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慶傑

(2019年11月“中國好人榜”人物)

鎖定

劉慶傑人物事蹟

“丫頭啊,你工作忙不忙啊,有時間你就來大娘家,想吃啥,跟大娘説,我給你做啊”,這樣的電話,劉慶傑隔幾天就會接到一個。劉慶傑,一個普普通通的社區女幹部,出生於1989年9月,中共黨員,2012年5月參加工作,現任扎賚特旗社區黨工委黨建辦公室幹事。作為一個從山溝裏走出來的孩子,劉慶傑為人處事還像父輩那樣透着濃濃的鄉土味,骨子裏仍然帶着與生俱來的真、善、美。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她,同情弱者,不忍心看到別人吃苦、遭罪,天生的同情心鑄就了她樂於助人、樂善好施的可貴品格。多年來,她的助人為樂事蹟深受幹部羣眾好評,無愧為一名新時期的學雷鋒標兵。
生活中,在劉慶傑身邊的人都説她心腸好,只要看到有困難或需要幫助的人,她都會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不為私利,不圖回報。2012年剛剛參加工作的她,和同事下鄉入户走訪時,當走訪到居民陳國民家,她看見陳大爺9歲的孫女陳穎由於對30多種的食物過敏導致每天只能靠抗過敏藥物來維持,而陳穎的病對於這個本就貧瘠的家庭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回到家後,她聯繫了身邊的親朋好友,再次來到了陳大爺家中,為其送來了米麪油和生活必需品,並且帶來了2000元的現金,聊表心意。她總是對身邊人説:“誰都有困難的時候,只要我們大家伸把手,互相幫一幫,總會過去的”。2013年3月29日,她和同事的一次下鄉工作中,得知阿拉坦花嘎查年僅26歲的何永財病重,由於家中無錢醫治,始終不能確診是什麼病,而且不能自主呼吸,需要呼吸機來維持生命。可是這個本就貧窮的家庭,根本負擔不起一台呼吸機的費用。得知這樣的情況後,她回到單位後寫了一篇文章,先後在興安日報登報和內蒙古廣播電視台播出,並在單位寫給全體同事一封信,呼籲大家共同獻出一份愛心,救救這個年輕的生命。通過她的努力,單位全體同事共捐款5240元,興安盟的一傢俬企在興安日報上看到報道後,向何永財捐款10000元,這些錢對於這個家庭來説無疑是雪中送炭。
她經常説:“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多做一點好事沒壞處。”2017年6月份,在參加社區的一次活動上,她見到了趙振熙小朋友。她説:“在看到振熙第一眼的時候,她的眼裏就留下了淚水,感覺這個孩子很讓人心疼”。在振熙3歲的時候,媽媽在懷有二胎洗澡時由於地滑摔倒,搶救無效而死亡。爸爸經受不住這樣的打擊,導致精神失常,後離家出走,至今失聯。3歲的小振熙跟着奶奶相依為命。眼看着就可以上幼兒園了,可是振熙卻因為家裏貧窮,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樣每天高高興興的去上學。在瞭解情況後,她把振熙的事情發了微信朋友圈,通過大家的力量來解決振熙眼前上學的事情。三天過後,有很多通過朋友圈看到振熙情況的陌生人紛紛聯繫劉慶傑,要幫助振熙。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振熙在2017年的6月17號背上了新書包高高興興的來到了幼兒園與其他小夥伴共同學習、玩耍。
如果説偶爾的一次救助或者捐款是偶然的,可是自工作以來,她卻一直堅持着,用自己一顆善良的心去感染和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自2012年以來,她每個月都會從工資裏拿出一部分做公益,至今為止,她已經捐助過40多位貧困兒童。2018年12月末,在和朋友一次聚會上,她聽説朋友所工作的學校裏有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家裏也都是很貧窮。説者無心、聽者有意,上班後她將事情説給了身邊的同事、朋友,並與學校直接取得了聯繫,在學校提供的學生中選擇了8名特殊貧困家庭的孩子,在2019年1月6日她與這些富有愛心的朋友們來到學校,為8個孩子每人捐助500元,並鼓勵孩子們不要因為家裏暫時的困難而放棄學習。
工作上,劉慶傑是個嚴於律己、一絲不苟的人。自2012年參加工作以來,她一直在單位的宣傳辦公室工作,成為一名基層的通訊員。她認真負責,每年都會在區、盟、旗等媒體上多次上稿,她説:“雖然我是一個最基層的通訊員,但是我要將我身邊的事兒、工作通過我的筆讓大家知道,讓大家瞭解我們的同事有多麼棒”。
劉慶傑就是這樣一個助人為樂的人,她把幫助別人當作一種信念,當作一種心態。在她淳樸的外表下隱藏着她骨子裏可貴的優秀品質,她善良、温和的心境,她熱情、友善的心態,她真誠、真摯的善舉,就是我們身邊學習的典型,是在平常崗位上發出光熱的雷鋒精神。

劉慶傑人物榮譽

榮登2019年11月“中國好人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