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大夏

(中國明朝中期名臣、詩人)

鎖定
劉大夏(1437年-1516年),字時雍,號東山居士,湖廣華容(今屬湖南)人。明朝中期大臣、文學家。 [49] 
劉大夏於天順八年(1464年),中進士,歷兵部職方司主事、郎中、廣東右布政使、户部左侍郎、右都御史等職,累官至兵部尚書。正德元年(1506年),加太子太保,以奏請裁抑太監,得罪權宦劉瑾。三年(1508年),被誣下獄,謫戍肅州。五年(1510年)劉瑾專權時,被罰戍肅州。後遇赦返鄉,旋即復官致仕。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1516年1月17日),劉大夏卒。 [49] 
劉大夏傳世作品主要為詩作,共400餘篇,文章僅十幾篇奏疏和祭文,少有表達文學傾向的文字,內容多言政事,體現其愛民如子的仁者情懷。劉大夏詩作內容多寫景抒懷,且多表達心向山林之志,下筆多緣事應景而發,意真情切,語言自然暢達、不事雕刻。著有《東山詩集》2卷《劉忠宣公遺集》9卷。 [49] 
別    名
劉忠宣
東山先生
瑞昌保
時雍
東山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江西瑞昌
出生日期
1437年1月31日
逝世日期
1516年6月29日
主要成就
輔佐明孝宗實現“弘治中興
主要作品
《東山詩集》《劉忠宣公集》
本    名
劉大夏
官    職
太子太保、兵部尚書
追    贈
太保
諡    號
忠宣
籍    貫
湖廣華容
祖    籍
山東東平

劉大夏人物生平

劉大夏初入仕途

劉大夏祖籍山東東平,十一世祖劉寶,宋高宗時任都統制,隨岳飛平定楊麼起義,岳飛被害後,劉寶棄官落户於華容 [2]  。劉大夏父親劉仁宅為永樂十八年(1420年)舉人,官至廣西按察副使。
劉大夏像 劉大夏像 [3]
正統元年(1436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劉大夏生於江西九江府瑞昌縣官舍。 [4]  幼名瑞昌保,自少穎悟,神氣秀爽,強記過人。六歲時隨父進京,大學士楊溥一見而奇之,説:“這孩子説不定將來能達到我的位置。”為之定名大夏,以族女許之。 [1] 
天順三年(1459年),劉大夏中湖廣鄉試第一。天順八年(1464年),考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成化元年(1465年),翰林院擬請留劉大夏供職,但他自己要求出任吏職,於是就任命他為兵部職方司主事,又調升兵部職方司郎中。 [5] 
劉大夏通曉兵事,在任內致力於革除宮署積弊。他所奏復的內容,大多符合明憲宗的旨意,受到歷任兵部尚書的倚重。 [5]  [5] 
汪直好邀邊功,後黎朝聖宗黎灝老撾打敗,汪直想趁機攻取黎灝。他對憲宗説了,就索取明成祖時派大將張輔南征安南的文書。劉大夏藏着不給,並秘密地向兵部尚書餘子俊説:“兵禍一開,西南立刻就糜爛(完了)。”餘子俊醒悟,此事遂得停止。 [5]  [6] 

劉大夏被誣入獄

朝鮮李朝入貢,都是由鴉鶻關入明境。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因為建州女真半路攔截, 朝鮮要求改變進貢路線,改從鴨綠江進入。有位朝鮮藉的中官為此求情,眾將都表示同意。 尚書準備答應其請求,劉大夏説:“從鴉鶻關出遼陽,經過廣寧、前屯衞(今遼寧省綏中縣),然後入山海關,彎曲迂迴地繞了三、四個大鎮,祖宗朝豈有不知的,而從鴉鶻關開道迂迴幾個大鎮,這恐怕另有深意。如果自鴨綠江走大路抵前屯衞、山海關,恐怕會帶來他日的憂患。 不能批准。”這才停罷此議。 [7-8] 
宦官阿九的哥哥任京衞經歷,因罪被劉大夏處以笞刑。阿九懷恨在心,向憲宗進讒,使劉大夏被逮入詔獄,經東廠審訊,並未得出什麼結果。經太監懷恩極力相救,劉大夏在被判杖二十後獲釋放。 [8]  父親去世後,劉大夏一宿就動身奔喪。 [9] 

