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恕

(北宋中期史學家、藏書家)

鎖定
劉恕(1032年-1078年11月6日),字道原,筠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祖籍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 [5]  ,北宋中期史學家、藏書家。 [2] 
皇祐元年(1049年)登進士第,調任鉅鹿主簿,歷任和川令、翁源令等職。治平三年(1066年),司馬光編《資治通鑑》,應召為官署的僚屬。專門處理《資治通鑑》中史事紛繁雜亂之處,對於魏晉以後的事考證差錯,最為精當詳盡。曾與王安石友善,熙寧中卻力反變法,於是與王安石絕交。不久,以奉養親老為由,出監南康軍酒務。司馬光判西京御史台,前往洛陽會面,留數月而歸,半道中風,半身癱瘓。 [51] 
元豐元年(1078年)九月,劉恕去世,享年四十七歲。
本    名
劉恕
道原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筠州高安(今江西高安)
出生日期
1032年
逝世日期
1078年11月6日
主要作品
《十國紀年》等
主要成就
資治通鑑》副主編之一
祖    籍
筠州高安(今江西高安)
官    職
秘書丞

劉恕人物生平

劉恕少年聰敏

明道元年(1032年),劉恕出生於筠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他從小就十分聰慧,書看過一遍就能背下來。四歲(《宋史》誤作“八歲”)時,家裏來的客人説孔子沒兄弟,他立刻説:“《論語》裏不是説孔子把他哥哥的女兒嫁給了南容嗎?”在座的人都感到十分驚異。 [11]  [13-14]  十三歲時,他想參加科舉考試,向別人借了《後漢書》《舊唐書》,過了一個月就都歸還了。 [16]  十六歲時,劉恕去拜謁宰相晏殊,拿史書上的事向他請教,反覆追問,連晏殊也不能回答出來。 [2]  [15] 

劉恕名噪京師

皇祐元年(1049年),劉恕登進士第。當時宋仁宗有詔,能講經義的考生另外報上姓名,應詔的只有幾十名,劉恕用《春秋》《禮記》對答,先列述註文,再列舉先儒們各種不同的看法,最後發表自己的見解,所提一共二十問,劉恕對答都很正確,主考官大為驚異,選他為第一。然而他卻在之後的廷試中落榜,便再讓他到國子監試講經書,又列為第一,於是被賜進士及第。 [17-18]  [20] 

劉恕發強擿伏

皇祐三年(1051年),劉恕任邢州鉅鹿(今河北鉅鹿)主簿,當時吏部規定,年滿二十歲方可任官,於是劉恕於此年被授職。 [2]  [21-22] 
至和元年(1054年),陳昇之(《宋史》誤作“晏殊”)把劉恕召到府上,以隆重的禮節來對待他,讓他講解《春秋》,晏殊親自率領屬下官員去聽。 [2]  [23]  [81]  不久,遷晉州和川(今山西安澤)縣令,揭露檢舉壞人和隱藏的壞事,當時那些自以為很有本事的官吏都自覺不如劉恕。劉恕為人很重情義,答應辦的事一定馬上去辦。郡守犯了罪被彈劾,下屬官吏都被牽連關進牢獄,只有劉恕體恤他們的妻子兒女,就像對待自己的骨肉,又當面數落轉運使援用法律條文苛細嚴峻,有刻毒誣陷之嫌。 [24-26] 

劉恕編撰史書

嘉祐六年八月十日(1061年8月27日),宋仁宗詔三館秘閣校宋、齊、梁、陳、後魏、後周、北齊七朝史書, [27]  劉恕與劉攽、範祖禹等負責校對《後魏書》。 [2] 
嘉祐八年(1063年),劉恕與司馬光論撰編年史事。當時劉恕十分愛好史學,從太史公司馬遷所記始,到周顯德末年,紀傳以及紀傳之外的私記雜説,沒有他沒讀過的,上下數千年間,無論大事小事,都瞭如指掌,司馬光感到非常驚訝。 [2] 
治平二年(1065年),陸詵擔任廣西轉運使知桂州,徵辟劉恕為廣西經略安撫司勾當公事,遷翁源(今廣東翁源)縣令。 [2]  [28] 
治平三年四月十八日(1066年5月14日),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宋英宗讓他自己挑選館閣英才共同編寫。司馬光回答説:“館閣文學之士確實很多,至於專門精通史學的,我所知道的,只有劉恕罷了。”當即徵召劉恕為官署的僚屬,遷著作佐郎,遇到有史實紛繁雜亂難定是非的,都由劉恕逐一考證、甄別。劉恕對魏、晉以後的事情考證,最為精準詳盡。 [2]  [29-32] 
治平四年(1067年)十月,劉恕等人又上所校正的《後魏書》。 [2] 

劉恕乞監酒税

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開始推行變法,因與劉恕有老交情,想要引薦他到三司條例司任職。劉恕以不熟悉錢糧為藉口推辭,趁機對王安石説:“天子正託付您主持大政,應該張揚堯、舜之道來輔佐明主,不應把利益放在前面。”劉恕當面指責他的過失,王安石大怒,臉色變得如鐵,劉恕卻沒有絲毫屈從。有時候在眾人廣座中,直言他的過失毫不迴避,王安石於是和他絕交。當王安石主持事務,輕而易舉地就招禍。高談闊論的人,開始意見不同而後最終附和他,當面讚譽而背後詆譭他,口是心非的都像這樣。劉恕奮厲不顧,直接指責其事,得失沒有什麼隱諱的。 [2]  [33-35] 
熙寧三年(1070年)九月,司馬光出京掌管永興軍,劉恕也因為父母年老,請求監管南康(今江西星子)軍酒來侍奉父母,朝廷答應到詔他在官任上修書。 [2]  [36-38] 
熙寧五年(1072年)正月,司馬光任西京御史台通判,劉恕請求拜見司馬光,司馬光留他數月才讓他回來。 [2]  [39-40] 

