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建國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

鎖定
劉建國,男,漢族,1968年11月生,甘肅天水人,博士,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兼職教授, [1]  國家 “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現任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 [2]  ,中科院環境光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第十三屆安徽省政協委員。 [17] 
2021年4月23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3] 
2021年4月26日,合肥研究院組織多項中科院成果亮相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開幕式上,劉建國發布了GEOVIS空天大數據平台等5項中科院科技創新重大成果。 [15] 
2022年3月26日,劉建國出席並主持聚變堆園區交付啓用儀式。 [16] 
中文名
劉建國
外文名
Jianguo Liu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甘肅天水市
出生日期
1968年11月3日
畢業院校
西北師範大學物理系(理學學士)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理學博士)
職    業
科學研究
代表作品
工業園區有毒有害氣體光學監測技術及應用;
大氣細顆粒物在線監測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主要成就
大氣環境監測技術與遙感裝備研究:
“十二五”863資源環境技術領域主題專家;
2013年入選首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20年度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獎。

劉建國人物經歷

開始時間
結束時間
學習工作地點
內容
198709
199107
西北師範大學物理系
物理學專業理學學士
199209
199407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光學專業理學碩士
199603
199907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光學專業理學博士
199107
199506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研究實習員
199507
199911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助理研研究員
200105
200106
日本千葉大學環境遙感中心
訪問學者
199912
200208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副研究員
200209
-
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機所
研究員
200307
200311
德國馬普化學所
訪問學者
200908
201410
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機所
副所長
200909
-
中國科學院環境光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主任
201404
201912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副院長
201912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院長

劉建國社會兼職

“十二五”863資源環境技術領域主題專家, 科技部“藍天科技工程”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成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分會副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環境與安全檢測儀器分會理事,中國光學學會環境光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氣象學會第27屆理事會大氣成分委員會委員。國家環境光學監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大氣環境監測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
2023年1月,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安徽省委員會委員。 [17] 

劉建國科研項目

長期從事環境光學監測技術和光學遙感監測技術研究。主持完成了“十五”863課題“城市空氣質量監測關鍵技術與系統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調諧半導體激光光譜技術監測大氣污染研究”,“十一五”863重大項目課題“大氣細粒子和超細粒子的快速在線監測技術”和“重要大氣複合污染物快速在線和時空分佈監測技術系統開發”等研究,“十二五”中科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項目“灰霾監測關鍵技術和設備研製”。
承擔“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近海海洋邊界層大氣污染綜合立體探測技術研發及應用示範”(2018-2021),以及基金委“中國大氣複合污染的成因、健康影響與應對機制”重大研究計劃項目 “大氣超細顆粒物凝結增長動態過程在線分析關鍵技術及機理研究”(2016-2019)等任務。

劉建國科研成果

已獲130多項專利授權,發表論文200餘篇 [4] 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4項,國家環保部環境保護科技技術一等獎1項,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5項。獲2020年度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獎 [5] 
2004年榮獲“合肥(青年)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2007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8年獲得“科技奧運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1年榮獲第12屆“安徽青年科技獎”,2013年入選“萬人計劃”首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劉建國獲得榮譽

獲獎項目
獲獎名稱
獲獎日期
授獎單位
獲獎等級
獲獎人員或本人名次
工業園區有毒有害氣體光學監測技術及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1912
國務院
二等獎
劉建國,劉誠,張玉鈞,李相賢,謝品華,徐亮,何瑩,敖小強,吳華峯,付強 [11] 
大氣細顆粒物在線監測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1512
國務院
二等獎
劉建國,劉文清,桂華僑,陸釩,錢江,陳軍,程寅,潘煥雙,趙南京,張帥 [12] 
大氣環境綜合立體監測技術系統研發及設備產業化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1112
國務院
二等獎
劉文清,王躍思劉建國,陳良富,謝品華,司福祺,趙南京,張天舒,徐亮,孫揚 [13] 
空氣質量和污染源環境光學監測技術系統與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712
國務院
二等獎
劉文清,劉建國魏慶農,謝品華,張玉鈞,陸亦懷,劉世勝,王鋒平,陸釩,宋炳超 [14] 
工業園區有害氣體光學監測關鍵技術與產業化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201812
安徽省人民政府
一等獎
1 [6] 
大氣顆粒物監測關鍵技術及設備產業化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201412
安徽省人民政府
一等獎
1
大氣環境綜合立體監測技術應用及設備產業化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201012
安徽省人民政府
一等獎
2
光譜法水體COD/DOC在線監測技術系統與應用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200812
安徽省人民政府
一等獎
2
城市空氣質量監測子站系統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200612
安徽省人民政府
一等獎
3
大氣痕量氣體柱濃度及其廓線在線監測技術與應用
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
201112
環境保護部
一等獎
4

劉建國論文專著

百度學術:ScholarID:CN-B373UMPJ
ORCID iD: 0000-0002-7051-4272
Web of Science ResearcherID: I-1488-2014

劉建國人物事件

2021年10月,被報道用自己實驗室科研條件,為兒子獲獎提供幫助 [7]  。合肥教育局迴應其子為正常升學 [9] 
2021年10月,據澎湃新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長劉建國被曝利用自己和實驗室團隊的科研成果,供兒子獲獎升學。記者調查發現,2015年劉建國之子劉某陽憑藉發明“便攜式霧霾污染氣體快速識別和檢測裝置”(又稱“便攜式多組份氣體紫外現場分析儀”)獲得多個省級、國家級獎項,並因此被合肥重點高中一六八中學錄取。但該發明在名稱、工作原理、外觀方面,均與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2年的一項科研成果高度一致。2018年劉某陽的獲獎和專利發明與劉建國申請的專利原理高度相似,劉某陽當時的任課老師證實,該發明在研究過程中確實得到了劉某陽父親劉建國的指導和幫助,“屬於‘大手拉小手’,父親的項目他也可以參與,就相當於父親搞一點東西給他做。” [7] 
研究院聲明
2021年10月27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發佈聲明:有媒體報道稱“兒子獲獎發明和父親研究所成果高度相似”,引發輿論關注。針對此報道,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高度重視,已迅速組織人員對此事進行調查,後續將及時向社會反饋調查結果。 [8] 
本人迴應
劉建國本人迴應:“我兒子的中考和高考都和科創毫無關係,中考是通過學校裏的全省拔尖考試。 [9] 
學校迴應
高校迴應:劉某陽的報名資格及入圍資格與獲獎無關,是憑藉高考成績劃線進入該校“強基計劃”,沒有享受加分或者照顧政策。他所獲得過的獎項也並不在加分之列。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