劉大夏政績卓著

弘治二年(1489年),劉大夏服喪期滿,調升廣東右布政使。田州、泗城不安定,劉大夏前往告誡,事情很順利地解決了。後山賊起,劉大夏奉檄文討伐。他令部下只許活捉,驗明為賊才殺,有一半人獲得生還。改為左布政使,調往浙江。 [10] 
劉大夏半身像 劉大夏半身像 [11]
弘治六年(1493年)春,黃河在張秋堤防決口,皇帝下詔博選才臣前往治理。吏部尚書王恕等推薦劉大夏,提升劉大夏為右副都御史前往。到職後,在黃陵岡疏通賈魯河,又疏通孫家渡和四府營上游,以分水勢。從胙城經過東明、長垣到徐州修築長堤,共三百六十里長。水災得到根治,張秋鎮改名為“安平鎮”。孝宗嘉獎劉大夏,賜璽書褒獎他。召他為左副都御史,任職户部左侍郎。 [12] 
弘治十年(1497年),劉大夏受命兼僉都御史,前往宣府處理兵餉。尚書周經對他説:“塞上有權勢家族的子弟以買賣糧食謀取私利,你不要因剛直招禍。”劉大夏説:“處理天下事,以理不以勢,待我到後解決。”當初,塞上必須粟千石方能買入、草萬束才得收進。由此宦官、武臣得以操縱市場,獲取厚利。劉大夏下令有糧草的,草百束、粟十石以上都准許買賣,權勢之家想牟利也落了空。不到兩個月府倉儲積有餘,邊人蒙受其利。 [13] 
弘治十一年(1498年)秋,劉大夏連上三疏稱病辭官,歸鄉後在東山下築草堂,在堂中讀書,被時人稱為“東山先生”。弘治十三年(1500年),廷臣紛紛舉薦劉大夏,起任右都御史,統管兩廣軍務。奉旨使者上門,劉大夏帶二僮僕起程。兩廣人故來思念劉大夏,得知他即來任職都歡欣鼓舞。劉大夏到任後,清理吏治,減免官費供應,禁止鎮守官私自役使軍士,盜賊因此逐漸減少。 [14] 
弘治十五年(1502年),劉大夏被任命為兵部尚書,他屢次推辭未獲準,這才接受。不久,孝宗召見他,孝宗説:“朕數次任用你,你數次稱病而去是為什麼?”劉大夏磕頭説:“臣年老又有病,看見國家民窮財盡,倘若有所不測,責任在兵部,自己估量力不從心,因此而辭。”孝宗聽了沉默不語。南京、鳳陽大風將樹拔起,河南、湖廣發生水災,京師久雨成災。劉大夏奏請凡屬非祖宗留下的舊制而危害軍民的,一一列舉呈上革除。至弘治十七年(1504年)二月,劉大夏再次奏請。孝宗命有關部門呈報所應實行與該革除的事例,有關部門全都按實奏報,時逢廷臣奏陳十六件事,都是對權貴所不利的,因此權貴們極力阻止,孝宗拿不定主意,下廷議再討論。劉大夏等説:“事屬朝廷外官,全都批准。稍稍涉及權貴,又令討論核實。臣等很愚蠢,不知為什麼?”許久,才得旨:“將傳奉官的姓名奏疏上報,幼匠、廚役月每減米三鬥;增設宦官、司禮監核實奏告;四衞勇士,御馬監將名冊報來。其餘全照前次所議辦理。”織造、齋醮都停辦,僅俸祿就節省很大數目,而勇士虛報冒領之弊也大為減少。皇帝的命令一下,舉朝歡悦。先前,外戚、近幸都不是以功受爵,而是出於皇帝的私恩,孝宗深知這樣於政有害,發奮振作朝綱。因災異多次出現,又告諭羣臣,令各陳朝政的過失。劉大夏又奏陳數事。 [15] 
弘治十五年(1502年)六月,劉大夏第二次奏陳兵政的十害,並且要求辭官回鄉。孝宗不答應,要他將各應該革除的弊端更詳細地全部奏聞,於是,劉大夏舉出南北軍隊陸路水路輪流值班運糧的勞苦,以及邊軍睏倦疲憊、邊將剋扣的情況全都奏報。孝宗於是在便殿召見劉大夏,問道:“卿先前説天下民窮財盡。祖宗以來徵收有常法,為什麼現在這樣?”劉大夏回答:“就是説沒有按常法徵取。如向廣西每年取鐸木,從廣東取香、藥,花費以萬來計算,其他就可想而知了。”孝宗又問到軍隊,他回答:“與百姓一樣窮。”孝宗説:“居有月糧,出有行糧,什麼緣故會窮?”劉大夏答道:“其帥剋扣超過一半,怎會不窮?”孝宗嘆息道:“朕執政這久,還不知天下軍民貧困,怎樣做人君!”於是下詔嚴禁。當時,孝宗正鋭意太平,而以劉健為首輔,馬文升師臣(少師兼太子太師,初任兵部尚書,後改吏部尚書)領導六部,史稱“眾正盈朝”。孝宗察知劉大夏正直嚴謹,並且辦事熟練,尤其信任他。數次召見他判別事情,劉大夏也在各事上為孝宗盡力。 [16] 
大同發生小的戰事,孝宗聽信宦官苗逵的話,準備出兵。內閣劉健等竭力勸阻,孝宗仍猶豫不決,召劉大夏問道:”卿在兩廣,知道苗逵搗毀延綏巢穴的功勞嗎?”劉大夏答道:“臣聽説,俘虜十幾個婦女兒童而已,託朝廷威德,全師返回。不這樣的話,後果就難説了。”孝宗沉默好久,問道:“太宗(明成祖朱棣)頻頻出塞,現在為什麼不行?”劉大夏回答:“陛下的才幹固然不比太宗差,而將領士馬遠不及太宗時期。像淇國公(丘福)稍許違背節制,將數十萬兵眾委之於沙漠,怎麼能説是容易之事。臣揣度現在上策只有防守而已。”都御史戴珊也從旁邊表示贊同,孝宗醒悟地説:“要不是你們勸説朕幾乎誤了大事。”於是果然沒再出兵。 [17] 
莊浪土著首領魯麟任甘肅副將,求升大將不成,恃其部眾強,擅自回到莊浪。廷臣擔心其生變想授魯麟大帥印,又想召他回京師,安置在不緊要的地方。劉大夏請求獎勵其先世忠順,而聽任魯麟閒居。魯麟向來兇狠殘暴失去眾人之心,沒有兵權無法有所作為,最後悶悶不樂而病死。 [18] 
孝宗要在京城附近駐兵作為左右輔佐,劉大夏説:“保定設都司統率五衞,祖宗之意也是如此。請遣還操練軍士,一萬人作為西衞,將駐紮在密雲、薊州的軍隊作為東衞。”孝宗批准了。監督京營的宦官怨恨失去兵權,在宮門上貼小字報。孝宗以此給劉大夏看,並説:“宮門外人豈能進來,必定是某些不願失去兵權的人所為。”由此,陰謀未得逞。 [19] 
孝宗曾經對劉大夏説:“遇到事情總想召卿來商量,又擔心超越卿職權範圍而作罷。以後有事情的實行或罷止,卿用揭帖(文書)呈上來。”劉大夏磕頭説:“對事情的決定,外邊的交付政府部門,內部的向閣臣諮詢就行了。揭帖易滋長弊病,不可作為後世效法。”孝宗稱好。又曾問;“天下何時太平?”劉大夏答:“求治不能太性急,不過用人行政全都與大臣面議,恰當的再實行,時間長了天下自然太平。”劉大夏曾經趁機提到四方鎮守宦官的危害。孝宗詢問詳情,劉大夏答道:“臣在兩廣見到諸文武官的供應比不上一個鎮守,其耗費可知。”孝宗説:“祖宗設置這些已很久,怎能一下子革除。不過從現在開始必須像鄭原、麥秀那樣廉潔的才能任用,不然則罷免之。”劉大夏磕頭稱好。劉大夏每次被召見,跪在御牀前,孝宗往左右一看,近侍都退避走了。劉大夏曾有時回答問題時間長了,疲憊得起不來,孝宗就喊司禮太監李榮扶他出去。一天早朝,劉大夏本該當班,孝宗碰巧沒見到他,第二天告誡劉大夏説:“卿昨天未上朝嗎?擔心御史糾察,沒有立即召見您。”其受孝宗寵愛如此深。特別賜他玉帶、麒麟服,送金幣、上等醇酒,歲時不斷。 [20] 