劉恕返鄉去世

熙寧九年(1076年)四月,劉恕到達洛陽,見到了司馬光。劉恕在在途中得中風之疾,以至於右手右足偏癱。但劉恕仍然苦學如常,病稍好就寫書,直到病情危急時才停止。 [2]  [41]  十月,劉恕自洛陽南歸,還未到家,母親錢氏就去世了,於是抱病守孝,並且繼續修《資治通鑑》。 [2]  [42] 
元豐元年(1078年)八月,劉恕編定《資治通鑑前紀》,更名《外紀》,共10卷。不久,又作《資治通鑑外紀前後序》及《通鑑外紀目錄序》,撰《十國紀年》四十二卷。 [2]  [43]  九月二十九日(11月6日),劉恕去世,享年四十七歲, [2]  [44-45]  其父劉渙將他葬於星子城西。 [59] 

劉恕身後哀榮

元祐元年(1086年),《資治通鑑》寫成,經司馬光懇求,朝廷追錄劉恕的功勞,授其子劉羲仲為郊社齋郎。 [2]  [49] 
元祐八年(1093年)正月,劉恕之子劉羲仲以父親參與編修《資治通鑑》而皇帝未賞賜《資治通鑑》為恥,懇求範祖禹奏請。於是,宋哲宗下詔賞賜《資治通鑑》。十一月,遷葬劉恕於江州德化之龍泉,其子劉羲仲請黃庭堅作墓誌銘。 [2] 

