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大鈞

(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物遺傳育種專家)

鎖定
劉大鈞(1926年7月2日—2016年8月22日),江蘇常州人,作物遺傳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生前是南京農業大學校長。
劉大鈞1949年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農學系 [15]  1952年10月任南京農學院助教 [18]  ;1953年9月任南京農學院講師 [19]  ;1959年獲得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生物科學副博士學位 [22]  ;1972年1月任江蘇農學院講師 [26]  ;1978年3月任江蘇農學院副教授 [30]  ;1981年1月任南京農學院副院長 [33]  ;1983年5月任南京農學院教授 [35]  ;1983年12月任南京農學院院長 [35]  ;1984年10月任南京農業大學校長 [36]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51] 2016年8月22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1歲 [61] 
劉大鈞長期從事小麥新技術育種、外源抗病基因發掘與優異種質創新研究與教學工作。 [60] 
中文名
劉大鈞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6年7月2日
逝世日期
2016年8月22日
畢業院校
金陵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
江蘇常州

劉大鈞人物生平

少年劉大鈞 少年劉大鈞
1926年7月2日,劉大鈞出生於江蘇常州。 [3] 
1931年9月,入讀江蘇省武進縣私立織機坊小學一年級。 [4] 
1935年9月,從織機坊小學轉至縣立武陽小學讀五年級。 [5] 
1938年9月,入讀上海私立齊魯小學(山東會館開辦)六年級。 [6] 
1939年9月,入讀上海國立曉光中學初中一年級。 [7] 
1942年2月,入讀國立南京模範中學初中三年級;7月,從南京模範中學畢業;9月,入讀南京偽中央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高中一年級。 [8] 
1943年9月,考入南京偽中央大學藝術系美術專業。 [9] 
1944年9月,轉入南京偽中央大學農藝專業。 [10] 
青年劉大鈞 青年劉大鈞
1945年11月,入讀南京臨時大學農藝系。 [11] 
1946年10月,入讀浙江金華英士大學農藝系。 [12] 
1947年2月,考入南京金陵大學農藝系。 [13] 
1948年7月,在台灣大學農學院實習。 [14] 
1949年7月,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農學系,並留校協助學校實驗室工作;9月,任南京金陵大學助教。 [15] 
1952年10月,任南京農學院助教。 [18] 
1953年9月,任南京農學院講師。 [19] 
1956年,入讀蘇聯莫斯科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研究生。 [21] 
1959年12月,獲得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生物科學副博士學位。 [22] 
1956年,劉大鈞蘇聯留學期間留影 1956年,劉大鈞蘇聯留學期間留影
1972年1月,任江蘇農學院講師。 [26] 
1978年3月,任江蘇農學院副教授。 [30] 
1979年10月,任南京農學院育種教研組副主任。 [31] 
1980年4月,在美國密蘇里大學農學院做訪問教授;7月,任南京農學院農學系副主任。 [32] 
1981年1月,任南京農學院副院長 [33]  ;12月,任南京農學院農學系主任。 [33] 
1958年,劉大鈞(左三)在蘇聯與同學合影 1958年,劉大鈞(左三)在蘇聯與同學合影
1983年5月,任南京農學院教授 [35]  ;12月,任南京農學院院長 [35] 
1984年10月,任南京農業大學校長。 [36]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51] 
2016年8月22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1歲。 [61] 

