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岌

鎖定
劉岌(1421~1505),字凌雲,戎籍,四川涪州(今重慶市涪陵區)人,明景泰五年(1454)進士,官至禮部尚書
本    名
劉岌
凌雲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地
四川涪州(今重慶市涪陵區)
出生日期
1421年
逝世日期
1505年
主要成就
官至禮部尚書

劉岌人物經歷

明景泰元年(1450)舉人,景泰五年(1454)三甲第一百四十九名進士
天順元年(1457)六月,授吏部驗封司主事
天順七年(1463)六月,升為吏部員外郎。歷任吏部郎中。因父喪丁憂守制服闕,改任户部郎中。劉岌因在任職期間,十分勤奮,認真負責,於明成化二年(1466)的官員考核中,獲得了“清、勤、慎”即清廉、勤勞、謹慎的最高評價。
成化五年(1469)五月,劉岌以冊封副使身份,參與了朝廷的一系列冊封活動。
成化九年(1473),升任太常寺少卿,協助太常寺卿禮樂郊廟社稷之事,總理郊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卜、廩犧、諸祠廟等署。
成化十一年(1475)七月,劉岌不計個人安危,就“妖眚”事件敢於向皇帝建言,得到明憲宗採納嘉獎。
成化十三年(1477),劉岌升任為太常寺卿。次年秋,劉岌奏請修縉天壇地壇的齋宮、神廚,得到皇帝應準。在維修過程中, 劉岌等人妥善地處理了相關 “御狀”所涉及的問題,與禮部尚書鄒千承擔起天壇、地壇的維修工程。
成化十七年(1481)一月,劉岌升任禮部左侍郎,仍掌管太常寺事務。
成化十八年(1482)十一月,劉岌升任禮部尚書。劉岌除主持禮部外,還兼掌太常寺事務,是一位受到皇帝非常器重的大臣。劉岌因久典秩祀,練習儀章,容貌魁傑,音吐鴻暢,為明憲宗所寵。
成化二十年(1484)十一月,加太子少保
成化二十一年(1485)八月,劉岌向皇帝請假回涪州,掃墓祭奠先人。劉岌回到涪州後,因生病一直未歸。
成化二十三年(1487),在吏部奉命到四川的巡按御史督促下,劉岌只好回北京覆命。因劉岌的確有病在身,加上丁永中等人的奏請,皇帝原諒了劉岌逾期不歸,並繼續讓他擔任禮部尚書一職。同年八月,明憲宗駕崩,明孝宗朱祐樘繼位。九月,劉岌上奏明孝宗,以有足病、行動不便為由請求致仕還鄉。明孝宗剛即位,因萬事都還沒有理清頭緒,正是用人之際而不許致仕,敕兵部除其戎籍
弘治元年( 1488)二月,劉岌受命與保國公朱永、襄城侯李瑾吏部尚書王恕兵部尚書餘子俊户部尚書李敏太子少保周洪謨等人一起,給皇帝分章講解宋代理學家周敦頤所著《通書》。其間,劉岌因病多次上書請求致仕。
弘治二年(1489)五月,劉岌再次上書乞求致仕,終於得到皇帝恩准,並命各地驛站予以車馬、有關部門每月供米二石、派給伕役四人,劉岌享受了非常高的待遇。劉岌為官一生,清廉謹慎,謙虛和藹。劉岌辭去官職歸鄉之際,同榜進士、時任大學士邱璿撰寫了《送太子少保涪陵劉公致仕序》對劉岌倍加讚賞。劉岌歸鄉後,深居簡出,謹慎和藹,時着平民寒服,受鄉人稱讚。
弘治十八年( 1505)八月初六日卒,時年八十五歲。皇帝賜祭葬,被鄉人崇祀鄉賢祠,墓在涪州金裝巖。 [1-2] 

