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文紅

(衡陽援建武漢雷神山醫院的志願者)

鎖定
劉文紅,衡陽援建武漢雷神山醫院的志願者。
中文名
劉文紅
職    務
衡陽援建武漢雷神山醫院志願者
人物榮譽
榮登2020年2月“湖南好人”榜

劉文紅人物事蹟

2月5日,衡陽市衞健委24小時熱線接到一通武漢打來的電話:“您好,我是衡陽援建武漢雷神山醫院的志願者,我們三人今天回衡陽,申請進行隔離。”在瞭解到具體隔離措施後,劉文紅掛斷了電話。
當天晚上10點,夜已深,許廣高速上車流稀少,劉文紅、朱巍、王輝雖然疲憊,但心潮澎湃,援建工作的完成與回家的喜悦交織,高負荷的工作與“清閒”隔離生活即將轉換。
他們有太多的話想説了。
“雖然未入伍,但仍感覺我們是戰士,與五湖四海的援建者一起,為抗擊疫情而戰!”
“我們多做一點,病人就能早日接受更好的治療,減少一個家庭的痛苦。”
“只要國家需要,下次我還會站出來!”
2月6日凌晨一點半,這輛從武漢返回的“援建”車駛入衡陽市區,在經過體温檢測和消毒後,3人進入指定賓館,在那裏開始為期14天的隔離。
離家“出征”
1月30日,大年初六,劉文紅的朋友圈中出現一條信息:“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指揮部緊急招募網絡工程師志願者。”
1981年出生的劉文紅是衡陽一家網絡技術服務公司的網絡工程部經理,當即,他便在公司羣內發佈招募消息:“這個項目是你們人生中為數不多的援建工程,沒有工資,大家可以自願報名!”
消息剛發出不久,兩位1990年出生的小夥朱巍、王輝舉手報名,公司負責人表示全力支持,併網絡訂購許多水果為三人的征途“加營養”。
劉文紅回憶起1月31日大年初七出發的早上,他與12歲的兒子告別時,兒子因為擔心不停地挽留他:“爸爸別去,我不想讓你去。”抹乾兒子的眼淚,劉文紅毅然選擇馳援武漢。
工作強度未知,工作時間未知,工作環境未知,朱巍不敢將自己援建的事情告訴母親,悄悄踏上了征途。“我父親是突發疾病去世的,我深知失去親人的痛苦,能夠參與援建,讓病人早日接受更好的治療,減少一個家庭的痛苦,我覺得很值。”
在接受電話採訪時,朱巍有點哽咽地説出這段話,他告訴觀潮君,報名時,大家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但只要自己能幫上忙,就要盡最大努力守護我們的同胞。
“戰場”鏖戰
1月31日大年初七晚上6點,帶着雷神山醫院建設指揮部開具的入城證明,劉文紅等三人驅車駛入了武漢城區。
“那天的武漢就像一座‘空城’。”劉文紅印象中的武漢人多車堵,熱鬧非凡,因為疫情封城後,行人車輛幾乎“絕跡”,劉文紅心想:“一定要儘快把工作完成,幫助武漢重現繁華!”
當天的雷神山醫院還處於土地平整階段,經過體温測量、消毒等系列程序後,衡陽3人與郴州2人、湖北荊門1人組成6人援建組,主要負責醫院南區C11C12段智能化工程,進行網絡設備和醫用呼叫設備安裝及線路鋪設。
2月1日早上7點半,援建組工作正式開始。“第一天我們整整工作了24個小時。”劉文紅回憶,從未有過這麼高強度的工作,那一天,大家相互加油鼓勁,直到第二天7點半,才稍作休息,幾個小時後,他們又投入“戰鬥”,每天工作時間在16小時左右。
在公司,劉文紅屬於技術管理層,在醫院建設現場,他也擔任着小組長,“在公司,許多難題可以讓其他負責的部門解決,但在這裏,有任何難題都要自己主動解決。”
難題不“難”,劉文紅告訴觀潮君,“只要有困難,就有人幫忙,雖然很辛苦,但五湖四海的建設者都在為同一件事情努力,便有了力量。”
在這場“戰鬥”中,6人小組共鋪設2萬餘米網線,安裝了近60套設備,保障轄區近百張病牀的智能化設備使用。
“戰士”歸家
2月5日下午6點,離武漢雷神山醫院交付還有一天時間,劉文紅與同事將醫院南區C11、C12病區的智能化設備調試完成後,來不及吃飯,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五天的援建一晃而過,但這幾天的緊張生活在他們的腦海中不時閃回:
宿舍離醫院距離較遠,走路要半個小時,雖然有免費公交,但劉文紅與組員還是選擇走路,把位置留給更需要的人。
這次去武漢他們每人只帶了兩套換洗衣物,每天,汗水都把衣服浸濕,沒辦法洗澡,只能兩套衣服來回換,衣服都“發臭”了。
每天中午吃飯後,都會有固定點發放口罩、水果、飲料、中藥等物資,來自全國各地的援助物資不曾間斷,再苦再累,他們心裏是暖的。
……
“若有戰,召即來,來能戰,戰能勝!”醫院建設現場的這句標語,久久印刻在劉文紅心中,“我們就像‘戰士’,國家需要時,我們決不退縮,在‘戰場’上,與全國人民並肩作戰,共同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我們都是普通人。”採訪時,3位志願者反覆説起這句話,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援建志願者近6000人,就是這6000個普通人,創造了中國“奇蹟”,他們鑄造着抗擊疫情的“堡壘”,也温暖了億萬國人的心。
感謝你們,雷神山醫院的援建者!是你們,讓在霧靄中徘徊的人們,離光明又近了一步。

劉文紅人物榮譽

榮登2020年2月“湖南好人”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