劉恕主要影響

劉恕史學

  • 《資治通鑑》
1.確定編修義例
關於《資治通鑑》,劉恕和司馬光一樣,反對在《春秋》筆法上下功夫。但是,對於魏、晉南北朝五代之際,幾個政權並存的情況下,“強拔一國謂之正統,餘皆指為僭偽”的主張提出了異議,主張“其臣子所稱,亦從而稱之”,只有這樣,才能徹底破除“興於漢儒”的所謂“正統之論”。 [53] 
司馬光在劉恕啓發下,提出:“魏、吳、蜀、宋、齊、梁、陳、後魏、秦、夏、涼、燕、北齊、後周、五代諸國名號均敵,本非君臣者,皆用列國之法……周、秦、漢、晉、隋、唐嘗混一天下,傳祚後世……全用沃子法……劉備雖承漢後,不能紀其世次,不得與漢光武、晉元帝為例。” [53] 
劉恕對司馬光這一想法表示支持,從而奠定了《資治通鑑》以魏紀年,稱吳蜀為主的史法。但劉恕又提出把晉元帝與漢光武相比不妥,原因是“晉失其政,五胡紛擾,天命不常,惟歸有德。若東晉德政勝,則僭偽之主必復為臣僕,而東晉與諸國異名號並正朔,是德政不相勝也。吳嘗稱臣於魏,魏不能混一四海,不得用天子法,而東晉僻在江南,非魏之比。又諸國符健、姚萇,慕客垂等,與東晉非君臣,東晉乃得用天子之法乎?若秦、夏、涼、燕及五代諸國,雖僭竊名號,皆繼踵撲滅,其興亡異於吳蜀南北朝,此黜之不當疑也。” [53] 
劉恕又提出:“晉末平吳,與吳抗敵,宜如魏世用列國法,晉傳於宋,宋傳於齊,齊傳於梁,梁傳於陳,當用宋、齊、梁、陳年號以紀諸國事蹟。陳亡之後,用隋年號。隋末平陳以前稱陳主而不名,蕭琮為後周附庸,與梁陳非君臣,梁不當名蕭琮也。” [53] 
關於稱呼,劉恕建議:“周、秦、漢、魏諸侯稱薨,至晉以後,惟王爵及三公宰相稱……諸臣皆稱卒。” [53] 
劉恕的這些意見,司馬光基本上都接受了。 [53] 
上述可見,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以前,司馬光雖然獨立寫成了秦以前八卷,但是關於全書的書法義例還未做過細緻的考慮,只是與劉恕反覆討論,才明確定下來。 [53] 
2.修魏晉南北朝和五代“長編”
劉恕在《通鑑》書局十三年,主要是做“長編”工作。現在多數學者認為,《通鑑》設局編修19年之久,中間人事屢有變動,因而在不同時期的分工是有變化的。劉恕是個通史之才,不僅專長魏晉南北朝史,他還著《十國紀年》,説明他對五代十國的歷史也有專長,因而完全有能力負責五代“長編”屬草工作。司馬光説:“梁以後者與道原。”説明劉恕確實承擔了五代“長編”。 [53] 
3.考證史實
司馬光在《劉道原十國紀年序》中特別舉了兩個例子來説明劉恕考證功夫之深:“在和州時,以公事適野,見劉聰太宰劉雄碑,嘉平五年始改建元,證舊史之誤。”“在洛陽與光偕如萬安山,道旁有碑,讀之乃五代列將,人所不能道者,道原即能出其行事始終,于歸驗舊史,信然。”可見劉恕對史事諳熟是超乎同時代其它人的。 [53] 
再從《通鑑考異》中看,直接標明劉恕的考證成果地方也甚多。如:《晉紀》“漢改元建元”條,標有“同編修劉恕言”,用劉恕以劉雄碑考證的成果雲:“《十六國春秋》建元元年在晉建興二年。同編修劉恕言:今晉州臨汾縣嘉泉村有漢太宰劉雄碑雲‘嘉平五年歲在乙亥二月六日立’,然則改建元在乙亥二月後也。” [53] 
唐末五代時期,標明用《十國紀年》的材料達四十五處,另外尚有六、七處是以“劉恕曰”“劉恕案”“劉恕以為”“劉恕廣本”等標出。這樣,唐末五代總計就有五十多處是採用劉恕的考證成果。而直接用了劉恕研究成果,未做任何標明的地方更多。 [53] 
劉恕對傳統之説三皇、五帝、三玉的存在與否有質疑,他以為“《詩》《書》,仲尼刊定,皆不稱三皇、五帝、三王”。《管子》又稱五帝三王,但“管仲之書過半便是後之好事(者)所加,乃説管仲死後事,其輕重篇尤復鄙俗”,而其他記載三皇五帝三王之書也“皆寓言,誕妄不可為據”劉恕還以為“秦漢學者宗其文詞富美,論議辨博,故競稱三皇五帝而不究古無其人。” [55]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考證基礎上還做了獨具新見的分析。比如:關於均田制問題,他分析説:“魏、齊、周、隋,享國日淺,兵革不息,農民常少,而曠土常多,故均田之制存。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生,官無閒田,不復給受,故田製為空文。《新唐書·食貨志》言:口分、世業之田壞而為兼併,其意似指以為井田之比,失之遠矣。”把均田現象的產生,放在了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來認識,與戰爭和平、人口多少緊密聯繫起來,而不看成是可以由人的主觀意志左右的簡單的政治現象,這比歐陽修把均田比作井田的見解更勝一籌。 [53] 
  • 《通鑑外紀》
《通鑑外紀》是劉恕在編修《資治通鑑》之外的一部重要著作,關於此書的寫作緣起,劉恕在《後序》中有詳細的説明,他認為司馬遷《史記》始於黃帝,而包犧、神農闕漏不錄;司馬光編修的《資治通鑑》為歷代史,而不及周威烈王之前。 [56]  劉恕曾詢問他為何不寫在此之前的歷史,司馬光解釋説:“前面有孔子寫的《春秋》,我不敢續寫聖人的史書。”而劉恕卻沒有那麼多的畏忌。他認為不寫此前的歷史,將會使歷史發展出現“缺環”。於是他就大膽而慎重地寫了《通鑑外紀》,從而為後人保留了許多有價值、成系統的上古史材料。 [58] 
《通鑑外紀》為編年體史書,總計十卷,記述了上古包犧以來至周戚烈王二十二年(前404年)的歷史包括包犧以來紀一卷,夏紀、商紀共一卷,周紀八卷,具體來説,卷一為包犧以來紀,記敍包犧氏、神農氏、黃帝、帝堯、帝舜即上古傳説時代的歷史,卷二為“夏商紀”,夏紀記載了從禹以來十七君、十四世,至架亡四百三十二年的史事,商紀則載自成湯滅夏以來三十君、十七世,吃商紂玉六百九十二年的歷史,卷三至卷十為“周紀”,記載了武王伐紂至東周、戰國前期的歷史。西周共和以前,載其世次,自共和元年至周戚烈王二十二年則編年紀事,凡四百三十八年。同時又附有《外紀目錄》五卷,年經事緯,簡要地標出歷史事件,上列朔閏天象,下列《外紀》的卷數,與《通鑑曰錄》體例相同,“疑年茫昧,借日名甲子以紀之,共和以後,則用歲陽歲名而著於上,示相別也。”兩者相輔相成,構成了一有機的整體。 [56] 
在編纂體例上,該書一遵《通鑑》書局所定,採取的是長編的編修方法,即將分散在《尚書》、《左傳》、《國語》、諸子等書的史料,整匯排比,編年紀事,構成一有系統的記述。其主要的特點,取材的範圍很廣,對古籍所記基本可信的史料,以大字書寫,作為正文;對於眾説各異、外誤雜出及荒遠茫昧者,則或者採取分注,或者以小字附錄於後,以供研究者參考,在古史年代學上,中國在周代共和行政以前,沒有確鑿的紀年,劉恕在記述“包犧氏”時即指出:“上古至周厲王無年可紀,而皇甫謐諸儒所紀皆有年,眾説差互不同及疑事異端,備列於注,以示傳聞異辭,在卷一“包犧以來紀”中,即將“天地開闢”“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越人氏”“女娟氏”“朱襄氏”“無懷氏”“共工氏”等古史傳説之事均以小字附錄於後,用以表示“傳聞異辭”的事蹟。 [56] 
  • 史學特點
劉恕作為北宋一名“才高和寡”的史學家,由於廉介剛直的性格而不容於世;對讀書和做學問的嗜好,又加重了身體的不適,最終導致了劉恕的英年早逝。從其編修《資治通鑑》長編的表現和《資治通鑑外紀》等著作中分析,劉恕的史學特點主要有: [60] 
一、學識廣博、史學功底深厚、尤長於亂世時代的編纂整理工作,此為當世學者所公認。劉恕為學“自書契以來以至於今,國家治亂,君臣世系:廣至於郡國山川之名物,詳至於歲月日時之後先,問焉必知,考焉必信,有疑焉必決。其言滔滔淚淚,如道其裏間族黨之事也”,正因為如此,司馬光在編修《資治通鑑》時,選擇了他作為主要助手。對於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劉恕經過了三個階段的瞭解和熟悉,一是校訂《魏書》,二是作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的長編工作,三是著《十國紀年》。從其平日的許多言行看,劉恕擬對這些時期有更多的論述,但惜其過早逝世,未能完成此遺願。 [60] 
二、史學考證能力突出。劉恕的史學偏重考證查實,糾謬正誤,其著書都是皆有事實而不空言,司馬光説劉恕著書“皆有稽據可驗,令人不覺心服”。劉恕不專守和迷信古人著説,敢於以自己所見所證去推翻古人成説,如晃説之言自己“十餘年來始不惑於孟子,為之辨正大端自謂悉矣。及見劉道原説月正元日,舜格於文祖,是堯崩逾年事,不待三年喪畢。其斥孟子甚明,且罪孔安國仍柯之謬。乃大聲嘆,恨不得道原而在背面師事焉。”劉恕“有疑必決”的精神在《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外紀》、《十國紀年》中都體現得非常明顯,其不厭其煩的利用各種可能的資料作對比研究,對很多問題進行細緻入微的考證,以期最大程度的體現其準確性。正是劉恕這種精於考證舊誤,不守成説的精神,對宋代考證史學的發展起了很大影響和推動作用。 [60] 
三、秉筆直書的風格。劉恕所言“史書非若《春秋》,以一字為褒貶”,對於史學的目的做了明確的説明,然後以此為原則去著書立説。劉恕非常強調恢復古代的綱常倫理,強調正統論,如在寫春秋戰國時,以已經無所作為的周為主,其餘諸侯國皆為輔,並以儒家的忠孝節義思想來為統治者服務。但他並不因此而故意褒貶歷史,如對於堯舜等上古聖人,劉恕不絕對遵從而是從個人考證理解出發,作出評論,有的甚至稍有微辭。 [60] 