劉大夏迴歸故里

孝宗去世後,武宗即位,劉大夏奉遺詔請求撤去非定額內的四方鎮守宦官。武宗只撤去均州齊元。劉大夏又主張應撤去鎮守宦官二十四人,又奏減皇城、京城守衞宦官,都未被接受。不久,劉大夏列舉應當淘汰的傳奉武臣六百八十三名,被批准。大漢將軍薛福敬等四十八人也該削去官職,薛福敬等故意不入宮侍奉來激怒武宗。武宗立即命恢復薛等官職,而要求兵部回答詳情,意欲加罪。宦官寧瑾磕頭説:“這些是先帝遺命,陛下列入登基詔書,不宜問罪。”武宗才放棄追查此事。宦官韋興在成化末年因有罪被長期罷官,這時靠巴結得以鎮守均州。言官紛紛諫阻,劉大夏等再三爭辯,武宗都不理。正德元年(1506年)春,劉大夏又奏道:“鎮守宦官,如江西董讓、薊州劉琅、陝西劉雲、山東朱雲貪婪殘暴尤其厲害,請求審查懲處。”武宗不高興。劉大夏知道自己意見不被採納,數次上奏章請求辭官。 [21] 
同年五月,武宗下詔加封他太子太保,同意他返鄉賜敕書、車馬返回,按舊制供應糧食和役僕。給事中王翊、張襘請求留住劉大夏,吏部也要求留劉大夏,武宗不理。 [22] 

劉大夏安逝於家

華容縣劉大夏墓 華容縣劉大夏墓
劉大夏忠實誠懇,為孝宗所信任,忘我報國,對權貴近幸多行抑止。曾經要求嚴格考核勇士,為劉瑾所恨。劉宇也恨劉大夏,就與焦芳一起在劉瑾面前進讒言道:“抄劉大夏的家,可得邊費的十分之二。”正德元年(1508年)九月,借田州岑猛的事,將他逮捕下到詔獄。劉瑾要以激變罪判大夏死刑,都御史屠滽不同意,劉瑾謾罵道:“即使不死,可以不去戍邊嗎?”李東陽從中調解,劉瑾探知劉大夏家貧窮,就判其到最偏僻的邊境戍邊。起初擬戍廣西,焦芳説:“是送他回去嗎?”於是改戍肅州。劉大夏已有七十三歲,穿着布衣徒步經過大明門磕頭而去。觀者都嘆息流淚,父老百姓攜筐送吃的,劉大夏所到之處,人們為之罷市、燒香祝劉尚書生還。等到了戍所,各部門怕得罪劉瑾,不送食品不來慰問,儒學生徒送吃食給他。一到操練,劉大夏總是扛戈站進隊伍。主管人再三推辭,劉大夏説:“軍人本來就該服役的。”他只帶來一個僕人。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帶子孫,他説:“我為官時,不為子孫撈好處。現在年老被罰,怎忍心令他們同我一起死在戍所呢?”劉大夏已經遣去戍邊,劉瑾還借其他事二次罰他送米塞上。 [23] 
正德五年(1511年)夏,劉大夏被赦免返鄉。劉瑾被誅殺,恢復他官職,後退休。清軍御史王相請求恢復劉大夏月糧和年役,錄用其子孫。主事的宦官始終恨他,不答應。劉大夏回家後,教子孫種田謀生。稍有盈餘,就分送給故舊宗族。預先自作墓誌銘,並説:“不要讓人用飾美之詞,讓我懷愧於地下也。” [24] 
正德十一年(1516年)五月三十日 [25]  ,劉大夏去世,享年八十一歲。追贈太保諡號“忠宣”。 [26] 

