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應節

鎖定
劉應節(1517年~1591年),字子和,明中期大臣,濰縣(今濰城區)劉家莊子村人。
劉應節,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鄉試第一,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考中進士,任户部廣東司主事。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任山西右參政。隆慶元年(1567年),劉應節出任河南地方官。萬曆元年(1573年),劉應節升任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萬曆二年(1574年),劉應節晉升南京工部尚書,後召為戎政尚書。萬曆三年(1575年),劉應節又改任刑部尚書,成為當時張居正內閣的重要成員。萬曆四年(1576年)回到家鄉。回鄉後,他出資修建了“麓台書院”,並親自講學。他不僅為官清正,善於作戰,而且也富有文才。他一生寫了很多文章,其中《薊門奏議》、《沿邊軍籌》、《白川文集》等頗有水平。萬曆十九年(1591年)去世,享年74歲。弔唁者絡繹不絕,萬曆皇帝遣使憑弔,並追贈他為太子少保
本    名
劉應節
子和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濰縣
出生日期
1517年
逝世日期
1591年
主要作品
《薊門奏議》
《沿邊軍籌》

劉應節人物生平

劉應節早年經歷

劉應節,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進士。 [1]  授任户部主事。歷任井陘兵備副使,兼管三關(上黨關、壺口關、石陘關)。三關從此隸屬井陘道。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劉應節任山西井陘道兵備副使,兼轄京城咽喉重鎮三關。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任山西右參政,升任右僉都御史,管理遼東。因母親去世而回鄉。 [2] 

劉應節疏通漕運

隆慶元年(1567年),劉應節出任河南地方官。俺答侵犯石州,山西騷動,皇帝下詔命令劉應節前往援救。此後,敵寇退去。 [3]  當時,順天巡撫耿隨卿殺害平民冒充首功被逮捕治罪,朝廷改派劉應節代替他的職務。他認為永平西門抵海口距離天津只五百里,可以通漕運,奏請招募熟習海運的百姓赴天津負責運輸,與漕運官由海路抵達永平。 [4]  部裏議論由漕卒冒險不方便,發運山東、河南的十萬石粟,儲存在天津,命令永平的官吏和百姓自己運輸。 [5] 
隆慶四年(1570年)秋天,劉應節升任右副都御史,負責原來的轄區,不久,晉升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代替譚綸統管薊、遼、保定的軍務。他上奏罷除了永平、密雲、霸州的採礦活動。 [6]  又因為御史傅孟春的諫言,討論各鎮的貯備,應當考慮到年成的豐歉。平常的時候可以折成銀兩方便軍隊,可以積蓄粟谷;災荒之年就以實物救濟災荒,可以積蓄銀兩。 [7]  第二年他又建議將漕運通達密雲,上奏稱:“密雲完全控制了潮、白兩條河水,上天安排它們以便利於漕運。從前兩河分流,到了牛欄山才匯合。通州的漕運船隻到了牛欄山,便由陸路運至龍慶倉,車輛運輸很艱苦。現在白水遷流城西,距離潮水不到二百步,況且近來又開渠築壩,兩條河流又合二為一,水流加深,漕運更方便。 [8]  以往昌平的漕運額共計十八萬多石,現在只有十四萬石,密雲僅得到十萬石,只有依賴招商承運一個辦法,而且土地貧瘠,百姓窮困,勢必難以長期維持。聽説通州倉中的粟很多黴變。 [9]  如果漕運五萬石到密雲,而將本鎮所折算的三萬五千兩白銀留給京城的部隊,則通州的倉庫中不會有粟腐爛,京城的軍隊獲得了實惠,密雲免去召商之事,這是一舉三得的好事啊!”皇帝答覆可以。 [10] 

劉應節整頓國防

劉應節 劉應節
隆慶四年(1571年),給事中陳渠因為薊鎮有很多虛冒的兵丁,奏請核查兵卒節省糧餉。劉應節上奏稱:“國家開始設立大寧府,薊門還稱為內地。不久,大寧府內遷,三衞反叛,一切防禦措施,與宣州、大同方面相同,但在冊的兵丁不足三萬人。倉促招募外地的兵丁,又疲於奔命,半數羸弱不堪。 [11]  因此提議減少外地兵,招募當地人,而吃遊食的人,飢餓的時候聚集在一起吃飽了就飛揚散去。請清除逃兵,而留下的人都是非老即幼,又未必安於當兵。本鎮的轄區西起鎮邊,東達山海關,依地勢駐守兵馬,沒有三十萬人不行。當地的兵丁與外地的兵丁不到十三萬人。 [12]  而且宣府方圓六百里,額定兵士十五萬人;大同方圓一千多里,額定兵士十三萬五千人;現在薊、昌的地域就有兩鎮的大小,而唯獨兵力不足。兩相援引比較,怎麼能夠防守? [13]  現在最好的計策是派遣二十多萬精兵,恢復大寧府,控制關外的邊疆,使京都的肩背更加厚實,宣府、遼遠彼此聲援,國家有穩固的關防,家室中沒有匪寇,這是萬年的利益所在。如果不能如此就調集三十萬軍馬,分區屯田、逐線設防,使軍隊首尾相呼應,這是百年的利益所在。 [14]  還不能辦到的話,就挑選十七萬當地和外地的兵丁,使他們訓練有素,不必仰仗鄰鎮的援助,也是目前苟且偷安的辦法。現在卻全然不是如此,徵兵如同下棋,請求糧餉如同請求買糧,操練如同抓沙,討論戰爭如同談論老虎。 [15]  邊防線長,兵力孤寡,捉襟見肘。現在不得已的辦法,姑且錄用新兵進而補充當地原有十一萬兵丁的編制,與進入衞所的外地兵丁分批休整,使眾軍不覺疲勞稍稍穩定邊防。”部中議論讓所司清理軍隊,而補充兵馬的意見最終沒有被採納。 [16] 

