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安國

(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對江鎮大山村退休幹部)

鎖定
劉安國,男,中共黨員,退休幹部,住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對江鎮大山村。 [1] 
劉安國1989年退休後返回家鄉,組織帶領800多名羣眾在29座荒山上植樹造林750畝20餘萬株,經濟價值達千萬元以上,使對江鎮森林覆蓋率從1985年的31%提升到2016年的51%,改善了周邊16個村寨的生態環境,減少了自然災害,保護了1000餘畝耕地,對大方縣岔河水庫水源水質起到了重要的保護作用。2015年3月、2016年7月,劉安國分別榮獲畢節市“造林綠化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 
中文名
劉安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1] 
籍    貫
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
出生日期
1932年6月18日
逝世日期
2019年3月8日
主要成就
八旬幹部退而不休,30餘年義務植樹造林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劉安國人物經歷

1932年6月18日,劉安國生於大方縣對江鎮大山村羅家寨組。
1952年,劉安國加入共青團。
1953年,劉安國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坡腳區岔河鄉人民政府鄉長、黨委書記、坡腳基層人民公社副書記、貓場公社黨委書記、坡腳區公所副區長、馬場區委副書記、區長、馬場區革命委員會副主任、馬場區區委書記。
1984年,劉安國轉任坡腳區調研員。
1989年,劉安國正式退休。 [1] 
2015年3月、2016年7月,劉安國分別榮獲畢節市“造林綠化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 
2018年,劉安國入選貴州省脱貧攻堅羣英譜決戰脱貧攻堅先進人物。 [4] 
2019年3月8日,劉安國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7歲。 [2] 

劉安國主要貢獻

劉安國1989年退休後,組織帶領大方縣對江鎮大山村羅家寨、刺莓林、碼頭邊三個村民組800多名羣眾在29座荒山上植樹造林750畝20餘萬株,建成“八五林場”,讓對江鎮森林覆蓋率從1985年的31%提升到2016年的51%,改善了周邊16個村寨的生活環境,修復了生態,減少了自然災害,1000餘畝耕地良田,對大方縣岔河水庫水源水質起到了重要的保護作用。為解決制約發展的交通瓶頸,帶領當地百姓修通了通村公路。
對江鎮大山村羅家寨人畜飲水十分困難,吃水要到500米外去取。退休後的劉安國為了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在鄉、縣兩級奔走,爭取到408公斤膠水管,並自己掏錢買鋼筋水泥等材料,率鄉親們修建起兩個20多立方米的水池,初步解決了羅家寨組500餘人的飲水問題。劉安國聽到誰家有急事兒,都要問一問、管一管。村民丁興武家遭遇火災,生產生活遇到了困難,為此,劉安國到鄉、村兩級爭取救災錢物,解決了丁興武家燃眉之急。袁家寨組呂敬強、丁菊夫妻倆辦了一所民辦學校,多年來東搬西遷,最後搬到一間破敗的土牆房內,131個學生由夫妻倆輪流上課。劉安國十分擔心危房裏上課的師生安全,積極向有關部門呼籲解決問題,最後鎮裏撥款4000元,為呂敬強、丁菊夫妻倆的民校修建了一間磚瓦結構教室。劉安國幫助羣眾的事例舉不勝數。
劉安國在馬球場任職期間,他不僅嚴格要求幹部,而且也同樣嚴格要求自己。給自己定下這樣的規矩:不吃一頓不付錢的飯,不收一件不付錢的東西。一次,劉安國到鼠場公社的抬沙生產隊,快餓趴下了,叫村支書去買幾個雞蛋煮吃。有一户村民知道是書記來了,拿出家裏的兩個鵝蛋,説什麼也不肯收錢。沒想到,劉安國也堅決不吃。沒辦法,村民只得收了錢,他才吃了1個鵝蛋又繼續上路。鄉親們都很敬重他,走到哪裏,沿路的村民都會和他打招呼,請他進家吃飯,但他都會婉言謝絕。當時的馬場公社秘書周大興説:“如果饅頭吃完了,他在哪家吃了飯,走的時候他都會留下半斤糧票、一角五分錢。”“和老百姓在一起,心裏有數,感覺舒服。”劉安國説。
“愛穿草鞋愛走路,愛吃饅頭愛栽樹,一生修些大水庫,熱心公益樂幫助,帶着羣眾奔富路。”“共產黨是我的恩人,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堅持為黨、為人民的事業奮鬥,生是共產黨的人,死是共產黨的魂。”這是劉安國在宣講會上説的,也是這樣做的。 [1] 

劉安國所獲榮譽

2007年以來,劉安國先後榮獲“全國綠色小康户”、畢節市“造林綠化先進個人”、畢節市“優秀共產黨員”、全省“敬業奉獻道德模範”等稱號,入選“貴州脱貧攻堅羣英譜”“貴州好人榜”和“中國好人榜”。 [2] 

劉安國人物評價

劉安國同志的一生,是敬業奉獻、一心為民的一生。(畢節日報評) [2] 
劉老書記“幹字當頭”的精神是我們全鎮黨員幹部的精神財富,一屆一屆的班子都備受鼓舞。(對江鎮鎮委書記錢愛生評) [3] 
劉安國同志的一生,是他把共產黨員對人民羣眾無私的愛詮釋得淋漓盡致的一生,他把羣眾當成真正的主人,心中裝滿黨和人民。(中國新聞網評 [4] 
劉安國半個世紀治山治水拔窮根, 腳上踏着草鞋,心中裝着百姓。把個人價值寄託在對國家和人民的大愛與奮鬥中,體現每個黨員幹部應有的使命自覺,“年份英雄”的精神張力已經激發最廣泛的共鳴:一切為人民打算,共同為小康實幹。(央廣網評) [5] 
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原馬場區委書記劉安國,工作幾十年間,他不計個人得失,堅持用實際行動造福當地百姓。他甘於傾注心血,親自帶領鄉親們在巖壁間鑿水渠、河谷裏修水庫、荒坡上造山林,解決了6萬多人的吃飯問題;他敢於攻堅克難,與村民同吃同住,靠着一雙草鞋丈量這片土地,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泥巴區長”;他樂於為民解難,把黨的紀律看作自己的生命,搭起了一座黨員幹部與羣眾的“連心橋”。(央廣網評) [6] 
劉安國既是推進種樹的總指揮,也是一線的種樹人。(農民日報評)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