劉大夏人物評價

朝鮮使者:吾國聞劉東山名久矣。 [27] 
吳廷舉:憂民如有病,對客若無官。 [28] 
李東陽:與物無忤,臨事有為。 [28] 
林俊:公清約如知白,先憂如希文,公望如彥國,能處大事如子明。 [28] 
周宣:已故尚書馬文升許進、劉大夏、秦紘、都御史錢鉞、強珍,皆得罪權奸,橫罹禍患。宜特加優恤,使天下知守已冤抑之士,沒世既遠,尚有昭雪之日。 [29] 
楊廷和:大夏清修剛介,而中實坦易。喜人之善,恕人之不及。自奉甚薄,食止一豆,衣裘無餘襲。不居城市,未嘗千人舉薦。及為人請託,自守泊如也。揚歷中外,政跡卓然。晚年受知孝廟……其欲斥汱冗濫,敢於任怨,竟為權奸所構。垂老戍邊,而毅然之氣卒不少變。完名全節,雖夷狄皆知重之。士大夫識與不識,稱為“劉東山”雲。 [30] 
唐樞:①明識治體,忠誠廉潔,自兵部郎至尚書,平生不以勢位自居,於功名富貴,子孫福澤,泊如也。當出而靖難者三,行邊者二,治水者一,所至有成績,孝皇眷注。於本兵外,凡國有大政大疑,毋召公至內殿面議,或令隨御史中官進聞,久則令中官持護以出……公在本兵,臨事有明。 [31]  ②當是時海內晏安,含哺鼓腹,鬱郁乎太平氣象,不知帝力之何有?究厥所自,其誰以為遺也?獨念諸君子保泰之功,能備九三之德,悉艱貞之義乎? [31] 
項篤壽:敬皇御極,寤寐忠良,優禮元老。廟堂有都俞之風,薄海奏熙和之績。維時華容劉公,獨以篤棐之忠,受特達之遇。寵冠百僚,造膝黼扆。屏人密語,日旰未退。雖元勳碩輔,腹心禁近,不得與聞。君臣之交,不啻魚水。即登三邁五,不足異也。而鼎湖抱泣,遐荒僻裔,如喪考妣。劉公白首束縛,幽囹遠戍。青海士大夫聞者,知與不知,無不流涕。遂使毒流縉紳,幾揺社稷。剝復相倚,天實為之。嗟乎!君子不患弘道遭時難,遭時匪難,遇君難,乘時遇合矣。而垂成之功,隳於奄忽,曷故邪? [32] 
耿定向:成弘間多碩人,粹然皭然,足稱古純臣者,公是已。 [28] 
王世貞:①孝廟時,最多名臣……要未有如三原王端毅公恕(王恕)、鈞陽馬端肅公文升(馬文升)、華容劉忠宣公大夏,三君子之灼灼者也。端毅直諫動天下,然不難於孝宗而難於憲宗。孝宗,仁主也;然而頗以齟齬終,豈非所謂事君數斯辱也耶?端肅數更中外,歷權寄不屈不脞,蓋以才力勝者。忠宣仁心為質,道揆法守,晚際魚水,密勿都俞,庶幾有三代風哉。造膝之語,罕有傳者。覺主聖而臣微不及也。人謂三原似魏玄成(魏徵)、韓稚圭(韓琦),鈞陽合姚(姚崇)、宋(宋璟)而少遜之,華容似李太初(李沆)、司馬君實(司馬光)。 [33]  ②恕張差近名,大夏弱差近實,文升練差用術,其然豈其然乎? [33]  ③明興人才之盛獨稱孝廟時,而孝廟諸大臣又獨稱甲申成進士者。中間如劉忠宣、戴恭簡、李文正、謝文肅、王襄敏及莊懿公,皆揚歷中外,位承弼著篤棐聲,其他類亦廉潔好脩之士,僅一焦泌陽駑耳。 [34] 
徐鹹:①孝宗末年,勵精圖治,每於平台召見三、四老臣,惟劉忠宣公時有讜言裨益。上亦倚任之。 [35]  ②國朝名臣,久任享耆壽者,魏文靖公驥(魏驥)九十八,王端毅公恕九十三,胡忠安公濙(胡濙)八十九,馬端肅公文升、韓忠定公文(韓文)、吳文恪公訥(吳訥)、章文懿公懋(章懋),俱八十六。王文端公直(王直)、王忠肅公翱(王翱)、王忠毅公驥(王驥)、林文安公瀚(林瀚)、劉忠宣公大夏、謝文正公遷(謝遷),俱八十四。茲數公者,名位祿壽兼而有之,豈易得哉? [35] 
焦竑:蓋一時正人如王端毅、馬端肅、劉忠宣、倪文毅、張東白、楊文懿、張莊簡、韓貫道諸人,佈列六曹,戴簡肅掌都察院事,章楓山、謝方石為兩京祭酒。百僚師師,真可謂朝無幸位,野無遺賢,雖則主上明聖,而謙齋(徐溥)之休休有容,誠有所謂‘若己有之,中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者,故能佐成孝廟十八年太平之治。 [36] 
張國維:本朝二祖以來,賢聖繼作,山嶽降靈。英人傑士,比肩相望。昌言偉論,不絕於時。然求其説行於君而功見於世,如三楊之於宣宗、於忠肅之於景帝、李文達之於英宗、劉忠宣之於孝宗、永嘉之於世宗、江陵之於神宗,寥寥寡儔,不可槩見。 [37] 
宋徵璧:一國之大事,惟在戎索。董正六師,以匡王國,惟大司馬兵部尚書)是賴。強本弱枝,制變弭患。雖事難隃度,而枕蓆度師。或躬親簡練,而旌麾改色。本朝如於忠肅(于謙)、王莊毅(王竑)、項襄毅(項忠)、餘肅敏(餘子俊)、馬端肅(馬文升)、劉忠宣、王恭襄(王瓊)、李康惠(李承勳)、王康毅(王憲)、王襄敏(王越)、楊襄毅(楊博),諸公之在樞密,尤為矯矯。 [38] 
張燧:本朝得君之專,莫如孝宗之於劉公大夏。茂績不可殫述,略疏其概。如治河之功重費輕也,治邊餉之收市法也,裁抑太監苗逵之延綏功也,匿西洋王三保之故牘也,處置壯浪土帥魯麟之就閒也,革御馬光祿之浮費也。李東陽所謂“與物無競,臨事有為”八字,得公之神矣。惜造膝之語,少有傳者,令人追密勿都俞之風,惘惘神遊耳。 [39] 
張廷玉:①大夏忠誠懇篤,遇知孝宗,忘身徇國,於權幸多所裁抑。 [27]  ②王恕砥礪風節,馬文升練達政體,劉大夏篤棐自將,皆具經國之遠猷,藴畜君之正志。綢繆庶務,數進讜言,跡其居心行己,磊落光明,剛方鯁亮,有古大臣節概。歷事累朝,享有眉壽,朝野屬望,名重遠方。《詩》頌老成,《書》稱黃髮,三臣者近之矣。恕昧遠名之戒,以作傳見疏。而文升,大夏被遇孝宗之朝,明良相契,荃宰一心。迨至宦豎乘權,耆舊擯斥,進退之際所繫詎不重哉! [27] 

