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成君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任副教授)

鎖定
劉成君,德國拜羅伊特(Bayreuth)大學遺傳研究所博士,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
中文名
劉成君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德國拜羅伊特(Bayreuth)大學遺傳研究所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稱
副教授

劉成君人物經歷

劉成君學習經歷

1991.10 –1995.10: 在德國拜羅伊特(Bayreuth)大學遺傳研究所 攻讀博士學位
1990.09 –1991.09: 在德國萊比錫(Leipzig)大學生物系進修,獲碩士學位
1979.09 – 1983.07: 在四川大學生物系微生物學專業學習, 獲學士學位
1976.09 –1979.07: 在四川省營山縣雙河中學校讀高中 [1] 

劉成君工作經歷

2004.08 –2008.01: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使館教育處工作,先後任二等秘書,一等秘書
1998.09 – 2004.07: 在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任副教授, 為本科生講授«分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微生物遺傳學»課程,獲2000-2001學年校級優秀教學二等獎
1996.09 –1998.08: 在四川聯合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6.01 – 1996.05: 在昆明醫學生物研究所工作
1983.08 – 1990.08: 在西南林學院森保系任助教,為本科生開設«微生物學»和«微生物學實驗»課程 [1] 

劉成君科研經歷

在德國五年(1990.09~1995.10)的工作學習期間,系統地學習和掌握了微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開展了細菌分子遺傳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自生固氮菌固氮質粒活體(in vivo)遺傳標記及固氮菌接合子的分子生物學分析方面取得了有價值的研究結果。在實驗技術方面,改進了較大質粒(60 kb~300 kb)的分離方法,使其分離效果顯著提高。
在四川大學工作期間(1996.09~2004.07),力求將科研工作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注重開發和利用西南地區豐富的微生物資源,尤其是嗜極微生物的次生代謝產物在輕工、環保及植物病蟲害防治等領域的應用。先後主持承擔了“無膠原酶的中性蛋白酶基因工程菌的構建”,“應用基因工程技術改進紅酵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工業菌種實驗研究”,“多粘芽孢桿菌抗真菌活性物質的分離、純化與性質研究”等科研項目; 作為主研人員參加了國家科技部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無膠原酶的蛋白酶產生菌構建和中試研究”及“西藏地區新型微生物農藥的篩選”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相應的研究結果。 [1] 

劉成君獲獎情況

1996年入選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1] 

劉成君社會任職

在社會兼職方面,曾任四川省遺傳學會理事和四川省微生物學會理事。 [1] 

劉成君發表論文

鮑楠,劉成君,譚志,張和民,李德生. 野外放歸大熊貓腸道菌羣變化的研究. 畜牧與獸醫37(8):10-13,2005
張強, 劉成君, 蔣芳, 李暉, 陳金瑞. 耐高温α-澱粉酶產生菌的分離鑑定及發酵條件與酶性質研究. 食品與發酵工業31(02):34-37,2005
Liu Chengjun, Walter Klingmueller. In vivo Labelling of nif-plasmid pEA9 from Enterobacter agglomerans 339. Hereditas(Beijing)24(4):455-458,2002
Liu Chengjun ,Walter Klingmueller. Molecular Biological Analyses of 6 Enterobacter agglomerans Transconjugants.Chinese Journel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18(4) :433-439,2002
劉成君,李梨,劉剛毅,張義正. 一株產脱毛蛋白酶菌株(Bacillus sp.HX-318)的產酶發酵條件與特性研究. 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8(1):100-105,2001
Liu Chengjun ,Walter Klingmueller. Effects of carbon sources on conjugantive transfer rate of bacterial plasmid pEA::Km in soil. Chin J Appl Environ Boil 6(4):353-357,2000
Klingmueller W, Liu C J, Rieder G. Einfluss von Zucker und gemahlenen Zuckerrueben auf den Plasmidtransfer im Ackerboden. In: Ueber-Wachungsmethoden Gentechnick: Nachweis Methoden fuer Mikroorganismen,viren und Gene in der Umwelt Fachtagung Berlin.p.457-466. 1993
Elena Evguenieva, Sonja Selenska-Pobell, Chengjun Liu and Walter Klingmueller. Monitoring-fixing kanamycin-resistance labeled Enterobacter in unsterile soil microcosms. 4th symposium on bacterial genetics and ecology. Abstract Book:p38, Netherland, 1993
Liu C J ,Frommhold I, Kluge S. Erhoehung des Prolingehaltes in Tabakpflanzen nach Virusinfektion. 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 and Protection.99(6):546-568, 1992 [1] 
參考資料
  • 1.    劉成君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引用日期201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