劉應節人物晚年

萬曆元年(1573年),劉應節升任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統轄原來的轄區。後來又升任南京工部尚書、戎政尚書,改任刑部的職務。 [17]  錦衣馮邦寧是太監馮保的從子,與劉應節在路上相遇不做迴避,劉應節叱責他退下,馮保不高興。 [18]  遇上雲南的參政羅汝芳帶着奏章到京都,劉應節出城郭與他談論禪事,給事中周良寅上奏抨擊他,於是與羅汝芳一同被彈劾、罷免。萬曆十九年(1591年),劉應節去世,享年74歲,後被贈封為太子少保 [19] 

劉應節人物成就

劉應節政治成就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韃靼部首領俺答統領大軍南犯,直逼京城。大將仇鸞率軍與俺答軍混戰,京城外戰鬥異常激烈,雙方死傷慘重。嘉靖皇帝下詔,要求户部選一精幹使者,到軍中慰問。户部大小官員皆怕被選派,時任户部廣東司主事的劉應節挺身而出。同僚都認為此次犒軍必無生還,劉應節獲准後也做了最壞打算,臨行告訴親友:“此去七天不回,請把老母和妻小送還家鄉,並轉告老母不要悲傷。”半夜,他披掛整齊,單騎護車出了京城。在陰森的曠野上,車馬行走於亂屍之中。長時間的急行軍,人馬異常疲渴,找到的水井又有屍體,只好在小塘邊用手捧水喝。後聞到一股腥味,才知喝下去的是血水。天明後,劉應節率軍衝破包圍,見到仇鸞,出色地完成了犒師任務。 [20] 
劉應節從政為政果敢,以果敢的舉措和政聲,贏得朝廷讚譽,他在短短几年內訓練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精兵,在抗擊韃靼的戰爭中屢立奇功。他因功升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取代譚綸總督薊州、遼東、保定軍務,成為時任薊州鎮總兵的戚繼光的上司,並有了長達五年的合作。 [20] 

劉應節軍事成就

嘉靖、隆慶時期的明王朝,北方受着蒙古韃靼諸部的威脅,如何加強北方的防禦,就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隆慶元年(1567年)秋,戚繼光從南方抗倭戰場調任薊鎮總兵,隆慶四年(1570年)秋,劉應節總督薊、遼、保定軍務。二人同心協力,訓軍有方,屢次擊退俺答進犯之敵,保邊境之平安。 [20] 
明朝的北部邊疆時常受蒙古各部的侵擾。蒙古騎兵時常入關,向北京城外侵襲,甚至常常直入昌平、通縣等地搶奪財物,騷擾百姓,直接威脅着北京城的安全。所以,當時這一段的長城受到朝廷的高度重視,薊遼總督劉應節便在修築長城上下過很大的工夫。東起山海關,西至居庸關的灰嶺口,這段長城便是劉應節參與設計和修建的。在劉應節的指揮下,從隆慶三年(1569年)開始動工,到萬曆三年(1575年)二月竣工,在薊州、昌平一帶二千多里的長城線上,共建成空心敵台一千三百三十七座。為此,劉應節曾專門上疏指出,空心敵台最大的優點在於增強防禦力量。簡言之,士兵見舉烽火,立即登台應戰,施放銃箭,使敵軍無法靠近;即使萬一敵人突牆而入,台中士卒仍可據台堅守待援,也可乘機邀擊,牽制敵人,使敵不敢深入。對這一工程,劉應節也是頗為自得的。 [20] 

劉應節文學成就

劉應節回到家鄉後,創辦了“麓台書院”。劉應節幼時曾讀書於麓台,歸裏後為了教育後人,他賣掉城裏的房子,出資修建麓台書院,並親任主講,獎掖後進,十九年間培育出不少人才。他的好友高桂丁憂後未得補官,亦教授於麓台書院。 [20] 
劉應節一生寫了很多文章,其中《薊門奏議》八卷、《沿邊軍籌》九卷、《白川文集》二十四卷、《四鎮三關志》十卷等頗有水平。 [20] 

劉應節人物評價

文武兼濟,為官清正,善於作戰。 [20] 

劉應節史書記載

《明史·劉應節傳》
濰縣誌
《劉氏家乘》
濰縣誌稿 [20] 

劉應節家族成員

父:劉潤,官至濰縣地方官。
曾孫:劉鳳毛,官至廣西桂林通判。
來孫:劉以貴,官至廣西蒼梧縣知縣。 [20] 