劉大夏軼事典故

劉大夏十同年圖

主詞條:《甲申十同年圖
《甲申十年圖》中的劉大夏 《甲申十年圖》中的劉大夏
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年)三月二十五日,南京户部尚書王軾請畫工在閔府達尊堂繪製了《甲申十同年圖》,以作紀念。畫面共分三曹,自右端卷首起,依次為王軾、吏部左侍郎焦芳、禮部右侍郎謝鐸、工部尚書曾鑑、刑部尚書閔珪、工部右侍郎張達、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户部右侍郎陳清、兵部尚書劉大夏及謹身殿大學士李東陽 [40-41] 
由於聚會前夕焦芳赴湖南公幹,實際與會者九人。聚會除宴飲唱和之外,還繪圖紀念,眾人“皆畫工面對手摹,得其形模意態”,焦芳也事先預留下舊稿。因此圖中每人的相貌均為真實的寫照。畫作共繪製了十份,藏於各家。今僅存孤本,為閔家所留,清嘉慶年間由法式善獲得,流傳至今,存於故宮博物院 [40-41] 
關於劉大夏的相貌,通過此圖可知。當時劉大夏六十八歲,臉面略方而長,鬚髮皆白,左手握帶,右手按膝正坐。 [40-41] 

劉大夏藏匿史籍

明憲宗時,有太監勸憲宗效仿明成祖故事,重新下西洋。明代一些史籍,如萬表《灼艾餘集》、嚴從簡殊域周咨錄》記載劉大夏藏匿鄭和下西洋檔案, [42] 顧起元客座贅語》則説劉大夏焚燬鄭和下西洋檔案 [43]  。劉大夏藏匿一時的是永樂年間征討安南的檔案,並非鄭和檔案。 [44] 

劉大夏不收羨餘錢

劉大夏擔任廣東布政使時,當地官府的錢庫巧立一種叫“羨餘”錢的名目,從來不記在帳上。以前擔任布政使的都毫無顧忌地把這筆錢塞進自己的腰包,相互沿習,看作是無可非議的事。劉大夏剛上任時,打開府庫清點,恰巧有他的前任沒有拿完而剩下的一些“羨餘”錢。管庫的小吏便把這種成例向他報告,説這筆錢不必記入帳簿。劉大夏聽後沉默了好一會,猛然大聲喊道:“我劉大夏平時讀書,有志於做好人,怎麼遇上這件事,就沉思這麼長時間?實在愧對古代賢人,算不得一個大丈夫了!”於是他命令管庫小吏把這筆錢全數入帳,作為正式支銷,自己分文不取。 [45] 

劉大夏個人作品

劉大夏能詩,有《東山詩集》、《劉忠宣公集》等傳世。《皇明經世文編》輯錄有《劉忠宣集》一卷。 [46] 

劉大夏人際關係

父親:劉仁宅,歷任瑞昌知縣、廣西副使。 [47] 

