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定一

(華東師大一附中教師)

鎖定
劉定一,高中學歷,終身自學,成長為數學特級教師。因其跨學科研究在上海市普教界具有公認的不可替代性, 2001 年上海市教育科研基地跨學科研究所成立,劉定一老師擔任常務副所長,仍繼續擔任上海市 跨學科課程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及上海市普教系統跨學科名師培養基地主持人。 [1] 
中文名
劉定一
出生日期
1942年8月
畢業院校
復興中學
出生地
上海市

劉定一基本信息

男,劉定一,1942年8月出生,無黨派。上海市人,1958年高中畢業於復興中學。終身自學,成長為數學特級教師,工作於華東師範大學一附中。因其跨學科研究在上海市普教界具有公認的不可替代性,他在2007年退休後仍繼續擔任上海市跨學科課程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及上海市普教系統跨學科名師培養基地主持人。

劉定一主要成績

劉定一鑽研系統科學已有30年的歷史,文革後第一本系統科學著作[蘇]列爾涅爾《控制論基礎》(科學出版社,1980)就是他翻譯的。
1996年,劉定一主持市級課題《高中生跨學科研究活動輔導》,普教界高層人士公認這項研究在推動全國研究性學習中功不可沒,台灣《教育文摘資料》也全文轉載了研究報告全文。用當時任市教委副主任的張民生同志的話來説:“劉定一的研究在上海市領先,也意味着在全國領先。”這項研究不但榮獲上海市第六屆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1998),還獲得第二屆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9),成為九十年代上海市六大普教科研成果之一。
2001年教師節前夕,《文匯報》在頭版頭條隆重推出3000字報道《記華東師大一附中研究型教師劉定一》,並配發了大幅照片。所附的短評《為研究型教師叫好》一開始就説:“華東師大一附中特級教師劉定一十幾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研究課程改革,他以研究中學的‘研究型課程’為載體,由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學有所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堪稱一位‘研究型教師’。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向他致敬。”
2001年底他榮獲第四屆胡楚南傑出教師獎。
由於他率先提出“跨學科”,而今這個概念在上海市普教領域已耳熟能詳,2002年至今,上海市一直是全國獨一無二評選“跨學科”高級教師的省市,劉定一同時被市教委聘為“跨學科”學科評審組專家。
2006年市教委推行“名校長名師培養工程”以後,劉定一多年來開發的跨學科課程有了用武之地——用於他主持高端教師跨學科教育。
劉定一的工作具有廣譜性,他以青年時期自學的英語發表過近50萬字的科學譯著,2002年四川全省舉行學生“綜合素質競賽”,初、高中兩套試卷都是請劉定一獨力命題。早在2001年劉定一就為學校設計德育修身活動,《上海中學生報》頭版與《新聞晚報》5版就立即分別在頭條予以報道。2007學年度,他每週四下午向中小學教師開設長達80小時的《論語》講讀課,在講學中以邏輯分析、系統科學為主要手段,有所發明,因其學術質量而吸引了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全程聽課。
作為對劉定一創造性工作的評價,1998年,在市總工會授予“上海市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活動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的本市十位職工中,他是全市文教體衞系統的唯一代表。此後他又做了件影響全市又很有價值的事:2001年12月致信周慕堯副市長,建議把綜合能力測試成績以20%納入高考總分,以消除三大困擾。此建議迅速得到採納。僅僅一個月後,市教育考試院就宣佈從2002年起,本市高考總分從600分加到630分。
2007年教師節,劉定一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全國優秀教師榮譽證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