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志琴

(著名近代史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原研究員)

鎖定
劉志琴(1935年11月—2020年4月8日),江蘇省鎮江市人,著名歷史學家。196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著名近代史學者,生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本行是明史、史學理論,其明史論著《晚明文化與社會》《商人資本與晚明社會》《晚明史論》《張居正評傳》在學術界有口皆碑。寫作的《改革家是怎樣煉成的》後來成為暢銷書,一時洛陽紙貴,在海內外有一定影響。 [2-3] 
2020年4月8日,劉志琴因病在京去世,享年85歲。 [1] 
中文名
劉志琴
出生日期
1935年11月
逝世日期
2020年4月8日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
出生地
江蘇省鎮江市
代表作品
《中國文化史概論》《晚明文化與社會》《禮俗文化研究》《商人資本與晚明社會》等

劉志琴人物生平

劉志琴早年致力於研究晚明的黨派鬥爭和東林黨的興衰,後轉而研究晚明社會風俗,社會習慣,是社會文化史研究的引領者。
2020年4月8日晨,著名近代史學者、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劉志琴在京中日友好醫院病逝,享年八十五歲。劉志琴患癌多年,在春節期間病情發展,情形所限未能及時住院治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的譚徐鋒撰文悼念劉志琴,並感慨疫情特殊期間,不知道她的愛子毛丹青是否在旁陪伴。歷史學者雷頤證實,毛丹青因疫情原因無法從日本返京,劉志琴孤單地走完了人生最後一程。

劉志琴主要著作

劉志琴書籍

1.《中國文化史概論》,200千字,台灣文津出版社,1994年4月。
2.《晚明史論》,260千字,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3.《張居正評傳》,290千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一印,2007年8月再印。
4.《改革家是怎樣煉成的》,160千字,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年。
5.《悠悠古今》,216千字,歷史學家隨筆叢書,廣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6.《思想者不老》,261千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年。
7.《中國文化史精要》(合著),50千字,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
8.《中國文化史概要》(第五章),20千字。
9.《中國服飾簡史》(民國卷),100千字,寧波出版社,2002年10月。
10.《中國飲食通史》(明清卷),50千字,華夏出版社,1999年。
11.《中國社會史論》(第一編),30千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12.《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研究與中國社會·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50千字,南開大學,馨園文教基金會印行。

劉志琴論文

(一)明史部分
1.《論東林黨的興亡》,18千字,《中國史研究》1979年第3期
2.《試論萬曆民變》,12千字,《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3.《士大夫與城市民變》,15千字,《中國農民戰爭史論叢》第四輯,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4.《商人資本與晚明社會》,20千字,《中國史研究》,1982年第2期。
5.《晚明城市風尚初探》,16千字,《中國文化研究輯刊》第1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年。
6.《晚明文化與社會》,25千字,《走向世界的中國》近代史所集刊,成都出版社,1992年。
7.《論張居正改革》,18千字,《明史研究》第3輯,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8.《明代的飲食思想與文化思潮》,15千字,《史學集刊》,1999年第4期。
9.《俞大猷與泉州精神》,8千字,《俞大猷誕生490年學術討論集》,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年。
10.《晚明士風與徐霞客遊記》,8千字,《徐霞客研究》第3輯,學苑出版社,1998年。
11.《晚明文化與社會》,13千字《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國》,成都出版社,1992年。
12.《晚明世風漫議》,10千字,《社會學研究》,1992年第2期。
13.《救世宰相張居正》,30千字,《中國古代改革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14.《明代的飲食思想與文化思潮》,20千字,《史學集刊》,1999年第4期。
15.《晚明社會與傳統文化的危機》,15千字,《青島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16.《中國文化近代的開啓》,《社會學研究》,1993年第2期。
17.《近代啓蒙的先導——評王艮》,12千字,《泰州學派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18.《重新認識末世衰變》,6千字,《博覽羣書》,2004年6月號。
19.《早熟而不成熟的思想啓蒙》,12千字,《開放時代》,2004年12月號。
20.《明清之際文化近代化的萌動與夭折》,300千字,《中國文化》,2007年秋季號。
21.《明清之際傳統文化內部的異動》,25千字,《近代中國文化轉型導論.第一章》,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二)社會文化史部分
22.《中國歌舞探源》,《學術月刊》,1980年第10期。
23.《兼容與開放——中國文化納新的傳統》,《江漢論壇》,1992年第10期。
24.《現代文明對傳統文化的選擇》,《社會科學》,1993年第7期。
25.《衣冠之治的解體與思想啓蒙》,香港《二十一世紀》,1993年2月號。
26.《中國文化鄉土性解析》,《炎黃文化與民族精神》,中國人民出版社,1993年。
27.《禮俗文化的社會研究》,《東亞經濟.社會思想與現代化》,山西經濟出版社,1994年。
28.《愛國主義與傳統文化》,《學術月刊》,1995年第11期。
29.《服飾變遷——非文本的社會思潮史》,《東方文化》1998年第4期
30.《人文啓蒙與章太炎的倫理價值觀》,《章太炎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善同永城基金會印行,1999年。
31.《禮——中國傳統文化模式探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估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並《20世紀中國禮學研究論集》1998年
32.《公私觀念與人文啓蒙》,《公私觀念與中國社會》,中國人民出版社,2003年。
33.《近代中國反陋習的坎坷——反纏足的歷史行程》,《炎黃文化研究》第10期,2003年。
34.《二十五史為什麼沒有《風俗志》》,《光明日報》,2004年9月14日。
35.《從民俗考察社會思潮》,《北京日報》,2004年9月20日。
36.《張居正的性格悲劇》,《天津師範大學學》,2005年第5期。
37.《鄉土中國》,《中國的現代意義》,《河北學刊》,2006年第1期。
38.《民國初年時裝潮》,《炎黃文化研究》第7輯,2008年。
39.《人文初祖的現代意義》,《民主與科學》,2009年1期。

