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振三

鎖定
劉振三(1904—1971),河北故城人。黃埔軍校高教班第二期畢業。獲頒“四等寶鼎勳章”、“四等雲麾勳章”。 [1] 
中文名
劉振三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河北故城
出生日期
1904年
逝世日期
1971年
性    別

目錄

劉振三人物生平

1933年3月7日,第二十九軍奉命接替喜峯口防務,張自忠師長率第三十八師集結遵化為預備隊,時任第三十八師第一一三旅第二二五團團長的劉振三率部參戰,在這場艱苦的戰役中,劉振三身負重傷。4月13日,部隊奉命撤出喜峯口。
盧溝橋事變後,劉振三升任第一一三旅旅長,駐防廊坊車站。不久,又升任第一八〇師師長。
1938年年初,日軍板垣師團在山東半島南沿強行登陸,大舉進攻山東,日軍一路西侵,進逼魯南軍事要地臨沂,企圖與磯谷師團在台兒莊會師。中國第五戰區急調第二十七集團軍之第五十九軍及第二十一集團軍第七軍增援。
3月上旬,日軍進至臨沂城下,張自忠接到命令後,立即率部星夜兼程,於3月11日傍晚趕到臨沂北郊沂河西岸。第五十九軍轄黃維綱的第三十八師和劉振三的第一八〇師,第一八〇師下轄第二十六、第三十九兩個旅。期間,第一八〇師配屬第五十九軍參加了淮河阻擊戰和兩次臨沂戰役,與日軍激戰多次,使日軍第五師團遭到重創和損失,第一八〇師也付出了傷亡數千人的慘重代價。
9月初,劉振三率第一八0師隨第五十九軍開赴潢川佈防,阻擊日軍西進,並接到死守潢川至9月18日的命令,以掩護胡宗南等部在信陽、武勝關等地集結。9月6日,日軍第十師團直撲潢川,劉振三率第一八〇師獨立三十九旅在潢川守城,獨立二十六旅前出至城東七里崗佈防,潢川保衞戰隨即打響。激戰數日後,雙方形成拉鋸狀態,日軍隨之改變戰略,第一八〇師主力也配置到潢川西郊,掩護城防部隊後方。16日,七里崗陣地失守,日軍開始攻擊潢川縣城。緊急關頭,張自忠親自帶領第一八〇師師長劉振三和軍部毅然進入潢川城,守城官兵士氣大振,但日軍的攻擊也更為猛烈,並向城內施放大量毒氣彈,由於缺乏防毒面具,官兵傷亡增加,師長劉振三也兩次中毒昏迷,後以濕毛巾浸肥皂水遮掩口鼻堅持戰鬥。同時,他們還組織敢死隊與日軍展開肉搏。歷時十二晝夜艱苦激戰後,第五十九軍完成了戰區部署阻擊日軍至18日的任務,為後方友軍的集結爭取了寶貴時間。19日凌晨,部隊趁夜向潢川西南方突圍。
之後,劉振三又率部參加了常德會戰等戰役。
1940年5月,劉振三獲頒“四等寶鼎勳章”,7月升任第五十九軍中將副軍長兼第一八〇師師長。1944年8月,劉振三獲頒“四等雲麾勳章”。 [1] 
參考資料
  • 1.    黃埔軍校同學會主編,黃埔師生與抗日戰爭 下,華文出版社,2017.09,第725-7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