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承釗

鎖定
劉承釗(1900年9月30日—1976年4月9日),山東泰安人,動物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生前是四川醫學院教授、院長。 [1-2] 
劉承釗1929年從燕京大學生物系畢業,獲碩士學位;1930年任教於東北大學;1934年從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生院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1934年—1939年任東吳大學生物系教授;1939年—1946年任華西協合大學生物系教授;1950年—1951年任燕京大學生物系主任;1951年—1953年任華西大學校長;1953年—1976年任四川醫學院院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76年4月9日在成都逝世,享年76歲。 [1-2] 
劉承釗畢生從事兩棲爬行動物學的研究。 [9] 
中文名
劉承釗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山東泰安
出生日期
1900年9月30日
逝世日期
1976年4月9日
畢業院校
康奈爾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劉承釗人物生平

20世紀70年代,劉承釗在實驗室觀察標本 20世紀70年代,劉承釗在實驗室觀察標本
1900年9月30日,劉承釗出生于山東泰安大堰堤莊。
1922年—1924年,就讀於匯文大學預科。
1924年—1927年,就讀於燕京大學,獲學士學位。
1929年,從燕京大學生物系畢業,獲碩士學位。
1930年,任教於東北大學。
1931年,任教於燕京大學。
1934年,從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生院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
1934年,劉承釗(右)在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留影 1934年,劉承釗(右)在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留影
1934年—1937年,任東吳大學生物系教授兼任淡水生物研究所所長。
1938年—1939年,任東吳大學生物系主任。
1939年—1946年,任華西協合大學生物系教授。
1946年—1947年,赴美國講學,被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聘為名譽研究教授。
1947年—1950年,繼任華西協合大學生物系教授。
1950年—1951年,任燕京大學生物系主任。
1951年—1953年,任華西大學校長。
1953年—1976年,任四川醫學院院長。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76年4月9日,在成都逝世,享年76歲。 [1-2] 

劉承釗主要成就

劉承釗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73年,劉承釗在四川西部某地野外工作 1973年,劉承釗在四川西部某地野外工作
劉承釗畢生從事兩棲動物繁殖生物學與性行為的研究;兩棲動物生活史的研究;鋤足蟾科的分類研究;兩棲動物生態適應、地理分佈的研究和爬行動物的研究等,並發現大量新種屬。 [2] 
1930年,劉承釗從事北方蛙類與蟾蜍第二性徵與性行為的研究 [2]  ;1938年—1944年,劉承釗在川康一帶,以及陝西、甘肅、青海等部分地區進行野外調查研究11次,共發現兩棲動物29個新種,建立1個新屬; [2]  1956年—1973年,劉承釗在雲南、貴州及四川各地進行野外調查研究,共發表角蟾亞科21個新種及2個新屬。 [2] 
  • 學術論著
截至1976年4月,劉承釗共發表科學論文57篇,專著2種,手冊及圖譜各1種 [2] 代表專著有《華西兩棲類》《中國無尾兩棲類》等 [1]  ,其他論著部分參考如下:
[1]劉承釗,趙爾宓.銅楔蜥卵胎生習性的觀察[J].動物學雜誌,1965. [22] 
[2]劉承釗,胡淑琴,費樑,等.海南島兩棲動物調查報告[J].動物學報,1973(04):80-99. [23] 
劉承釗專著《中國動物圖譜》 劉承釗專著《中國動物圖譜》
[3]劉承釗,胡淑琴,楊撫華.1958年雲南省兩棲類調查報告劉承釗;胡淑琴;楊撫華[J].動物學報,1960(2). [24] 
[4]胡淑琴,趙爾宓,劉承釗.貴州省兩棲爬行動物調查及區系分析[J].動物學報,1973(02):58-90. [25] 
[5]胡椒琴,趙爾宓,劉承釗.秦嶺及大巴山地區兩棲爬行動物調查報告[J].動物學報,1966(01):59-94. [26] 
[6]劉承釗,胡淑琴,楊撫華.1958年雲南省兩棲類調查報告劉承釗;胡淑琴;楊撫華[J].動物學報,1960(02):3-28 [27] 
[7]劉承釗,胡淑琴,楊撫華.四川巫山兩棲類初步調查報告[J].Current Zoology,1960(02):132-146. [28] 
[8]劉承釗,胡淑琴.中國動物圖譜兩棲動物[M].科學出版社,1959. [29] 
[9]劉承釗,胡淑琴,費梁,等.海南島兩棲動物調查報告[J].動物學報,1973(04):80-99. [30] 
[10]胡淑琴,趙爾宓,劉承釗.秦嶺及大巴山地區兩棲爬行動物調查報告[J].Current Zoology,1966,18(1):57-89. [31] 
[11]劉承釗,胡淑琴.中國無尾兩棲類[M].科學出版社,1961. [32]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1935年
水生物展覽會 [12] 
上海
1964年
中國動物學會30週年學術討論會 [2] 
北京
1973年
中國植物誌》《中國動物志》《中國孢子植物誌》三志會議 [17-19] 
廣州
  • 科研獎勵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87年
中國無尾兩棲類 [2]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劉承釗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1973年,廣州“三志”會議期間合影 1973年,廣州“三志”會議期間合影
1934—1937年,劉承釗在東吳大學任教期間,講授“脊椎動物學”等課程。 [20] 
20世紀40年代,劉承釗在華西大學任教期間,講授“比較解剖學”等課程。 [20] 
1950年,劉承釗為華西協合大學生物系學生講授“胚胎學”等課程。 [20] 
  • 培養成果
劉承釗為中國培養了大量的動物學工作者,其中一些人已成為科學家 [2]  ,如兩棲爬行動物學家趙爾宓院士 [3] 兩棲動物學家費梁教授 [6] 魚類學家劉建康院士 [14]  ,魚類生物學家曹文宣院士 [15]  ,醫學昆蟲學陸寶麟院士等。 [16] 