劉大鈞主要成就

劉大鈞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劉大鈞在小麥田查看小麥 劉大鈞在小麥田查看小麥
劉大鈞80年代初通過輻射誘變,育成寧麥3號。率先綜合應用染色體分帶、非整倍體、同工酶、原位雜交與分子標記技術,為精確檢測小麥的外源染色體與基因創建了完整的技術新體系。將DNA分子標記技術成功應用於小麥抗病育種。研究發現與定位的簇毛麥抗白粉病基因,經國際定名為Pm21,育成抗白粉病小麥-簇毛麥雙二倍體、異附加系、代換系與易位系,為抗病育種創制了優異的新種質。首先發現鵝觀草、纖毛鵝觀草等高抗赤黴病,並選育出一批抗赤黴病的小麥-大賴草、鵝觀草、纖毛鵝觀草的異附加、代換和易位系等。 [60] 
  • 學術論著
截至2016年8月,劉大鈞發表論文170餘篇,編著4部 [2]  ,其部分專著參考如下:
[1]劉正輝,劉大鈞.小麥鐵鋅營養品質研究進展[J].麥類作物學報,2007,27(1):4. [62] 
[2]張政值,馬正強,劉大鈞.通過小麥Ms2近等基因系的抑制縮減雜交分析揭示小穗和花葯中差異表達基因[J].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2005,31(2):175-182. [63] 
[3]張政值,馬正強,劉大鈞.通過小麥Ms2近等基因系的抑制縮減雜交分析揭示小穗和花葯中差異表達基因[J].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2005. [64] 
[4]房經貴,劉大鈞,馬正強.利用雙雜合位點標記資料構建芒果遺傳圖譜[J].分子植物育種,2003,1(3):313-319. [65] 
[5]袁建華,陳佩度,劉大鈞.利用殺配子染色體創造普通小麥-大賴草異易位系[J].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2003. [66] 
[6]陳佩度,劉大鈞,齊莉莉,等.小麥條鏽病新抗源的抗譜鑑定初析[J].植物病理學報,2001. [67] 
[7]劉大鈞.基因組分析與小麥抗病育種[J].植物學報,2002. [68] 
[8]亓增軍,劉大鈞,陳佩度,等.冬小麥種質"矮孟牛"中新型小麥-黑麥複雜易位的遺傳傳遞分析[J].作物學報,2001. [69] 
[9]劉大鈞.基因組分析與小麥抗病育種[C]//全國農業科技創新與生產現代化學術研討會.2001. [70] 
[10]劉大鈞.小麥抗赤黴病育種—一個世界性難題[C]//21世紀小麥遺傳育種展望—小麥遺傳育種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2001. [71] 
[11]丌增軍,劉大鈞,陳佩度.利用染色體C-分帶和雙色熒光原位雜交技術鑑定普通小麥-黑麥-簇毛麥雙重易位系1RS·1BL,6VS·6AL[J].遺傳學報:英文版,2001,28(3):9. [72] 
  • 承擔項目
劉大鈞先後承擔了包括國家“863”、“973”、國家級和省部級以及國際合作等項目。 [1]  其承擔部分項目參考如下: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1981年3月
小麥遠緣雜交與遺傳規律研究 [33] 
1982年11月
普通小麥—簇毛麥染色體異附加系培育 [34] 
1983年10月
細胞工程-植物染色體工程 [35] 
國家重點科研項目
1984年7月
中國小麥起源進化和特有種質利用研究 [3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立項資助
1986年6月
小麥及親緣植物基因的染色體定位 [38] 
農牧漁業部“七五”重點科技項目支持
1986年7月
普通小麥的簇毛麥染色體異附加系培育 [38] 
國家“七五”科技重點攻關項目支持
1987年
小麥抗病優質基因庫建拓 [39] 
國際合作項目支持
1987年8月
小麥原生質體培養 [39] 
國家“863”項目資助
1989年
細胞工程培育農作物、經濟作物高產優質、抗逆新品種 [41] 
國家“七五”科技重點攻關項目支持
1990年12月
小麥抗白粉病生物技術育種 [42] 
國家“863”項目支持
1991年10月
生物技術實用化研究-小麥抗赤黴病親緣種屬染色體異附加系培育 [43] 
國家科委立項支持
1991年11月
DNA原位雜交與染色體分帶技術在檢測小麥外緣染色質中的綜合應用 [43] 
農業部立項支持
1992年4月
小麥抗白粉病的RFLP研究 [44] 
農業部“八五”重大科技項目資助
2000年7月
小麥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分離與克隆研究 [52] 
科技部轉基因專項支持
2002年
中國小麥抗赤黴病資源抗性類型的研究 [54] 
2004年
水稻、小麥重要抗病基因的克隆和應用研究 [56] 
國家“863”項目立項支持
2005年
中國高等農林教育發展戰略研究 [57] 