劉恕藏書

劉恕受父親影響,深知圖書的重要作用,因而亦十分重視書籍的收藏。他不僅用百金購買散俠之書,而且還親自抄錄人家之藏書,以豐富家藏。他在協助司馬光集修《資治通鑑》時,聞亳州宋敏求家藏書極富,堪稱第一,連不惜跋涉數百里至其家借抄書籍,宋次道做亳州知府,家裏有很多書,劉恕繞道去他家裏借閲,宋次道每天為他準備飯食,以主人的禮節待他,劉恕説:“我不是為了這個來的,很耽誤我讀書啊。”劉恕拒絕了宋次道的招待,把自己關在書閣裏,白天晚上誦讀抄寫,留了十日,看完了宋次道的書然後才離開,眼睛因此而生病。 [54] 

劉恕歷史評價

  • 宋元
司馬光:①館閣文學之士誠多,至於專精史學,臣得而知者,唯劉恕耳。 [1] 《宋史》引②當今史學無能出其右者。 [3] 《三劉家集》引③劉恕專精史學,為眾所推。 [9] 《三劉家集》引④恕博聞強記,尤精史學,舉世少及。 [9] 《三劉家集》引)⑤前世史自太史公所記,下至周顯德之末,簡策極博,而於科舉非所急,故近歲學者多不讀,鮮有能道之者,獨道原篤好之。為人強記,紀傳之外,閭里所錄,私記雜説,無所不覽,坐聽其談,滾滾無窮,上下數千載,間細大之事,如指諸掌,皆有稽據可驗,令人不覺心服。 [9] 《三劉家集》引
王安石:光朝夕所與切磋琢磨者,乃劉攽、劉恕、蘇軾、蘇轍之徒而已。 [64] 《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引
蘇轍:博學強記,通三墳、五典、春秋、戰國史記,下至五代分裂,皆能言其治亂得失,紀其歳月,辨其氏族,而正其同異。上下數千載,如指諸左右。其為人剛中少容,是是非非,未嘗以語假人,人病之。 [3] 《三劉家集》引
範祖禹:①道原為人重意義,急然諾。 [19] 《範太史集》)②道原為人強記,紀傳之外,閭里小説,下至稗官雜説,無所不覽。其談數千載間事,如指諸掌。道原終身不治他事,故獨以史學高一時。 [19] 《範太史集》③道原為人剛毅,一毫不挫於人。 [19] 《範太史集》嗚呼道原,博學強識。海涵地負,富有萬物。人所難能,不降色辭。中道而殞,鮮克知之。精明在上,體魄在下。刻詩墓前,以詔觀者。 [19] 《範太史集》
黃庭堅:①道原,高安劉氏,諱恕,博極羣書,以史學擅名一代。 [4] 《山谷集》② 道原天機迅疾,覽天下記籍,文無美惡,過目成誦。書契以來,治亂成敗,人材之賢不肖,天文地理氏族之所自出,口談手畫,貫穿百家之記,皆可覆而不謬。初仕年十八,名重諸公間,負其才不肯折節下人,面數人短長,不避豪貴,諸公皆籍其名,亦不好也。為吏發強老奸宿負,必痛繩治之,一時號為能吏者,多自以為不及也。 [4] 《山谷集》
陳師道:其父道原面數人短長,不避權貴,羣居聚語,是是非非,公無所隱。聞者至心掉手失,掩耳疾走,而略不以為意,卒窮以死,而天下歸重焉。 [3] 《三劉家集》引
晁補之:①劉凝之與其子道原之詞,所謂廉潔不撓,冰清而玉剛者也。 [10]  《三劉家集》引)②蓋君父子博極羣書,道原尤精史學,而皆耿介守義,不偶俗以沒,世慕而傷焉。 [10] 《三劉家集》引
張耒①餘既慕公之義,而望其眉宇,聽其論議,其是非予奪之際,凜然可畏而服也。 [9] 《三劉家集》引②劉君之賢,非獨其信道篤,立心剛,博學洽聞之所致,是得父之風烈焉。 [9] 《三劉家集》引)③道原廉介剛直,其仕必欲達其道,不以一毫挫於人者也。方其激於義而作,雖足蹈坎井,手攬兕虎,視之若無見,雖古烈士或愧焉。平居自負經濟,大約視其為吏,則嚴簿書,束吏胥,撫鰥寡,繩豪猾,纎悉曲當,皆可為後世法。其學自書契以來,以至於今,國家治亂,君臣世系,廣至於郡國山川之名物,詳至於歳月日時之後先,問焉必知,考焉必信,有疑焉必決,其言滔滔汨汨,如道其里閭族黨之事也。其着書有疑年譜、年譜略、通鑑外紀、十國紀年,惟十國紀年先成,世傳之,世以比遷、固、歆、向,公亦自以不愧,自范曄以降不論也。當時司馬君實、歐陽文忠號通史學,貫穿古今,亦自以不及而取正焉。 [9] 《三劉家集》引
晁説之:博極羣書,兼該百家,得六經之體要,而不為章句。特以春秋之旨,正褒貶,辨邪正,篤名教,厲風節,賤功利,尊王道。其文玉雪嶄嶄然,不可溷濁者,史官之學也,劉道原是已。 [52] 《景迂生集》②惟廬山劉道原之為人,賢飢寒而不得衣之食之者。 [95] 《景迂生集》
朱弁:劉道原日記萬言,終身不忘,壯輿亦能記五六千字。 [89] 《曲洧舊聞》
馬永卿:範淳甫學問修身固好,若造理與立事則未至,蓋氣質弱於劉道原。 [10] 《元城語錄》
胡宏:劉道原博極羣書,以為古無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之數,其辨甚悉。 [107] 《皇王大紀》
朱熹:凝之之為父,道原之為子,其高懷勁節,有若歐、馬、蘇、黃諸公之所道,是可謂一世之人豪矣。 [3] 《三劉家集》引
羅泌:劉恕之通鑑外紀,其學淺狹,不足取信。 [98] 《路史》
薛季宣:孟子、檀弓、孟子、劉向、班固、趙岐、司馬公、劉道原,皆非無稽而妄作者,記事參錯,雖道原亦不能無疑。諸生論古人於數千百載之間,皆有以祛其妄而辨其惑,傳道之次,所當尤謹焉者。 [90] 《浪語集》
幸元龍:高安三劉先生,風節文學,炫爛古今,死而不磨。 [3] 《三劉家集》引
陳韔:惟公博學足以通天人,精識足以達今古,窮經防史,貫穿該洽。方將大包宇宙,細入毛髮,作為一家之書,以統天人之紀,合今古之變。雖十未成一二,蓋可謂儒者之高選,當世之獨步矣。而其耿介勁特,不諧流俗,竟以此不取美官,而中道天命,豈天亦忌其名耶?以名父為父,以名子為子,高節一門,流馨千祀。韔防恩分符,實守公之裏,乃新祠宇,以與是邦之士共景仰焉,庶來者或企慕其萬一乎!妥靈有祭,不敢不恪。尚饗! [10] 《三劉家集》引