劉大夏史料記載

《大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七》 [30] 
國琛集·下卷》 [31] 
今獻備遺·卷三十一》 [32] 
《先進遺風·捲上》 [28] 
《兵部尚書劉公大夏傳》 [48] 
明史·卷一百八十二·列傳第七十》 [27] 
參考資料
  • 1.    《劉忠宣公年譜》:公母嚴夫人以十二月二十五日生公於瑞昌官舍,因名瑞昌保……至京師,少師楊文定公溥一見而奇之,為定今名,且曰:此子寧馨,他日不玉如我乎。遂許字以其姑之曾孫呂氏。
  • 2.    《劉忠宣公年譜》:宋高宗南渡時,都統制寶從嶽忠武王平楊太,睹華容山川愛之,忠武冤死,遂棄官隱焉。
  • 3.    劉大夏像取自明代王圻輯,萬曆刻《三才圖會》。
  • 4.    《劉忠宣公年譜》:英宗睿皇帝正統元年丙辰十二月二十五日,公生。
  • 5.    《明史·列傳第七十》:大夏年二十舉鄉試第一。登天順八年進士,改庶吉士。成化初,館試當留,自請試吏。乃除職方主事,再遷郎中。明習兵事,曹中宿弊盡革。所奏覆多當上意,尚書倚之若左右手。汪直好邊功,以安南黎灝敗於老撾,欲乘間取之。言於帝,索永樂間討安南故牘。大夏匿弗予,密告尚書餘子俊曰:“兵釁一開,西南立糜爛矣。”子俊悟,事得寢。
  • 6.    《智囊全集·上智部》:又,安南黎灝侵佔城池,西略諸土夷,敗於老撾。中貴人汪直欲乘間討之,使索英公下安南牘。大夏匿弗予。尚書為榜吏至再,大夏密告曰:“釁一開,西南立糜爛矣。”尚書悟,乃已。
  • 7.    《智囊全集·上智部》:成化十六年,朝鮮請改貢道因建州女直邀劫故。中官有朝鮮人為之地,眾將從之。職方郎中劉大夏獨執不可,曰:“朝鮮貢道,自鴉鶻關出遼陽,經廣寧,過前屯,而後入山海,迂迴三四大鎮,此祖宗微意。若自鴨綠江抵前屯、山海,路大徑,恐貽他日憂。”卒不許。
  • 8.    《明史·列傳第七十》:朝鮮貢道故由鴉鶻關,至是請改由鴨綠江。尚書將許之,大夏曰:“鴨綠道徑,祖宗朝豈不知,顧紆迴數大鎮,此殆有微意。不可許。”乃止。中官阿九者,其兄任京衞經歷,以罪為大夏所笞。憲宗入其譖,捕系詔獄,令東廠偵之無所得。會懷恩力救,乃杖二十而釋之。
  • 9.    《明史·列傳第七十》:聞父訃,一宿即行。
  • 10.    《明史·列傳第七十》:弘治二年服闋,遷廣東右布政使。田州、泗城不靖,大夏往諭,遂順命。後山賊起,承檄討之。令獲賊必生致,驗實乃坐,得生者過半。改左,移浙江。
  • 11.    劉大夏半身像取自清顧沅輯,道光十年刻本《古聖賢像傳略》。
  • 12.    《明史·列傳第七十》:六年春,河決張秋,詔博選才臣往治。吏部尚書王恕等以大夏薦,擢右副都御史以行。乃自黃陵岡浚賈魯河,復浚孫家渡、四府營上流,以分水勢。而築長堤,起胙城歷東明、長垣抵徐州,亙三百六十里。水大治,更名張秋鎮曰“安平鎮”。孝宗嘉之,賜璽書褒美,語詳《河渠志》。召為左副都御史,歷户部左侍郎。
  • 13.    《明史·列傳第七十》:十年命兼左僉都御史,往理宣府兵餉。尚書周經謂曰:“塞上勢家子以市糴為私利,公毋以剛賈禍。”大夏曰:“處天下事,以理不以勢,俟至彼圖之。”初,塞上糴買必粟千石、芻萬束乃得告納,以故,中官、武臣家得操利權。大夏令有芻粟者,自百束十石以上皆許,勢家欲牟利無所得。不兩月儲積棄羨,邊人蒙其利。
  • 14.    《明史·列傳第七十》:明年秋,三疏移疾歸,築草堂東山下,讀書其中。越二年,廷臣交薦,起右都御史,總制兩廣軍務。敕使及門,攜二僮行。廣人故思大夏,鼓舞稱慶。大夏為清吏治,捐供億,禁內外鎮守官私役軍士,盜賊為之衰止。
  • 15.    《明史·列傳第七十》:十五年拜兵部尚書,屢辭乃拜命。既召見,帝曰:“朕數用卿,數引疾何也?”大夏頓首言:“臣老且病,竊見天下民窮財盡,脱有不虞,責在兵部,自度力不辦,故辭耳。”帝默然。南京、鳳陽大風拔木,河南、湖廣大水,京師苦雨沈陰。大夏請凡事非祖宗舊而害軍民者,悉條上釐革。十七年二月又言之。帝命事當興革者,所司具實以聞,乃會廷臣條上十六事,皆權幸所不便者,相與力尼之。帝不能決,下再議。大夏等言:“事屬外廷,悉蒙允行。稍涉權貴,復令察核。臣等至愚,莫知所以。”久之,乃得旨:“傳奉官疏名以請;幼匠、廚役減月米三鬥;增設中官,司禮監核奏;四衞勇士,御馬監具數以聞。餘悉如議。”織造、齋醮皆停罷,光祿省浮費鉅萬計,而勇士虛冒之弊亦大減。制下,舉朝歡悦。先是,外戚、近幸多幹恩澤,帝深知其害政,奮然欲振之。因時多災異,復宣諭羣臣,令各陳缺失。大夏乃覆上數事。
  • 16.    《明史·列傳第七十》:其年六月再陳兵政十害,且乞歸。帝不許,令弊端宜革者更祥具以聞。於是,大夏舉南北軍轉漕番上之苦,及邊軍困敝、邊將侵克之狀極言之。帝乃召見大夏於便殿,問曰:“卿前言天下民窮財盡。祖宗以來征斂有常,何今日至此?”對曰:“正謂不盡有常耳。如廣西歲取鐸木,廣東取香藥,費固以萬計,他可知矣。”又問軍,對曰:“窮與民等。”帝曰:“居有月糧,出有行糧,何故窮?”對曰:“其帥侵克過半,安得不窮。”帝太息曰:“朕臨御久,乃不知天下軍民困,何以為人主!”遂下詔嚴禁。當是時,帝方鋭意太平,而劉健為首輔,馬文升以師臣長六卿,一時正人充佈列位。帝察知大夏方嚴,且練事,尤親信。數召見決事,大夏亦隨事納忠。
