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弘傳

鎖定
《劉弘傳》是唐代魏徵主編的一篇傳記。
作品名稱
劉弘傳
出    處
《隋書》
作    者
魏徵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傳記

劉弘傳作品原文

劉弘傳
《易》稱:"聖人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又云:"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然而士之立身成名,在乎仁義而已。故仁道不遠,則殺身以成仁,義重於生,則捐生而取義。是以龍逢投軀於夏癸,比干竭節於商辛,申蒯斷臂於齊莊,弘演納肝於衞懿。爰逮漢之紀信、欒布,晉之向雄、嵇紹,凡在立名之士,莫不庶幾焉。至於臨難忘身,見危授命,雖斯文不墜,而行之蓋寡,固知士之所重,信在茲乎!非夫內懷鐵石之心,外負凌霜之節,孰能安之若命,赴蹈如歸者也。皇甫誕等,當擾攘之際,踐必死之機,白刃臨頸,確乎不拔,可謂歲寒貞柏,疾風勁草,千載之後,懍懍如生。豈獨聞彼伯夷,懦夫立志,亦冀將來君子,有所庶幾。故掇採所聞,為《誠節傳》
劉弘
劉弘,字仲遠,彭城叢亭里人,魏太常卿芳之孫也。少好學,有行檢,重節概。仕齊行台郎中、襄城、沛郡、谷陽三郡太守、西楚州刺史。及齊亡,周武帝以為本郡太守。尉迥之亂也,遣其將席毗掠徐、兗。弘勒兵拒之,以功授儀同、永昌太守、齊州長史。志在立功,不安佐職。平陳之役,表請從軍,以行軍長史從總管吐萬緒度江。以功加上儀同,封濩澤縣公,拜泉州刺史。會高智慧作亂,以兵攻州,弘城守百餘日,救兵不至。前後出戰,死亡太半,糧盡無所食,與士卒數百人煮犀甲腰帶,及剝樹皮而食之,一無離叛。賊知其飢餓,欲降之,弘抗節彌厲。賊悉眾來攻,城陷,為賊所害。上聞而嘉嘆者久之,賜物二千段。子長信,襲其官爵。 [1] 

劉弘傳編者簡介

魏徵(580—643)字玄成,邢州鉅鹿(今河北鉅鹿)人,後遷居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唐代政治家。武德時為太子洗馬。貞觀時歷官諫議大夫、尚書右丞、秘書監、侍中,參預朝政。貞觀初朝臣論政,他主張“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四夷自服。”李世民接受他的主張,終至天下安定。後數被召見,訪問得失,徵盡誠獻智,知無不言,其言論多載於《貞觀政要》。詔修周、隋、齊、梁、陳五代史事,各史有專人負責,令魏徵總加撰定,多所損益,務存簡正,時稱良史。以喪亂後,典籍紛雜,建議集學者校訂四部書,數年之間,秘府圖籍漸備;以《禮記》龐雜無序,建議重加改編,數年成《類禮》二十篇,錄置內府。又主編《羣書治要》。所著今存有《魏鄭公諫錄》五卷、《魏鄭公文集》三卷、《魏鄭公詩集》一卷。 [2] 
參考資料
  • 1.    唐魏徵等撰. 隋書 一、二、三[M]. 北京:中華書局,第1640-1661頁
  • 2.    馮克誠主編,隋唐儒學教育思想與教育論著選讀 上,人民武警出版社,2011.06,第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