章定:恕為人彊記博聞,於書無所不覽,有史學。 [69]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
王稱:恕為人強記博聞,於書無所不覽,有史學。 [12] 《東都事略》
黃震:劉道原博極羣書,始躋斯列,若茲清品,寧及凡流。 [108] 《黃氏日抄》
祝穆:劉恕為人強記,於書無所不覽,有史學。 [80] 《古今事文類聚》
陳著:況文章如黃魯直,猶屑坐曹;而學問如劉道原,甘且典務。 [92] 《本堂集》
王應麟:貴而能貧,張文節、司馬公有焉。能賤而有恥,劉道原、陳無己有焉。 [86] 《困學紀聞》
胡次焱:宋初以明經進士,則崔頤正。以九經及第,則孔維。辨析經疑,講明易卦,有若馮元。先列註疏,斷以已意,有若劉恕。至若經義名齋,有若胡安定。經術傳授,有若蔡端明。此明經中尤表表者。 [72] 《梅巖文集》
黃仲元:作通鑑,劉道原之力居多,而是非予奪一出光手。 [94] 《四如集》
周密:道原以史學自名。 [76] 《齊東野語》
謝維新:為人強記,博聞於書,無所不覽。 [79]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
金履祥:司馬文正公光作《資治通鑑》,秘書丞劉恕為《外紀》,以記前事,不本於經,而信百家之説,是非謬於聖人,不足以傳信。 [68] 《元史》引
蔡正孫:劉恕有學問,性正直。 [101] 《詩林廣記》
程端禮:如劉道原者,冐原講證結,乃宋末剽竊敷演,所謂經賊之,不能盡革。 [93] 《畏齋集》
脱脱阿魯圖等:①恕為人重意義,急然諾。 [1] 《宋史》)②篤好史學,自太史公所記,下至周顯德末,紀傳之外至私記雜説,無所不覽,上下數千載間,鉅微之事,如指諸掌。 [1] 《宋史》)③恕為學,自歷數、地裏、官職、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牘,皆取以審證。 [1] 《宋史》)④家素貧,無以給旨甘,一毫不妄取於人。 [1] 《宋史》
張光祖:劉道原為人剛毅,時王介甫權震天下,人不敢忤,憤憤不少屈。 [109] 《言行龜鑑》
  • 明清
李賢等:①潛心書史,發奸摘伏,一時能吏自以為不及。 [71] 《明一統志》②博學能文。 [74] 《明一統志》
張鳴鳳:善説經義,尤精史學。 [99] 《桂勝》
陸深:宋儒中有史學者,嘗著自訟文,以為平生有二十失,十八蔽,其悔過之勇,自知之明,實前賢之高尚。 [65] 《燕閒錄》
孫承恩:若宋之陳巽、劉恕,國朝之餘鼎,皆星子產也,而又烏知今則無耶? [75] 《文簡集》
何良俊:劉道原恕日記萬言,終身不忘。 [88] 《何氏語林》
歸有光:宋世號稱文盛,當時能讀史者,獨劉道原。 [87] 《震川先生集》
凌迪知:博學強記,篤好史學。 [100] 《萬姓統譜》
胡應麟:諸史之文,汪洋浩瀚,材質所詣,鹹自名家。有博於正史者,有博於雜史者,有博於古史者,有博於今史者。左氏、馬遷、班固、范曄諸人,博於正史者也。劉向、崔鴻、髙峻、樂史諸人,博於雜史者也。譙周、蘇轍、劉恕、羅泌諸人,博於古史者也。蔣乂、蘇冕、王珪、李燾諸人,博於今史者也。 [62] 《華陽博議》
彭大翼:日記萬言,終身不忘。 [77] 《山堂肆考》
張自勳:温公修通鑑,史事紛錯者,皆劉道原名恕任之。 [91] 《綱目續麟》
錢謙益:史氏之難也,廬陵、涑水五百年不易遘,劉道原、徐無黨之流,天亦靳而生之耶? [85] 《牧齋有學集》
朝鮮王朝大臣宋時烈:一毫不妄取於人。 [106] 《宋子大全隨劄》
黃宗羲:先生強記博聞,於書無所不覽,精史學。 [67] 《宋元學案》
潘永因:劉恕字道原,以史學自名。 [63] 《宋稗類鈔》
葉方藹等:發強擿伏,一時能吏自以為不及。恕為人重意氣,急然諾。 [82] 《御定孝經衍義》
徐乾學:和川令劉恕,博聞強記,於書無所不窺,而史學尤精。 [97] 《資治通鑑後編》
朝鮮王朝儒學家林泳:劉道原之雅操,不墜西澗之家風。 [113] 《滄溪先生集》
陳夢雷:劉恕少穎異,書過目成誦。 [96]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汪森:善説經義,尤精史學。 [83] 《粵西文載》
朝鮮王朝大臣金楺:劉恕,字道原,剛直士也。當王安石用事,呼吸成禍福,而恕獨奮厲不顧,直指其事。 [102] 《儉齋集》
朝鮮王朝大臣李萬敷:劉道原家極貧,然一文不妄取人。 [112] 《息山先生別集》
金鉷等:性喜讀書。 [73] 《廣西通志》
李衞等:英宗時為鉅鹿主簿,發奸摘伏,一時能吏自以為不及。 [78] 《畿輔通志》
朝鮮王朝大臣柳道源:古所謂冰清而玉剛者,不獨劉道原父子也。 [111] 《蘆厓集》
紀昀等:三世並剛直有史才,而恕最優,司馬光稱其博聞強記,細大之事皆有依據,誠公論也。 [8] 《欽定四庫全書》
畢沅:和川令劉恕,博聞強記,於史學尤精。 [66] 《續資治通鑑》
朝鮮王朝大臣徐瀅修:劉恕枉道借人,而不失為漢宋名家,苟有志者,豈系書籍之有無乎? [104] 《明皋全集》
和珅等:①為和川令,發強摘伏,一時能吏自以為不及。 [70] 《大清一統志》)②出知翁源縣,居官卓然有聲。 [84] 《大清一統志》
朝鮮王朝大臣黃德吉:有如劉恕,酷信荒古,著通鑑外紀,始有盤古天皇、地皇、人皇之説。 [105]  《下廬先生文集》
朝鮮正祖李祘:劉恕枉道借人,而不失為有宋名家。才學之成就,在其人之立志如何,豈系書籍之有無乎? [103] 《弘齋全書》
朝鮮王朝大臣盧相稷:劉道原名恕,家貧一毫不妄取於人。 [110] 《小訥先生文集》