  • 17.    《明史·列傳第七十》:大同小警,帝用中官苗逵言,將出師。內閣劉健等力諫,帝猶疑之,召問大夏曰:“卿在廣,知苗逵延綏搗巢功乎?”對曰:“臣聞之,所俘婦稚十數耳。賴朝廷威德,全師以歸。不然,未可知也。”帝默然良久,問曰:“太宗頻出塞,今何不可?”對曰:“陛下神武固不後太宗,而將領士馬遠不逮。且淇國公小違節制,舉數十萬眾委沙漠,奈何易言之。度今上策惟守耳。”都御史戴珊亦從旁贊決,帝遽曰:“微卿曹,朕幾誤。”由是,師不果出。
  • 18.    《明史·列傳第七十》:莊浪土帥魯麟為甘肅副將,求大將不得,恃其部眾強,徑歸莊浪。廷臣懼生變,欲授以大帥印,又欲召還京,處之散地。大夏請獎其先世忠順,而聽麟就閒。麟素貪虐失眾心,兵柄已去無能為,竟怏怏病死。
  • 19.    《明史·列傳第七十》:帝欲宿兵近地為左右輔。大夏言:“保定設都司統五衞,祖宗意當亦如此。請遣還操軍萬人為西衞,納京東兵密雲、薊州為東衞。”帝報可。中官監京營者恚失兵,揭飛語宮門。帝以示大夏曰:“宮門豈外人能至?必此曹不利失兵耳。”由是,間不得行。
  • 20.    《明史·列傳第七十》:帝嘗諭大夏曰:“臨事輒思召卿,慮越職而止。後有當行罷者,具揭帖以進。”大夏頓首曰:“事之可否,外付府部,內諮閣臣可矣。揭帖滋弊,不可為後世法。”帝稱善。又嘗問:“天下何時太平?”對曰:“求治亦難太急。但用人行政悉與大臣面議,當而後行,久之天下自治。”嘗乘間言四方鎮守中官之害。帝問狀,對曰:“臣在兩廣見諸文武大吏供億不能敵一鎮守,其煩費可知。”帝曰:“然祖宗來設此久,安能遽革?第自今必廉如鄧原、麥秀者而後用,不然則已之。”大夏頓首稱善。大夏每被召,跪御榻前。帝左右顧,近侍輒引避。嘗對久,憊不能興,呼司禮太監李榮掖之出。一日早朝,大夏固在班,帝偶未見,明日諭曰:“卿昨失朝耶?恐御史糾,不果召卿。”其受眷深如此。特賜玉帶、麒麟服,所賚金幣、上尊,歲時不絕。
  • 21.    《明史·列傳第七十》:未幾,孝宗崩,武宗嗣位,承詔請撤四方鎮守中官非額設者。帝止撤均州齊元。大夏複議上應撤者二十四人,又奏減皇城、京城守視中官,皆不納。頃之,列上傳奉武臣當汰者六百八十三人,報可。大漢將軍薛福敬等四十八人亦當奪官,福敬等故不入侍以激帝怒。帝遽命復之,而責兵部對狀,欲加罪。中官寧瑾頓首曰:“此先帝遺命,陛下列之登極詔書,不宜罪。”帝意乃解。中官韋興者,成化末得罪久廢,至是夤緣守均州。言官交諫,大夏等再三爭,皆不聽。正德元年春,又言:“鎮守中官,如江西董讓、薊州劉琅、陝西劉雲、山東朱雲貪殘尤甚,乞按治。”帝不悦。大夏自知言不見用,數上章乞骸骨。
  • 22.    《明史·列傳第七十》:其年五月,詔加太子太保,賜敕馳驛歸,給廩隸如制。給事中王翊、張襘請留之,吏部亦請如翊、襘言,不報。
  • 23.    《明史·列傳第七十》:大夏忠實誠懇,為孝宗所信任,忘我報國,對權貴近幸多行抑止。曾經要求嚴格考核勇士,為劉瑾所恨。劉宇也恨大夏,就與焦芳一起在劉瑾面前進讒言道“:抄劉大夏的家,可得邊費的十分之二。”三年九月,借田州岑猛的事,將大夏逮捕下到詔獄。劉瑾要以激變罪判大夏死刑,都御史屠氵庸不同意,劉瑾謾罵道:“即使不死,可以不去戍邊嗎?”李東陽從中調解,劉瑾探知劉大夏家貧窮,就判其到最偏僻的邊境戍邊。起初擬戍廣西,焦芳説:“是送他回去嗎?”於是改戍肅州。大夏已有七十三歲,穿着布衣徒步經過大明門磕頭而去。觀者都嘆息流淚,父老百姓攜筐送吃的,大夏所到之處,人們為之罷市、燒香祝劉尚書生還。等到了戍所,各部門怕得罪劉瑾,不送食品不來慰問,儒學生徒送吃食給他。一到操練,大夏總是扛戈站進隊伍。主管人再三推辭,大夏説:“軍人本來就該服役的。”他只帶來一個僕人。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帶子孫,他説:“我為官時,不為子孫撈好處。現在年老被罰,怎忍心令他們同我一起死在戍所呢?”大夏已經遣去戍邊,劉瑾還借其他事二次罰他送米塞上。
  • 24.    《明史·列傳第七十》:大夏忠誠懇篤,遇知孝宗,忘身徇國,於權幸多所裁抑。嘗請嚴核勇士,為劉瑾所惡。劉宇亦憾大夏,遂與焦芳譖於瑾曰:“籍大夏家,可當邊費十二。”三年九月,假田州岑猛事,逮繫詔獄。瑾欲坐以激變律死,都御史屠滽持不可,瑾謾罵曰:“即不死,可無戍耶?”李東陽為婉解,且瑾詗大夏家實貧,乃坐戍極邊。初擬廣西,芳曰:“是送若歸也”,遂改肅州。大夏年已七十三,布衣徒步過大明門下,叩首而去。觀者嘆息泣下,父老攜筐送食,所至為罷市、焚香祝劉尚書生還。比至戍所,諸司憚瑾,絕饋問,儒學生徒傳食之。遇團操,輒荷戈就伍。所司固辭,大夏曰:“軍,固當役也。”所攜止一僕。或問何不挈子姓,曰:“吾宦時,不為子孫乞恩澤。今垂老得罪,忍令同死戍所耶?”大夏既遣戍,瑾猶摭他事罰米輸塞上者再。五年夏,赦歸。瑾誅,復官,致仕。清軍御史王相請復廩隸,錄其子孫。中官用事者終嗛之,不許。大夏歸,教子孫力田謀食。稍贏,散之故舊宗族。預自為壙志,曰:“無使人飾美,俾懷愧地下也。”