  • 學術交流
劉大鈞長期參與學術團體工作,多次組織並參加中國國內外學術會議。 [2]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1950年12月
中華農學會會議 [16] 
南京
1963年
江蘇省作物育種協會科學演講會 [24] 

1974年4月
《小麥育種學》教材編寫會議 [28] 
偃師
1974年8月
南方冬麥區小麥科研協作座談會 [28] 
廬山
1977年1月
農業科技短訓班(江蘇省農林局舉辦) [29] 

1977年4月
江蘇省小麥育種協作會上 [29] 

1979年

1979年2月
全國農作物育種資源工作會議 [31] 
合肥
1981年12月
中國遺傳學會換屆會議 [33] 

1982年9月
“六五”科技攻關計劃論證會議 [34] 
北京
1983年10月
北京
1985年
中國農業教育與科技國際討論會 [37] 
美國
1986年7月
生物利學與作物改良國際學術研討會 [38] 
英國
1986年10月
中日大學校長會議 [38] 
日本
1987年7月
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專家顧問會議 [39] 
墨西哥
1988年4月
中國作物學會會議 [40] 
北京
1988年7月
第七屆國際小麥遺傳學會議 [40] 
英國
1990年3月
中國遺傳學會植物遺傳理論與應用研討會 [42] 
南京
1990年8月
第二屆國際植物染色體操作會議 [42] 
美國
1991年4月
中國遺傳學會植物遺傳委員會會議 [43] 
鄭州
1993年7月
第八屆國際小麥遺傳學會議 [45] 
北京
1998年
九屆國際小麥遺傳學大會 [50] 
加拿大
1999年6月
麥氏基金第二次作物合作研究會議 [51] 
美國
1999年10月
美國農學會年會 [51] 
美國
2000年5月
第一屆國際小麥赤黴病抗性改良研討會 [52] 
南京、蘇州
  • 科研獎勵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78年
寧麥3號、寧麥4號 [30] 
江蘇省革命委員會科技貢獻獎
1983年12月
寧麥3號(南農701) [35] 
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
1986年9月
硬粒小麥-簇毛麥雙倍體 [38] 
農牧漁業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1989年
細胞工程培育農作物、經濟作物高產優質、抗逆新品種 [41] 
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家財政部三部委聯合頒發集體榮譽證書
1991年9月
麥類作物染色體圖像電腦自動分析研究 [43] 
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2年11月
普通小麥-簇毛麥異附加系、代換系 [44] 
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6年12月
抗白粉病普通小麥-簇毛麥易位系選育及pm21基因染色體定位 [48] 
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6年12月
高科技知識叢書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7年11月
揚麥158號 [49] 
農業部1997年度部級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1997年12月
小麥抗白粉病易位系選育及Pm21基因定位 [49] 
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1999年1月
小麥異染色體系及近緣物種的細胞與分子遺傳學研究 [51] 
教育部(基礎類)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2年
小麥重要基因的發掘和分子遺傳研究 [54] 
教育部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2003年1月
小麥重要基因的發掘和分子遺傳研究 [55] 
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2年
小麥-簇毛麥遠緣新種質創制及應用 [58]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劉大鈞人才培養

