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文霞

(北京科技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鎖定
劉文霞,女,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中國自然辯證法學會會員。 [1] 
中文名
劉文霞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河南大學
職    稱
副教授

劉文霞教學科研

主要研究領域:科技哲學、科技史、科技政策、科技倫理 [1] 
主講課程主要有:1、自然辯證法(碩士生);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碩士生);2、科技史專題研究(碩士生);3、工程與技術哲學研究(碩士生);4、科學思想史(碩士生);5、科技政策與科技管理(碩士生);6、現代科技概論(本科生);7、大學生社會實踐(本科生)。8、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 

劉文霞人物經歷

1987~1991在河南大學物理系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 
1991~1994在河南焦作教育學院物理系任教, [1] 
1994~1997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學習,獲理學碩士學位, [1] 
1997~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學任教,其中,2011-2012在清華大學做訪問學者 [1] 

劉文霞主要貢獻

劉文霞論文著作

主要著作、譯著
1.《偉大孤獨者的遐想——哲人科學家愛因斯坦 》(著者)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1] 
2.《科學技術改變了我們什麼》 (主編) 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 [1] 
3.《物理學哲學》(譯者) 河北科技出版社,2000。 [1] 
4.《科技文明探析——數字時代的科技 文化 軍事》(參編) 解放軍出版社,2001。 [1] 
主要論文:
1.人與自然關係新認識及環境論理學發展,《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3年第3期。 [1] 
2.民營科技企業文化建設與技術創新 , 《南方經濟 》2004第9期。 [1]  3.我國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建立與發展初探 ,《科教導刊》2009第1期。
4.發揮高技術產業在“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中的作用,《中國集體經濟》2009第1期。 [1]  5.論新世紀科學與人文的交叉與融和,《湖湘論壇》2005年第5期。 [1]  6.大力推行科學普及 構建繁榮和諧社會,《湖湘論壇》2008年第4期。
7.科技創新拔尖人才影響因素研究,《科教文匯》,2013年第8期。 [1] 
8.愛迪生髮明工廠的管理創新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年5月。
9.探尋科學的和諧樂章――愛因斯坦與音樂 ,《 湘潭大學學報》 ,2004年11期。 [1] 
10.審美視角中的藝術與科學, 《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科) 2001年 第6期。 [1] 
11.當世界變成了一堆數字,《科技導報》,2012年12期。 [1] 
12.自然的價值與環境論理學 , 《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科) 2002年第1期。
13.論科學研究中的“科學問題”,《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科) 2003年 第1期。 [1] 
14.論愛因斯坦的統一性思想 ,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科) 2003年第3期。 [1] 
15.審美視角中的藝術與科學, 《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科) 2001年第6期。 [1] 
16.生命倫理的思索,《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科)2004年 第1期 [1] 
17.論研究生學習科學史的重要性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科) 2002年 6月。
18.網絡道德的思考,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科) 2003年6月。(人大資料轉載) [1] 
19.論自然辯證法對培養科技人才的作用,北京科技大學學報(自科) 2005年6月。 [1] 
20.我國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建立與發展初探 ,《科教導刊》2009第1期。 [1] 
21.新世紀我國研究型大學學術管理模式的構建探索,科教導刊,2010年10月總第64期。 [1] 
22.中國近代科學發展脈絡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科) 2008年 8月。
23.自然辯證法課程案例教學,《教育理論與教育研究》,2011年8月。 [1] 
24.大學科技園管理機制研究,《科教文匯》,2011,10月。
25..科技拔尖創新人才影響因素研究,《科教文匯》,2013年8月。 [1] 
26.MOOC背景下研究生思政課教學的新思路,社科基金項目論文集,2014年1月。 [1] 
27.讓綠色技術點亮中國夢,北京大學出版社,論文集,2014年10月。 [1] 
28.工科院校大學生科技創新精神培養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教育理論與教學研究》,2015年5月。 [1] 
39.學生社會實踐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互動研究,中國文史出版社,論文集,2015年6月。
30、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途徑研究,《科教文匯》,2017,10期。 [1] 

劉文霞科研項目

1.首都科技拔尖人才成長因素研究 , 北京市社科規劃項目, 2011。 [1] 
2.科技管理創新案例研究, 科技部項目, 2010。 [1] 
3.國家大學科技園管理模式分析 ,校項目, 2010。 [1] 
4.研究生新課程試點教學改革項目,教育部項目, 2010。 [1] 
5.博士生公共政治課《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課程改革,教育部 , 2011。 [1] 
6.科技安全調查 ,國家科技部項目, 2006。 [1] 
7.高技術產業中如何統籌人與自然關係 , 國家發改委項目, 2005。 [1] 
8.自然辯證法多媒體教學改革 ,學校項目, 2005。 [1] 
9.自然辯證法教材改革,學校項目 , 2006。
10.北京科技大學碩博人文論壇建設 , 學校項目 , 2008。 [1] 
11.科學普及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係 , 學校項目, 2008。 [1] 
12.自然辯證法對培養青年人才的作用 , 學校項目 ,2009。
13.我國研究型大學內部管理現狀分析 , 學校項目, 2009。 [1] 
14.校十二五規劃教材編寫 ,學校項目 , 2010。 [1] 
15.工科院校大學生科技創新精神培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學校項目, 2013。 [1] 
16.自然辯證法課程改革研究,學校項目,2014。 [1] 
17.自然辯證法教材編寫,學校項目,2014。 [1] 
18.技術哲學講義編寫,學校項目,2015。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