  • 25.    《劉忠宣公年譜》:(正德)十一年丙子,年八十一,五月晦公卒。
  • 26.    《明史·列傳第七十》:十一年五月卒,年八十一。贈太保,諡忠宣。
  • 27.    《明史·卷一百八十二·列傳第七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1-01]
  • 28.    《先進遺風·捲上》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7-01-02]
  • 29.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二》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7-08-21]
  • 30.    《大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七》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7-01-02]
  • 31.    《國琛集》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7-01-02]
  • 32.    《今獻備遺·卷三十一》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7-01-02]
  • 33.    明·王世貞·《弇州續稿·卷八十七》
  • 34.    明·王世貞·《甲申十同年圖》跋
  • 35.    《徐襄陽西園雜記》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7-01-02]
  • 36.    《玉堂叢語·卷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1-02]
  • 37.    《皇明經世文編·序》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1-02]
  • 38.    《皇明經世文編·凡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1-02]
  • 39.    《千百年眼·卷十二》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7-03-04]
  • 40.    謝鐸與《甲申十同年圖》  .温嶺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4-10]
  • 41.    《懷麓堂集·卷六十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4-10]
  • 42.    嚴從簡·《殊域周咨錄》 307頁:“三寶(鄭和)下西洋,廢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時敝政,大臣所當切諫者。舊案雖有,亦當毀之以拔其根。”陸樹聲《長水日抄》説劉大夏“已先檢得,匿其籍”。焦竑在《玉堂叢語》卷五中説:“劉先檢得之,匿他處。”
  • 43.    顧起元·《客座贅語》29-30頁:“取而焚之,意所載必多恢詭譎怪”
  • 44.    鄭和下西洋檔案並非劉大夏燒燬——明代劉大夏銷燬鄭和下西洋檔案考辨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20-08-10]
  • 45.    《玉堂叢語·卷五》:東山劉公為廣東方伯時,廣中官庫有一項羨餘錢,自來不上庫簿,舊任者皆公然取去, 以充囊篋,相襲以為固然。公初至,發庫藏,適前任有遺下未盡將去者,庫吏以故事白,雲不當附庫簿。公沉吟久之,乃大聲曰:“劉大夏平日讀書做好人,如何遇此一事,沉吟許多 時,誠有愧古人,非大丈夫也。”乃命吏悉附簿,作正支銷,毫無所取雲。
  • 46.    《皇明經世文編·卷七十九》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7-01-02]
  • 47.    《明史·列傳第七十》:父仁宅,由鄉舉知瑞昌縣。流民千餘家匿山中,邏者索賂不得,誣民反。眾議加兵。仁宅單騎招之,民爭出訴,遂罷兵,擢廣西副使。
  • 48.    《國朝獻徵錄·卷三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1-02]
  • 49.    劉大夏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15]
展開全部 收起