  • 學科建設
劉大鈞(右二)與學生觀察小麥生長情況 劉大鈞(右二)與學生觀察小麥生長情況
劉大鈞1983年任南京農學院院長,從事高校行政和管理工作達10年之久,他為學校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重視端正辦學思想,培養良好的校風。在他的任期內,學校從11個本科專業發展到20個本科與8個專科專業,擁有17個博士點、32個碩士點、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為學校迎接“八五”“九五”規劃的挑戰和進入“211工程”打下了基礎。 [1] 
  • 治學態度
劉大鈞用通俗的語言,講授難以理解的內容,治學嚴謹的他,深受學生愛戴。作為學科帶頭人和項目主持人,劉大鈞善於調動科研集體中每個成員的積極性。他領導的學術梯隊基礎好、學風正,敬業勤奮、富有合作與開拓精神。 [1] 
  • 編著教材
1990年,劉大鈞(右二)與碩士畢業生合影 1990年,劉大鈞(右二)與碩士畢業生合影
1963年,劉大鈞在南京農學院任教期間,編寫了內部教學使用教材《遺傳學》。 [24] 
1972年,劉大鈞在江蘇農學院任教期間,為農學專業編寫《作物育種學》教材。 [27] 
1978年,劉大鈞參加了全中國農學專業《育種學》統一教材的編寫工作。 [30] 
  • 講授課程
1952年,劉大鈞先在南京農學院任教期間,擔任《遺傳育種學》的教學工作。 [18] 
  • 培養成果
截至2016年8月,劉大鈞先後培養了20餘名博士、30餘名碩士,他們大部分已成為所在單位的業務骨幹,有的還是中國國內外名的中青年學者、學科帶頭人、國家攻關與“863”項目的主持人。 [1]  其指導的部分學生名單如下:
時間
姓名
類別
1978年
碩士研究生
1979年
楊世湖、吳琴生、陳天佑 [31] 
碩士研究生
1982年
吳沛良、陳文品 [34] 
碩士研究生
1983年
齊莉莉、蔡習文、蔣繼明、顏暘 [35] 
碩士研究生
1984年
李鎖平、徐利遠 [36] 
碩士研究生
1985年
翁益羣、楊天寶 [37] 
碩士研究生
1986年
黃迎春、馬正強、吳明興、張杭、董鳳高 [38] 
碩士研究生
1987年
博士研究生
1987年
羅南平、成貴明、楊木軍 [39] 
碩士研究生
1988年
馬正強 [40] 
博士研究生
1988年
鄧啓銅、王兆梯、張航寧 [40] 
碩士研究生
1989年
劉寶 [41] 
博士研究生
1989年
吳麗芳、邢登輝、曹明樹、陸瑞菊 [41] 
碩士研究生
1990年
李萬隆、張航寧 [42] 
博士研究生
1990年
王秀娥、吳敏生 [42] 
碩士研究生
1991年
汪杏芬、任曉琴 [43] 
碩士研究生
1992年
柴守誠 [44] 
博士研究生
1993年
王秀娥 [45] 
博士研究生
1994年
劉金元 [46] 
博士研究生
1995年
萬平、陶文靜 [47] 
博士研究生
1996年
方玉達、黃劍華、房經貴 [48] 
博士研究生
1997年
亓增軍、牛吉山 [49] 
博士研究生
2000年
莊麗芳 [52] 
博士研究生
2001年
王海燕、李新燕 [53] 
博士研究生
2002年
裴自友、李鎖平 [54] 
博士研究生
2004年
李方、馬璐琳 [56] 
博士研究生
2004年
李亞浩 [56] 
碩士研究生
2005年
尚毅 [57] 
博士研究生
2005年
林小涵 [57] 
碩士研究生

劉大鈞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5年9月
重點農業高校優秀教師獎 [37] 
農牧漁業部
1990年12月
從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成績顯著獎 [42] 
國家教育委員會
1991年10月
國務院
1993年9月
江蘇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45] 
江蘇省教育委員會
江蘇省學位委員會
1993年9月
第三次教書育人獎 [45] 
1999年12月
中國工程院院士 [51] 
2000年10月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52] 

