截至2025年4月,刘昌担任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医学人文导论》副主编以及十一五规划教材《外科学》等系列教材编委工作。 [2]
- 课程建设
类型 | 名称 | 角色 |
---|---|---|
国家级一流课程 | 医学人文 | 负责人 |
首批教育部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医学人文与实践 | 负责人 |
中国医学教育MOOC联盟首批规划课程 | 肝脏疾病 | 负责人 |
资料来源: [2] [27] |
- 教学成果奖励
截至2024年3月,刘昌参与完成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完成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24]
时间 | 奖励名称 | 成果名称 | 排名 |
---|---|---|---|
2013年 | 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构建现代外科技能训练平台,培养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 | 第六完成人 |
2019年 | 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面向健康中国,聚焦核心能力,构建临床医学领军潜质人才的育人体系与实践 | 第一完成人 |
2019年 | 医学人文与实践课程 | 第一完成人 | |
2021年 | 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新时代“一带一路”来华医学留学生高质量本科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第一完成人 |
2022年 | 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创新育人理念,创建整合课程,创立“全融合沉浸式”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 第十二完成人 |
2022年 | 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临床牵引,知识重构,模式创新,医工交叉复合型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 第二完成人 |
2023年 | 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五爱”引领,融合育人,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文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第一完成人 |
资料来源: [17-20] [55] |
主要作品
播报编辑
出版图书
截至2021年3月,刘昌编(译)专著等7部。 [28]
时间 | 著作名称 | 出版社 | 角色 |
---|---|---|---|
2020年 | 主译 | ||
2021年 | 《延安时期的医药卫生事业及其历史经验》 | 主编 | |
资料来源: [54] |
发表文章
题名 | 作者 | 来源 | 发表时间 |
---|---|---|---|
甲烷可在所有活体生物中产生 | 刘昌、张靖垚 | 2022年 | |
资料来源: [29] |
题名 | 来源 | 发表时间 |
---|---|---|
肝胆管结石形成中的生物力学机制 [30]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24-03-01 |
围手术期谷氨酰转肽酶变化量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切除手术预后的影响 [31] | 《肿瘤》 | 2024-02-25 |
3283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FP水平和血脂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2] | 《中国实验诊断学》 | 2022-11-23 |
免疫联合靶向治疗肝癌病人发生远期脑卒中风险分析 [33]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22-11-01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诊治专家共识(2022) [34]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2022-03-25 |
急性胰腺炎合并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诊治分析 [35] |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 2022-02-10 |
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诊断与治疗 [36] |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 2021-12-10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分析 [37]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1-10-20 |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西替尼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 [38]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1-06-17 |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更新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过程 [39]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1-02-05 |
胆石症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 [40]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21-01-01 |
他莫昔芬致急性胰腺炎一例并文献回顾 [41] | 《实用药物与临床》 | 2020-12-20 |
10年间3种病理学类型肝癌手术预后变化及其与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基于SEER数据库10672例病人长期预后分析 [42]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20-11-01 |
外周血清5-羟色胺与血小板水平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43] | 《临床肝胆病杂志》 | 2020-07-15 |
实时超声辅助联合间断注水注气法在危重病人鼻空肠管留置中的应用 [44] | 《肠外与肠内营养》 | 2020-07-10 |
外科ICU诊治的6例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 [45]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0-07-03 |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体外器官支持若干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46]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0-04-14 |
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病人预后分析 [47]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19-06-01 |
腹腔感染诊治新理念:共识与争议 [48]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19-06-01 |
泛复杂腹腔感染概念的意义及诊治策略 [49]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19-06-01 |
预后营养指数对老年病人肝癌切除术后腹腔感染预测价值研究 [50]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19-06-01 |
基于RRA方法的胆道系统肿瘤热点突变基因分析 [51]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9-01-28 |
肺移植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总结:附7例报告 [52] | 《器官移植》 | 2019-01-14 |
基于倾向性匹配肝切除术后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临床疗效研究 [53]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18-10-01 |
荣誉奖项
播报编辑
时间 | 荣誉奖项 |
---|---|
2006年1月 | 陕西省青年突击手 [57] |
2020年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8] |
2021年 | 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 [16] |
2021年 | |
2021年 | 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6] |
2022年4月29日 | 陕西省先进工作者 [1] |
2023年1月16日 | 第十三届陕西本科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3] |
2023年 | 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 [24] |
2025年3月24日 | |
2025年4月28日 | 全国先进工作者 [56] |
- | 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 [4] |
- | 陕西省高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4] |
- | 陕西省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 [4] |
社会生活
播报编辑
社会任职
时间 | 社会任职 |
---|---|
2004年6月19日 | 陕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11] |
2008年6月16日 | 陕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 [11] |
2012年12月20日 | 陕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11] |
2017年5月19日 | |
2017年12月2日 | |
2018年—2022年 | |
2018年12月24日 | 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联盟副理事长 [6] |
2020年—2024年 | 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7] |
2022年11月23日 | 陕西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4] [14] |
2024年6月28日 | |
2024年6月29日 | |
- |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专业信息传播和教育专家工作组副组长 [9] |
- | 陕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 [4] |
- | |
- |
社会活动
- 新冠疫情科普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刘昌组织成立“新冠疫情科普小分队”,用视频、图画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制作了新冠疫情科普内容,为抗疫营造科学的氛围。 [29]
- 救治新冠重症患者
2021年12月,在西安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刘昌带队进驻西安市胸科医院接管重症病区,展开对新冠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在担任定点收治医院医疗救治组组长中,创新性开展“三分、三化、四举措”的“334”医疗救治模式,有效降低重症患者比例,提高救治成功率,这一经验在《健康报》报道推广。 [2]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躬耕杏林守初心,精进岐黄护安康。甘为人梯,立德树人。刘昌临床一线治病救人,三尺讲台传道授业,深潜研究攻坚克难,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和立德树人的厚重内涵。白衣丹心敬佑生命,一言一行传递医学温度;医路攻坚深钻精研,勇攀肝胆外科领域高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办公室评) [2]
刘昌教授始终在西迁精神的指引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真挚、真情、真心挥洒在三尺讲台。她与青年为伴,助力学子扬帆,培养医学人才。言传身教,躬耕不辍,桃李芬芳。她用师者兼学者的情怀与坚守,传递着教育的温度。刘昌教授数十年如一日耕耘在三尺讲台,滋润万千求医学子们的心灵,将修身立德落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当中,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流淌真情、传递感动,激发意志、持久积淀,持续为中国医学卫生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的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西安交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医学部、一附院、二附院评) [27]
“大医精诚济苍生”,刘昌从未忘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誓词,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对生命的敬畏。(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评)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