劉承釗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34年
美國榮譽科學家協會(SigmaXi)自然科學榮譽學會會員 [2] 
1947年
美國魚類和兩棲爬行動物聯合學會終身榮譽外籍會員 [8] 
1955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 
2021年4月
四川百年百傑科學家 [13] 

美國魚類兩棲爬行動物學會名譽會員 [2] 

劉承釗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39年
華西協合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 [2] 
1939年
《華西邊疆研究學會雜誌》自然科學部編輯 [2] 
1944年—1948年
中國動物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 [7] 
1950年—1951年
中國科學院動物標本整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 
1951年—1956年
國動物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候補理事 [7] 
1954年9月—1959年4月
1956年—1964年
國動物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 [7] 
1959年4月—1964年12月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1964年—1978年
國動物學會第十屆理事會常務理事、理事 [7] 

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副主任 [2] 

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一屆主席 [2] 

劉承釗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劉承釗一家 劉承釗一家
劉承釗出生于山東泰安大堰堤莊的一個農民家庭。劉承釗在中學階段,因家庭經濟困難,兼做掃地、打鐘等雜活。他曾兩度輟學,到泰安博濟醫院做護理工作以幫補家用。 [2] 
  • 婚姻家庭
劉承釗的妻子是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胡淑琴 [2]  ;冶金工業部西南地質勘查局原副局長劉益康是劉承釗長子 [20] 

劉承釗人物評價

劉承釗(左)在四川峨眉山採集蛙類標本 劉承釗(左)在四川峨眉山採集蛙類標本
“劉承釗在其著作中始終保持着一位才華橫溢的兩棲爬行動物學家的優良氣質,他是舉世聞名的兩棲爬行動物學家。”(美國動物學家JamesD.拉塞爾博士評) [2] 
“劉承釗是著名的動物學家和教育家,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淵博的學識、高尚的品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院與法醫學院評) [5] 
“劉承釗是是中國著名的動物學家、兩棲爬行動物學專家,是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事業的重要奠基人,為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科學院評) [10] 
“劉承釗不僅是卓越的科學家,也是優秀的教育家。”(兩棲爬行動物學家趙爾宓院士評) [21] 

劉承釗人物紀念

  • 雕像塑造
劉承釗塑像 劉承釗塑像
2016年9月26日,劉承釗銅像揭幕儀式在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圖書館外舉行。樹立雕像,以傳承老一輩動物學家、教育家們的治學精神,激勵後輩、教育青年。 [5] 
  • 新種命名
 1940年,劉承釗在峨眉山採集的釗琴湍蛙標本  1940年,劉承釗在峨眉山採集的釗琴湍蛙標本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員團隊與中山大學等單位合作,綜合分子系統學和形態學等證據,將四川盆地周緣地區分佈的隱存種描述為新種—釗琴湍蛙(Amolops chaochin),該新種的種本名“chaochin”是用劉承釗(Ch’eng-Chao Liu)及其夫人胡淑琴(Shu-Chin Hu)名字的末尾詞合併而成(chao+chin),以此向兩位先賢表達敬意。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