劉大鈞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50年
中華農學會理事 [16] 
1951年
南京市第10區人民法庭書記員 [17] 
1952年
安徽省農業調查工作隊副大隊長、臨時團支部書記 [18] 
1952年10月
南京農學院團教員支部宣傳委員 [18] 
1953年9月
南京農學團總支宣傳委員、團總支教員支部書記 [19] 
1964年
中國農業科學院&南京農學院小麥品種研究室遺傳組組長 [25] 
1964年
鹽城地委農村社會主義教育工作隊工作組副組長 [25] 
1964年
遺傳學報》編委 [25] 
1964年
南京農學院農學系黨總支委員、教師黨支部書記 [25] 
1979年
中國遺傳學會常務理事 [31] 
1979年
中國遺傳學會植物遺傳專業委員會主任 [31] 
1979年
作物學報》編委 [31] 
1981年12月
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 [33] 
1982年8月
中國共產黨南京農學院委員會委員 [34] 
1983年9月
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學科組成員 [35] 
1983年10月
農牧漁業部第一屆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 [35] 
1983年10月
中國作物學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 [35] 
1984年11月
中國科學》編輯委員會委員 [36] 
1984年11月
科學畫報》編輯委員會委員 [36] 
1984年12月
中國農業科學院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36] 
1985年2月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植物栽培與遺傳育種學科評議組副組長 [37] 
1986年3月
南京農業大學細胞遺傳研究室主任 [38] 
1986年12月
農業部生物技術專家顧問組組長 [38] 
1987年
中國遺傳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遺傳學會植物遺傳專業委員會主任 [39] 
1987年5月
大辭海》編委、《大辭海》農業科學卷主編 [39] 
1988年4月
中國作物學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 [40] 
1988年5月
農業部第二屆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40] 
1988年7月
《中國科學》編輯委員會委員 [40] 
1988年7月
科學通報》編輯委員會委員 [40] 
1988年12月
農業大詞典》編委會副主任 [40] 
1990年3月
《中國小麥學》編寫委員會委員 [42] 
1991年4月
中國遺傳學會植物遺傳委員會主任 [43] 
1991年11月
江蘇省第一屆學位委員會委員 [43] 
1992年4月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屆植物栽培與遺傳育種學科評議組成員 [44] 
1992年11月
《遺傳學報》副主編 [44] 
1993年5月
《自然科學進展》第二屆編委會委員 [45] 
1993年7月
國際小麥遺傳學會地方組織委員會委員 [45] 
199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211”工程諮詢組專家 [46] 
1994年5月
農業部部屬高校“211”工程預審工作組專家 [46] 
1996年7月
農業部“211工程”立項論證綜合組專家 [48] 
1996年9月
南京農業大學“農作物種質資源與育種”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48] 
1996年12月
《叢書》分冊主編 [48] 
1996年12月
生物技術》分冊主編 [48] 
1997年4月
國家級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49] 
1997年7月
中國農業大學生物技術國家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49] 
1998年
第十屆國際小麥遺傳大會組委會委員 [50] 
1999年11月
麥類作物學報》編委會委員 [51] 

劉大鈞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劉大鈞(左一)與父母及兄弟姐妹合影 劉大鈞(左一)與父母及兄弟姐妹合影
劉大鈞的父親是劉介堂,先後就讀於河北保定高等學堂、北洋大學堂礦冶系,先後任探礦工程師、礦山經理、礦長等職;抗日戰爭結束後在若干私營煤礦公司擔任顧問。
劉大鈞的母親是吳英,出身於官僚家庭,接受過初等教育。
劉大鈞在家排行第四,次子,共有兄弟姐妹7人,按年齡順序依次為:劉玉(女)、劉壽(女)、劉大鋆、劉大鈞、劉淑華(女)、劉綺紋(女)、劉佩玲(女)。 [3] 
  • 婚姻家庭
劉大鈞、陸家雲夫婦與兒子劉光宇、女兒劉光儀合影 劉大鈞、陸家雲夫婦與兒子劉光宇、女兒劉光儀合影
劉大鈞的妻子是植物病理學家陸家雲教授。 [1] 
1954年11月4日,劉大鈞的兒子劉光宇出生。 [20] 
1961年7月17日,劉大鈞的女兒劉光儀出生。 [23] 

