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振羣

鎖定
劉振羣(1922一1998年),江西臨川人。1945年畢業於國立中正大學化工系,成績優異,留校任教。1952年調華南工學院(後改為華南理工大學),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1982年至1987年,任華南工學院副院長、院長。1988年,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198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研究生導師。由於他在教學和科研上成績卓著,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先後被選為廣州市化學化工學會名譽理事長,廣東省科協副主席,全國人大第六、七屆代表。1981年,曾兩次到美國、西德考察教育。 [1] 
中文名
劉振羣
籍    貫
江西臨川
出生日期
1922年
逝世日期
1998年
畢業院校
國立中正大學
劉振羣是當代國內外著名的科學家之一。他在無機材料、應用化學與化工以及陶瓷考古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對硅酸鹽專業,特別是對陶瓷熱工理論和窯爐尤為專長。50年代,他就對“改造、利用傳統龍爐為現代陶瓷工業服務”問題作了研究,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為國家節約了鉅額資金,獲得輕工業部的高度評價,被載入中國科學院出版的《十年來的中國科學》一書。1958年至1964年,他又結合龍窯的研究,提出了圓柱料垛間的“傳熱公式”,把它運用於改造現代隧道窯,總結出完整的焙燒陶瓷“稀磚、快燒、煤氣化、輕型、短窯”的熱工理論和“隧道窯熱耗計算公式”,獲1985年國家教委頒發的優秀科技成果獎。在教學之餘,他還勤於寫作,著書立説,先後發表了100多萬字的學術論文,出版了《陶瓷工業窯爐》《硅酸鹽工業設備》等4部專著。1988年,他的名字被收入《國際(亞、澳、太平洋地區)名人錄》,並被吸收為“國際名人傳記協會”會員。1989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 [1] 
參考資料
  • 1.    《撫州地區教育志》編纂委員會,撫州地區教育志,中華書局,2001年10月,第7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