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御

鎖定
劉御(1912~1988),原名楊春瑜,又名楊採,到延安後改名劉御。臨滄縣青華村人,出生富裕家庭。 [1] 
別    名
楊春瑜
楊採
出生地
臨滄縣青華村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1988年
主要作品
《新歌謠》
《邊區兒童的故事》
《兒童歌謠》
《延安短歌》
《小青蛙》 展開
主要作品
《新歌謠》
《邊區兒童的故事》
《兒童歌謠》
《延安短歌》
《小青蛙》
《紅山茶》
《鳥獸草木兒歌一百首》
《劉御教育文集》
《要吃果果把樹栽》
《倖存集》 收起
本    名
劉御

劉御人物生平

幼入私塾,民國17年(1928)高小畢業後到昆明,以第一名考入東陸大學附中。在校期間,得到在東大預科讀書的表兄蔡國銘引導,讀了李達著的《現代社會學》和一些油印的小冊子及批判“三民主義”不徹底的《三民主義》,思想有了飛躍。1929年,他和旅省的緬寧學生在寒假以旅省學生會的名義集體返鄉舉辦遊藝會,把縣長士紳請來前排就坐,後面是自帶座位的民眾。給他們演出在昆明排好的《孔雀東南飛》等反封建婚姻內容的話劇和魔術、雙璜、漁鼓等節目;又把他們編寫出版的旅省學生會會刊《新緬寧》散發給嘉賓,宣傳革命思想。他們又在探親訪友中對自己的親戚做宣傳工作,劉御説服父母及兩個姑母給小妹妹和兩個表妹放了腳。這次遊藝會,他後來在《從臨滄到延安—我走過的文學道路》一文中説:“就其內容和形式,也許可以算是臨滄縣的‘五·四’運動吧。”1930年他初中畢業,即到上海人立達學園,民國20年(1931)在上海加入革命組織共濟會和共青團,因革命活動暴露,被立達學園開除。1934年考入北平師範大學教育系。在北平師大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加入左翼作家聯盟,為黨組成員。在“一二·九”運動中,於1936年5月被捕,與薄一波等關在同一監獄。出獄後赴日本,“七·七”事變後奔赴延安,先在陝北公學學習,後在邊區教育廳任編審科副科長,1939年調民眾劇團主持宣教部工作,同年12月組織戰歌社,被推為社長,從事“街頭詩運動”。1940年調大眾讀物社參加籌建工作,此後養病3年,參加整風後又回到邊區教育廳工作。他在延安除了從事教育工作外,還積極參加文藝活動。應邀為女子大學寫了《女子大合唱》歌詞(李煥之作曲),應徵寫了《邊區少先隊進行曲》(向隅作曲)。在延安編寫了小學生課本和成人冬學讀本,並發表了不少文學作品。1949年9月參加西安接管,在西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編審室主持小學語文課本編寫工作。1951年在北京出席全國第一次初等教育會議後,留京負責全國統一的五年一貫制小學語文課本的編寫工作。1955年冬至1958年秋,任昆明師範學院黨委書記,反右運動中被視為“右傾動搖”而調到雲南省文聯任黨組副書記和作家協會副主席。在“反右傾”運動中被視為“嚴重右傾”而被派下鄉鍛鍊,1962年甄別後仍未安排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因“一二·九”運動時被捕事被“四人幫”打為“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最末一員,長期遭受嚴重迫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平反,調任雲南教育學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1984年離休,享受副省級待遇,仍擔任雲南省教育學會顧問、作家協會雲南分會副主席、雲南老年大學副校長、陝甘寧邊區教育史編寫委員會顧問、昆明兒童文學研究會顧問。
劉御一生從事革命教育工作和兒童文學創作,詩文集有《新歌謠》、《邊區兒童的故事》(陝甘寧邊區教育廳 1939、1940年版)、《兒童歌謠》(與孟溪合著,延安新華書店1949年版)、《延安短歌》(通俗讀物出版社1955年版,上海文藝出版社1959年再版)、《小青蛙》(中國青年出版社1955年版)、《紅山茶》(雲南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鳥獸草木兒歌一百首》(天津新蕾出版社1985年版)、《劉御教育文集》(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要吃果果把樹栽》(陝西未來出版社1991年版)、《倖存集》(雲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 

劉御個人作品

《新歌謠》
《邊區兒童的故事》
《兒童歌謠》
《延安短歌》
《小青蛙》
《紅山茶》
《鳥獸草木兒歌一百首》
《劉御教育文集》
《要吃果果把樹栽》
《倖存集》 [1] 
參考資料
  • 1.    李景煜主編;雲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總纂;雲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人物誌編輯組編撰,雲南省志 卷80 人物誌,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12,第699-7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