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德偉

(上海兒童福利促進會總幹事)

鎖定
劉德偉(1912—2006年),湖北武昌人 [4]  中國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工作者。 [4]  1935年畢業於燕京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1941年獲芝加哥大學社會福利行政學院社會學碩士學位。
1942年回到重慶,進入國民黨社會部社會福利司擔任兒童福利專業兼兒童福利科科長。後進入成都金陵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組擔任副教授。 [3] 
1945年,任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賑恤廳社會福利組主任。1947年夏天,在上海創辦上海兒童福利促進會,任該會總幹事 [4]  ,主持這項工作。 [3] 
1957年被劃為右派。60年代初到昆明,任大學英語教師,直到退休。晚年參與“崇愛教育基金會”工作。 [4] 
著有自傳體回憶錄《一粒珍珠的故事》,人民文學出版2006年1月出版 [2] 
中文名
劉德偉
外文名
"PEARL",意即珍珠
出生地
湖北武昌
出生日期
1912年1月3日 [5] 
逝世日期
2006年
畢業院校
燕京大學
芝加哥

劉德偉人物經歷

劉德偉,湖北武昌人,生於公元1912年1月3日。父親劉健民,民國時期任過縣長和國民革命軍第十軍少將軍法處長等職。他曾不遺餘力地推動戒毒戒賭,但成效甚微,因此把希望寄託在兒女這一代上,並給女兒取了一個男孩的名字“德偉”,意為“德操偉大”。 [4]  母親劉郭文昭,教育她要成為一個能服務於人民與國家的人。 [5] 
1935年畢業於燕京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
1938年,抗戰烽煙一起,劉德偉英文報國,以中國基督徒聯合會代表身份赴美演講,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她的中國魅力傾倒眾生,是二戰中美國最具知名度的中國女性之一,從此開創了人生中的第一段傳奇;在美國期間,她與青梅竹馬的夫君向景雲舉行了婚禮。 [1] 
1941年獲芝加哥大學社會福利行政學院社會學碩士學位。
1942年回到重慶,進入國民黨社會部社會福利司擔任兒童福利專業兼兒童福利科科長。後進入成都金陵大學任社會學教師,在金陵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組擔任副教授。 [3] 
1945年,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為了救濟在戰爭中受到傷害的難民,在中國也開展了相關工作。劉德偉通過面試擔任賑恤廳社會福利組主任。社會福利的下面有五個科:緊急救濟、醫藥救濟、兒童福利、安老恤殘以及生產合作社推廣科。
1947年夏天,在上海創辦上海兒童福利促進會,劉德偉主持這項工作。 [3] 

劉德偉出版圖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