劉大鈞人物評價

時任中國工程院院長賙濟寫給劉大鈞的賀信 時任中國工程院院長賙濟寫給劉大鈞的賀信
“劉大鈞是中國‘作物遺傳育種學’泰斗,是中國國內外知名的作物遺傳育種學家和農業教育家。”(中國科學家博物館評) [1] 
“您(劉大鈞)的這些研究成果為推動中國農作物遺傳育種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您長期獻身於高等農業教育工作,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才。您治學嚴謹,無私奉獻,是中國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學習的榜樣。”(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評) [1] 
“劉大鈞是一位非常直爽、思維深邃的學者。他思考與剖析現實問題非常有深度,無論在實驗室操作或在田間觀察選種,都有獨到的見解和方法。”(作物遺傳育種專家程順和院士評) [1] 
2007年,劉大鈞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07年,劉大鈞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您(劉大鈞)熱愛祖國、開拓創新、求實進取、敬業奉獻,是中國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學習的榜樣。”(時任中國工程院院長賙濟評) [59] 
參考資料
  • 1.    常州大家——訪劉大鈞院士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16-08-24]
  • 2.    劉大鈞院士——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3.    1926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4.    1931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5.    1935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6.    1938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7.    1939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8.    1942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9.    1943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10.    1944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11.    1945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12.    1946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13.    1947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14.    1948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15.    1949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16.    1950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17.    1951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18.    1952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19.    1953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20.    1954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21.    1956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22.    1959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23.    1961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24.    1963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25.    1964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26.    1972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27.    1972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28.    1974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29.    1977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30.    1978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31.    1979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32.    1980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33.    1981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34.    1982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35.    1983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36.    1984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37.    1985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38.    1986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39.    1987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40.    1988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41.    1989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42.    1990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43.    1991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44.    1992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45.    1993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46.    1994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47.    1995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48.    1996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49.    1997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50.    1998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51.    1999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52.    2000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53.    2001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54.    2002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55.    2003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56.    2004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57.    2005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58.    2012年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59.    賙濟院長祝賀劉大鈞院士九十壽辰賀信  .中國工程院[引用日期2022-06-04]
  • 60.    劉大鈞  .中國工程院[引用日期2022-06-04]
  • 61.    簡介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4]
  • 62.    劉正輝,劉大鈞.小麥鐵鋅營養品質研究進展[J].麥類作物學報,2007,27(1):4.
  • 63.    張政值,馬正強,劉大鈞.通過小麥Ms2近等基因系的抑制縮減雜交分析揭示小穗和花葯中差異表達基因[J].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2005,31(2):175-182.
  • 64.    張政值,馬正強,劉大鈞.通過小麥Ms2近等基因系的抑制縮減雜交分析揭示小穗和花葯中差異表達基因[J].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2005.
  • 65.    房經貴,劉大鈞,馬正強.利用雙雜合位點標記資料構建芒果遺傳圖譜[J].分子植物育種,2003,1(3):313-319.
  • 66.    袁建華,陳佩度,劉大鈞.利用殺配子染色體創造普通小麥-大賴草異易位系[J].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2003.
  • 67.    陳佩度,劉大鈞,齊莉莉,等.小麥條鏽病新抗源的抗譜鑑定初析[J].植物病理學報,2001.
  • 68.    劉大鈞.基因組分析與小麥抗病育種[J].植物學報,2002.
  • 69.    亓增軍,劉大鈞,陳佩度,等.冬小麥種質"矮孟牛"中新型小麥-黑麥複雜易位的遺傳傳遞分析[J].作物學報,2001.
  • 70.    劉大鈞.基因組分析與小麥抗病育種[C]//全國農業科技創新與生產現代化學術研討會.2001.
  • 71.    劉大鈞.小麥抗赤黴病育種—一個世界性難題[C]//21世紀小麥遺傳育種展望—小麥遺傳育種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2001.
  • 72.    丌增軍,劉大鈞,陳佩度.利用染色體C-分帶和雙色熒光原位雜交技術鑑定普通小麥-黑麥-簇毛麥雙重易位系1RS·1BL,6VS·6AL[J].遺傳學報:英文版,2001,28(3):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