劉應節後世紀念

劉應節墓碑 劉應節墓碑
劉應節的宅居,在濰縣城內西門大街道北九曲巷西(劉氏家族原居於濰縣城南,明末清初遷居今浮煙山綜合開發區劉家莊子村);他和族人劉以貴的墓,在濰縣城區西南關外;明隆慶、萬曆年間為他建的總督坊、大司寇坊,在濰縣城西門裏。
2012年11月11日,劉家莊子村舉行“十世祖劉應節墓碑竣工典禮”,碑的正面刻着“劉公諱應節之墓”及“從二十三世到二十九世孫敬立”等字樣”。 [21] 
參考資料
  • 1.    《明史·劉應節傳》:劉應節,字子和,濰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
  • 2.    《明史·劉應節傳》:授户部主事。歷井陘兵備副使,兼轄三關。三關屬井陘道自此始。四十三年,以山西右參政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母喪歸。
  • 3.    《明史·劉應節傳》:隆慶元年,起撫河南。俺答寇石州,山西騷動,詔應節赴援。已,寇退。
  • 4.    《明史·劉應節傳》:會順天巡撫耿隨卿坐殺平民充首功逮治,改應節代之。建議永平西門抵海口距天津止五百里,可通漕,請募民習海道者赴天津領運,同運官出海達永平。
  • 5.    《明史·劉應節傳》:部議以漕卒冒險不便,發山東、河南粟十萬石儲天津,令永平官民自運焉。
  • 6.    《明史·劉應節傳》:四年秋,進右副都御史,巡撫如故。旋進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代譚綸總督薊、遼、保定軍務。奏罷永平、密雲、霸州採礦。
  • 7.    《明史·劉應節傳》:又因御史傅孟春言,議諸鎮積貯,當計歲豐歉。常時以折色便軍,可以積粟;凶歲以本色濟荒,可以積銀。
  • 8.    《明史·劉應節傳》:向二水分流,到牛欄山始合。通州運艘至牛欄山,以上陸運至龍慶倉,輸挽甚苦。今白水徙流城西,去潮水不二百武,近且疏渠植壩,合為一流,水深漕便。
  • 9.    《明史·劉應節傳》:舊昌平運額共十八萬石有奇,今止十四萬,密雲僅得十萬,惟賴召商一法,而地瘠民貧,勢難長恃。聞通倉粟多紅朽。
  • 10.    《明史·劉應節傳》:若漕五萬石於密雲,而以本鎮折色三萬五千兩留給京軍,則通倉無腐粟,京軍沾實惠,密雲免僉商,一舉而三善備矣。”報可。
  • 11.    《明史·劉應節傳》:給事中陳渠以薊鎮多虛伍,請核兵省餉。應節上疏曰:“國初設立大寧,薊門猶稱內地。既大寧內徙,三衞反覆,一切防禦之計,與宣、大相埒,而額兵不滿三萬。倉卒召外兵,疲於奔命,又半孱弱。
  • 12.    《明史·劉應節傳》:於是議減客兵,募土著,而遊食之徒,飢聚飽颺。請清勾逃軍,而所勾皆老稚,又未必安於其伍。本鎮西起鎮邊,東抵山海,因地制兵,非三十萬不可。今主、客兵不過十三萬而已。
  • 13.    《明史·劉應節傳》:且宣府地方六百里,額兵十五萬;大同地方千餘里,額兵十三萬五千;今薊、昌地兼二鎮,而兵力獨不足。援彼例此,何以能守?
  • 14.    《明史·劉應節傳》:以今上計,發精兵二十餘萬,恢復大寧,控制外邊,俾畿輔肩背益厚,宣、遼聲援相通,國有重關,庭無近寇,此萬年之利也。如其不然,集兵三十萬,分屯列戍,使首尾相應,此百年之利也。
  • 15.    《明史·劉應節傳》:又不然,則選主、客兵十七萬,訓練有成,不必仰藉鄰鎮,亦目前苟安之計。今皆不然,徵兵如弈棋,請餉如乞糴,操練如摶沙,教戰如談虎。
  • 16.    《明史·劉應節傳》:邊長兵寡,掣襟肘見。今為不得已之計,姑勾新軍補主兵舊額十一萬,與入衞客兵分番休息,庶軍不告勞,稍定邊計。”部議行所司清軍,而補兵之説卒不行。
  • 17.    《明史·劉應節傳》:萬曆元年,進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總督如故。進南京工部尚書,召為戎政尚書,改刑部。
  • 18.    《明史·劉應節傳》:錦衣馮邦寧者,太監保從子,道遇不引避,應節叱下之,保不悦。
  • 19.    《明史·劉應節傳》:會雲南參政羅汝芳奉表至京,應節出郭與談禪,給事中周良寅疏論之,遂偕汝芳劾罷。卒,贈太子少保。
  • 20.    文武兼濟劉應節:為官清正 善於作戰  .齊魯網[引用日期2013-05-09]
  • 21.    劉應節後人為其在家鄉重新立碑  .濰坊新聞網[引用日期2013-05-0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