劉恕軼事典故

劉恕博學通史

劉恕做學問,從曆法、地理、官職、族姓到前代的官府公文,都拿來考證。為求一本書不惜遠走幾百裏,親自到那裏去讀並且手抄,幾乎廢寢忘食。劉恕曾和司馬光一起遊萬安山,道旁有個石碑,讀那碑文,原來是記載五代許多人們不知道的將領,而劉恕能説出他們的生平,回去查驗古時的史料,劉恕所説的都是真的。 [46] 

劉恕面折安石

熙寧年間,王安石獨秉大政,推行新法,司馬光等反法態度逐漸堅決,成為反法派的領袖人物,而劉恕對新法的態度也與司馬光如出一轍。王安石因與劉恕有舊,起初深愛其才,欲引劉恕修《三司條例》,劉恕以“不司金谷”為由力辭,王安石也未因此責怪他。等到呂誨引罪知鄧州,劉恕往見王安石,當面用激烈言辭指責新法不合眾心,由於劉恕反對王安石新法的堅決,兩人至此絕交,劉恕面折王安石的剛毅為時人所稱道。 [57] 

劉恕封還衣襪

劉恕家境清貧,但一毫也不妄取於人,熙寧九年(1076年),劉恕從洛南迴來,當時正是冬天,家裏沒有防寒的物品。司馬光把衣服鞋襪以及舊的被褥送給他,他沒有得到推辭的機會,勉強接受而告別,等到走到潁州,把物品包裹起來都還給了司馬光。 [47] 

劉恕好攻人惡

劉恕好揭人之短,他自己也知道。每每自訟平生有二十失、十八蔽,並曾做文以自警,但就是始終改不掉這個習慣。 [48] 

劉恕人際關係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先輩
遠祖
字子駿,後改名劉秀。西漢宗室、大臣、經學家,曾計算出圓周率為3.1547,世稱“劉歆率”。
六世祖
劉度
唐末明經及第,為江西臨川令,卒於官。其家人遇亂不能歸,遂葬於高安,於是便在此安家定居。
高祖父
劉盈
仕南唐為筠州鎮遏使。
曾祖父
劉頵
——
祖父
劉約
贈兵部侍郎。
父親
字凝之,少有高志,精詳史學,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年五十,為潁上令,後棄官隱居。
母親
錢氏
吳越王錢元瓘之女孫,內殿崇班錢穆之女。初以劉凝之恩封壽光縣君,後以子劉恕恩封壽安縣君。
平輩
弟弟
劉恪
字道純,鄉貢進士。
妻子
蔡氏
職方郎中巽之女。
子輩
兒子
字壯輿。
劉和叔
《宋史》作“劉和仲”,字鹹臨,做詩清新深奧,刻意追求,為文仰慕石介,有俠氣,早卒。
劉秤
以篤行著稱。
女兒
劉氏
嫁秀州司法參軍孔百祿。
(參考資料: [2]  [6-7]  [50] 

劉恕主要作品

劉恕生前單獨完成了魏紀、隋紀和五代各紀共135卷,佔《資治通鑑》的45%。另著有《十國紀年》42卷,《疑年譜》、《年略譜》各1卷,《資治通鑑外紀》10卷。 [61] 

