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方喜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鎖定
劉方喜 [1]  ,男,1997年9 月畢業於徐州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2000年12月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2001年7月至2004年3月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做研究。2002年12月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2004年12月 被河北大學評聘為教授,致力於文藝學、美學、中國古代文論的研究。曾承擔中國社會科學院一重大課題研究,開始參加最近啓動的國家重大項目“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文學課題組的研究工作。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領軍人才、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工作委員會委員。 [2] 
中文名
劉方喜
外文名
fangxiliu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6年8月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性    別
學    歷
博士研究生
職    稱
副教授

劉方喜個人簡歷

姓名:劉方喜 性別:男 職稱:副教授
出生年月:1966.8
1974.9 — 1985.9 於江蘇徐州礦務局讀小學、中學
1985.9 — 1989.9 于徐州師範學院中文系讀大學本科
1989.9 — 1994.9 於江蘇徐州礦務局職工子弟學校教中學
1994.9 — 1997.9 于徐州師範大學中文系讀古典文學碩士,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8.4 — 2000.12 於南京大學中文系讀文藝學博士,獲文學博士學位(2000年12月博士研究生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
1997.9 — 2001.7 于徐州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書
2001.7 — 2004.3 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做研究
2002.12 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4.3 — 於河北大學人文學院工作
2004,12, 被河北大學評聘為教授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領軍人才、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工作委員會委員。 [2] 

劉方喜科研成果

劉方喜 專著

1.《全唐詩流派品彙》(北嶽文藝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共四卷,主編:孫映逵/副主編:劉方喜、沙先一)

劉方喜 論文

1.《人生意義的詩意彰顯:古詩十九首人生主題的生存本體論解讀》(《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4期)
2.《富於力度的動態詩意——岑參邊塞詩審美文化品格“異在性”的生存論觀照》(《徐州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第4期)
3.《唐詩流派品彙導論》(《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被人大複印資料1997年第9期轉載,合撰,其中本人完成三部分中的兩部分)
4.《論太白精神及其文化意義》(在第二屆唐宋詩詞國際學術討論會上宣讀發表)
5.《審美判斷:以本身為目的的審美創造活動(康德美學研究)》(《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第24卷,頁106-109)
6.《“大道”在人-言之際的雙向運作(海德格爾詩學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第38卷,頁99-104,被《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9年第4期轉載)
7.《明人“韻”論的詩學本體意藴》(《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第39卷,頁107-112)
8.《文字遊戲:語言與規範》(《外國文學研究》2000年第3期,頁3-5)
9.《二十世紀西方“語音”本體論詩學初探》(《外國文學研究》2000年第4期)
10.《“一體三用”辨:漢語古典抒情詩理論系統分析》(《文學評論》2002年第5期)
11.《“聲情”辨:漢語古典詩學形式範疇研究之一》(《人文雜誌》2002年第6期)
12.《論詩學的“形式理性精神”》(約3萬字,《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學術報告》)
13.《“意”辨:漢語古典詩學形式理論的詮釋學之維》(《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14.《李杜文章在》(《文學評論》2001年第5期)
15.《在對文化境域的反省中去蔽》(2002年7月17日《中華讀書報》)
16.《創建“審美詮釋學”》( 《雲南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17.《“成文”以“盡意”》( 《中國文化研究》2003年夏之卷)
18.《論漢語古典詩學形式理論的系統結構》(2萬多字,《新文學》2003年輯)
19.《50年來學術發展的外部條件》(《社會科學報》2003年9月18日版)
20.《重建“學院精神”》(《中華讀書報》2004年2月11日版)
21.《審美詮釋學:漢語詩學的創造之路》(《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
22.《“聲情”研究方法論的現代啓示》(《文學評論》2004年第6期)
23.《論李白“雜言詩”的詩學意義》(《文學遺產》2004年第6期)
24.《“聲情”:漢語詩學基本範疇的新發現及理論啓示》(《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劉方喜獲獎情況

《“聲情”辨》一文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2003年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劉方喜承擔課題

近期承擔200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文學教材編寫(批准號04MZD009)之子課題“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基本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