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大謨

鎖定
劉大謨(1475年-1542年),字遠夫,明考城縣隱賢鄉(今蘭考縣張君墓鎮)人,明朝大臣。 [5] 
正德戊辰(1507年),劉大謨中進士,時任户部主事,督古北口軍餉,以革除弊端,嚴禁權貴閹官侵吞軍餉,改任監察御史。後出任遼東按察使,遭權閹李章誣陷,貶隆德縣典史,又移蒲田知縣,鳳陽府同知,浙江按察僉事,皆以政績著稱。嘉靖(1522年-1566年)初,轉任陝西副使,四川左參政。嘉靖十二年(1533年),奉旨平西番,因功升都察院右僉都御使。因受閹黨排擠,辭官隱居嵩山。後朝廷起用劉大謨巡撫四川,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晉左副都御使,同年卒於成都,年67歲。 [5] 
劉大謨曾修《四川總志》《屯田志》,著《三蜀兩遊稿》。 [5] 
遠夫
東阜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考城縣隱賢鄉(今蘭考縣張君墓鎮) [5] 
出生日期
1475年
逝世日期
1543年
主要成就
官至左副都御史,巡撫四川
主要作品
《東阜集》《三蜀兩遊稿》
本    名
劉大謨
諡    號
端肅

劉大謨人物生平

正德三年(1508)進士,初授户部廣西司主事,督收黃花鎮、古北口、清江浦諸地糧草。劉瑾擅權,凡是行役往還皆前往等候跪伏拜謁,希望免除災禍,而劉大謨陛辭後即外出赴任,士論高之。
正德五年(1510),改任廣東道監察御史
正德六年(1511),上疏勸學興政。
劉大謨故里 劉大謨故里 [6]
正德七年(1512),巡按遼東,上陳三事,皆有關政體。太監岑章為害遼陽,劉大謨探訪得知後,即捕其左右用事者,悉置於法。岑章惶恐而至,誣衊劉大謨以他事,逮繫詔獄。遼東士民奔走泣送,先後相望於道。
正德八年(1513),貶謫陝西隆德典史,不久改任蒲城縣知縣
正德十二年(1517),升鳳陽府同知
正德十三年(1518),升浙江按察僉事,分巡金衢。朱宸濠叛亂,劉大謨勒兵常山,安定兩浙
正德十六年(1521),明世宗即位,入賀萬壽,升陝西按察副使總戎李隆謀殺都御史許銘,事久未決,最後由劉大謨將其正法,輿論快之。
嘉靖二年(1523),升四川參政,分守川南川東二道。劉大謨督師征剿番夷叛亂,賜銀幣。
嘉靖四年(1525),充四川鄉試提調官。
嘉靖五年(1526)春,丁母憂
劉大謨騎馬圖 劉大謨騎馬圖
嘉靖七年(1528),免喪北上,超拜都察院僉都御史,提督雁門撫綏山右。上疏請出內帑賑災,明世宗準其奏,遣官齎銀五萬入晉陽。曾上書乞求終養不報。又因為糾劾參議魏倫,忤重臣意,於是致仕。有人勸劉大謨爭辯,劉大謨笑着説:“老父在家,乃今得遂侍養,吾又何求況暇辯哉。”
嘉靖十八年(1539),由於南北大臣台諫撫按多次舉薦,再次啓用,巡撫四川。
嘉靖二十一年(1542),奉諭上陳五事。銓部屢次準備詔入劉大謨佐院事,並總督糧儲。户部侍郎認為不可,因為太廟修建需要在四川採辦木料,於是希望讓劉大謨久任。
嘉靖二十二年(1543),採木任務完成,工部尚書奏薦劉大謨資望獨深,勞績卓著,於是晉升左副都御史,巡撫四川,賜銀幣。同年,劉大謨因感瘴癘,病卒於官,享年六十八歲。贈光祿大夫、諡“端肅”。 [1-3] 

劉大謨文學著作

修《四川總志》、《屯田志》,著有《東阜集》、《三蜀兩遊稿》。 [1-3] 

劉大謨親屬成員

高祖父:劉文整,務農
曾祖父:劉海,務農
祖父:劉澄,曾任陝西苑馬寺清平苑圉官
父:劉愷,曾任山西黎城縣縣學教諭
母:扈氏 [3] 

劉大謨劉大謨與《四川總志》

嘉靖二十年(1541),劉大謨嘆正德《四川總志》“草草成書”,於是請楊慎楊名王元正三人編撰嘉靖《四川總志》。嘉靖《四川總志》於嘉靖二十年(1541)八月開始編撰,十月結束,歷時3個月。嘉靖《四川總志》完成後不久,又由周復俊崔廷槐重編。
重編後,嘉靖《四川總志》共八十卷,卷首依次載劉大謨《重修四川總志序》、謝瑜《重修四川總志序》、楊慎《全蜀藝文志序》、王元正《全蜀人物誌序》、楊名的建置、山川、賦役志序。卷末依次載謝瑜《重修四川總志後序》、崔廷槐《重修四川總志後序》、周復俊《重修四川總志後序》。其編撰體例為,卷一帝王紀、藩封志、監守志,卷二全蜀名宦志,卷三至五成都府,卷六保寧府,卷七順慶府,卷八敍州府,卷九重慶府,卷十夔州府馬湖府,卷十一潼川府,卷十二眉州,卷十三嘉定州瀘州邛州雅州,卷十四東川軍民府烏蒙軍民府、烏撤軍民府、鎮雄軍民府播州宣慰使司永寧宣撫司龍州宣撫司、酉陽宣撫司、石砫宣撫司、邑梅洞長官司,卷十五天全六番招討使司黎州安撫司、平茶洞長官司、松播等處軍民指揮使、四川行都司、迭溪守禦千户所,卷十六經略志、雜誌,卷十七至八十藝文志。其中《藝文志》六十四卷,《帝后紀》、《監守志》、《郡縣誌》、《名宦志》、《經略志》、《雜誌》一共十六卷。
嘉靖《四川總志》有着非常大的價值。眾所周知,現存明代修的四川省志有四部——正德《四川總志》、嘉靖《四川總志》、萬曆(1581)《四川總志》、萬曆四十七年(1619)《四川總志》,而嘉靖《四川總志》修得較好,明人陳繼儒就曾説:“讀天下志,(嘉靖)《四川總志》為第一,其金石鼎彝、秦漢以下之文,網羅幾盡,而立例亦古。”清人憲德亦云:“(四川總志),迨前明之世屢經修輯,惟楊慎、王元正輩所纂(即嘉靖《四川總志》)稱善。”由此可見,嘉靖《四川總志》在明清所修四川省志中有着較高的地位。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