劉志琴編纂

1.《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歷史人物》(思想文化卷),500千字,海南出版社,1987年。
2.《文化危機與展望——台港學者論中國文化》,774千字,中國青年出版社,1989年。
3.《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1000千字,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
4.《中華智慧集萃》,1500千字,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
5.《都市潮叢書》,800千字,民主與建設出版社,1997年。
6.《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1200千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7.《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與觀念變遷》,330千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劉志琴學評及書評

1.《關於文化史研究的初步設想》,《光明日報》,1983年9月28日。
2.《文化史熱的時代精神與學科建設》,《北京社會科學》,1983年第3期。
3.《建設文化史,為歷史學的繁榮增輝添彩》,《中國近代文化史專輯》1983年,北京史學會印行。
4.《史學功能的變遷》,《光明日報》,1985年9月18日。
5.《略論史學工作者的智力結構》,《哲學研究》,1985年第1期。
6.《文化反思——中國文化大發展的序幕》,《走向未來》,1986年第1卷第2期。
7.《復興社會史三議》,《天津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
8.《怎樣認識文化史》,《中國近代文化問題》,中華書局1989年。
9.《從社會史領域考察中國文化的歷史個性》,《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3年第5期。
10.《論歷史智慧》,《光明日報》,1994年12月12日。
11.《文化熱與中國文化史研究》,日本《中國社會科學》第7卷,1997年。
12.《走出婦女理論研究的誤區》,《婦女理論研究》,1997年第3期。
13.《文化研究跨世紀》,《東方文化》,1998年第4期。
14.《貼近社會下層看歷史》,《讀書》,1998年第8期。
15.《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五十年》,《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6.《社會文化史的崛起》,《史學理論研究》,1999年第1期。
17.《思想史研究當以求解為本》,《深圳特區報》,2000年4月16日。
18.《理性地思考生活——論人文科學要貼近生活》,《深圳特區報》,2001年8月5日。
19.《史學功能的社會化》,《光明日報》,2002年11月15日。
20.《不拘一格求真知》,《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21.《從生活領域拓展中國思想史的新資源》,《江海學刊》,2003年第2期。
22.《建立富有中國氣派的歷史學》,《光明日報》,2003年5月20日。
23.《當代史學的前沿是思想史研究》,《新哲學》,2003年第2期。
24.《禮俗文化的再研究》,《史學理論研究》,2005年第1期。
25.《從《東方大帝》説黃帝情結》,《炎黃文化研究》第2輯,2005年
26.《民間文化與思想史研究》,《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集刊》第2輯,2007年。
27.《講史路向何方》,《學習時報》,2007年12月31日。
28.《禮俗互動是中國思想史的本土特色》,《東方論壇》,2008年第3期。
29.《歷史普及讀物出版的三次浪潮》,《中華讀書報》,2008年2月27日。
30.《從明史到社會文化史再到明史——-訪劉志琴研究員》,15千字,《歷史教學問題》2008年第4期。
31.《請為“封建理論研究鬆綁”!》,《讀書》,2009年第6期。 [4] 

劉志琴個人生活

劉志琴是華人作家毛丹青的母親。 [3] 

劉志琴人物評價

雷頤一進中國社會科學院就認識劉志琴,她有膽有識,有社會責任感,是女中豪傑。(雷頤評)
除了學術研究,劉志琴還注意文字的訓練,有一副難得的散文筆墨,她寫老同學朱維錚的文章《特立獨行朱維錚》以女性的細膩與熾熱的同窗情誼,鮮活地寫出了一個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真學者,在諸多追憶文字之中,顯得格外特別,當時就傳誦一時。(學者譚徐鋒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