劉恕史料索引

脱脱、阿魯圖等《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 [1] 
範祖禹《範太史集·卷三十八·秘書丞劉君墓碣》 [19] 
黃庭堅《山谷集·卷二十三·劉道原墓誌銘》 [4] 
王稱《東都事略·卷八十六下·劉恕傳》 [12] 
參考資料
  • 1.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1-08]
  • 2.    李裕民著,宋史新探,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01,第225、228-233、235-238、240-247、249-250、253、255頁.
  • 3.    三劉家集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4.    《山谷集·卷二十三·劉道原墓誌銘》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5.    《範太史集·卷三十八·秘書丞劉君墓碣》:君諱恕,字道原,其先京兆萬年人。
  • 6.    《範太史集·卷三十八·秘書丞劉君墓碣》:君諱恕,字道原,其先京兆萬年人。六世祖度,唐末為臨川令,遇亂不能歸,遂葬筠,今為筠州人。父渙,少有高志,年五十,為潁上令,棄官家廬山之陽,今為屯田員外郎……道原娶蔡氏,職方郎中巽之女,生一女三男,曰和仲、義叔、某。
  • 7.    《山谷集·卷二十三·劉道原墓誌銘》:其父渙,字凝之,葬道原於星子城西,以故司馬文正温公《十國紀年序》為銘,納諸壙中,其僚今翰林學士範淳夫為文碣於墓次……又自以源出歆、向,務追配前人,立名於後世,故傲睨萬物,而潛心於翰墨,仕雖不逢,得其所願矣。夫人蔡氏,亦有賢行,生三男,羲仲、和叔、羲叔,稱材器皆過人。和叔以文鳴而稱材篤好,不幸相繼死。羲仲沈於憂患、不倦學,猶能力其家。一女嫁秀州司法參軍孔百祿。
  • 8.    三劉家集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9.    三劉家集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10.    三劉家集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11.    《範太史集·卷三十八·秘書丞劉君墓碣》:道原幼聰警俊拔,讀書一過目即成誦,年四歲,坐客有言孔子無兄弟者,道原應聲曰: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坐驚異。
  • 12.    《東都事略·卷八十六下·劉恕傳》  .國學典籍網[引用日期2023-01-08]
  • 13.    《東都事略·卷八十六下·劉恕傳》:恕少穎悟,俊抜讀書過目即成誦。年四歲,坐客有言孔子無兄弟者,恕應聲曰: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坐驚異。
  • 14.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恕少穎悟,書過目即成誦。八歲時,坐客有言孔子無兄弟者,恕應聲曰:"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坐驚異。
  • 15.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謁丞相晏殊,問以事,反覆詰難,殊不能對。
  • 16.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年十三,欲應制科,從人假《漢》、《唐書》,閲月皆歸之。
  • 17.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未冠,舉進士,時有詔,能講經義者別奏名,應詔者才數十人,恕以《春秋》、《禮記》對,先列註疏,次引先儒異説,末乃斷以己意,凡二十問,所對皆然,主司異之,擢為第一。他文亦入高等,而廷試不中格,更下國子試講經,復第一,遂賜第。
  • 18.    《範太史集·卷三十八·秘書丞劉君墓碣》:十八歲,試經義、説書皆第一。
  • 19.    《範太史集·卷三十八·秘書丞劉君墓碣》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8]
  • 20.    《東都事略·卷八十六下·劉恕傳》:年十八,試經義、説書皆第一。
  • 21.    《範太史集·卷三十八·秘書丞劉君墓碣》:釋褐邢州鉅鹿主簿。
  • 22.    《東都事略·卷八十六下·劉恕傳》:釋褐為鉅鹿簿。
  • 23.    《範太史集·卷三十八·秘書丞劉君墓碣》:陳鄘公帥高陽,召至府,重禮之,使講春秋,丞相親帥官屬往聽。
  • 24.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調鉅鹿主簿、和川令,發強擿伏,一時能吏自以為不及。恕為人重意義,急然諾。郡守得罪被劾,屬吏皆連坐下獄,恕獨恤其妻子,如己骨肉,又面數轉運使深文峻詆。
  • 25.    《東都事略·卷八十六下·劉恕傳》:遷和川令。
  • 26.    《範太史集·卷三十八·秘書丞劉君墓碣》:遷晉州和川令。道原為人重意義,急然諾。郡守得罪被劾,屬吏皆連坐下獄,道原獨保證之,恤其妻子,如已骨肉。又面數轉運使,以深文峻詆。
  • 2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九十四》:仁宗嘉祐六年……八月……庚申,詔三館、秘閣校宋、齊、梁、陳、後魏、後周、北齊七史書,有不完者訪求之。
  • 28.    《範太史集·卷三十八·秘書丞劉君墓碣》:陸介夫帥廣西,闢掌機宜。
  • 29.    《東都事略·卷八十六下·劉恕傳》:司馬光修資治通監,奏請同編修。恕於魏晉以後事尤能精詳,考證前史差謬,光悉委而取決焉。
  • 30.    《範太史集·卷三十八·秘書丞劉君墓碣》:道原為人強記,紀傳之外,閭里小説,下至稗官雜説,無所不覽。其談數千載間事,如指諸掌。道原終身不治他事,故獨以史學高一時。今端明殿學士司馬公受詔修資治通鑑,奏請同編修。道原於魏、晉以後事,尤能精詳,考證前史差謬,司馬公悉委而取決焉。
  • 31.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篤好史學,自太史公所記,下至周顯德末,紀傳之外至私記雜説,無所不覽,上下數千載間,鉅微之事,如指諸掌。司馬光編次《資治通鑑》,英宗命自擇館閣英才共修之。光對曰::“館閣文學之士誠多,至於專精史學,臣得而知者,唯劉恕耳。”即召為局僚,遇史事紛錯難治者,輒以諉恕。恕於魏、晉以後事,考證差繆,最為精詳。
  • 3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九十四》:英宗治平三年……四月……辛丑,命龍圖閣直學士兼侍講司馬光編歷代君臣事蹟。於是光奏曰:“自少已來,略涉髃史,竊見紀傳之體,文字繁多,雖以衡門專學之士,往往讀之不能周浹,況於帝王日有萬幾,必欲遍知前世得失,誠為未易。竊不自揆,常欲上自戰國,下至五代,正史之外,旁採他書,凡關國家之盛衰,系生民之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帝王所宜知者,略依左氏春秋傳體為編年一書,名曰‘通志’,其餘浮冗之文,悉刪去不載,庶幾聽覽不勞,而聞見甚博。私家區區,力不能辨,徒有其志而無成。頃臣曾以戰國時八捲上進,幸蒙賜覽。今所奉詔旨,未審令臣續成此書,或別有編集?若續此書,欲乞亦以‘通志’為名。其書上下貫穿千餘載,固非愚臣所能獨修。伏見翁源縣令廣南西路經略安撫司勾當公事劉恕、將作監主簿趙君錫,皆習史學,為觿所推,慾望特差二人與臣同修,庶使早得成書,不至疏略。”詔從之,而令接所進書八卷編集,俟書成取旨賜名。其後君錫父喪,不赴,命太常博士、國子監直講,劉攽代之。恕,筠州人,君錫,良規之子也,攽,敞之弟也。
  • 33.    《東都事略·卷八十六下·劉恕傳》:王安石與恕有舊,欲引恕修三司條例,恕以不習金谷為辭,因言天子方屬公以政事,宜恢張堯舜之道以佐明主,不應以財利為先。安石不能用,而亦未之怒也。及呂誨得罪知鄧州,恕往見安石曰:“公所以致人言,蓋亦有所未思。因為條陳所更法令不合眾心者,宜復其舊,則議論自息。”安石怒,遂與之絕。方安石用事,呼吸成禍福,高論之士,始異而終附之,面譽而背毀之,口順而心非之者,皆是也。恕奮厲不顧,直指其事,或面刺安石,至變色。公議其得失,無所隱。
  • 34.    《範太史集·卷三十八·秘書丞劉君墓碣》:道原為人剛毅,一毫不挫於人。熙寧中,執政有與之故舊者,欲引修三司條例,道原不肯附之,且非其所為,執政者寖不悦。當是時,其權震天下,人不敢忤,而道原憤憤欲與之校,面語侵之,至變色勃怒,而道原不少屈。稠人廣坐,抗言其失,聞者縮頸,而道原意氣自若。
  • 35.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王安石與之有舊,欲引置三司條例。恕以不習金谷為辭,因言天子方屬公大政,宜恢張堯、舜之道以佐明主,不應以利為先。又條陳所更法令不合眾心者,勸使復舊,至面刺其過,安石怒,變色如鐵,恕不少屈。或稠人廣坐,抗言其失無所避,遂與之絕。方安石用事,呼吸成禍福,高論之士,始異而終附之,面譽而背毀之,口順而心非之者,皆是也。恕奮厲不顧,直指其事,得失無所隱。
  • 36.    《東都事略·卷八十六下·劉恕傳》:光出知永興軍,恕亦以親老告歸南康,乞監酒税以就養。有詔即官下編修。
  • 37.    《範太史集·卷三十八·秘書丞劉君墓碣》:久之,亦不自安,以親老告歸南康,乞監酒税以就養。有詔即官下編修。
  • 38.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光出知永興軍,恕亦以親老,求監南康軍酒以就養,許即官修書。
  • 39.    《東都事略·卷八十六下·劉恕傳》:光判西京留台,奏遷書局於洛陽。恕奏請乞身詣光議修書事,朝廷許之。
  • 40.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光判西京御史台,恕請詣光,留數月而歸。
  • 41.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道得風攣疾,右手足廢,然苦學如故,少間,輒修書,病亟乃止。
  • 42.    《東都事略·卷八十六下·劉恕傳》:恕居母喪,又詔就第續成前書。
  • 43.    《範太史集·卷三十八·秘書丞劉君墓碣》:丁母壽安縣君錢氏憂,又詔就第續成前書。
  • 44.    《東都事略·卷八十六下·劉恕傳》:喪未除而卒,年四十七。
  • 45.    《範太史集·卷三十八·秘書丞劉君墓碣》:未除喪,元豐元年九月癸丑卒,年四十七。
  • 46.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恕為學,自歷數、地裏、官職、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牘,皆取以審證。求書不遠數百里,身就之讀且抄,殆忘寢食。偕司馬光遊萬安山,道旁有碑,讀之,乃五代列將,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終,歸驗舊史,信然。