劉岌文學成就

劉岌善文工書,在明萬曆《重慶府志》中收錄劉岌文稿書目有《北巖餞遊記》。另據有關資料顯示,劉岌為涪陵城南的“大龍橋” 題寫橋名,為同榜進士、巴縣賈奭所篆的《明故嘉議大夫都察院復都御史賈公(奭)墓誌銘》現藏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劉岌所著的詩文大都散落,至今收留詩歌只有刊載於乾隆《涪州志》卷十一和涪陵《劉氏宗譜》等文獻《北巖餞遊記》(部分)及《和新建致遠亭》詩文。在其《劉氏宗譜》裏的《北巖餞遊記》中,劉岌寫道:“涪江之北,鐵櫃山下有北巖,昔宋程伊川紹聖四年,謫涪寓居注易。黃山谷謫涪州別駕,扁堂鈎深。尹和靖洛陷,奔蜀止於涪。程已復秘閣而終,作文示堂講易。譙天授涪人,往洛見程學易,後程謫涪師友游泳。自紹聖迄今四百餘年,祠宇興頹,志謀無考。然程先生著易過化之所,三先生相繼講道之地。聖賢正學之脈,參天地照,日月炳然,煥然千百載,尤一日千萬,古同一心。文人進士,或宦寓或經過,雖王事鞅際,勿遂務欲迭巖一謁,以豁思賢慕道之心。巖側者北巖寺,鈎深堂寓焉,歲久……”(摘抄於《劉氏宗譜》)劉岌在《北巖餞遊記》的敍述中,介紹了四百多年來,發生程頤謫涪寓居北巖注易,時任涪州別駕黃庭堅在北巖題“鈎深堂”, 涪人譙天授到洛拜見程學易並在北巖助程、尹和靖等“三先生” 相繼講道於北巖的史實,稱讚北巖在“聖賢正學”傳承中作用巨大。北巖成為“文人進士”,以謁巖來表達“豁思賢慕道之心” 。於是,涪陵北巖成為易學文化傳承之地、講道授業的教育之地、文人騷客慕名拜謁的名勝之地。
其《和新建致遠亭》這首詩的內容是:
伊陽歸去已多年,易道光輝在目前。
羲聖卦爻文象備,涪翁題壁古藤懸。
千秋鑑透精微理,一畫重生先後天。
致遠亭成翬舊址,尊賢遺德永昭然。 [2] 

劉岌軼事典故

明萬曆年間,施顯卿撰輯《古今奇聞類記》(十卷)的卷三中,以《劉尚書父子重遇》為題記載此事。文中記劉岌老年得子、失而復遇奇事,以為厚德之報。其作者以淺明文字,勵人向善。
劉岌,字凌雲,四川涪州人,景泰甲戌進士,仕至禮部尚書。妻亡,妾甚妒。婢生子,妾命僕棄之,僕抱兒棄城下,入就妾索銀買棺。適刑部一吏過城下,聞兒啼抱去,其鄰人周帽兒見之。僕出問兒安在,周以實告。僕歸,紿其妾曰:“兒死,已焚之。”岌自公署歸,妾曰:“婢適生女不育,棄之矣。”及岌致仕還涪州,有鄉人某為行人,出使歸,過岌問曰:“公有子乎?”岌曰:“未也。”曰:“公有子,見在已七歲,何謂無子?”岌驚問故,某具以告。岌曰:“君能令兒還,則劉之有後,君之賜也。”遂遣一僕齎百金,從行人詣京求贖兒。至京,則吏已役滿去。或告曰:“吏尚居崇文門外某巷中。”亟往,出金贖兒。吏妻愛兒如己出,哭而拒之。行人勸諭再三,乃從。吏遂與僕送兒至涪。親舊聞其事,醵金為會,往迎之。岌見兒,抱持犬慟。或賦詩曰:“八旬老父江邊立,七歲孩兒天上來。”蓋謂其衰老之年得子,於乖離絕望之中為天所賜也。 [3] 

劉岌人物評價

焦竑:岌平生謙虛謹慎,亟稱人之善聞,論人過失著止之,或面侮之亦不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