  • 47.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家素貧,無以給旨甘,一毫不妄取於人。自洛南歸,時方冬,無寒具。司馬光遺以衣襪及故茵褥,辭不獲,強受而別,行及潁,悉封還之。
  • 48.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好攻人之惡,每自訟平生有二十失、十八蔽,作文以自警,亦終不能改也。
  • 49.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死後七年,《通鑑》成,追錄其勞,官其子羲仲為郊社齋郎。
  • 50.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死後七年,《通鑑》成,追錄其勞,官其子羲仲為郊社齋郎。次子和仲有超軼材,作詩清奧,刻厲欲自成家,為文慕石介,有俠氣,亦摎死。
  • 51.    楊倩描主編,宋代人物辭典 上,河北大學出版社,2015.01,第470頁.
  • 52.    《景迂生集·卷十四》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8]
  • 53.    宋衍申.論劉恕的史學[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第4期):55-60.
  • 54.    順強.劉恕及其著作[J].江西圖書館學刊,1991,(第3期):74-76.
  • 55.    林英.劉恕及其史學概論[J].文史雜誌,2003,(第2期):54-56.
  • 56.    鄔國義.劉恕與古史研究[J].社會科學雜誌,2005,(第7期):94-102.
  • 57.    劉麗麗.司馬光與劉恕交遊考述[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第3期):80-81.
  • 58.    孫家洲.肢殘史學奇才——劉恕[J].中國殘疾人,1995,(第4期):33-34.
  • 59.    北宋史學家---劉恕  .高安市人民政府.2021-04-30[引用日期2023-01-08]
  • 60.    林英.劉恕及其史學研究[D]. 四川:四川大學,2003:35-26.
  • 61.    王志豔主編,歲月如歌:尋蹤古代中國的文明足跡 上,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08,第164頁.
  • 62.    華陽博議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63.    宋稗類鈔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64.    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65.    燕閒錄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66.    續資治通鑑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67.    宋元學案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68.    《元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1-08]
  • 69.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70.    大清一統志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71.    明一統志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72.    梅巖文集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73.    廣西通志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74.    明一統志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75.    文簡集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76.    新唐書糾謬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77.    山堂肆考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78.    畿輔通志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79.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80.    古今事文類聚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81.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恕在鉅鹿時,召至府,重禮之,使講《春秋》,殊親帥官屬往聽。
  • 82.    御定孝經衍義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83.    粵西詩載粵西文載粵西叢載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84.    大清一統志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85.    牧齋有學集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86.    困學紀聞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87.    震川先生集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88.    何氏語林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89.    曲洧舊聞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90.    浪語集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91.    綱目續麟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92.    本堂集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93.    畏齋集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94.    四如集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95.    景迂生集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1-08]
  • 96.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卷三百六十五》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8]
  • 97.    《資治通鑑後編·卷七十八》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8]
  • 98.    《路史·提要》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8]
  • 99.    《桂勝·卷四》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8]
  • 100.    《萬姓統譜·卷六十》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8]
  • 101.    《詩林廣記·後集·卷四》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8]
  • 102.    《儉齋集·卷三十二》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9]
  • 103.    《弘齋全書·卷百六十一》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9]
  • 104.    《明皋全集·卷十二》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9]
  • 105.    《下廬先生文集·卷十一》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9]
  • 106.    《宋子大全隨劄·卷之五》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9]
  • 107.    《皇王大紀·卷一》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9]
  • 108.    《黃氏日抄·卷九十三》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9]
  • 109.    《言行龜鑑·卷二》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9]
  • 110.    《小訥先生文集·卷十五》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9]
  • 111.    《蘆厓集·卷八》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9]
  • 112.    《息山先生別集·卷二》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9]
  • 113.    《滄溪先生集·卷十六》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0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